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槲寄生科

鎖定
槲寄生科(Viscaceae)是檀香目下的一個科。槲寄生,別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黃寄生、凍青、寄生子,為槲寄生屬灌木植物,通常寄生於麻櫟屬、蘋果屬、白楊屬、松屬各樹木,有害於宿主,莖柔韌呈綠色;葉呈倒披針形、革質、淡綠色,早春,葉間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黃色、單性、雌雄異株,果實半透明,呈黃綠色;果肉有黏質物,植物帶葉的莖枝可供藥用,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環,其總生物鹼還具有抗腫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如被英國德魯伊視為聖物,在英語裏有特殊的寓意。
中文名
槲寄生科
拉丁學名
Viscaceae Batsch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檀香目
槲寄生科
亞    綱
薔薇亞綱

槲寄生科形態特徵

槲寄生科植物為寄生植物半寄生植物灌木,但有葉綠素,葉對生;沒有根,有吸器和寄主的軟組織連接;花單性,雄花花被4,雌花3;果實為漿果。
半寄生性灌木、亞灌木,稀草本;莖具明顯的節。花小,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無副萼,花被萼片狀;花葯一至多室,橫裂、縱裂或孔裂;花粉粒球形。漿果,果皮的粘膠層位於維管束之內。 [2] 

槲寄生科分佈範圍

槲寄生科
槲寄生科(9張)
槲寄生科有7屬約450餘種,廣泛分佈在全球熱帶和温帶地區。

槲寄生科植物文化

植物寓意:常青的槲寄生代表着希望和豐饒。在英國有一句家喻户曉的話:沒有槲寄生就沒有幸福。 槲寄生,顧名思義,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它四季常青,開黃色花朵,入冬結出白色或紅色的漿果,飲用它的果汁可以預防不孕症。 很久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懂得用槲寄生果子的黏液來製作黏鳥膠,鳥兒就這樣落入人們手中,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槲寄生在西方被稱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歐神話中卻成為死亡的象徵:奧丁和愛神弗麗佳的兒子——和平之神伯德,就是被邪惡之神洛基以槲寄生製成的飛鏢射死的。弗麗佳悲痛的眼淚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惡,救活了兒子。於是她承諾,無論誰站在槲寄生下,都會賜給他一吻。這個神話演變成了西方聖誕節的傳統:如有女子偶爾經過或站立於槲寄生懸掛的地方,旁邊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親吻她。西方人認為,這是兩性結合、多子多孫的預兆。這也與古代凱爾特人的風俗一致。他們相信,紅色的槲寄生果實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徵;白色的果實則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力;它們共同代表了原始的大地母親。 根據傳統,被人們視為避邪物的槲寄生,可以用來助孕、避雷;掛在房內能抵擋厄運和巫術,掛在門口則可以阻止巫婆登堂入室。槲寄生也曾被視為“萬靈藥”,非洲的一些部落會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傷。奧地利人將槲寄生放在門檻上以防止做惡夢。聖誕節來臨時,英國人都會懸掛槲寄生的枝條,還將它放在枕頭下占卜夢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為尋找黃金礦脈的探測棒。在奧地利和意大利相鄰的邊境地區,一直流傳着槲寄生能使人隱形的説法。
