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繼凡

鎖定
林繼凡 [1]  ,男,生於1946年8月,蘇州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崑曲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崑劇院著名錶演藝術家,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1] 
中文名
林繼凡
國    籍
中國
籍    貫
蘇州
出生日期
1946年8月
畢業院校
江蘇省戲劇學校崑劇表演專業
代表作品
《桃花扇》
《看錢奴》等
性    別

林繼凡人物經歷

林繼凡 林繼凡
崑曲名醜林繼凡,8歲學習書畫,12歲學 蘇州評彈,13歲改學崑曲,工醜行。得到崑曲耆宿徐凌雲的指點,又從王傳淞周傳瑛華傳浩沈傳芷鄭傳鑑等“傳”字輩老師學藝。後拜入王傳淞門下,專工副及醜。所演劇目皆有乃師風範,塑造人物均能自成一格。2002年,榮膺文化部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促進崑曲藝術獎”。
毗鄰古剎寒山寺的蘇州藝術學校,被稱作崑曲藝術接班人的搖籃。五年前,“小蘭花”們從這裏走出,如今已在舞台上嶄露頭角;而今,又一批年輕學子坐到崑曲課堂裏,與古老的藝術進行着“親密接觸”。最近,學校裏出現了一位“新”老師,就是專門衝着“崑曲班”的這些孩子們來的。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林繼凡。
跟隨張辛稼學書畫
作為劇壇一致公認的崑曲“名醜”,林繼凡最早接觸的藝術,不是崑曲評彈,而是書法和繪畫。在接觸崑曲之前,林繼凡痴迷地進入中國畫的天地之中。他出生在蘇州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清華大學的教授,祖父則是吳中名醫,愛好收藏字畫和古玩,常邀畫家到家裏飲酒吟詩作畫,其中,就有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張辛稼。張老先生和林繼凡的祖父是極好的朋友,住在同一條弄堂裏。
林繼凡從記事開始所見所聞所感,均為中國的書畫藝術。祖父當然希望這個孩子將來有出息,就請張辛稼教他書法。林繼凡每天上學早起,就練毛筆字,也常到張老師的“霜屋”畫室去,隨便抓過廢棄的宣紙胡塗亂抹。老先生卻看着高興,認為在這稚氣的塗抹中,有一股循規蹈矩者所缺乏的鬼精靈氣。於是,便在小繼凡塗抹的內容上“加加減減”起來。
不到兩年,林繼凡正式去學崑曲。精通崑曲的張辛稼對他説:“收收心,好好學崑曲,把繪畫當作愛好吧。”又幾年,繼凡的演藝大進,畫也沒丟掉,張老權衡許久,才於沒人處告訴他兩個字:“並重”。又十數年,當林繼凡忘情地馳騁劇壇時,老先生又鄭重地勉勵他:“不妨把畫擺在第一的位置。”豈料當繼凡在北京獲得“梅花獎”時,老先生卻在蘇州逝世了。林繼凡至今仍牢牢記得張老送給他的兩個字:“倚醉”。當年,老師每當喝過老酒,似醉非醉之際,眼神變得迷離,於是,彈指之間,潑灑揮寫,酒盡畫畢。“我,何時才能約略得之?”多少年來,林繼凡一直在他的藝術之路上艱苦探索。
寶劍鋒從磨礪出
林繼凡12歲時,江蘇省戲曲學院評彈班來蘇州招生,也許是天生的稟賦加上生性活躍,他被錄取了。祖父不知道這件事,林繼凡臨走前才告訴了家人。大家都傻了:家裏都是讀書人,這回卻出了個“説書先生”。祖母斷言:“這孩子只是覺得好玩才去的,他很快就會回來的。”不料,林繼凡從此“一去不復返”。初學評彈,後改學崑曲,隨後成了江蘇省蘇崑劇團江蘇省崑劇院的前身)的演員。
