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農大精神

鎖定
川農大精神,具體內容是“愛國敬業、艱苦奮鬥、團結拼搏、求實創新”。
四川農業大學百餘年的辦學歷程中,特別是在四川省雅安市半個多世紀的艱苦環境中,一代代川農人繼承學校愛國愛校的優良傳統,懷着興農報國、振興中華之志,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默默耕耘在農業科教的第一線,為中國農業發展進步培養了大批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文名
川農大精神
外文名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pirit
來    源
四川農業大學
正式命名時間
2000年5月23日 [4] 

川農大精神由來

“川農大精神”是四川農業大學在近百年辦學歷程中積澱、凝練而形成的、為全校師生所普遍認可、共同追求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 [3] 
“川農大精神”的命名和科學內涵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全校師生以及社會關注人士集體智慧的結晶。2000年2月21日、4月7日,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四川日報》、《中國教育報》四川記者站記者等一行聯合組成調研組先後兩次來校調研,並就學校大學精神的總結重點聽取部分專家的意見。5月23日,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鄭朝富在學校總結宣傳“川農大精神”會議上講話時,明確要求,要統一宣傳口徑,按照“愛國敬業、艱苦奮鬥、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川農大精神”的提法,把“川農大精神”喊響,使之起到長久的激勵作用。這一時間節點被認為是“川農大精神”正式命名、形成的重要標誌。 [3] 

川農大精神形成背景

“川農大精神”的形成正是學校傳承百年優良傳統、順應時代發展、把握歷史大勢的必然結果。 [3] 
學校優良辦學傳統的傳承與凝聚。大學精神的形成需要辦學歷史的積澱,大學歷史傳統成為大學精神深厚的資源。在川農大歷史上,無數仁人志士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而英勇奮鬥,為民族復興、國家進步作出了很大貢獻。在學校創辦之初,即以“興中華之農事”為己任,在內憂外患的近代中國,許多師生希望以農業報國、以農業救國、以農業強國。 [3] 
紅色文化基因的融入與沉澱。作為誕生於民族危難之際的川農大,有着悠久的紅色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該校師生王右木、康明惠、鄭佑之等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四川黨團組織創立者,對推動馬克思主義在四川的傳播、廣泛動員和組織羣眾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更是湧現了一大批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的川農英烈江竹筠、黃寧康、何懋金、胡其恩等大批革命師生。學校紅色歷史文化不僅是學校的文化底色,也是川農大人血液中流淌的基因。光榮的革命傳統,深厚的紅色文化基因,積澱了“川農大精神”的核心內涵。 [3] 
歷代川農名師的締造與履踐。大學培養大師,大師成就大學。在學校辦學歷史上,一代又一代名校長、名教授、名學者是“川農大精神”的創造者、實踐者,“川農大精神”的形成特別體現為1956年雅安獨立建校以來,以第一任院長楊開渠、第二任院長楊允奎和首任四川農業大學校長楊鳳為代表的幾代川農人身上,他們“作風樸實、治學嚴謹、腳踏實地、鋭意創新、勇攀高峯”的精神世代相傳。在學校歷史上具有這樣情懷的校長領導、專家學者不可勝數,正是他們的人格、學識、風範、品質完整地融化匯聚,不斷髮揚光大,最終凝練、集聚成“川農大精神”。 [3] 
輝煌事業精神原動力的昇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川農大在信息閉塞、環境艱苦的辦學環境下,取得了留學高迴歸率和突出的科技成就。在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時間裏,學校赴國外留學的388人(次)各類人員中,有85%學成後如期返校,而同期中國各類出國留學生歸國的回國率不足三成。 [3] 
同時,學校在三大糧食作物的研究上連續獲得國家科技大獎,培養了以周開達院士、榮廷昭院士、顏濟教授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為四川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為四川省的教育事業、農業的發展、經濟效益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貢獻。偉大的創業實踐需要一種力量來支撐,輝煌事業的原動力追根溯源,正是川農大師生員工對國家有一種“為國分憂、為民謀利”的精神,對事業有一種“艱苦奮鬥、團結拼搏”的精神,對工作有一種“極端負責、精益求精”的精神,對科研有一種“百折不撓、勇攀高峯”的精神,這概括起來就是“川農大精神”。 [3] 
校園文化建設的總結與凝練。改革開放開啓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國家和高等教育事業發生了巨大發展、取得了偉大成就,學校各項事業在探索改革創新之路的同時開始對辦學歷史和傳統的整理,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將優秀的校園傳統、校園文化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凝練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展示師生在新時期新風貌的精神。 [3] 