槲寄生是12月24日出生者的幸運植物,它的長青代表的是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再生能力。因此,據説受到它祝福的人將擁有超強的意志力、堅定的人生目標,可以抵禦任何誘惑,面對困難不會輕言放棄;但有的人會因此而自滿,這將會成為失敗的導火索。
宗教聖物:被英國德魯伊視為聖物。聖誕節期間,站在槲寄生下的人不能拒絕親吻;互為敵人的人在槲寄生下相遇要互相擁抱並停戰一天。傳説聖誕節那天站在槲寄生下的女孩可以得到幸福。
北歐神話:在一個仲夏的午後,光明之神巴德爾做了一個關於“死亡”的惡夢,他的母親弗麗嘉知道之後,驚恐萬分,因為自己兒子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脅。 弗麗嘉要求世界上的一切向她發誓,保證它們永不傷害巴德爾,大千萬物“弓箭”、“長刀”、“巨錘”、“匕首”都已立誓,甚至“花朵”、“疾病”、“石頭”都已立誓。只有生長在英靈殿旁邊的檞寄生沒有被要求立誓,因為弗麗嘉認為它太弱小了。
弗麗嘉認為已經萬無一失了,於是請來了諸神國度的眾神驗證誓言的效果。眾神的一切武器果然都無法傷害巴德爾,甚至包括諸神最厲害的武器-雷神之錘。 生性善妒的洛基想給巴德爾點顏色看看。於是洛基幻化成女人來到弗麗嘉的宮殿,從弗麗嘉口中套出只有檞寄生沒有立誓,因為它太幼小,太柔弱,沒有力量傷人。於是邪神洛基唆使盲眼的黑暗之神霍德爾用檞寄生的尖枝投向巴德爾,檞寄生的尖枝便像長槍一樣貫穿了巴德爾的胸口,巴德爾的雪白長袍立刻被鮮血染紅了,而巴德爾亦氣絕而死。
槲寄生在西方被稱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歐神話中卻成為死亡的象徵:主神奧丁(Odin)和愛神弗麗佳(Frigg)的兒子——光明之神巴德爾(Baldur),就是被黑暗之神霍德爾(Hoder)在火神洛基(Loki)指使下以槲寄生製成的飛鏢射死的。弗麗佳悲痛的眼淚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惡,救活了兒子。於是她承諾,無論誰站在槲寄生下,都會賜給他一吻。這個神話演變成了西方聖誕節的傳統:如有女子偶爾經過或站立於槲寄生懸掛的地方,旁邊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親吻她。西方人認為,這是兩性結合、多子多孫的預兆。這也與古代凱爾特人的風俗一致。他們相信,紅色的槲寄生果實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徵;白色的果實則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力;它們共同代表了原始的大地母親。  根據傳統,被人們視為避邪物的槲寄生,可以用來助孕、避雷;掛在房內能抵擋厄運和巫術,掛在門口則可以阻止巫婆登堂入室。槲寄生也曾被視為“萬靈藥”,非洲的一些部落會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傷。奧地利人將槲寄生放在門檻上以防止做惡夢。聖誕節來臨時,英國人都會懸掛槲寄生的枝條,還將它放在枕頭下占卜夢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為尋找黃金礦脈的探測棒。在奧地利和意大利相鄰的邊境地區,一直流傳着槲寄生能使人隱形的説法。

