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開渠

鎖定
楊開渠(1902.10.27-1962.2.2),號頑石, [1]  浙江諸暨人,是我國再生稻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一位在科教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優秀農業教育家; [2]  曾任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先後被選為成都市政協委員,四川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四川省政協常務委員,全國政協特邀委員,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3] 
楊開渠1931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1936年被聘為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農藝系教授。1937年11月受四川省教育廳委託代辦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現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併兼任校長。1950年擔任四川大學農藝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後兼任四川大學農學院副院長。1956年10月至1962年2月任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院長。 [4-5] 
楊開渠畢生致力於水稻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水稻基本生長髮育規律和環境條件對其影響,栽培理論與技術,品種選育,以及稻米市場和稻作經濟等方面。 [6] 
中文名
楊開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省諸暨縣
出生日期
1902年10月27日
逝世日期
1962年2月2日
畢業院校
東京帝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四川農學院院長
四川大學教學模範

楊開渠人物生平

水稻專家楊開渠 水稻專家楊開渠
1902年10月27日,楊開渠生於浙江省諸暨縣齊鯉鄉全堂村。
楊開渠8歲多才入學,但刻苦勤奮,18歲高小畢業,文學、書法功底較好。靠半工半讀考入杭州甲種工業學校,在校中加入救國工業會,立下了第一個人生志向——工業救國。 [1] 
1924年,經校長許炳堃介紹到杭州有利電氣公司工務股任檢表員。
1927年初,北伐軍攻克杭州後,楊開渠參加了東路軍政治部宣傳隊。後又返回電氣公司工作,並於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被選為工會副會長,為黨工作。後因身處白色恐怖中才於1927年7月離杭州經上海去日本東京,與黨組織失去聯繫。楊開渠在東京經短期補習日語後,抱着科學救國的理想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實科。學習期間生活極其清苦,主要靠翻譯稿費作為經濟來源。由於他踏實勤勉,成績優異,受到日本老師的器重,農實科畢業後被留在育種研究室作研究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出於民族義憤辭謝了老師近藤萬太郎的挽留,於同年冬回到祖國。
1932年春,楊開渠應聘到杭州浙江省自治專修學校任教員,講授“農學大意”等課程,並開始在杭州試種雙季稻。
1935年春,經金善寶先生介紹,應聘到四川重慶的鄉村建設學院(現西南大學)任教授,講授稻作學、麥作學,提出改革四川稻田耕作制度,種植雙季稻、旱稻的建議,繼續進行雙季稻、再生稻的研究。
《民族復興最後的根據地—四川省當前的稻作增收計劃書》(楊開 《民族復興最後的根據地—四川省當前的稻作增收計劃書》(楊開
1936年秋,楊開渠轉到成都四川大學任教授,主講稻作學,並創建四川大學農學院稻作室(今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並發表《民族復興最後根據地:四川省目前的稻作增收計劃書》一文,提出“四川為吾中華民族復興最後之根據地,現已為人所共知,願所謂民族復興根據地者,不僅以其地理的進足以取退以守之優越條件,且需具備一切立國之要素。此等要素中,糧食之充裕,實為最重要之前提,固無待言”。楊開渠通過歷時一年多對四川省農業生產條件的細緻調查,提出通過種植雙季稻、採取乾田直播法、選育旱稻品種等全面促進四川糧食增產,以期就此鞏固抗日大後方,為抗日戰爭做好糧食供應準備。該計劃書受到當時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視,楊開渠因此與楊允奎(時任四川省稻麥改進所所長,後為第二任四川農學院院長)合辦開辦稻作試驗場,進行水稻品種試種,並作雙季稻試驗。在二人的合作下,儘管四川在當時遭遇了五年乾旱,但四川省稻種得以明顯改良,並得到大面積推廣。 [1] 
1937年四川省主席劉湘簽署的省政府公函 1937年四川省主席劉湘簽署的省政府公函
1937年11月,四川大學農學院受四川省教育廳委託,代辦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現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由楊開渠教授兼任校長。 [4] 
1939年後,隨着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民族存亡已到了最後關頭,楊開渠重新提出一年之內的增產計劃——再生稻種植,緩解危亡形勢下的糧食危機,並且呼籲後方農學界人士為了最後的勝利,為了民族生存而努力。 [1]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楊開渠任四川大學農藝系主任,不久又任四川大學農學院副院長。
1957年,楊開渠總結了前一年四川省推廣雙季稻種植中,一些農民因晚稻種子不足,而用當地的早、中熟種作雙季晚稻栽培的成功經驗,又用43個不同熟期的品種作雙季晚稻的播種期及苗齡試驗。
1956年,獨立建立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楊開渠任院長。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中,楊開渠仍堅持教學,繼續水稻科學研究。他策劃建立山地農業研究所,組織教師到二郎山、寶興山等地考察。 [6] 
1957年,在武漢市召開的中國、蘇聯、朝鮮、越南四國水稻科學技術會議上,楊開渠做了《再生水稻研究》論文的報告,受到與會專家一致肯定;同年,作為科學家代表,楊開渠應邀列席了毛澤東主席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 [6] 
1960年,農業部委託四川農學院代辦作物栽培學師資訓練班,楊開渠擔任負責人。
1961年初,楊開渠背脊疼痛,感到身體不適,但他仍帶病堅持工作,按計劃到北京完成了《中國水稻栽培學》的全部統稿和定稿工作;1961年5月,楊開渠所患癌症已屬晚期;1961年冬,楊開渠躺在病牀上時,還親手草擬了《水稻栽培的分期措施論——依生育期討論栽培措施與生理變化及外界環境條件的關係》的教案,並寫了較詳細的內容。
1962年2月2日,逝世於四川成都;當時的四川省委書記杜心源為楊開渠主持了追悼會。 [7] 

