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果諧

鎖定
果諧是藏語音譯,“果”意為圓圈,“諧”意為舞。果諧流行在藏族廣大農村的村廣場、打麥場上,是農民羣眾喜愛的一種自娛性的古老的民間歌舞,不用樂器伴奏(有的地區用串鈴伴奏),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載歌載舞。在農村長大的人,從小在果諧的歌聲和舞步的薰陶下,人人都能跳果諧。
中文名
果諧
外文名
Sgor-Gzhas
譯    作
圓圈舞

果諧簡介

“果諧”是流傳在西藏廣大農村的一種拉手成圈,分班唱和,載歌載舞,頓地為節,連臂踏歌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常見於村頭、廣場、打麥場上。在節日裏,人們往往從日出跳到夜晚,從深夜唱到天明。“果諧”表達的內容非常廣泛:有抨擊舊制度的,有歌唱勞動生活的,有描繪自然景色、熱愛家鄉的,還有傾吐愛情的。由於“政教合一”的思想影響,在過去的“果諧”中也包含有歌頌宗教喇嘛和寺院的內容。解放後,歌唱黨,歌唱毛主席,歌唱解放軍,歌唱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內容尤為突出。因為“果諧”流傳在廣大農村,所以有人稱‘果諧’是西藏的農村歌舞。
果諧(Sgor-Gzhas)是中國藏族的一種歌舞形式,流行於農村地區,在藏語此字是指圍成圓圈唱歌跳舞,因此也有譯作圓圈舞,果諧通常在新年、慶豐收、逛林卡(林卡:藏語“園林”的意思)等節日於村廣場、打麥場等空地表演,其長度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不等。其演出結構一般分成兩段,第一段紅諧是緩慢的舞步歌唱,第二段交諧是快速的歌舞,情緒熱烈,果諧經常採用男女對跳對唱的方式進行。

果諧跳法

果諧起步

“果諧”的跳法是重拍起步、三步一變、頓地為節;跳時膝蓋到腳掌硬直落地,結實穩紮,節奏鮮明,以抒發集體的熱烈情緒 為其基本特徵。西藏各地都有這種舞蹈,而以山南地區“果諧”著稱。

果諧形式

它的舞蹈結構和完整的表現形式大體是這樣的:
節日裏,場地上擺着一缸青稞酒,人們圍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邊,分班歌唱,從左到右沿圈踏步走動。
當唱詞告一段落之後,由“諧本”(歌舞隊的組織者)帶頭髮出“休休休休”的叫聲稱為“諧個”就是歌頭、開頭舞步,以“休休休休”或“次次次”的叫聲,或一齊拉手叫“阿甲嘿!當下次仁,宋甲月拉!”,合着節奏,踏地舞蹈。這種叫聲有如漢語中喊“一、二、三、四,一齊跳。”。

果諧人數

因為民間跳“果諧”人數眾多,一般又無伴奏樂器,集體起舞很難整齊,“諧個”就起到了激發情緒、整齊步伐共同起舞的作用。跳完歌頭,緊接着是一段快速歌舞,男方跳一段後女方跟着也跳一段,出現男女舞蹈競賽的熱烈場面。跳完數遍後又由“諧本”帶頭喊“休休休休”或説一段快板詞邊説邊跳統一步伐,藉以把舞蹈推向高潮,共同結束。這種合着快板詞的跳法叫“諧休”就是尾聲、結束步。如山南地區的“果諧”《蘭吉卡仁》一曲中有這樣一段快板:“阿甲嘿!沒有其它地方比我的家鄉美好,沒有其它房屋比我的家裏舒服,沒有任何青年比我們快樂,沒有任何人比我們幸福。”邊説邊跳,説完後一齊呼“休休休休”頓節結束。

果諧主要節日

果諧
果諧(4張)
在山南地區,一年裏主要節日有兩個,即藏曆新年望果節,其中望果節過得尤其熱烈和痛快。“望果”是藏語音譯。“望”即“翁卡”,意為“田野”或“田地”;“果”意為“轉圈”或“巡遊”,合為巡遊田地。這是西藏農業區的節日。沒有固定的日期,一般青稞和小麥成熟了,即將開鐮收割的時候,選擇一個吉日,人們穿起盛裝,帶上青稞酒、酥油、糌粑等,集攏成羣,儀仗隊前排有人舉着唐卡,揹着經書,打着各種旗幡,眾人後隨,浩浩蕩蕩繞行在即將收割的田地之間,祈禱神佛保佑能順利收割,獲得豐收。繞行田地後,還要舉行賽馬、抱石頭、賽跑、拉繩子射箭、跳“果諧”等活動。據《苯教歷算法》等書記載,“望果”之俗約始於公元一、二世紀佈德貢傑贊普時期。當時,西藏山南雅礱地區的雅礱部落已開地播種,修渠灌田,發展農業。為了祈禱豐收,苯教咒師們在收割前,繞轉田畝,求神賜福。後來逐漸演變成內容更豐富的、羣眾性的祈禱和娛樂的節日。跳“果諧”時,人們在村寨平壩上聚集,組成男性半圈,女性半圈,均手拉手,一般男性舞者中有一名稱“諧本”?即舞師 ,女性歌舞時,僅把男性所唱歌兒又重唱一遍。