川農大精神具體內容

川農大精神由“愛國敬業、艱苦奮鬥、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組成 [2] 
川農大精神”貫穿學校辦學全過程,成為學校文化最為核心的價值追求和品格特徵。長期以來,學校不斷弘揚“川農大精神”,突出愛國敬業傳統,注重立德、立言、立身,強化育人意識,健全師德和教風建設保障激勵機制,積極開展各類創建活動,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形成了“愛國愛農、厚德博學、敬業奉獻,誨人不倦”的教風;傳承“興農報國、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和“追求真理、造福社會、自強不息”的校訓,緊緊圍繞“心繫‘三農’、振興中華”主題,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強社會實踐,加強學風建設,形成了“心繫三農、追求真理、自強不息、學而不厭”的學風;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以密切同羣眾的聯繫為切入點,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形成了“求真務實、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廉潔自律”的領導幹部作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認可,對促進學校改革發展和學生全面成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1] 
川農大主動將自身發展與服務 “三農”緊密結合,不斷探索和創新服務“三農”的新機制和新途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特別是西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川農大精神社會認可

2000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和省教育廳黨組作出決定,號召全省教育戰線學習和弘揚“川農大精神”(川組通[2000]19號)。《通知》指出,“‘川農大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在四川省教育戰線的生動體現,反映了新時期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現實指導意義。”“它不僅是川農大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四川教育戰線的寶貴精神財富。”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統要結合自身實際,講求實效,採取多種形式,認真組織廣大幹部、教師和學生深入學習“川農大精神”。
《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農民日報》《四川日報》、四川電視台、四川人民廣播電台等中央和省級主要媒體先後對“川農大精神”進行了廣泛宣傳報道。
2001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志來校視察,充分肯定了學校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的突出貢獻,對學校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取得的成績和“川農大精神”給予高度評價。
2001年底,新華社記者專程來校就學校留學回國人員工作情況進行採訪,並在《國內動態清樣》第3007期發表了“85%的迴歸率是怎樣產生的?——四川農業大學吸引留學人員的啓示”一文,對學校依靠“川農大精神”努力營造和諧人際環境,創造良好機制,吸引眾多留學人員迴歸的事蹟給予報道。文章受到中央領導和四川省的高度重視。
2002年1月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温家寶同志批示:“‘川農大精神’應該總結、宣傳和發揚。”2002年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廳再次發出《關於認真開展宣傳學習“川農大精神”的通知》。《通知》指出:“四川農業大學是四川省高教戰線的一個先進典型,不斷總結宣傳‘川農大精神’不僅對推動高校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而且對促進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都有重要意義。” 2002年5月份,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視察學校,對學校在新的形勢下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讚賞。國內各大媒體對“川農大精神”爭先報道,解讀新時期的“川農大精神”。
2007年10月16日,一封飽含川農大3萬師生員工深情的信,由十七大代表、我校前黨委書記、校長文心田親自帶到北京,呈送給温家寶總理。全校師生向温總理彙報了學校弘揚“川農大精神”建設發展取得的成績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服務新農村建設做出的貢獻,温家寶總理再次批示:“川農大工作很有成績,辦學經驗值得重視。”2008年11月,四川省委宣傳部組織近10家省級媒體對“川農大精神”進行宣傳報道,社會各界再次掀起學習“川農大精神”的熱潮。
2008年“5.12”地震後,“川農大精神”在新的特殊時刻融入到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中。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來自中央電視台、四川台、《四川日報》、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四川新聞網等十餘家媒體的記者就川農大弘揚“川農大精神”,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推廣、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新經驗進行了深入採訪,對“川農大精神”進行宣傳報道,社會各界再次掀起學習“川農大精神”熱潮。
2015年7月“‘川農大精神’特色校園文化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獲得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

川農大精神重要意義

“川農大精神”猶如一座豐碑高高聳立在學校改革發展的前沿,它不僅記載和鐫刻着川農大百餘年艱苦創業的輝煌歷程與成就,還以其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色帶領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川農人在追求真理、造福社會的征途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