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山調

鎖定
梁山調是板腔體系的傳統戲曲劇種,流傳於湖北省。以甕胡為主要樂器,屬南方曲風格,其演出劇目大多為生活對子戲摺子戲,聲腔為“咿咿腔”,板式有八板、橫板、大字板和小字板。本腔為主要腔調
中文名
梁山調
腔    調
本腔

梁山調流行區域

梁山調 梁山調
梁山調主要流行於鍾祥縣荊門縣等縣,曾一度訛稱良善調,源出清初川東北梁山縣(治所在今梁平)一帶流行的燈戲曲調。但作為自成體系的劇種,則形成於湖北荊門鍾祥一帶。清乾隆年間梁山調沿漢水傳入湖北荊門、鍾祥,與當地民歌和其他戲曲聲腔相融合後,形成了行當較為完整、獨具聲腔特色、自成體系的傳統戲曲劇種,至今在當地及周邊傳承。
截止至2009年底,梁山調腔系涉及川、湘、鄂、滇東、桂北、粵北、贛中、陝南豫南、皖南、閩西等十二個省區的燈戲花鼓戲採茶戲中的梁山調、川調和燈調。據有關專家考證,梁山調在長江和漢水流域都有縮影,落地生根於荊門鍾祥,並形成一種新型的地方戲曲劇種,這在我國中部地區的其他劇種和聲腔中並不多見。

梁山調表演形式

角色看,梁山調的腳色行當、旦、。以生、旦、醜為主。生行又分老生正生小生、奶生(娃娃生);旦行又分老旦、正旦、二旦、小旦;醜腳常兼唱花臉和搖旦(丑旦)。生、旦首重唱工,講究真假嗓結合自如、圓潤,注重唱情。藝人中流傳有“兇、吉、快、慢、離、合、悲、歡”八字演唱要訣。醜腳多練武功,手腳輕捷、靈巧。各行表演多從越調吸收營養,運用程式比較注意規範,做工也較講究。

梁山調發展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梁山調在鍾祥荊門一帶逐漸活躍。20世紀50年代,兩縣共建有鄉劇團十餘個,在土地改革及荊江分洪等水利建設中慰問演出,發揮了宣傳鼓動作用。20世紀60年代前期,為搶救戲曲遺產,對梁山調傳統劇目和音樂唱腔分別進行挖掘、記錄,劇種藝術有所傳承。但1958年後僅有業餘演出活動。

梁山調傳統劇目

梁山調 梁山調
梁山調的傳統劇目原有一百多個。現尚能演唱的僅六十多出,內容多反映家庭、社會的倫理道德問題,以唱、做並重的“苦情戲”獨具特色,蟒靠戲和武打戲很少。過去經常上演的劇目主要有《打蘆花》《天平山》《藍橋會》《雙官誥》《雪梅觀畫》《雪梅弔孝》《雪梅教子》《董永分別》《七姐送子》《蘆林會》《安安送米》《描容》《五娘吃糠》《竇老送子》《趕潘》《楊氏送飯》《胡迪罵羅》《常文秀賣妻》《打金銀·店子會》《美人瓶》《送寒衣》《贈銀》《張廣大拜壽》《梁山伯訪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