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平路

(中國上海市徐彙區境內道路)

鎖定
東平路(Dongping Road),是中國上海市徐彙區境內東西向道路,是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上海永不拓寬的64條道路之一 [4] 
東平路於民國2年(1913年)修築,時名賈爾業愛路 [1]  [7]  [11]  ;於民國32年(1943年)改名為東平路 [1]  [5]  [11]  ;於2023年完成風貌提升 [3] 
東平路西起烏魯木齊南路,東至岳陽路,全長398.3米,寬11.5至12.4米,衡山路以西為單向一車道,衡山路以東為雙向二車道 [1] 
中文名
東平路
外文名
Dongping Road
所屬地區
中國上海市徐彙區
始建時間
1913年
長    度
398.3 m
寬    度
11.5 至 12.4 m
車道設置
衡山路以西為單向一車道,衡山路以東為雙向二車道
起止位置
烏魯木齊南路、岳陽路
管理機構
上海市路政局

東平路歷史沿革

民國2年(1913年),東平路修築,時名賈爾業愛路,由上海法公董局修築 [1]  [7]  [11] 
民國32年(1943年),汪精衞政權接收上海法租界,賈爾業愛路改名為東平路 [1]  [5]  [11] 
2021年,東平路啓動沿街立面形態景觀提升工作 [2-3] 
2023年,東平路完成風貌提升工程 [3] 
東平路街景

東平路線路設計

東平路線路走向

東平路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彙區境內,西起烏魯木齊南路,經衡山路,東至岳陽路 [1]  [5] 

東平路線路互通

路口名稱
所屬區域
對接線路
東平路與烏魯木齊南路路口
中國上海市徐彙區
東平路與衡山路路口
東平路與岳陽路路口
參考資料: [1]  [5] 

東平路線路參數

技術標準
車道設置
衡山路以西為單向一車道,衡山路以東為雙向二車道
道路長度
398.3米
道路寬度
11.5至12.4米
道路等級
一般道路
路面結構
瀝青混凝土
參考資料: [1]  [11]  [13] 

東平路運營情況

東平路票制票價

截至2024年4月,東平路為市政道路,免費通行 [5] 

東平路通行事項

截至2024年4月,東平路衡山路以西路段為單行道,機動車只允許由西向東行駛 [5] 
位於東平路9號的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與附屬中學 位於東平路9號的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與附屬中學

東平路文化特色

東平路道路命名

  • 名稱由來
東平路原稱賈爾業愛路(Route Francis Garnier),由法國軍官馬利·約瑟夫·弗朗西斯·安鄴(Marie Joseph Francis Garnier)命名。馬利·約瑟夫·弗朗西斯·安鄴曾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劫掠圓明園行動,於1873年12月21日在越南河內城外被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擊斃 [11]  。1943年,賈爾業愛路以山東東平改名為東平路 [5] 
  • 命名爭議
另有觀點認為賈爾業愛路由清光緒六年(1880年)法國駐滬總領事賈爾業愛命名。而資料顯示1880年3月至1882年2月擔任法國駐滬總領事的是B.Garnier,與路名不符 [11] 
東平路上的優秀歷史建築(紅色)和徐彙區文物保護單位(黃色) 東平路上的優秀歷史建築(紅色)和徐彙區文物保護單位(黃色)