果諧歌詞內容來源

果諧 果諧
果諧的歌詞內容非常豐富,可分九大類即:述山、述聖地、述故鄉、述動物、述植物、述歷史及名人、述氣候、述民俗、述愛情。果諧中既有頌歌,也有對歌。唱頌歌時,大家氣氛祥和、嚴肅。果諧秩序一般有兩種:甲段式和乙段式。甲段式是在山南扎囊縣支姆、扎其、加林等鄉村流行。乙段式是在山南瓊結、乃東、貢嘎等地流行。果諧的基本動作有:三踏一跺步,雙手左右擺。兩步一跺,手前後甩。兩步兩跺,雙手上下甩動。(左)一抬三踏步接(右)一抬跺兩步,雙手從右"垂手"向左甩手,倒步原轉,右手起做"單蓋手"。果諧的音樂淳樸、剛健、豪邁、有力。結構簡練,一般由慢歌段和快歌段兩部分組成,後者是前者旋律的簡化和緊縮,以腳頓地為節,作為樂曲的前奏、間奏及結尾。還有一些果諧用藏語來代替前奏、間奏和尾聲。

果諧流傳來源

果諧 果諧
藏族自古以來就是喜歌善舞的民族,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優美的歌喉,矯健的體魄,悠久燦爛的高原農牧文化和勞動生活則是他們即興歌舞創作的源泉。藏族民間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兩大類,廣場自娛性舞蹈主要有諧、卓、果諧等,表演性舞蹈主要包括堆諧、熱巴、囊瑪等。從流傳的區域看,果諧、堆諧、朗瑪諧等主要流傳於雅魯藏布江流域,流傳在金沙江流域廣大地區的主要歌舞形式主要有諧、卓等。隨着時代的發展。目前各類舞蹈正逐漸流行擴大至西藏全區及外省藏族居住區,並帶有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藏族民間歌舞種類形式繁多。各類舞蹈在漫長的歷史文化中經過羣眾的創作和濡染又因地區自然環境的不同而韻味不同、風格各異。如卓豪邁粗獷,諧柔美開朗,堆諧細膩精湛,果諧灑脱奔放等。但是作為一個民族舞蹈藝術的整體看,它的總體風格又是統一的,規律也是一致的。如“舞袖”成為藏族各類舞蹈中最常見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上肢基本動作形式和表現手段,藉助“舞袖”來表達舞蹈者的內心感情,烘托舞蹈氣氛。另外膝部有規律的屈伸和顫動,也是藏族各類舞蹈均有的典型性動作。

果諧藝術形式

藏族民間舞蹈是農牧文化與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藝術形式,其風格特點體現在舞蹈形象的動作刻畫上,表現在伴唱曲調的旋律特徵和歌詞上,又因農區、牧區、林區、半農半牧區之不同,而增添了地域的文化色彩。藏族民間舞蹈體會的基本特徵包括:松胯、弓腰、曲背(向前傾),這一體態特徵既有受壓迫的宗教心理痕跡,更主要來自勞動者為減輕體力負擔的自我身體協調,帶有較強藝術性的創造,因此從舞蹈的角度看,又具有另外的一種美感,即勞動形成的身體各部分動感協調的美。藏族民間舞蹈體態的另一個特徵就是“一順邊”,指的是舞蹈者以腰部為主動、手和腳同出一側所形成的“一順兒”舞蹈動律,成為一種高原特有的姿態優美,嫵媚動人的體態特徵。藏族民間舞蹈律動的基本特徵包括:膝部有連續不斷、小而快、有彈性的顫動和連綿柔韌的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間舞蹈“無屈不成動,欲動必先屈”的動作規律。這個“屈”除了要求顫膝外,也包括懈胯,由於這一律動的特點,使藏族民間舞蹈下肢主動,上肢鬆弛,形成自上而下,欲動先屈的動律特點,從而使舞蹈給人一種飄逸而又沉穩的感覺。藏族民間舞蹈的表演形式包括:舞蹈與歌唱藝術關係密切,形式多樣。其表演形式大多為載歌載舞、有舞必歌、以歌伴舞、以樂伴舞、歌舞樂一體。

