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允奎

鎖定
楊允奎(1902.11.13-1970.9.14),字星曙,四川安嶽人,農業教育家和作物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利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配製玉米雜交種的開拓者。
楊允奎1921年,考入清華學堂留美預備部。1933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應聘任河北省立農學院(現河北農業大學)教授。1935年,受任鴻雋之聘任國立四川大學農藝系教授至1937年。1955年,任四川省農業廳廳長兼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院長。1962年,兼任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院長。
楊允奎一生,從事高等教育和農業科研工作,對玉米遺傳育種有精深研究。 [1] 
中文名
楊允奎
別    名
星曙(字)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省安嶽縣姚市鄉
出生日期
1902年11月13日
逝世日期
1970年9月14日
畢業院校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楊允奎人物生平

1902年11月13日,生於四川省安嶽縣姚市鄉楊家林村;楊允奎自幼勤奮好學,小學、中學成績優異。
1914年至1921年,在安嶽縣姚市鄉小學高小、安嶽中學讀書。
1921年,考入清華學堂留美預備部。
1928年,獲庚子賠款資助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作物遺傳育種專業。
1933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應聘任河北省立農學院教授。
1935年,受任鴻雋之聘任國立四川大學農藝系教授至1937年。
1936年,應四川省建設廳廳長盧作孚之請,創辦四川省省稻麥試驗場,任場長,不久該場易名為四川省稻麥改進所,任所長。
1938年,該所併入新組建的四川省農業改進所,他任副所長。
1941年初,因經費匱乏,人際傾軋,難以開展工作,他辭職在家養病;年末病情好轉後又回四川大學農藝系任教併兼系主任,主講遺傳學、作物育種學、生物統計學及田間設計等課程,同時開展了玉米、小麥、豌豆的遺傳育種研究工作,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2年,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農業部四川農業試驗所所長;同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55年,任四川省農業廳廳長兼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院長。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兼任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院長;同年農業部批准他在四川農學院建立數量遺傳實驗室,由他兼任室主任,他呼籲高等學校發揚學科比較齊全的優勢,逐步把數量遺傳學研究普及應用於各種作物和動物育種之中。
1963年,被評為一級教授。
1970年8月,在新育成的品種正準備鑑定驗收之際,楊允奎積勞成疾突發急病住院,在病榻上楊允奎一再叮囑:“要好好管理,我病好後去收穫考種。”9月14日,楊允奎因病在成都逝世,骨灰安放在磨盤山烈士陵園。 [2] 
1978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後,組織上治他平反昭雪,骨灰進入成都烈士陵園。 [3] 