東平路沿線建築

  • 普希金銅像
普希金銅像位於岳陽路、汾陽路、東平路、桃江路交匯處的三角花園中心,於1937年2月11日年由上海俄僑為紀念俄國詩人普希金逝世100週年集資建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銅像被侵華日軍掠走,僅留紀念碑殘座。1947年在蘇聯駐滬領事館倡議下,再鑄銅像置其上。“文革”時期,銅像與紀念碑全部被毀。1987年8月,普希金銅像第三次在原址上建造。紀念碑用米色花崗石砌建,呈三面內弧形,底部正面凸出半圓,以中文鐫刻:“俄國詩人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普希金紀念碑,1799-1837年”;頂端砌半圓石質花盆;左側碑座鐫刻俄文,其意也是普希金紀念碑;右側碑座用中文刻寫紀念碑初建、再建、重建日期與承建單位 [10-11] 
普希金銅像
  • 東平路1號
東平路1號又名席家花園,始建於1914年,歷經兩次改擴建,為英式風格建築、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業主原為上海英商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英國人w.r.walter,後成為中央造幣廠廠長席德柄的私人住宅。解放後,東平路1號收為國有,成為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校長辦公樓,1998年被出租並改建成餐廳。建築形式簡潔,沒有複雜的細部裝飾,主要由建築體量組合形成的體積感、光影變化和材質表現樸琢的建築美感。東平路1號現作為餐廳使用 [4]  [8] 
東平路1號
  • 東平路5號
東平路5號始建於1918年左右,1924年主樓東側擴建桌球房,後期又經過多次改擴建,為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建築形體簡潔,立面構圖自由。主立面中央部分為凸起的敞廊,底層為三聯券,二層為五聯券柱式。坡屋面挑檐不遠,有老虎窗。除拱券、欄杆外,牆體沒有多餘的裝飾。東平路5號現作為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圖書館使用 [4] 
東平路5號 東平路5號
  • 東平路6號、8號
東平路6號、8號始建於1920年代,為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東平路6號1946年曾作為基督堂使用,1962年曾作為國營東平冷藏庫;東平路8號曾為上海音樂學院職工宿舍樓。兩建築風格接近,由主樓、車庫以及南側的花園組成,建築外立面裝飾較簡潔,外牆採用灰色鵝卵石飾面,南側二層及立面轉陽角處裝飾有菱形幾何圖案。屋面為紅色粘土平瓦,封檐板刷紅漆,山牆頂採用混合砂壓頂出線。門窗、樓梯扶手等主要為木質,室內裝飾線條精美 [12] 
東平路6號、東平路8號
  • 東平路7號
東平路7號始建於1916年,1935年至1949年成為孔祥熙的私宅,後成為樣板戲劇團、上海京劇院排練場,為徐彙區文物保護單位。建築平面略呈方形,入口處有敞開式連續券門廊,高出地面四級台階,花瓶式欄杆,拱形券門,線條簡潔流暢,採用跌檐式山牆,門窗、牆角等處以紅磚砌成突角隅石狀。東平路7號現作為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練琴房使用 [4] 
東平路7號 東平路7號
  • 東平路9號
東平路9號又名愛廬,始建於1916年,經歷1928年、1932年兩次改擴建,為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建築最早的業主是義記洋行的大班、英國人e.j.cornfoot。後來宋美齡蔣介石結婚時,宋子文購買了東平路9號的洋房,作為新婚禮物送給宋美齡。因宋美齡和蔣介石在廬山有美廬,在杭州有澄廬,因此給這棟建築取名為愛廬。建築屋面採用暗紅色法國平板瓦,呈魚鯪狀鋪設。彩色卵石牆面,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流行上海的立面裝飾做法。門、窗、門廊、牆角等處以水泥仿造突角隅石。屋頂為孟莎式坡面屋頂,設有老虎窗,呈法式風格。東平路9號現作為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辦公室使用 [4]  [9]  [11] 
東平路9號“愛廬”
  • 東平路10號
東平路10號始建於1920年代,為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曾為福新麪粉廠老闆王禹卿私宅。建築外立面採用米黃色砂漿拉毛牆面,屋面採用粘土筒瓦(橘黃紅半園“福瓦”),建築底層南側外廊的絞繩柱、露台的鑄鐵欄杆、圓形外突的立面處理勾勒城堡態勢以及筒瓦屋面等均呈現出西班牙式建築的風格,擁有螺旋樓梯以及較為精美的室內裝飾 [12] 
東平路10號 東平路10號
  • 東平路11號
東平路11號始建於1921年,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東平路11號又名羅森菲爾德府邸,最初是美籍猶太商人羅森菲爾德家族的府邸,後成為宋子文私宅。屋頂為孟莎式雙摺屋面,帶方形老虎窗,南立面設弧形柱式敞廊,使用塔司幹雙柱。建築形體簡潔,立面嚴整,具有對稱莊重的特點 [4] 
東平路11號

東平路價值意義

東平路與桃江路、汾陽路風貌相似,道路很短,故事卻很長 [6] (《上海市志·圖書·文博分志·文博卷【1978-2010】》 評)
東平路是一條內藴十足的小馬路,深居鬧市黃金地帶卻有着與喧嚷“格格不入”的靜謐幽深,法國梧桐下掩映的無數名人故居卻又與世無爭地靜靜佇立,將老底子沉靜內斂的貴族氣質流瀉得淋漓盡致 [7] (上海徐匯 評)
東平路位於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核心,擁有濃厚的歷史、音樂和文化氛圍。作為上海永不拓寬的64條道路之一,東平路兩側坐落了許多風格各異的老洋房,幾乎每一座建築背後都有一段跨越百年的歷史故事。無論是最初的營造商、居住者,還是當下風貌提升的參與者和使用者,還是曾經或正漫步於此的路人,都在這條音樂與詩意交織的道路上留下了或濃墨重彩、或淡雅浪漫的一筆。東平路歷史上的風雲際會終究會隨歲月長河流逝,而建築、道路和樹木卻在時光裏愈發沉澱 ,更具韻味 [3-4] (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理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