果諧舞動喜悦

果諧 果諧
藏文史書曾有這樣的記載,吐蕃王朝第九代贊普佈德貢傑時期,大臣勒傑發明製造勒木犁,在山南雅壟地區開墾播種、修渠灌田,從那時也開始有了望果節。望果節是藏語譯音,“望”意為田地;“果”意為轉圈或巡遊。山南果諧,有時候被稱通俗地稱為“農民舞”,因為它主要盛行於山南廣大農村,是山南鄉村土生土長的舞蹈。在山南的鄉村裏,人們自由快樂地在田間勞作,等到休息時,大家痛快地喝上自家釀的香甜的青稞酒,高興了就高歌一曲跳起快樂的舞蹈來。這樣的舞蹈村裏幾乎人人都會跳,而孩子們從小耳濡目染,也早就能跟着節奏跳得有模有樣的了。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小麥和青稞都成熟了,辛苦一年有了好收成,看着那陽光下泛起層層金色的麥浪,人們臉上都滿是滿足的笑容。這樣的好收成是需要熱鬧慶祝的。於是在收割前選一個吉祥的日子,男女老少們穿起盛裝,帶上青稞酒、酥油糌粑,成羣結隊,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即將收割的田邊繞行,五彩繽紛的彩旗在人們手中高高飄揚着。遠遠望去,如同一條彩色的巨龍蜿蜒飛舞在金色的麥田中,還有那家家户户的屋頂也煨起吉祥的桑煙,這樣的望果節就味道十足了。
一切的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的,山南的人們生活在高原廣袤的土地上,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生活與勞動經驗,而後又將這些積累形象生動地用唱詞表達出來。所以果諧地歌詞內容是那麼地豐富。有歌唱故鄉山川、歌唱動物植物、歌唱歷史與名人、歌唱氣候與民俗、歌唱甜美愛情等等九個大類。最有趣的是,果諧的表演形式除了頌歌外,還有一種是內容極具挑戰性的對歌。或本村男女雙方對歌,或兩個村子之間對歌,對歌的氣氛非常激昂,人們互不相讓。要是兩村間的對歌,各村常常會分出幾個後備歌隊,大家輪番上陣,誓把對方給比下去,歌聲中還常常和以“曲曲―――!”的高喊聲,再加上特有的“卡諧”(説板)道白,場面更為刺激熱烈。生活在山南的人們也生活在自己創造出的歡樂之中,除了果諧,人們還有各種自娛性的文體活動,有賽馬、抱石頭、賽跑、射箭等等。在秋色醉人的山川田野間,人們的笑聲與歌聲在天空飄蕩久久不散。

果諧旗下舞蹈

果諧 果諧
“堆”是“上”或“高地”之意,因此“堆諧”就是泛指後藏雅魯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定日、拉孜、薩迦縣以及阿里一帶叫做“堆”地區的農村圈舞。還有一層含意,是指這種“堆”地區民間舞傳入拉薩之後,為城市各階層人民加工規範了的藏族踢踏舞。十七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加強“政教合一”的統治,規定每年六月底七月初在拉薩舉行一年一度的“雪頓節”(酸奶宴節之意),後來發展成“藏戲節”,讓各地藏劇團雲集拉薩獻演。後藏“堆”區窘巴藏戲團的劇目中,穿插表演了這種活潑熱情的踢踏歌舞。由於藝人的傳播和民間的相互交往,這種舞蹈流入拉薩後,立即為各階層人士所喜愛,三步一變為基本變化,腳下踏出各種節奏音響,加之配上洋琴、笛子、京胡、六絃、串鈴等樂器組成的樂隊伴奏,把“堆諧”舞曲規範成由“降諧”(慢歌)、“諧個”(歌頭)、“覺諧”(快板歌舞)、“諧休”(尾聲)組成的較完整的結構形式,而逐步從自娛性向表演性過渡。踢踏舞是從農村“果諧”演變來的。其基本步法有左起三步一變,右起連點五步、七步、九步點,以及踏步轉等交錯組合,腳下發出各種音響節奏。“堆諧”最早流行在拉薩的街頭、曠地、“林卡”(園林)裏,故又有人叫它作拉薩踢踏舞。