楊允奎主要成就

楊允奎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36年,楊允奎在主持四川省稻麥改進所工作期間,開展了遺傳育種研究。他根據1935年返川后的實際考察,發表了《四川省稻麥改進之途徑》的文章。此後,在全國稻麥改進所資助下,在四川盆地組織了大規模的水稻地方品種資源普查,根據52個縣的普查結果,彙編成《四川水稻品種檢定調查初步報告》,分上、中、下三篇。與此同時還對小麥、玉米、豌豆、油菜等大田作物的地方品種進行了調查研究。1938年在其學生、助手張連桂的合作下,撰寫了《玉蜀黍農家品種改良及推廣綱要之芻議》一文,論述了四川玉米農家品種適應性及其利用前景,並提出適應當時盆地間、套、連作的育種目標,即早熟、大粒和抗倒伏。這些基本情況的調查為後來開展玉米育種和栽培研究奠定了基礎。
楊允奎注意引進國外優良品種的研究與應用。1936年,他從美國農業部B·Y·莫里森(Morrison)教授那裏得到一批原產路易斯安那州、得克薩斯州的優良玉米品種,如“可利”(Creole)“得克西”(Dexi)等;1944年6月,美國先鋒種子公司創建人、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華時,送給他一批玉米育種材料。這些引進品種或種質都在其後的玉米育種中發揮了作用。1941年秋,楊允奎應聘到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任教後,就有計劃地開展了小麥、玉米、豌豆的遺傳育種研究。他從調查農民生產經驗中得出,四川盆地內旱地間、套、連作多熟制是具有現實意義的種植制度。同時瞭解到以小農經濟為主體、貧窮落後的農村社會經濟技術條件,限制了某些先進技術的推廣。以玉米品種改良而論,當時歐美已在廣泛推廣效益高的雙交種,但他從當時四川農村實際出發,認為在農民貧困、缺乏技術人員、沒有健全的良種繁育推廣系統的條件下,配製綜合雜交種比雙交種更有實用價值。因為綜合種可由農民自行留種,不需要技術人員輔導制種。此外,他考慮到川中丘陵區實行間套作多熟制需要早熟豐產品種,便以“201”自交系(江油玉米/可用的雜種後代選育而成)為母本,用來自川中丘陵區地方品種自交分離或地方品種間雜交後代或地方品種與引進種“可利”雜交後代選育的9個優良自交系為父本,進行混合授粉,育成了秋玉米綜合雜交種“川大201”。該品種在成都東郊種植,春播生育期94天,秋播84天,其單產分別比當地主栽品種增產19%和40%。
楊允奎重視開展與育種實踐密切有關的理論研究。他認為,沒有理論指導的盲目實踐固然不可取,而脱離實際的理論研究更易使人誤入歧途。只有兩者緊密結合才有利於提高育種理論水平和育種效率。他結合玉米、小麥、豌豆育種工作開展一些性狀遺傳研究,發表了《玉米雜種優勢涉及株高與雌花期之研究》(載於美國《農藝學雜誌》上)等多篇有影響的論文。同時雜交育成小麥新品種“川大101”、豌豆新品種“川大紅花豌”(又稱紅早豌),建國前已在成都市郊推廣。此外,他還從地方豌豆品種“資中大白豌”中純系選育成“川大無須豌”。這些早期成果,對中國相對薄弱的豌豆育種來説,都是可貴的史料。
他的博士學位論文《甜玉米偽澱粉與玉米生長勢之關係》就是以玉米為研究材料。1949年在四川大學農藝系任教時,他已育成一批早、中熟自交系,並且合成了早熟綜合雜交種“川大201”。50年代中期又選育出多果穗的優良自交系“可36”(可利品種自交分離系)、“D0039”(得克西品種與川中地方品種雜種後代分離系)等,並利用這批自交系配製成頂交種“金可”(金皇后/可36)、“門可”(門福5號/可36)等,在川西北丘陵山區推廣,獲得大面積增產,第一次在四川省開創了利用頂交種生產玉米的新局面。
1958年楊允奎從“美國13”(U·S·13)雜種後代中發現少數分離不育株。楊允奎以優良自交系“可36”、“金57”,“門—5—2”等為父本進行測交,至1961年秋,終於實現了“三系”配套。他的辦法是一年種兩季,連續選株回交,結果在回交4代中獲得不育性穩定的不育系“可36甲”、“金57甲”等,並發現了強恢復力的自交系“0—14”。1962年春,他在國內首先報道了《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製造雜種的研究》結果。在1958—1962年期間,他和助手們以5年種10季的加速度,完成了利用雄性不育系配製雜交種所必需的基本研究,為中國玉米生產上利用該項技術邁出了可貴的第一步。同時在理論上揭示:“雄性不育的特性,不僅受細胞質的影響,而且受細胞核與細胞質間的相互影響,視個體整個遺傳組成的不同而有差別,這些差別又因玉米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不同而再有相異的表現”、“雄性不育與恢復特性的遺傳方式,呈“劑量效應的現象”。
1962年,楊允奎為檢驗前一階段所獲的研究結果,他繼續開展了玉米自交系選育和雙交種、三交種的組配工作。在1963—1966年這一短暫的時間裏取得了比較豐富的結果。他指出:果穗數、百粒重沒有顯著的雜種優勢,而產量、株高、果穗長在雜交組合中呈顯著優勢的頗多,抽絲期也呈現有雜種優勢;雜種優勢值因年度不同而有差異,在同年度內也因播種遲早而異,早春播較晚夏播者為大。就其涉及的各種遺傳因素效應值而論,顯性效應最大,居首位,次為上位性效應,再次為加性效應;在年度間,前兩者又較後者變異大。可見玉米雜種優勢是比較複雜的遺傳現象,其構成分量有多種而不是單一的。在這段時間裏,他利用從馬裏共和國引進的早熟、矮稈、大穗品種進行自交分離,育成了極早熟的自交系“馬裏1”、“馬裏2”、“馬裏3”,並組配了四川省首批雙交、三交雜種,如“雙交1號”,“雙交4號”、“雙交7號”、“矮雙苞”、“矮三交”等,在雅安、温江、樂山地區的山區縣大面積推廣,發揮了顯著增產效果。他又一次為四川省玉米生產上大面積使用雙交種、三交種打開了局面。 [2] 
楊允奎指導學生 楊允奎指導學生
  • 主要論著
專著遺稿:《數量遺傳與育種》
講義:《玉米制種》《遺傳原理述要》
楊允奎.甜玉米偽澱粉與玉米生長勢之關係(英文)[C].哥倫布市: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出版社,1933.
楊允奎.對於離均差法新公式之建議[J].河北農學院學報,1935.
楊允奎.簡陽甘蔗及糖業調查(一、二、三)[J].國立四川大學週報,1936,(4):21-24.
楊允奎.四川稻麥改進之途徑[J].四川省建設廳,1937.
楊允奎.玉蜀黍農家品種改良及推廣綱要之芻議[J].中華農學會21屆年會宣讀論文,1938.
楊允奎.雜種優勢各家臆説[J].四川大學農學院新農林,1942.
楊允奎.小麥雜種性狀之遺傳研究[J].四川大學農學院新農林,1945.
楊允奎.楊(開渠)先生任教十週年[N].中央日報,1946-5(26).
楊允奎.川大玉米試驗報告——綜合品種之育成[J].四川大學農學季刊,1949.
楊允奎.應用間接法測算遺傳中之交換值[J].中華農學會報,1949.
楊允奎.玉米雜種優勢涉及株高與雌花期之研究(英文)[J].美國農藝學雜誌,1949.
楊允奎.豌豆開花習性的研究[J].農業學報,1950.
楊允奎.幾年來四川省農業生產的巨大成就[J].四川農業,1957.
楊允奎.關於小麥、水稻的密植與施肥[J].四川農業,1959.
楊允奎.增加夏熟作物的比重[J].四川農業,1959,(10).
楊允奎.原子能在農業上的應用[J].四川農業,1959,(11).
楊允奎.論四川省水稻、小麥、玉米育種的基本目標[J].四川農業,1960,(2).
楊允奎.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製造雜種的研究[J].作物學報,1962,(1):35-42.
楊允奎.論四川地方品種與自然條件的關係[J].中國農業科學,1962,(3):16-17.
楊允奎.論四川糧食作物傳統栽培經驗對自然條件之適應[J].中國農業科學,1962,(9):1-4.
楊允奎.利用雄性不育特性製造玉米雜交種的研究續報[J].作物學報,1963,(2):297-302.
楊允奎.玉米自交系數量性狀遺傳研究初步報告[J].四川農學院學報,1983,(1).
楊允奎.玉米果穗數量遺傳的初步研究[J].遺傳,1979,(2). [2] 

