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束(拼音:shù)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用繩子將樹枝捆紮起來的樣子,本義指捆紮、捆綁。由捆綁引申為限制、控制的意義。又引申為放置、擱置。“束”也用作名詞,表示捆紮在一起或聚集成一條的東西;又用作量詞,表示一捆或一縷。 [3] 
中文名
拼    音
shù
部    首
一、木 [4] 
五    筆
GKII [1] 
倉    頡
DL [1] 
鄭    碼
FJL [1] 
筆    順
橫、豎、橫折、橫、豎、撇、捺 [4] 
字    級
一級(編號:0694) [2] 
平水韻
入聲·二沃 [5] 
總筆畫
1+6,4+3
四角碼
5090₆ [1] 
統一碼
675F [1] 
注音字母
ㄕㄨˋ
造字法
指事字
字形結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異體字
𤙨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3]
指事字。“束”的甲骨文作圖1、圖2。金文(圖3),小篆(圖5)以及楷書的形體與甲骨文基本相同,均為“木”上加一個圓圈或方框,看上去像是一根繩子將樹枝之類的物體捆紮起來。可知“束”的本義是“捆”。
對“束”字的甲骨文,有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李孝定在《甲骨文集釋》中説:“(束)象囊橐括其兩端之形……引為凡束縛之稱。”李孝定先生認為“束”像甲骨文的“”字,像是一個無底口袋裝上東西后系其兩頭的樣子,因此引申為“束縛”到的意思。
束字的捆綁義一直是束的基本意義,沿用至今。捆綁是對捆綁的對象的約束。束縛也是約束。如《莊子·秋水》:“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鄉曲之士見識短淺不懂得大道理,是受了教育的約束、限制)”捆綁柴薪等物品,自然首先要聚攏來,整理好,才能捆綁。這是前提和結果的關係。兩者密切相關,因而便以束代指聚集、整理。《漢書·食貨志下》:“故貨寶於金,利於刀,流於泉,佈於布,束於帛。”顏師古注引李奇曰:“束,聚也。”
捆綁好了的物品體積會縮小,束常用來喻指狹小、狹窄。如韓愈《貞女峽》:“江盤峽束春湍豪,雷風戰鬥魚龍逃。”陸游《將離江陵》:“地險多崎,峽束少平曠。”這幾個束字都是喻指狹窄。
一捆是一束,束也就借用為量詞,捆在一起的物件叫一束,如一束鮮花、一束稻草。”在古代,每一束物件的數量會有所不同。《左傳·襄公十九年》:“賄荀偃束錦,加璧乘馬。”杜預注:“五匹為束。”《禮記·雜記下》:“納幣一束。”鄭玄注:“十個為束,貴成數。”《淮南子·汜論》:“訟而不勝者,出一束箭。”高誘注:“箭十二為束也。”《新唐書·禮樂志四》:“錦、綺、繒、布、葛、越皆五兩為束。” [3]  [15-1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ù
動詞
捆綁;系(jì)。
bind;tie
《詩經·小雅·白華》:“白華營兮,白茅束兮。”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
束縛;束髮(fà);束裝;束之高閣束手無策
控制;限制。
restrain;
control
《商君書·畫策》:“行間之治連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無所處,罷無所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券者,束也,明白約束,以備情偽。”
宋·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詞:“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
約束;管束;拘束;檢束;束手束腳
環繞;纏繞。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一:“及亡後十餘年改葬,視其脛骨折處,有銅末束之。”

拴;系;戴。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士皆釋甲束馬而飲酒,且觀優。”

聚集。

《漢書·食貨志下》:“故貨寶於金,利於刀,流於泉,佈於布,束於帛。”

收縮;收斂。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束着腳,拳着腿,合着眼兒閉着嘴。”
朱自清《阿河》:“湖的餘勢束成一條小港。”

收拾;整理。
arrange
《戰國策·燕策二》:“太后曰:‘老婦不知長者之計,乃命公子束車製衣為行具。’”
宋·陸游《蜀州大閲》:“曉束戎衣一悵然,五年奔走遍窮邊。”
束裝
棄置。

宋·蘇軾《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新聞妙無多,舊學閒可束。”

形容詞
狹窄。

唐·韓愈《貞女峽》詩:“江盤峽束春湍豪,雷風戰鬥魚龍逃。”
宋·陸游《將離江陵》詩:“地險多崎嶇,峽束少平曠。”