楊開渠主要成就

楊開渠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楊開渠 楊開渠
楊開渠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水稻的研究上。研究內容包括水稻基本生長髮育規律和環境條件對其影響,栽培理論與技術,品種選育,以及稻米市場和稻作經濟等方面。以對水稻的發育形態、發育生態、發育生理三個方面的研究較為集中和深入;又以對雙季稻再生稻、稻的分櫱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貢獻最為突出。
先後發表了《水稻分櫱研究》、《再生水稻研究》、《雙季稻晚稻品種和栽培期研究》、《四川省栽培雙季稻問題》、《長江流域連作晚稻的品種問題》等論文20餘篇。楊開渠倡議改革四川冬水田耕作制;最早研究、倡導四川省栽培雙季稻;最早在中國開拓再生稻的研究。他選育出水稻品種10餘個,其中“川大粳稻”曾被列為全國優良品種之一,“躍進3號”、“躍進4號”都曾作為連作晚稻優良品種,在四川省大面積推廣栽培。
楊開渠在農業科學研究方面很廣,對小麥類、花卉、野生油料等都曾花了許多精力去探索研究,並有所成就;尤其是對花卉的研究佔據了他大部分業餘時間。曾經培育出300多個菊花新品種。通過雜交後代和自然變異株的選擇,他也培育出色豔花大的唐菖蒲新品系。大戟科的續隨子,是他在川西山區發現的一種野生油料植物,經研究發現其含油率高達52%,酸鹼度、粘度等與蓖麻油相近,對其栽培技術和產量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 [6] 
1936至1938年,楊開渠在瀘縣分場用當時生產上使用的早熟種和晚熟種做連作栽培試驗,常因晚稻抽穗遲,結實差,產量不穩定而困擾;要保證獲得一定產量必須早播,而早播又帶來秧齡長,移栽返青遲、長勢不旺等問題;要培育老壯秧則要加大秧田面積,管理技術不易掌握。針對這些問題,他多次用大量品種進行分期播種,研究這些品種在不同光、温條件下生育期和經濟性狀的變化規律。初步得出,在四川連作晚稻要獲得較高而穩定的產量,必須選用早、中熟種,在9月15日前日平均氣温在23℃以上時齊穗(粳稻可略低1—2℃)能獲得較好結果。以後的雙季晚稻栽培實踐證明,楊開渠的意見是正確的,長江流域,特別是四川省主要的雙季晚稻栽培種是用中熟種。1958年,用37個品種重複試驗,最後肯定了用早、中熟品種作雙季晚稻栽培的增產作用及這類品種適宜的栽培期。
1941年,楊開渠育成優良品種“川大洋尖”,該品種不受螟害影響,且豐產質良。為此,國民政府農林部專門補助楊開渠水稻研究經費1.2萬元。此後,楊開渠還選育了“川大白節子”“川大白腳粘”等水稻良種,均在四川省推廣後增產明顯。 [8] 
1956年10月在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的會上,楊開渠作了《四川省栽培雙季稻問題》的系統發言,主張應穩步發展,建議在“成績顯著、產量可靠而又有條件、有準備地區的冬水田可適當地擴大,其它條件未具備和產量不穩、經驗不足的地區,應適當減少或不種,而只進行試點工作,以待未來的發展”。楊開渠將他的發言稿寄送農業部,農業部支持他的意見,在《中國農報》上刊出。 [6] 
1959年,楊開渠主持長江流域雙季稻考察,總結了各省雙季連作晚稻品種應用情況後,寫成《長江流域雙季連作晚稻的品種問題》一文,更明確地提出長江流域用早、中熟品種作連作晚稻品種的建議。接着又發表了《從水稻品種的生長期討論階段發育及引種選種問題》一文,從理論上進一步闡明應用早、中熟種作連作晚稻的可能性。 [6] 