儘管家庭環境優越,但林繼凡想幹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吃穿這一門”,為了學好戲,林繼凡成了“練功肯捨命”的人。為此,他的左腿和右手無名指均骨折過,至今右臂肘關節還無法伸直。一次練功過猛,把腰摔成了壓縮性骨折,到醫院綁上石膏,用鋼板做了護腰,他還不敢告訴家裏,結果實在堅持不下了,領導讓他回家休養。祖父看到這種情形,説:“估計不會再去了。”沒想到三個月後,傷還未痊癒,他又偷偷地去了。他不是武戲演員,卻處處以文武兼備所需的功底來要求自己,因而他把文武功樣樣練得得心應手,運用自如。林繼凡為在《醉皂》中飾演皂隸,練好各種醉步和醉態,天不亮,他就悄悄起牀苦練“私功”。夜色未盡,曙光初現,排練場的過道上,有一個黑影在閃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滾或爬,伴有或輕或重的響動。一老人路過此處,見狀大驚!轉身奪門而出,大喊:“有鬼!”誰知這個“鬼”,正是林繼凡。寶劍鋒從磨礪出,如今已57歲的他,一招一式依然身手矯健。
師出名門終身受益
林繼凡的夫人顧湘是常熟人,祖父顧秋芳是評彈藝人。顧湘從小熱愛評彈藝術,與林繼凡一同考入江蘇省戲曲學院,改習崑劇,工旦行。兩人一起跟着浙江婺劇團學了《僧尼會》,也就是《雙下山》。在後來於蘇州舉行的全國崑劇會演中,要求學生也要彙報演出,兩人又一起合作演出了這齣戲。當時有很多名家在場,俞振飛徐凌雲,還有“傳”字輩先生。看了戲,好多老師都喜歡上了這個“小花臉”,連俞振飛也知道江蘇有個林繼凡。徐凌雲老先生更是興奮得不得了:“這個孩子太好了,是個學醜的好苗子,馬上叫他到我住的地方,我要教他一個戲。”林繼凡去了。《崑劇演出史稿》一書中有這樣一張照片:一個剃光頭的在跟徐凌雲學戲。那個“光頭”就是林繼凡。這一年,林繼凡才14歲。徐凌雲給林繼凡説的是《繡襦記》“賣興”一折戲。林繼凡説自己丑角戲真正的開蒙老師就是徐凌雲。會演結束後,“傳”字輩名醜王傳淞華傳浩老師也把林繼凡叫到一邊説:“你要好好學醜!”就是在那次會演中,王傳淞相中了林繼凡。
丑角巨匠、《十五貫》中扮演婁阿鼠的王傳淞,門下從不納徒,除非他發現對方是塊“值得雕琢的玉”。看了林繼凡演的戲,王傳淞一下子被打動了,“這孩子長得標緻,嗓音脆亮,演得伶俐,是塊‘大料’!”他的審美標準與眾不同:崑劇的丑角並不非得長得“歪瓜裂棗”,相反,應該找條件特別好的人來演。王老認準了林繼凡:像這樣既標緻又聰明的小花臉,將來肯定有出息。王傳淞當時已60多歲,還活躍在舞台上,他開始教林繼凡學醜行的很規範的程式。經過20多年的學藝,林繼凡終成正果。
“崑曲名醜王傳淞和我坐茶館時説過,優秀演員一出場就能使九龍口(表演中心區)顯得充實起來。如今,他的弟子林繼凡朝九龍口走來,還沒有走到就以其生動的表演充實了九龍口。我愛看這位演員的表演藝術……”1982年5月1日,林繼凡在南京演出《遊殿》(飾法聰),著名美學理論家王朝聞看後極為興奮,連夜走訪林繼凡,並通宵達旦地寫下了一篇5000字的戲評,讚揚林繼凡把法聰這個年輕和尚刻畫得入情入理、新意盎然。
同年5月,76歲高齡的王傳淞決定破例收林繼凡為徒。於是,在王老教過的很多學生中,林繼凡成了他唯一的入室弟子。在拜師會上,王傳淞語重心長:“希望你在今後的藝術道路上,依然要像過去那樣,不要學我王傳淞,而是學我王傳淞怎麼去演劇中人。”林繼凡始終遵循王老師這種創造人物的方法,一個戲一個戲地琢磨,然後把它化為自己的東西。身懷絕藝的老藝術家傾囊相授《十五貫》《遊殿》《議劍》等20多出傳統崑劇,林繼凡一一繼承了下來,並有不少戲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回憶那段師生情緣,林繼凡説:“這是我的幸福,終身受益。”
