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昂

(東漢末年張魯部將)

鎖定
楊昂(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張魯部將。曾奉張魯之命,率兵助馬超爭奪涼州。曹操攻打漢中時。楊昂與張魯之弟張衞守衞陽平關,雙方攻防多日,終為曹操所破。
全    名
楊昂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主要成就
率兵助馬超爭奪涼州

楊昂人物生平

楊昂,是漢寧太守張魯部將。
建安十七年(212年),馬超捲土重來,率諸戎渠帥襲擊隴上諸縣,諸縣盡皆響應,唯獨州治所所在的冀城尚未淪陷。緊接着,馬超以隴右之眾,並聯合張魯部將楊昂,共計一萬多人,圍攻冀城。八個月後,冀城孤城難守,刺史韋康見援兵始終未至,只好遣人請和,出城投降。馬超入城後,違背了諾言,讓楊昂殺了刺史、太守。 [1]  [4]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張魯。七月,到達陽平關。張魯讓弟弟張衞與部將楊昂等憑險據守陽平關,橫山築城十餘裏,曹軍無法攻克,於是引軍退還。張衞等人見曹軍撤退,於是放鬆警惕。曹操前軍在迷路時進入張衞軍別營,張衞軍驚走。曹操於是回軍進攻,大破陽平關守軍,張衞等人連夜逃走。 [2-3]  [5] 

楊昂相關爭議

資治通鑑》中,記載建安十九年(214年)時,張魯手下將領楊昂等人數次陷害馬超,最終馬超逃入氐中,投奔劉備 [7] 
而《三國志》引《典略》則記載陷害馬超的張魯軍將領名叫楊白,與《通鑑》記載不同,不知是何緣故。 [8] 

