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槌子蛇

鎖定
槌子蛇(土龍)是日本傳説中的生物。“土龍”不是“”也不是“”,它的學名叫波露豆齒蛇鰻,土龍身份奇特,身價百倍,且又是可遇不可求的海中珍品。
中文名
槌子蛇
別    名
土龍
類    型
傳説
所屬國
日本
日本語
ツチノコ

槌子蛇傳説一

據《稗官野史》雲:隋煬帝開鑿運河,奴役人民沿着運河兩側拉船,極盡奢華享樂之能事,一日至錢塘江出海口,欣賞聞名之錢塘夕照時,一地方父母官與一方士上船求見隋煬帝,告之在出海口,淡水與海水交會之處,出現一形似蛇體的爬蟲,行動快速,出沒無常,不易捕捉,然據方士所言,該物為男性之聖品,究其以形補形,幾經吃後,牀笫之間妙用不可言喻,煬帝一聽大喜,遂令人捕捉煮食之後,果如方士所言,夜御數女,仍覺未殆,且聽信讒言,打造御女車殘害處子,一時天下人民怨聲載道。煬帝龍顏大喜,遂將其命名為之“土龍”,令太醫蒐羅天下奇藥浸酒泡製,並且將土龍配藥研製粉末,做為皇朝滋陰補腎食補之最佳聖品。

槌子蛇傳説二

傳説唐朝時代有一名士曰鄭相國,在他七十五歲高齡時,竟被委任為南海節度使。千辛萬苦來到了南方,過了不久,感覺身體不適,胸口氣悶,筋骨無力,腰痠背痛
起初以為水土不服,食藥無效;後又以為罹患風濕病症,因此又服食祛風濕的藥物,但依然毫無反應。
當時詞陵國王得知鄭相國情況後,立即派人獻上南海特有魚產蛇鰻土龍和中藥,並且教導鄭相國每日用蛇鰻土龍和中藥材煲湯飲之。
鄭相國依詞陵國王的方法,連續飲用這一類湯水,七、八日後,精神爽利,筋骨硬朗,疾病痊癒了。此事一經傳開,南國人民一時傳為佳話,富有之人家亦爭相仿效,大肆蒐購土龍,以泡酒、浸酒、研末等方法作為補身、治病、延年、益壽之妙方。

槌子蛇傳説三

傳説古時候,在珠江流域的出海口裏面,有一隻烏龜精,這隻烏龜精也忘了它到底修練多少歲月,反正説得上“修練成精”之地步。它白天化成人形,經常在漁村的小路上傷害來往的行人。
後來,他更變本加厲,每隔十天、八天,就變成人形,入夜就摸進村莊,看見漂亮小姑娘,就強拉入海口裏面。
由於烏龜精孔武有力,漁村的村民拿它沒辦法,那些被它掠奪的小姑娘,一去全無蹤跡。
話説在此漁村裏頭,有一對恩愛已訂婚的青年男女。有一天烏龜精竟相中這位小姑娘,在拉扯中,小姑娘驚慌叫喊聲驚動她的未婚夫,於是小夥子與烏龜精展開一場拚命決鬥,最後,烏龜精被砍死,小姑娘得救,但小夥子卻受了重傷,不能行人道。
在傷心之餘,小夥子走到河邊,準備了此殘生,忽然,他看見有一羣野狗在爭食一些魚鰻後,就拚命與母狗交配,而且交配百多次,依然生龍活虎。小夥子靈機一動,下河圍捕鰻魚,帶回家煮湯療補。
由於這些魚鰻都在河流中鑽遊,形似蛇形,吃了之後又能讓人生龍活虎,故謂之“土龍”。

槌子蛇傳説總結

以上三則土龍傳奇,由前北門鄉鄉長洪鑾聲先生提供,洪鑾聲自幼生長在漁村,對“土龍”的習性及藥膳土龍有獨到的研究、見解,他説:
“台灣的土龍,大約散見於高雄、台南、嘉義沿海一帶,奇怪的是,具有療效,最珍貴的土龍則以北門鄉南鯤鯓海域所產為主,這裏的土龍如摻與珍貴中藥材燉煮,或泡酒,能氣血雙補、強筋活血、温腎、抗癌祛濕、防止老化、促進內臟功能、增強免疫能力、養顏美容、延年益壽…。”
聽洪先生一説,哇!土龍好比武俠小説中的千年靈芝一樣,簡直是仙丹妙藥,至於真相如何,也只有服食過土龍藥膳的過來人,才能體會箇中三昧
按照民間的傳聞,以及洪先生的敍述,“土龍”是北門鄉獨特的產物,是一種珍貴稀有的海中生物
筆者和洪先生一樣是北門鄉人,老爸經營中藥鋪,所以常見“坐月子”的婦女,四處託人購買“土龍”,然後請老爸配製燉土龍的藥方,聽説這是孕婦產後補身的最佳食補和藥補。雖然是孕婦產後最佳的補品,但有一缺點:“土龍”的身價太高昂,不是一般家庭所能享受得了的。
南縣區漁會總幹事洪秋蓮曾説:“土龍產量少,很希罕,吃過的人當然也不會很多,連我這個長年住在海邊的人也一樣,事實上土龍身價百倍於所有魚產之上,吃不起的倒也不在少數。其中最大因素,不僅僅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而是食有療效,需要者不得不吃,才造成市場供不應求的現象。買土龍往往都要透過行家的‘布搭’,才能搶先得手,買到真貨。”
“沿海一帶的民間説法,鹹認土龍能強筋壯骨,藥膳土龍‘一逼一中’,百分之百絕對有效。所以凡是摔傷、骨折、筋骨痠痛必定想到吃一帖藥膳土龍或喝土龍藥酒。有錢人家的媳婦或女兒,生兒育女也必定千方百計設法弄到一條土龍燉中藥,或在懷孕時浸一罈藥酒以備坐月子時補身子,讓甫經地震的筋骨及大量耗損的體力得到最好的滋養和補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