楊允奎人才培養

  • 培養理念
作為學者和教育家的楊允奎,治學嚴謹,注重實踐,注意提高理論素養,倡導民主學風。在科研工作中,從課題總體設計、田間佈置、播種、管理、收穫、直至考種,都要事必躬親。他常説:“什麼是科學?科學就是一絲不苟,馬馬虎虎不是科學。”
他刻苦讀書,不斷提高理論素養。為了追蹤科技發展的前沿和生長點,總是千方百計擠時間自學。直到60年代中期,他仍堅持每日凌晨5—7時閲讀有關科技文獻。他經常對初學者説:“讀書貴在精而不在多,食而不化者是得不到科學營養的。”他要求讀重要經典著作,系統掌握其內容,深刻理解其精髓,然後再廣泛閲讀,擴大知識面。他反對一覽而過的讀書方法,並風趣地説:“我的治學方法,就是一個‘笨’字。”實際上,這裏麪包涵着循序漸進、刻苦鑽研、獨立思考、實踐檢驗等層次的學習勞動在內,正是他治學經驗的總結。
他提倡民主學風,反對學術上的門户之見。他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嚴師,但在進行學術討論時,卻是青年教師和學生的忘年益友。他撰寫的論文總要請一些青年教師提意見。有一位剛畢業的年輕助教,在實踐過程中發現楊允奎提出的研究方案有個環節不太符合實際,於是向他提出修改原方案的建議,他聽後不僅欣然同意,並鼓勵那位助教説:“你做得對,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就是要不唯上、不唯書,要面對實際,善於獨立思考。”
楊允奎極為重視學術梯隊建設,他認為事業要發展,必須後繼有人,因此他在學校有意識地將留在身邊工作稍久的助手和那些剛留下來的更年輕的助教組合成一支結構合理、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梯隊。楊允奎曾説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 [2] 
  • 培養成果
在楊允奎的參與建議下,數量遺傳研究正式列入《1956—1967年全國科學發展規劃》。他於1965年招收研究生,為國家培養中青年數量遺傳教學、科研隊伍。 [2] 
楊允奎指導學生 楊允奎指導學生

