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英法聯軍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英法聯軍)

鎖定
1857-1860年間英法為侵略中國而組成的遠征軍。1857年(咸豐七年)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藉口,法國以馬神甫事件為藉口,決定發動侵華戰爭(即第二次鴉片戰爭),為此組成英法聯軍。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和法國全權大臣葛羅分別率領本國軍隊先後於7月、10月至香港。英國軍隊4000餘人,軍艦26艘。全軍由步兵、炮兵、海軍陸戰隊、輜重兵組成,多是從印度、新加坡、毛里求斯等地調來,有部分土著團隊。軍事指揮由西馬糜各里負責。法軍約1300人,13艘軍艦,由海軍上將果戈·德熱勢依裏指揮。戰爭期間兩國不斷擴充這支軍隊。到1860年英法聯軍已經擁有戰艦和運輸艦200餘艘,英兵1.8萬名,法兵7000名。聯軍艦船多蒙鐵殼,以蒸汽動力為主。作戰部隊裝備了新式的阿姆斯特丹炮和拿破崙炮,所用步槍性能精良。軍隊訓練有素,有豐富的殖民戰爭經驗,戰鬥力較強。《北京條約》簽訂後聯軍宣告解散,大部分軍隊撤回,部分軍隊仍留在中國,駐在上海、香港等地。 [1] 
中文名
英法聯軍
外文名
Anglo-French Alliance Forces
發生時間
1857-1860
參戰方
英法聯軍,清朝北京政府
結    果
清帝國戰敗,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
所屬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侵略經過

1857年10月,額爾金、葛羅先後率軍艦到香港。12月,英法聯軍5000多人編組集結完畢,立即開始對中國進行大規模軍事進攻。12月末,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58年5月進犯天津,並揚言要攻打北京,迫使清政府與英、法、美、俄簽訂《天津條約》。英法兩國政府不滿足於從中國已攫取的權益,同時也為了對大沽戰敗實行瘋狂報復,1860年春,英、法再次組成聯軍,出動船艦200餘艘,英法聯軍25000餘名,仍由額爾金、葛羅率領,再次發動更大規模的侵華戰爭。英法聯軍相繼攻陷大連灣、煙台,列艦示威於大沽口外,隨即佔據北塘,攻佔大沽、天津。清政府派使議和,英法提出極為苛刻的條件,和談破裂。英法聯軍北犯通州,進攻張家灣、八里橋。10月,英法聯軍攻入安定門,控制了北京城。英法聯軍在進犯和佔領京、津期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英法聯軍進犯北京時,犯下了劫掠、焚燒圓明園的震驚世界的暴行。10月24、25日,清欽差大臣奕訢分別與額爾金、葛羅交換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並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英、法兩國的全部侵略要求得到滿足,11月,英法聯軍撤離北京。 [2] 

英法聯軍通州談判

1860年8月,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大沽炮台和天津相繼失守。隨後,中國和英法進行的天津談判又告破裂。9月7日,額爾金和葛羅照會桂良,以桂良無畫押之權停止談判,並決定帶兵前往通州,以便與有畫押之權的的清朝大臣進行談判。英法聯軍隨即紛紛出動、直趨通州。面對英法聯軍的咄咄逼人之勢,中國政府幾次照會英使額爾金,請他停止前進,但額爾金一概予以拒絕。9月9日,咸豐帝派怡親王載垣、尚書穆蔭與英法聯軍談判。載垣起初還試圖讓聯軍退回天津再開始談判,遭到拒絕後,不得已於9月12日照會英法特使,稱“擇一適中之地商辦,亦屬可行。或在河西務、或在安平,應由貴大臣擇定照復。”不再堅持要求英法聯軍退回天津。接此照會後,額爾金決定先停止進軍,並派巴夏禮和威妥瑪去通州會見欽差大臣載坦。
巴夏禮和威妥瑪於14日中午到達通州,隨即與載垣等進行了8個多小時的談判,談判達成的協議,主要是聯軍止於張家灣以南五里的地方,額爾金由1000人護衞到通州簽約,然後繼續前進到北京交換《天津條約》的批准書。這些條件,咸豐皇帝隨後亦完全批准。眼見和平在即,誰知9月17日風雲突變。這一天,巴夏禮等人再次來到通州,提出到京後覲見皇帝並親遞國書。載垣等認為9月14日談判時沒有這一項,英法方不應在協議達成後再提新要求;而巴夏禮則認為親遞國書乃國際慣例,沒必要列入談判內容。雙方各持已見、爭執一天、毫無結果。9月18日晨,巴夏禮再次會見中方代表、仍要求親遞國書。載垣等認為“該夷狂悖至此,撫局斷無可議”,立即通知駐守通州東南張家灣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乃率部出動,截拿巴夏禮等39人。至此,通州談判全面破裂。 [5] 