槲寄生科代表物種

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
英文名:HERBA VISCI,別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黃寄生、凍青、寄生子,為槲寄生屬灌木植物,通常寄生於麻櫟屬、蘋果屬、白楊屬、松屬各樹木,有害於宿主,莖柔韌呈綠色;葉呈倒披針形、革質、淡綠色,早春,葉間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黃色、單性、雌雄異株,果實半透明,呈黃綠色;果肉有黏質物,植物帶葉的莖枝可供藥用,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環,其總生物鹼還具有抗腫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如被英國德魯伊視為聖物,在英語裏有特殊的寓意。
形態特徵:灌木,高0.3-0.8米;莖、枝均圓柱狀,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地分枝,節稍膨大,小枝的節間長5-10釐米,粗3-5毫米,幹後具不規則皺紋。葉對生,稀3枚輪生,厚革質或革質,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3-7釐米,寬0.7-1.5(-2)釐米,頂端圓形或圓鈍,基部漸狹;基出脈3-5條;葉柄短。雌雄異株;花序頂生或腋生於莖叉狀分枝處;雄花序聚傘狀,總花梗幾無或長達5毫米,總苞舟形,長5-7毫米,通常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或無;雄花:花蕾時卵球形,長3-4毫米,萼片4枚,卵形;花葯橢圓形,長2.5-3毫米。雌花序聚傘式穗狀,總花梗長2-3毫米或幾無,具花3-5朵,頂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無,交叉對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苞片闊三角形,長約1.5毫米,初具細緣毛,稍後變全緣;雌花:花蕾時長卵球形,長約2毫米;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長約1毫米;柱頭乳頭狀。果球形,直徑6-8毫米,具宿存花柱,成熟時淡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平滑。花期4-5月,果期9-11月。 [3]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1400(-2000)米闊葉林中,寄生於榆、楊、柳、樺、櫟、梨、李、蘋果,楓楊、赤楊、椴屬植物上。
地理分佈:中國大部分省區均產,僅新疆、西藏、雲南、廣東不產。俄羅斯東部,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化學成分:本品含三萜類化合物,有齊墩果酸、b-香樹脂素乙酸酯(b-amyrin acetate)、內消旋肌醇(mesoinositol)。含黃酮類化合物,有槲寄生新甙Ⅰ,Ⅱ,Ⅲ,Ⅳ,Ⅴ,Ⅵ,Ⅶ(viscumneosideⅠ,Ⅱ,Ⅲ,Ⅳ,Ⅴ,Ⅵ,Ⅶ);4個已知化合物為鼠李秦素-3-O-b-D-葡萄糖甙(rhamnazin-3-O-b-Dglucoside)、高聖草素-7-O-b-D葡萄糖甙(homoeriodictyol-7-O-b-D-glucosiae)、鼠李秦素(rhamnazin)和高聖草素(homoeriodictyol)。另含磷脂成分。
藥理作用:1. 對心血管的作用:鮮葉的乙醇浸液給麻醉兔、狗皮下注射,可使血壓下降達1h以上。槲寄生注射液0.25g/100ml洛氏液對離體豚鼠心臟有擴張冠脈作用,也對抗腦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冠脈收縮;總黃酮12.5mg/kg靜脈注射,對麻醉狗可明顯降低動脈壓,減慢心率;總黃酮20mg/kg靜脈注射,使麻醉狗冠脈流量增加,冠脈阻力下降,並一定程度降低動脈壓,減慢心率;總黃酮20mg/kg靜脈注射,使麻醉狗冠脈流量增加,冠脈阻力下降,並一定程度降低動-靜脈氧差和心肌耗氧量。
2. 對腦啡肽含量的影響:槲寄生煎劑5g/只灌胃,對脱氧皮質酮鹽性高血壓大鼠所出現的腦幹、紋狀體甲腦啡肽和亮腦啡肽含量的升高,下丘腦甲腦啡肽含量的降低,能使其恢復正常水平。
另外,還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性狀鑑別:該品莖枝呈圓柱形,2~5叉狀分枝,長約30cm,直徑0.3~1cm;表面黃綠色、金黃色或黃棕色,有縱皺紋;節膨大,節上有分枝或枝痕。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黃色,木部色較淺,射線放射狀,髓部常偏向一邊。葉對生於枝梢,易脱落,無柄;葉片呈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7cm,寬0.5~1.5cm;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全緣;表面黃綠色,有細皺紋,主脈5出,中間3條明顯。革質。漿果球形,皺縮。無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槲寄生科藥用價值

別名:冬青《東北藥用植物志》,北寄生、柳寄生《中藥志》,槲寄、寄生《陝西中草藥名錄》,黃寄生、凍青《全國中草藥彙編》,台灣槲寄生(台灣)。
藥材來源
考證:出自《東北藥用植物志》。  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帶葉的莖枝。
產地溯源:主產於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安徽、安徽、浙江、河南等地;此外,黑龍江、山西、江西、陝西、福建、湖北、江蘇、青海等地亦產。
採收加工一般在冬季採收(河南、湖南則在3~8月採),用刀割下,除去粗枝,陰乾或曬乾,紮成小把,或用沸水撈過(使不變色),曬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