  • 科普文章
楊開渠除了在農村調查中宣傳科學技術外,在報刊上也發表了不少科普文章,如《再生稻栽培淺説》《談分櫱和插秧》《怎樣可使作物的開花期提早和延遲》《叫甘薯聽我們的話生長》等。 [6] 
  • 主要論著
1962年11月,楊開渠遺著《稻的一生》出版;1963年1月《楊開渠稻作論文選集》出版。 [9] 
1 楊開渠,四川省當前的稻作增收計劃書.四川鄉村建設學院,1936.?
2 楊開渠,再生稻研究初步報告.四川大學農學院,1937.
3 楊開渠,單季稻雙季兩熟稻經濟栽培比較試驗.中華農學會報,1937,163.
4 楊開渠,浙江省常年稻作經濟調查.中華農學會報,1937,163.
5 楊開渠,再生稻研究第一.中華農學會報,1938,168,1—20.
6 楊開渠,劉成壁.再生稻研究第二.中華農學會報,1938,169,1—16.
7 楊開渠,肖湘.再生稻研究第三.四川大學農學院,1938.
8 楊開渠,肖湘.再生稻研究第四.四川大學農學院,1938.
9 楊開渠,肖湘.再生稻研究第五.四川大學農學院,1938.
10 楊開渠.再生稻栽培淺説.四川大學農學院,四川省建設廳,1939.
11 楊開渠.稻秧苗露地越冬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學農學院,1940.
12 楊開渠.水稻扦插繁殖研究.新農林,1941,1(3、4、5)15—34,2429,10—20.
13 楊開渠.水稻分櫱研究(第一報).四川大學農學院,1941.
14 楊開渠.水稻分櫱研究(第二報).四川大學農學院,1946.
15 楊開渠.水稻品種在室温下全年各月發芽情形的比較研究.中華農學會報,1948,(187):17—28.
16 楊開渠,姜齊興.再生稻研究第六.四川大學農學院,1948.
17 楊開渠.米丘林個體發育理論在水稻栽培實踐上的應用.四川大學學報,1955,(1):39—56.
18 楊開渠,杜志剛.春化處理與照日處理對水稻栽培實踐上的應用.四川大學學報,1956,(1)127—150.
19 楊開渠.雙季稻、粳稻、再生稻的性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6.
20 楊開渠.成都地區雙季稻栽培試驗資料.西南農業科學,1956,(創刊號):5~6.
21 楊開渠.水稻的分櫱特性和密植問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6.
22 楊開渠.四川省栽培雙季稻問題.中國農報,1956,(23):3—7.
23 楊開渠.水稻栽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
24 楊開渠.再生水稻研究.農業學報,1958,9(2):107-133.
25 楊開渠.水稻分櫱研究(第三報).農業學報,1959,10(5):308—430.
26 楊開渠.雙季稻晚稻品種的選種和栽培期研究.農業學報,1959,(10)(4):221—255.
27 楊開渠.雙季稻晚稻抽穗開花期與結實率研究初報.農業學報,1960,11(4):164—178.
28 楊開渠.長江流域雙季連作晚稻的品種問題.中國農業科學,1960.(5):1—4.
29 楊開渠等.從水稻品種的生長期討論階段發育及引種選種問題.中國農業科學,1961,(1):7—12.
30 丁穎,楊開渠等.中國水稻栽培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6] 