英法聯軍洗劫張家灣

8月18日,通州談判徹底破裂後,英法聯軍先頭部隊4000人,向張家灣清軍陣地瘋狂進犯。清軍綠營兵奮起迎擊,激戰4小時,殺傷大量敵兵。酣戰之際,僧格林沁令綠營兵後撤休息,以所部騎兵接替作戰。騎兵攻勢如潮,終因敵軍獲得喘息準備充分,火力太強無法靠近。縱馬返回時又衝散撤退的步兵,防線大亂。英法聯軍乘機猛攻,張家灣城失守,全鎮被燒搶一空。清軍退守八里橋。英法聯軍佔領張家灣以後,與此前佔領河西務、黃莊等村鎮一樣,姦淫搶掠,無惡不作。張家灣周圍婦女聞警自盡者達2000餘人,凡潛藏在禮拜寺中的,被英軍盡數擄去。侵略者所到之處,屍橫遍野,狗鴉爭食,慘不忍睹。法軍保爾·瓦蘭在《徵華錄》中記述道:“他們(指英軍)不管什麼東西都不交給我們,面對這樣一種態度,猶豫是沒有用的,於是下令破門而入,也就開始進行搶劫……英國人一直佔領着小鎮張家灣,根據他們往常儘可能撈的習慣,這一次也把這個小鎮洗劫一空……(英國人)撈到一筆外快……大量的茶葉,(於是)指揮一批苦工搬運。”一位法國海軍大尉在《1860年徵華記》中説:“離張家灣二里地的運河旁,很多躺在高粱地裏、樹枝堆裏橫七豎八的屍體,經過三天的曝曬,被野狗、烏鴉、豬糟蹋,不忍目睹。” [6]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英法聯軍燒園經過