楊允奎社會任職

楊允奎曾任第一、二屆四川省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科協副主席,省作物學會理事長,中國農學會理事,四川省農業科技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2] 

楊允奎人物生活

  • 為政清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雖肩負四川省農業廳廳長、省農科院院長、四川農學院院長三大重任,依然過着“粗茶淡飯布衣裳”的生活,沒有官架子,保持着人民幹部的公僕本色。他十分關注對現實生產中的經驗教訓和傳統農業技術的科學總結。在1957—1962年間,曾親自撰寫發表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文章,如《關於小麥、水稻的密植與施肥》、《增加夏熟作物的比重》、《論四川省水稻、小麥、玉米育種的基本目標》、《論四川省糧食作物傳統栽培經驗對自然條件之適應》等,對克服“大躍進”期間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盲目性,調整作物生產結構,端正作物育種方向,正確評價和利用地方品種,合理繼承傳統農業技術等方面,都起了直接指導作用。作為領導幹部,他總是兢兢業業地工作,唯恐有瀆職守,尤其在任用幹部和延聘教師上,始終堅持德才兼備標準,從不徇私情。一位與他過從甚密,私交很深,從事工作多年的學生,在患病時,他與夫人曾深夜掌燈在田野中為之尋採中草藥,但當這位教師要求延聘自己為農藝系專任講師時,他按該同志的實際業務水平,只同意聘為兼任講師。1963年,楊允奎被評聘為一級教授後,認為人民給自己的報酬太多了,便堅持將晉升之工資全部作為黨費交還給人民。 [2] 
  • 為國立志
楊允奎從小勤奮好學,每晚母親紡線到深夜,他也讀書到深夜。1921年,品學兼優的他考上了北京清華學堂留美預備部,1928年獲“庚子賠款”資助留美。
楊允奎從小便為祖國的貧窮落後痛心,因此他為國求學的目的十分明確。最初他想學醫,以治病救人,但後來有人勸他:“在今日之中國,請得起醫生的還是少數的有錢人,廣大的中國人吃飯穿衣都有問題,還是學農吧!”這話對他震動很大,家鄉農民們一年到頭辛勤勞作,但仍食不果腹的景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腦子裏,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改變了初衷,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農學系學習。
俄亥俄州立大學優越的學習條件使他欣喜若狂,他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和實驗室裏,但在玉米生長季節,他常開着一輛舊車不遠千里到美國玉米帶實地考察,老師們非常喜歡這個來自東方聰慧勤奮的青年。因此,1932年當他獲得博士學位後,他的導師盡力挽留他在美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但楊允奎婉謝了導師的好意,懷抱為國興農之志,毅然回到貧窮的祖國。 [3] 
  • 只唯實不唯上
二十世紀30年代中後期,楊允奎主持稻麥改進所工作時,有次省府下了一道“訓令”,楊允奎認為不合實際,便叫人退回去。後來有人告訴他,省府的“訓令”帶有命令性,不能由下級退回,楊允奎聽後也一笑置之。
“大躍進”時,楊允奎對當時違背規律的做法很有看法。一次他因公出差,順路回家,時值仲秋,社員在田裏栽晚稻,他立即招呼鄉親:“起來歇歇,白露都過了,栽上也沒收成。”社員回答説:“這是上面佈置的,不種不行!”楊允奎立即返回縣城,向縣裏領導説明情況,隨後給社裏調去了一批紅苕作種,使很多鄉親度過了災荒。 [2] 