楊開渠人才培養

  • 教學方法
楊開渠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力圖把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貫穿於教學之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啓發他們獨立思考。
1954年,他在認真總結過去講授稻作學的經驗和缺點後撰文提出:作物栽培學是一門農業科學,應該運用生物科學的法則來闡述作物生長髮育的本質;同時它又是與生產有直接關係的科學,因而也要注意用社會主義的經濟法則來討論其及今後發展的方向,這樣才能使作物栽培學成為不是羅列現象、脱離實際的空理論。
他主張把生物科學法則、生產栽培技術和社會經濟關係三者融合於作物栽培的教學過程中;他帶頭精煉教學內容,在作物栽培學水稻部分中以適時播種、好種壯秧、合理施肥、少秧密栽四大技術為主線講授12學時,學生反映啓發性強,好掌握,既有理論又聯繫實際,使人產生躍躍欲試的心態。
他反對過去那種作物栽培學先講籠統的所謂生物學特性之後,再説一套栽培技術;也不同意學蘇聯那種國民經濟意義、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三段式講授法,尤其反對刻板地照本宣科,而主張先把作物的生長髮育及其與外界環境的關係等客觀規律講清楚。這樣,學生就能夠理解現今作物分佈的成因和哪些地區有可能栽培這種作物,也能很好地理解與掌握採取什麼樣的栽培技術措施可以獲得高產。
他很注意教學內容的革新,在批判地繼承中國豐富的農學遺產的同時,注意學習國內的最新經驗。他每年都要收集全國各地農業研究單位、農業管理和推广部門的試驗研究報告和生產總結,加以分析整理,以充實教學內容,力求其既能切合中國實際,又能反映世界水平和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6] 
  • 培養成果
楊開渠創建的四川大學農學院稻作研究室已發展為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包括原四川農學院水稻研究室主任李實賁,中國工程院院士周開達,四川農業大學原校長孫曉輝,傅淡如、黎漢雲、田彥華、黃國壽、李仁端、李家修等在內的水稻專家都是楊開渠的門生。 [6]  [10] 

楊開渠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授予單位
1951年
四川大學教學模範
四川大學
參考資料: [6] 

楊開渠社會兼職

楊開渠於1957年被聘為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61年底被選為中國作物學會第一副理事長;曾先後被選為成都市政協委員,四川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四川省政協常務委員,全國政協特邀委員,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四川省科協副主席等職。 [9] 

楊開渠人物生活

  • 養菊如痴
楊開渠的業餘生活有一大愛好就是養菊花,説他養菊如痴,愛菊如命也不為過,這在川大師生中是出了名的。楊開渠不斷鑽研,培植了許多菊花新品種,幾乎每年都要在學校開辦一次個人菊展。培養鑑賞菊花是楊開渠個人生活中的賞心樂事,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寄託,他還為學生開設過“種菊與賞菊”專題課,既講栽培技術,也講古典文學,把專業培養和文化欣賞融會貫通,潤物細無聲地陶冶着學生的心靈。 [9] 
  • 車上讀史
楊開渠也喜歡書法和歷史。他寫得一手流暢雋永的毛筆字,還參加過川大的美展。他喜歡看史書,像《資治通鑑》、《唐書》這樣大部頭的史書竟然是坐在“雞公車”上看完的。原來,當時國立川大的新生院在三瓦窯,距離望江校區本部有3公里遠,路面狹窄且坎坷不平,除了步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雞公車”,車速緩慢又顛簸。楊開渠在日記中寫道:“時代是原子時代,一早坐了雞公車,在車上看《唐書》,到了三瓦窯新生院去上課,真是可笑的事。”楊開渠是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在“雞公車”上擠時間備課、讀書,理髮也是請夫人潘月屏代勞,剪成平頭以便節省打理的時間。 [9] 
  • 簡樸節約
楊開渠從小家境貧寒,楊開渠5歲時父親去世,靠二哥、三哥教書維持全家生活。
在女兒楊光蓉的記憶中,父親楊開渠平時總是布衣、布鞋,甚至草鞋,他説“穿得太好,工作起來不方便。”女兒平時從不敢隨便向父親要零花錢,他總説:“一分錢,就那麼容易?你去賺賺看!”但是,當1937年7月抗戰爆發,國難當頭,楊開渠馬上把8月份的全月工資捐給了“四川大學抗敵後援會”。
楊開渠在日記中寫道:“人生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援助社會或改造社會而生的,那麼我就不應該為自己而享受,我不應該有一點私產,要盡一切力為社會。” 楊開渠一生都是以這樣的精神目標身體力行的。他工資之外的收入不納入家用,一生不置私產,一次又一次地把工資、獎金和稿費捐贈出去,稍有積蓄,就千方百計支援教育、科研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1939年,他捐出1000元為浙江家鄉鄉里賑米;1940年,他捐出工資積蓄1300元給家鄉購田11畝,以田租補助清寒子弟學費; 1957年,川農幼兒園開園之初,他用自己的工資給幼兒園添置了一架最好的風琴;1958年,他將一筆2000多元的稿費捐給了雅安城南鄉小學,作為辦學之用。
楊開渠在病重時,因背脊疼痛無法入睡,但發現他的一位研究生沒有墊牀的褥子,就從自己的牀上抽出一條送給學生,夫人問緣由,他説:“我有兩條,為什麼不分給他一條呢?”。 [9] 
  • 資料遺失
楊開渠曾在川西山區發現大戟科的續隨子,限於當時條件,致使大戟科的續隨子這一很有希望的油源植物沒有得到開發。更為可惜的是,這些花卉和續隨子的研究資料和種子,經過1957年以後一連串的風波,已蕩然無存了。 [6] 