咸豐十年(1860年)9月21日,在北京通州西的八里橋,英法聯軍和清軍僧格林沁、勝保和瑞麟部大戰三四個小時。僧格林沁部率先逃跑,勝保受傷落馬。隨後英法聯軍進行休整。10月3日,英法聯軍向北京進發,當得知清軍主力部署在圓明園一帶時,便尾隨而來。10月6日,英法聯軍包抄了駐紮在德勝門和安定門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晚上9時許,法軍要侵入圓明園,遭到首領太監任亮率領的20多個技勇太監的拼命抵抗。10月7日上午,法國軍隊闖進圓明園,開始了瘋狂的搶劫,下午到達的英國士兵也加入了搶劫的行列,圓明園內最珍貴的東西被洗劫一空。時人贅漫野叟在《庚申夷氛紀略》中記載,圓明園“御內陳設珍寶、書籍、字畫,御用服物,盡被蒐括全空”。英國首席談判代表額爾金把洗劫圓明園的責任推卸給法軍,他在《額爾金勳爵的信件和日記·額爾金寄妻書》中描述了圓明園被法國人搶掠的慘象:“劫掠和蹂躪這樣一個地方,已夠壞了,但更壞得多的是破毀。原來總值一百萬鎊的財產,我敢説五萬鎊也不值了。法國兵用盡一切方法撕毀最美麗的絲綢,打碎碧玉飾物和瓷器等等。”然而,侵略者並未到此為止。根據法國人皮埃爾·馬蒂埃《從巴黎到八里橋》、埃利松《翻譯官手記》和帕呂《遠征中國紀行》記載,10月7日下午,英法聯軍開始放火,圓明園大宮門外朝房被焚燒,時值西北風起,火勢越發旺盛。10月9日,英法聯軍撤出圓明園後,清軍才將大火撲滅,此次大火連續燒了三天。關於這次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燒的情況,根據九月二十五日(11月8日),內務府大臣明善、內務府總管王春慶兩人親往圓明園詳查後的奏報《明善奏查得圓明1園內外被搶被焚情形折》記載,確認八月二十三日(10月7日),英法聯軍焚燒了圓明園的九洲清晏各殿、長春仙館、上下天光、山高水長、同樂園、大東門等處。又據《文祥等奏園庭被焚請旨治罪折》記載,大臣麟魁和慶英也曾經親往圓明園查看,也説“圓明園大官門外朝房及轄哈木多被焚燒”。10月9日,英法聯軍撤退的當天,又焚燒了圓明園的其他一些建築。咸豐十年九月初三日(10月16日),內務府大臣寶鋆在《寶鋆奏禁園被搶印信遺失折》中説,八月二十三日(10月7日),有200名侵略軍闖入萬壽山清漪園,“將各殿陳設搶掠,大件多有傷損,小件盡行搶去”,進行打砸搶行動。10月8日,侵略軍又衝進玉泉山靜明園,“將各殿陳設搶掠,大件傷損,小件多經搶去”。寶鋆還説:“靜宜園(即香山),夷人並未前往,各殿陳設,照舊封鎖。”也就是説,英法聯軍第一次侵入三山五園,主要是火燒了圓明園,清漪園和靜明園遭受了搶劫,但沒有被焚燒。香山靜宜園也許是距離的原因,侵略軍沒有到達那裏。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首先火燒了圓明園,然後殃及其他皇家園林,具體情況如下:10月17日,英國人額爾金以清政府“不講道義,不顧國際法”將捕獲的18名英法“僑民”虐待致死為藉口,發誓要焚燬圓明園,“作為對中國皇帝背信棄義的懲罰”。於是,英國米啓爾中將率領3500名英軍蜂擁而入。圓明園再次遭受大火,而且以圓明園為中心的清代西北郊皇家園林都沒有逃脱被焚燒的厄運。
關於這次火燒圓明園的情況,格蘭特將軍在給英國國防大臣的電報中説:“在10月18日,約翰·米歇爾爵士的第一步兵師在大部分的騎兵協同之下,向圓明園前進,放火焚燒整座宏偉的建築物,那是一個很壯觀的景象。”這次大火火勢猛烈,英軍步兵中校沃爾斯利在《1860年對華戰爭錄》回憶錄中説,到了10月19日晚上,圓明園只剩下了斷壁殘垣。對於火燒圓明園的暴行,英軍一名隨軍,牧師馬卡吉這樣記述,“命令發下後,不久就看見重重煙霧,由樹木中蜿蜒曲折,升騰上來”,圓明園的上空“一縷一縷的煙,聚成一團一團的煙,又集合為彌天烏黑的一大團,萬萬千千的火焰,往外爆發出來,煙青雲黑,虧蔽天日。所有廟宇、宮殿、古遠建築,輪奐輝煌,舉國仰為神聖莊嚴之物,和其中歷代收藏,富有皇家風味,精美華麗,足資紀念的物品,都一齊付之一炬,化為劫灰了”。更令人髮指的是,安佑宮內沒有來得及逃跑的宮女、太監、工匠等300多人,被活活燒死。
火燒圓明園得到了英國統治者的支持。圓明園被焚燒以後,英國首相巴麥尊説:“我衷心高興,額爾金和格蘭特決定燒燬圓明園“以這種永久性標誌來表示我們對於那些韃靼人的奸詐和殘暴的憤怒,是絕對必要的。”當額爾金把火燒圓明園的想法告訴了法國公使葛羅時,葛羅認為這樣做影響法國“文明”的國家形象,予以拒絕。但是,法國軍隊後來還是參與了火燒圓明園的行動,這在恭親王奕口致葛羅的信中和英國人的記載中有反映,並非有人認為的那樣,火燒圓明園只是英軍所為。根據中外歷史文獻記載,英法聯軍第二次火燒圓明園的同時,還把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和暢春園等,一起加以焚燬。 [3] 