“醜”到極致便是“美”
就像他塑造的角色“法聰”一樣聰明的林繼凡,除了向老師學習以外,還善於吸收其他藝術門類的表現方法。從小就經常被祖父帶到書場去聽書,進戲校又初學評彈,業餘時間除了畫畫,林繼凡多年來最大的愛好便是聽書,使他深諳評彈藝術的淵博。他深知:崑曲和評彈本來就相通。為了把評彈中的“活口”融入崑曲丑角的表演中,林繼凡就經常向評話大師金聲伯討教,金先生則熱心地為他的角色塑造和表演出了不少好點子。
《十五貫》裏的婁阿鼠,《長生殿》中的高力士、酒保,《水滸記》中的張三郎,《蘆林》中的姜詩,《狗洞》中的假狀元,瘋僧濟顛,奸臣阮大鋮……在舞台上演了四十年丑角的林繼凡,為觀眾創造的卻是美,追求的是審美情趣的最大化。他所扮演的角色或機敏,或靈巧,或正直,或詼諧,或奸詐,或貪婪,無不出色。觀眾都説:“林繼凡演的醜戲,只只好;塑造的人物,個個活。”其中,他的代表劇目、享譽劇壇的“醜”戲―――《遊殿》《活捉》《蘆林》《醉皂》《議劍》等,以脱俗的氣質和精到的“筆墨”廣受歡迎。究其因,既與他長期在王傳淞老師指點下得其韻味有關;又與他長期從張辛稼先生習畫有關;更與他注重修養,探求藝理有關。
除了戲曲圈內人,很多書畫家對林繼凡演的戲很感興趣,認為他的戲有底藴,有意境。林繼凡自己覺得,他演的戲在章法和調度上的變動,尤其是意境的創造,具有中國畫寫意、空靈的手法。他對中國畫非常有研究,在書法繪畫上頗有造詣,他的作品還被收入“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精品系列”,製作成郵政明信片發行。林繼凡懂得:戲曲和傳統繪畫有着必然的聯繫。他記得張辛稼老師常跟他論畫理,講濃淡乾濕、遠近虛實如何畫在一張宣紙上;還説舞台實際就是一張宣紙,關鍵就看演員如何去“着墨”。告訴他:畫講“惜墨如金”、“計白當黑”,表演也要講“經濟”。
個人觀念
作為一名優秀的戲曲演員,林繼凡追求的不光是戲曲藝術本身,而是大美術的觀念,是一切審美的、視覺的藝術。他始終牢記業師王傳淞的教誨,不死學硬搬技藝,而是注重傳神,講究“神韻”,在藝術上不斷創新,做到“動靜皆戲”。他還注重修養,鑽研藝理,執著地耕耘在他那小小的畫室。但他畫畫絕不僅僅停留在修身養性的層面上,而是將繪畫中悟到的理念運用在他的舞台表演中。在他看來,戲曲就如同把畫筆延伸至舞台上,是流動的畫面。長期以來,在他的表演和繪畫中,始終滲透着對中國美學思想的追求,這也是他不論從事什麼都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身為蘇州人,與發源於家鄉的藝術長相廝守了一輩子,林繼凡深愛崑曲,也深愛蘇州,他最大的心願是為蘇州的崑曲事業做點什麼。十年前,林繼凡就到過蘇州藝校,為當年“蘇崑班”學生、如今的“小蘭花”們授藝;十年後的今天,蘇州文化部門又把他請回來了。這一次,他把家也搬回了蘇州,他説從此要在故土紮根了。為了蘇州崑曲的未來,林繼凡正全身心地投入“崑曲班”的教學工作,薪火相傳的課堂成了他藝術人生新的舞台。

林繼凡主要作品

1993年參與春晚戲曲小品:《羣醜爭春》。

林繼凡所獲榮譽

2022年5月,在2021年度江蘇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評估活動中,以75.33專家評分獲合格等級,並予以公示(崑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