楊昂演義形象

楊昂 楊昂
漢寧太守張魯將。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張魯,張魯遣弟張衞楊任、楊昂守陽平關。是夜,楊任等截曹軍寨,大敗夏侯淵、張郃。後曹操親討,楊任等仍大敗之。後曹軍詐退,楊昂欲乘勢擊之,楊任以曹操詭計苦諫,楊昂不從,追入霧中,為夏侯淵、張郃夾擊,楊昂欲突陣而出,正撞着張郃,交戰被殺。
《三國演義》原文對楊昂的描寫: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卻説曹操興師西征,分兵三隊:前部先鋒夏侯淵;張郃;操自領諸將居中;後部曹仁夏侯惇,押運糧草。早有細作報入漢中來。張魯與弟張衞,商議退敵之策。衞曰:“漢中最險無如陽平關;可於關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餘個寨柵,迎敵曹兵。兄在漢寧,多撥糧草應付。”張魯依言,遣大將楊昂、楊任,與其弟即日起程。軍馬到陽平關,下寨已定。夏侯淵、張郃前軍隨到,聞陽平關已有準備,離關一十五里下寨。是夜,軍士疲睏,各自歇息。忽寨後一把火起,楊昂、楊任兩路兵殺來劫寨。夏侯淵、張郃急上得馬,四下裏大兵擁入,曹兵大敗,退見曹操。操怒曰:“汝二人行軍許多年,豈不知‘兵若遠行疲睏,可防劫寨’?如何不作準備?”欲斬二人,以明軍法。眾官告免。操次日自引兵為前隊,見山勢險惡,林木叢雜,不知路徑,恐有伏兵,即引軍回寨,謂許褚徐晃二將曰:“吾若知此處如此險惡,必不起兵來。”許褚曰:“兵已至此,主公不可憚勞。”次日,操上馬,只帶許褚、徐晃二人,來看張衞寨柵。三匹馬轉過山坡,早望見張衞寨柵。操揚鞭遙指,謂二將曰:“如此堅固,急切難下!”言未已,背後一聲喊起,箭如雨發。楊昂、楊任分兩路殺來。操大驚。許褚大呼曰:“吾當敵賊!徐公明善保主公。”説罷,提刀縱馬向前,力敵二將。楊昂、楊任不能當許褚之勇,回馬退去,其餘不敢向前。徐晃保着曹操奔過山坡,前面又一軍到;看時,卻是夏侯淵;張郃二將,聽得喊聲,故引軍殺來接應。於是殺退楊昂、楊任,救得曹操回寨。操重賞四將。
自此兩邊相拒五十餘日,只不交戰。曹操傳令退軍。賈詡曰:“賊勢未見強弱,主公何故自退耶?”操曰:“吾料賊兵每日提備,急難取勝。吾以退軍為名,使賊懈而無備,然後分輕騎抄襲其後,必勝賊矣。”賈詡曰:“丞相神機,不可測也。”於是令夏侯淵;張郃分兵兩路,各引輕騎三千,取小路抄陽平關後。曹操一面引大軍拔寨盡起。楊昂聽得曹兵退,請楊任商議,欲乘勢擊之。楊任曰:“操詭計極多,未知真實,不可追趕。”楊昂曰:“公不往,吾當自去。”楊任苦諫不從。楊昂盡提五寨軍馬前進,只留些少軍士守寨。
是日,大霧迷漫,對面不相見。楊昂軍至半路,不能行,且權紥住。卻説夏侯淵一軍抄過山後,見重霧垂空,又聞人語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馬行動,大霧中誤走到楊昂寨前。守寨軍士,聽得馬蹄響,只道是楊昂兵回,開門納之。曹軍一擁而入,見是空寨,便就寨中放起火來。五寨軍士,盡皆棄寨而走。比及霧散,楊任領兵來救,與夏侯淵戰不數合,背後張郃兵到。楊任殺條大路,奔回南鄭。楊昂待要回時,已被夏侯淵、張郃兩個佔了寨柵。背後曹操大隊軍馬趕來。兩下夾攻,四邊無路。楊昂欲突陣而出,正撞着張郃。兩個交手,被張郃殺死。敗兵回投陽平關,來見張衞。原來衞知二將敗走,諸營已失,半夜棄關,奔回去了。曹操遂得陽平關並諸寨。張衞、楊任回見張魯。衞言二將失了隘口,因此守關不住。張魯大怒,欲斬楊任。任曰:“某曾諫楊昂,休追操兵。他不肯聽信,故有此敗。任再乞一軍前去挑戰,必斬曹操。如不勝,甘當軍令。”張魯取了軍令狀。楊任上馬,引二萬軍離南鄭下寨。卻説曹操提軍將進,先令夏侯淵領五千軍,往南鄭路上哨探,正迎着楊任軍馬,兩軍擺開。任遣部將昌奇出馬,與淵交鋒;戰不三合,被淵一刀斬於馬下。楊任自挺槍出馬,與淵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淵佯敗而走,任從後追來;被淵用拖刀計,斬於馬下。軍士大敗而回。 [6]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 卷二十五 魏書二十五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第二十五》:超率諸戎渠帥以擊隴上郡縣,隴上郡縣皆應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盡兼隴右之眾,而張魯又遣大將楊昂以助之,凡萬餘人,攻城。阜率國士大夫及宗族子弟勝兵者千餘人,使從弟嶽於城上作偃月營,與超接戰,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別駕閻温循水潛出求救,為超所殺,於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計。阜流涕諫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義相勵,有死無二;田單之守,不固於此也。棄垂成之功,陷不義之名,阜以死守之。”遂號哭。刺史、太守卒遣人請和,開城門迎超。超入,拘嶽於冀,使楊昂殺刺史、太守。
  • 2.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秋七月,公至陽平。張魯使弟衞與將楊昂等據陽平關,橫山築城十餘里,攻之不能拔,乃引軍還。賊見大軍退,其守備解散。公乃密遣解忄剽、高祚等乘險夜襲,大破之,斬其將楊任,進攻衞,衞等夜遁,魯潰奔巴中。
  • 3.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26]
  • 4.    卷二十五 魏書二十五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第二十五-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26]
  • 5.    《資治通鑑 卷六十七》:秋,七月,魏公操至陽平。張魯欲舉漢中降,其弟衞不肯,率眾數萬人拒關堅守,橫山築城十餘裏。初,操承涼州從事及武都降人之辭,説"張魯易攻,陽平城下南北山相遠,不可守也",信以為然。及往臨履,不如所聞,乃嘆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陽平山上諸屯,山峻難登,既不時拔,士卒傷夷者多,軍食且盡,操意沮,便欲拔軍截山而還,遣大將軍夏侯惇、將軍許褚呼山上兵還。會前軍夜迷惑,誤入張衞別營,營中大驚退散。侍中辛毗、主簿劉曄等在兵後,語惇、褚,言"官兵已據得賊要屯,賊已散走",猶不信之。惇前自見,乃還白操,進兵攻衞,衞等夜遁。
  • 6.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67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7-26]
  • 7.    《資治通鑑 卷六十七》:馬超知張魯不足與計事,又魯將楊昂等數害其能,超內懷於邑。備使建寧督郵李恢往説之,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密書請降於備。
  • 8.    《三國志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裴松之注引《典略》:又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是歲建安十九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