英法聯軍放火原因

關於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的主要目的,長期以來中國史學界主要存在着兩種觀點:
一是掩蓋罪行説。這種觀點認為,1860年英法聯軍為了掩蓋其搶劫罪行,放火焚燒了圓明園。這種觀點儘管在中國一直很流行,但它存在着邏輯上的不合理性和事實上的不成立性。首先,侵略、劫掠在世界近代史上是很普遍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部世界近代史實際上就是西方資本主義對外掠奪的歷史。在侵略者看來,戰勝國對戰敗國的洗劫算不上是罪行,而僅是一種懲罰手段。因此侵略者完全沒有必要用焚燒這種手段來掩蓋罪行。其次,從客觀事實來看,焚燒所造成的災難和影響遠比搶劫要大得多。因此,焚燬圓明園絕不可能掩蓋得住他們的罪行,相反只能進一步擴大和充分暴露其罪行。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千古罪名,這可以從當時許多中外人士的記述中得以印證,同時也就充分説明了焚燬圓明園在事實上也沒有掩蓋住他們的罪行。
二是報復説。這種觀點認為,英法兩國為了更多地獲取在華利益,1856年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但遭到了富有抗爭精神的中國人民以及愛國官兵的英勇抵抗,不僅使得英法兩國的侵華目的沒有能夠順利實現,而且英法兩國在1859年大沽口戰役中的慘敗還使得兩國國內資產階級政府陷入了極度危機之中;1860年9月17日,僧格林沁又在通州武力拘禁了英法談判代表巴夏禮一行39人,更被英法聯軍認為是對他們的侮辱,於是英法兩國政府蓄意採取報復性行動。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他們認為巴夏禮等人仍被關押在圓明園,而且咸豐帝也仍住在圓明園,因此圓明園成為他們首先攻擊的目標,1860年10月6日聯軍佔領圓明園,後接連進行搶劫和焚燒。按照這一邏輯來分析,英法聯軍不直接攻佔紫禁城而直奔圓明園,是因為咸豐帝和被拘押的巴夏禮等人都在圓明園,直奔圓明園既可以俘獲咸豐帝,又可以解救被拘押的英人與法人。然而,英法聯軍到達圓明園後不僅沒有捉住咸豐帝,而且也沒有能夠解救被拘禁的巴夏禮等人。按照上面的思路推導,英法聯軍理應繼續追擊咸豐帝,但是他們卻完全沒有這樣做,而是先進行了搶劫,之後進行了焚燒。這也就説明了英法聯軍搶劫和焚燬圓明園的主要目的並非為了報復清朝中央政府,而是另有他謀。
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其目的絕非是掩蓋侵略罪行,這根本不符合邏輯分析和基本事實。儘管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包含着報復清政府的動機,但報復絕非是其最主要目的。縱觀英法聯軍侵華步驟,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焚燬圓明園最主要目的就在於,徹底擊垮清朝最高統治集團的抵抗意志,迫使清政府立即投降,從而儘快實現其侵華戰爭目的——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利益。 [4]  如額爾金所説:“毀滅圓明園會打擊咸豐皇帝的自尊心,讓其痛心疾首。”英軍司令格蘭特認為,清朝皇帝視圓明園為“最重要的宮殿”,焚燒了圓明園,對清朝是個沉重的打擊,能夠使清朝皇帝低下那顆高傲的、不可一世的頭顱。 [3]  在英法侵略者看來,焚燬圓明園可以給清政府以極大的“震動”,迫使清政府儘快投降,實現他們發動戰爭的罪惡目的——擴大英法在華權益。

英法聯軍侵略結果

圓明園被毀後的第三天,1860年10月21日,京城西北一帶餘煙未盡,恭親王奕在俄使義格那底業夫的“協助”下,完全接受英法各項條件。10月24日、25日,奕訢代表清政府分別與英、法換約。這就是《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北京條約》簽訂使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被迫淪為半殖民地的過程深化和加強了,其主要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通商地點從東南沿海五口,擴大為沿海七省和長江內部十三個。
2、外國教會可到內地自由活動、傳教、遊歷,外國船(包括兵船)可任意往來於各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任意在內地遊歷、通商。
3、領事裁判權有了詳密的規定:中國不但無權審理在中國犯了刑事案的外國人;凡涉及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的民事案件都要由“中國地方官與(外國)領事官會同審辦”。
4、由雙方議定關税税則,進出口貨物的税率,除茶、絲、鴉片外,一律按值百抽五的規定,而且洋貨運入內地只抽百分之二點五的子口税,以代替各項內地税。並由英人幫辦税務,從此海關管理權落入外國人手中。由於片面的最惠國待遇,以上所述各條,成了西方列強可以共同享受的權利。
《北京條約》使中國喪失了九龍司及黑龍江以北10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喪失了海關主權、領事裁判權、內河航運權,進一步喪失了關税自主權,負擔總額高達1600多萬兩白銀的賠款。 [7] 
參考資料
  • 1.    瞿林東主編;何本方,陳琳國,郭小凌等副主編.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 歷史卷:瀋陽出版社,1991:192
  • 2.    盧鴻德,陳謨開,張惠芳等主編;趙翰章,傅維利,田久川等副主編.中國近現代史及國情教育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226-227
  • 3.    趙連穩.1860年:英法聯軍只焚燒了圓明園嗎[J].前線,2019,No.470(11):94-96.
  • 4.    吳繼軒,李勝斌.再論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主要目的——兼與戴逸、章開沅等人商榷[J].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56(02):67-71.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1.02.017.
  • 5.    童遠忠.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通州談判中方扣壓英法談判代表原因考[J].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02):56-58.
  • 6.    孫連慶編;段柄仁總主編.京華通覽:大運河文化帶·張家灣:北京出版社,2018:109-110
  • 7.    趙蕙蓉.第二次鴉片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J].北京社會科學,1990(04):63-69.DOI:10.13262/j.bjsshkxy.bjshkx.1990.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