果諧朗瑪諧

世人對“朗瑪諧”的來由和解釋頗多,一曰古典歌舞,二曰宮廷歌舞,都不甚貼切。有的同志則認為“朗瑪”一詞是阿拉伯語“吶嘎瑪”(歌曲之意)的音變,最早是由阿拉伯進藏的回族同胞帶入並演奏的一種曲調。最近黃文煥同志考查認為“朗瑪”的“朗”是漢語“內”的意思,“瑪”是藏語陰性名詞尾,“朗瑪”則是一種叫做“內”歌舞形式的稱謂。“內”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公元十七世紀末,五世達賴的弟子及其權位的繼承人弟悉·桑結嘉措,常邀集上層“內大臣”權貴,到“朗瑪康”(內大臣廳)賦詩歌舞。二是十八世紀末八世達賴時,西藏地方主事大臣竺仁,顛增班久,曾到內地遊歷各地名勝,他們廣泛接觸了內地各兄弟民族的歌舞音樂,帶上揚琴返回西藏以後,將內地某些民族音調融匯於原上層流傳的“朗瑪”之中,因此“朗瑪”即“從內地吸取營養而繁榮發展起來的原內大臣們所喜愛的華貴典雅的一種歌舞”。我們認為這種解釋頗有道理,因此,當聽到“朗瑪”音樂中有時顯露出近似內地崑曲或江南絲竹樂的音調,也就不足為奇了。
“朗瑪諧”首先流傳在拉薩,它的結構分兩大段,即“降諧”(慢歌)、覺諧(快板歌舞)。慢歌部分可以彈琴清唱,其曲調悠揚典雅;跳時先配合歌聲作平緩灑脱的抬腿甩手的踏節步,進入快板時舞者叫一聲“勒似”,旋即轉入快速舞曲,唯舞蹈有似踢踏步,上身可以隨着舞步跳踏做一些踏步轉圈、旋禮揖拜的動作。可以説,“朗瑪”是一種華貴典雅的抒情歌舞

果諧與鍋莊

藏族人民熱情開朗、豪爽奔放。他們以歌舞為伴,自由地生活。在藏族地區,每逢節假日,不論你走到哪裏,都可以看見男女老少,拉起手,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場時節。一到下午,打場上青年男女一起對歌,一起圍圈起舞。在牧區,經常舉行有趣的篝火晚會,人們通宵達旦唱歌跳舞。在城鎮,天氣一暖和,人們便闔家外出,在林卡里邊喝青稞酒。邊跳起民間舞蹈,從早到晚,興盡而歸。在藏族地區,唱對歌,跳圈舞,是羣眾性的一種愛好和娛樂。
果諧與鍋莊,都是一種集體舞。藏語稱“卓”舞,漢語稱“鍋莊”。它是一種包括説、唱、舞和雜技等的綜合表演藝術形式。其主要組成部分是鈴鼓舞。表演時,男執銅鈴,女舉手鼓,舞蹈由慢到快。常用特技有“頂鼓翻身”,“躺身蹦子”,“單腿轉”等。跳時,大家手拉着手,臂連着臂,載歌載舞,頓地為節,分班唱和,並且發出“休休休”、“曲曲曲”的節奏聲。人們圍着篝火,男一排,女一排,且歌且舞,果諧與鍋莊的種類也繁多,有祭祀、慶賀、婚禮、比賽等等,其中以村寨為單位進行的比賽最為精彩。跳果諧與鍋莊人數不限,一般不用伴奏,跳時分男女兩隊,大家手拉手、臂連着臂,跟着領舞人,圍成圓圈,載歌載舞,跺地為節,分班唱和,從日落跳到夜晚,從午夜跳到天明。人們利用歌舞來消除勞動的疲累,來抒發自己熱愛家鄉、酷愛大自然的感情;男女青年更是用歌舞來傾吐彼此之間的愛情。
果諧與鍋莊是流行在所有藏族地區的一種圓圈舞。一般地説,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廣大農區,把這種圓圈舞叫“果諧”;在昌都地區及四川、雲南等藏區,則稱其為“鍋莊”。藏族地區的果諧與鍋莊各有特色。其中,巴塘的弦子最為豐富多彩,昌都的鍋莊最為精彩,山南的果諧最具地方特色。鍋莊舞舒展柔美,舞步輕快、簡練。鍋莊舞深受西部少數民族羣眾喜愛,有上千年的傳承歷史,其文化底藴深厚,是最具藏族特色的一種無伴奏的集體舞蹈。

果諧故事歌

果諧:格薩爾王給的駿馬
這匹善跑沙場的駿馬
是格薩爾王給我的,
比空中的飛鳥還快。
這排四四方方的座墊,
森姜珠牡給我的,
比潔白羊毛還柔軟。
這造箭巧手打和戒指,
戴在右拇指上最合適,
黃金鑲嵌的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