楊允奎人物評價

毋庸置疑的是,四川作為全面抗戰時期對前線輸送糧食數量最多的省份,恰是源自於楊允奎、楊開渠等為代表的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等機構的農業科研人員,在抗戰時期“打通一條血路”的努力工作。正是他們在民族危亡之際各守其道而殫精竭慮,以教民稼穡之術換來四川糧食增產,才確保了中華民族在日寇鐵蹄入侵之際能夠有充分的底氣與敵周旋決戰,直至最後勝利。 [4]  (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評)
他是中國數量遺傳育種的拓荒者,是利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配製玉米雜交種的開拓者,另外他也是四川雜交小麥的奠基人之一,對豌豆的遺傳育種也頗有研究。 [5]  (四川農業大學評)
楊允奎教授是我省農業科教界的泰斗,科教興國的先驅。領導我院26年之久,他領導下的科研工作碩果累累,他培養的人才桃李滿天下,他對四川農業生產、農業教育和農業科研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開創精神、學術思想和道德情操與世長存。他不僅傳道授業解惑,而且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我們做事做人樹立了光輝榜樣。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三嚴”的科研作風,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具有遠大的理想,即富強祖國,振興中華。他含辛茹苦,嘔心瀝血,數十年如一日地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即使身處逆境,乃至生命的最後一息都不曾動搖。他深入實際,親自實踐,誠實勞動,不斷在科學技術方面做出高水平的創造。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甘為人梯,廉潔奉公,大公無私,不計個人名利得失,光明磊落,肝膽照入。我們繼承和發揚這些精神,可以鼓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在科研上取得豐碩成果。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高尚情操與世長存。 [1]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評)
楊允奎教授是中國作物數量遺傳學科的奠基者和創始人之一,也是著名的玉米育種專家。他為中國、尤其是為我省的農作物生產和研究貢獻了畢生精力。楊允奎一生剛直不阿,人格高尚。他是一位只唯實、不唯上的正直科學家。他剛直不阿、襟懷坦蕩的高尚人格,熱愛祖國、獻身事業的崇高精神和大力扶持青年、提攜後進的高尚品質,已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楊允奎從一個愛國主義者轉變成一個共產主義戰士,始終不渝地忠於人民事業,忠於社會主義。他那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居,名高不自恃。他謙虛謹慎,心懷坦湯,光明磊落,始終保持一個學者的實事求是的作風。晉人傅玄在《燭銘》中有幾句謳歌蠟燭的詩賦予楊允奎是十分恰當的:“照彼玄夜, 炳若朝陽,焚形盡世,無隱不彰。”鞠躬盡粹,死而後已。 [2]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佟屏亞評)
楊允奎是我國著名的農業科學家和農北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於農業科研和教育工作,從(二十世紀)30年代初即從事玉米育種的研究,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玉米的遺傳育種自交、雜交,造詣極深,培育出不少的玉米良種在全省範圍內大面積推廣,為奪取糧食增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3]  (安嶽文化館館員楊烈光評)

楊允奎人物影響

  • 川農大精神
四川農業大學在雅安獨立建校以來的第一任院長楊開渠、第二任院長楊允奎和第三任院長楊鳳——“三楊”為代表的數代川農大人的薪火傳承和實踐昇華逐漸形成“川農大精神”。他們長期把興農報國作為第一選擇,而不把物質享受放在第一位。正是以他們為代表的一代代川農大人,不僅僅是教師和科研人員,也包括管理崗位和後勤戰線的廣大職工,滿懷振興中華之志,團結拼搏,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默默耕耘在農業科教第一線,才在艱苦的條件下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創造出了非凡的業績,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6] 
  • 支援抗戰
1936年,楊開渠提出在川省試植雙季稻的計劃後,楊允奎佩服他的真知灼見,便提請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院務討論,由時任院長曾省拍板決定開展在川雙季稻栽培試驗。該計劃獲得時任國立四川大學校長任鴻雋的大力支持,在楊允奎及楊開渠的帶領研究下,四川雙季稻研究結出了累累碩果,並獲得了大面積推廣。楊允奎當時主持四川農業改進所,同時又在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任教,因此兩家機構常常合作開展農業科研。正是在兩家機構通力協作下展開的農業科研攻關基礎上,川省全面抗戰時期的水稻、玉米、小麥等農產品產量都有很大的提升。1945年,時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羣稱,八年全面抗戰中,四川徵購捐獻糧食7100萬石,居全國各省之首。1946年,蔣介石在還都南京前的演講中也稱:“四川同胞的輸財輸糧徵工徵糧的數量和成績,都在各省之上,這在將來中華民族復興史上,必將永垂不朽。”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