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桑寄生科

鎖定
桑寄生科(學名:Loranth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1科。(APG II分類法中分入核心真雙子葉植物分支)半寄生性灌木,稀草本,寄生於木本植物的枝上,少數為寄生於根部的陸生小喬木或灌木。葉對生,稀互生或輪生,通常厚而革質,全緣,有的退化為鱗片葉,無托葉
中文名
桑寄生科
拉丁學名
Loranthaceae Juss.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4] 
檀香目
桑寄生科
亞    綱
薔薇亞
超    目
檀香超目
亞    目
桑寄生亞目
分佈區域
主要產於世界熱帶地區,温帶分佈較少

桑寄生科簡介

半寄生灌木,多寄生於木質莖枝上。葉常對生,稀互生或輪生,葉片革質、全緣或退化成鱗片,無托葉。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具苞片或小苞片;花被3-8,花瓣狀或萼片狀,鑷合狀排列,離生或多少合生成冠管;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且對生;子房下位,心皮3-6,常1室,無胚珠,僅具胚囊細胞。果實漿果狀或核粟狀,果皮具黏膠質。種子無種皮,胚乳常豐富。本科植物常含有黃酮類、三萜類、有機酸及鞣質等化學成分,如廣寄生苷(avicularin)、槲皮苷(quercitrin)、槲寄生新苷(viscumneoside)、高聖草素(homoeriodictyol)等;同時也吸收寄主所含的成分,如寄主有毒,也往往含有毒成分 [1] 

桑寄生科形態特徵

寄生灌木,葉對生或輪生,少數互生,革質或退化成鱗片,無托葉。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異被,或因萼片退化而成單被狀;花萼與子房合生,環狀或不明顯;花瓣5-6,鑷合狀排列,分離或連合成管而單側裂開;雄蕊與花被片同數對生;子房下位,常l室。花柱單生或不存在,胚珠1,着生於子房內壁,多不明顯。果實漿果狀或核果狀。種子不具種皮,外果皮多肉質;花托常有一層黏稠物質,胚乳豐富。染色體:X=8-10,12 [2] 

桑寄生科分佈情況

本科約65屬1300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中國約11屬59種,分佈於南北各地,以南方為多,深圳產5屬,6種。已知藥用2屬30餘種 [1]  [5] 

桑寄生科分類系統

桑寄生科在分類系統上隸屬於檀香目,根據花的形態、花粉粒和果的構造不同,分為桑寄生亞科(Loranthoideae)和槲寄生亞科(Viscoideae)。桑寄生亞科包括鞘花族(Elytrantheae)、桑寄生族(Lorantheae);槲寄生亞科包括慄寄生族(Phoradendreae)、油杉寄生族(Arceuthobieae)、槲寄生族(Visceae)。
近代B·A·巴洛根據前者的胚囊發育為蓼型(Polygonum type),後者為葱型(Allium type),以及其他胚胎學資料等,建議恢復為桑寄生科和槲寄生科,仍置於檀香目。

桑寄生科危害

桑寄生科 桑寄生科
桑寄生科植物具寄生習性,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組織內吸取養分,對寄主有危害,某些種類可使板栗梨樹、柿樹、油茶等減產;雲南油杉高山松若受油杉寄生屬寄生後,可致枯死;在近代造林、果園、經濟林經營中,列為防治植病之一。

桑寄生科價值

該科有些種類可供藥用,如桑寄生廣寄生槲寄生等。

桑寄生科藥用植物

桑寄生Taxillus chinerxsis (DC.) Danser常綠寄生小灌木。老枝無毛,有灰黃色皮,小枝稍被暗灰色短毛。葉互生或近對生,革質,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先端鈍圓,全緣,幼時被毛。聚傘花序1-3個聚生葉腋;總花梗、花梗、花萼和花冠均被紅褐色星狀短柔毛;花萼近球形;花冠狹管狀,稍彎曲,紫紅色,頂端4裂;雄蕊4;雌蕊子房下位,1室1胚珠。漿果橢圓形,黃綠色,有瘤狀突起。常寄生在桑科、山茶科、山毛櫸科等植物體上。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