楊開渠人物評價

“處茲亂世,求能堅守崗位,歷10載而不渝,非安貧樂道之君子,又焉能如是乎?” [9]  (農業教育家和作物遺傳育種學家楊允奎評)
他(楊開渠)不僅在中國開拓了水稻研究新領域,提出了增產的新途徑,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統研究再生稻的學者之一。他所發表的一系列論文也是世界上迄今較系統和完整的論著。他以“苦幹的精神,抱着堅定的目標”,耕耘教壇,以其教書育人、春風化雨的認真負責態度和科學研究上獲得的成果,贏得了師生的敬佩。楊開渠的治學態度和道德風範深為人們稱道。他實事求是,嚴謹治學,從不馬虎。他強調親自動手,埋頭苦幹,最討厭只説不做的人。他自奉簡樸,以身作則教育幹部和子女。 [6]  (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講師李昕升、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夏如兵評)
為了推廣再生稻,中國的農業科研人員,早在本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再生稻的研究。據目前所知原四川農業大學已故校長楊開渠教授在30年代就開始了再生稻的研究。他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再生稻並且是研究得最全面和最深入的科學家。(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研究員郭文濤評) [11] 
中國再生稻研究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也是一位在科教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優秀農業教育家,是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的創始人,也是四川農業大學和"川農大精神"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柯橋區委員會評)
楊開渠最早在長江流域倡導種植雙季稻,是中國再生稻理論的奠基人;為四川省農業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 [4]  [12]  (四川農業大學評)
楊開渠是著名水稻專家,為四川省農業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 [13]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評)
毋庸置疑的是,四川作為全面抗戰時期對前線輸送糧食數量最多的省份,恰是源自於楊允奎、楊開渠等為代表的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等機構的農業科研人員,在抗戰時期“打通一條血路”的努力工作。正是他們在民族危亡之際各守其道而殫精竭慮,以教民稼穡之術換來四川糧食增產,才確保了中華民族在日寇鐵蹄入侵之際能夠有充分的底氣與敵周旋決戰,直至最後勝利。 [8]  (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評)

楊開渠人物影響

  • 支援抗戰
1945年,時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羣撰文稱,八年抗戰中,四川徵購捐獻糧食7100萬石。1946年,蔣介石在還都前的演講中,稱“四川同胞的輸財輸糧徵工徵糧的數量和成績,都在各省之上,這在將來中華民族復興史上,必將永垂不朽”。而四川作為抗戰時期對前線輸送糧食最大的省份,與當時楊開渠等為代表的在川農業科研工作者的上述研究貢獻密不可分。 [1] 
  • 川農大精神
四川農學院遷往雅安獨立建校以來,第一任院長楊開渠、第二任院長楊允奎和首任四川農業大學校長楊鳳為代表的“作風樸實、治學嚴謹、腳踏實地、鋭意創新、勇攀高峯、爭創一流”的精神,成為了後來“川農大精神”的奠基者和開拓者。 [14-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