名詞
指束素。用以形容女子腰的細柔。

宋·辛棄疾《歸朝歡·山下千林花太俗》詞:“夢中人似玉,覺來更憶腰如束。”

指聚集成條狀的東西。


光束;花束;電子束
(Shù)姓氏用字。



量詞
用於捆在一起或合在一起的長條狀東西。
bundle;
bunch
《詩經·小雅·白駒》:“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巴金《雷》一:“他從身邊摸出一束文件放在桌上。”

指十個器物。

《儀禮·聘禮》:“釋幣制玄纁,束奠於幾下。”鄭玄注:“凡物十曰束。”

指布五匹。

《左傳·襄公十九年》:“賄荀偃束錦、加璧、乘馬。”杜預注:“五匹為束。”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近義辨析

束、縛
這兩個字都表示捆綁,但捆綁的對象不同。束多用於物。如《詩經·鄘風·牆有茨》:“牆有茨,不可束也。”縛多用於人。如《晏子春秋·內篇雜下》:“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1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六】【束部】書玉切(shù)
縛也。從囗、木。凡束之屬皆從束。 [9] 

説文解字注

縛也。糸部曰:“縛,束也。”是為轉注。《雜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從囗木。囗音韋,回也。《詩》言“束薪”“束楚”“束蒲”,皆囗木也。書玉切,三部。 [10] 

廣韻

書玉切,入燭書 ‖ 束聲屋部(shù)
束,縛也。又姓,本自踈氏,避難除足姓束。《左傳》晉有束晳。書玉切。二。
【校釋】《左傳》:衍文當刪。束皙:晉人,《晉書》卷五十一有《束皙傳》。 [17]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束;康熙筆畫:7;部外筆畫:3
(shù)《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並音㑛。《説文》:縛也。徐曰:束薪也。《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為束。《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為束。《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
又姓。《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為束。
(shù)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並音戍。約也。《周禮·司約》注:言語之約束。約音要。《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葉所律切,音率。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為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從木從口,與朿別。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首筆橫略短;“口”寬於上橫,下橫在橫中線下側;長豎在豎中線;撇、捺收筆持平,高於豎筆底部。 [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三燭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書玉切
ɕjuok
集韻
去聲

合口呼
三等
次清
舂遇切
ɕio
入聲

合口呼
三等
次清
輸玉切
ɕiok
禮部韻略


入聲





輸玉切

增韻


去聲





詩注切



入聲





輸玉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上聲
魚模
穿

合口呼

次清

ʈʂʼu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魚模





葉暑

洪武正韻

去聲
四御


全濁
殊遇切
ʒy

入聲
一屋


全清
式竹切
ʃyuk
分韻撮要

陰入
第六東董凍篤
穿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13]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ɕ
i̯uk
王力系統
ɕ
ǐwɔk
董同龢系統
ɕ
juk
周法高系統
stʰ
jewk
李方桂系統
sth
juk
西漢



東漢





juk


ju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屋沃燭覺

jok
北魏後期北齊
沃燭

jwok
齊梁陳北周隋
沃燭

jwo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ɕ
i̯wok
擬音/王力系統

ɕ
ǐwok
擬音/董同龢系統

ɕ
juok
擬音/周法高系統

ɕ
iuok
擬音/李方桂系統

ś
jwok
擬音/陳新雄系統

ɕ
ǐu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14] 

方音彙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su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ʂu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sou
21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fu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ʰou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so
21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su
21
陽平
新讀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ʂuəʔ
4
入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sɔʔ
4
入聲

晉語
太原
suəʔ
2
陰入

吳語
蘇州
soʔ
4
陰入

吳語
温州
ɕyo
323
陰入

湘語
長沙
tsʰəu
24
入聲

湘語
雙峯
tɕʰiʊ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suk
5
陰入

客家話
梅縣
tsʰuk
1
陰入

粵語
廣州
tʃʰʊk
5
上陰入

粵語
陽江
tʃʰʊk
24
上陰入

閩語(閩南語)
廈門
sɔk
32
陰入

閩語(閩南語)
潮州
sok
21
陰入

閩語(閩東語)
福州
souʔ
23
陰入

閩語(閩北語)
建甌
su
24
陰入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方音字彙》 [19]  、漢典 [12]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8]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07]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556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20-321
  • 5.    平水韻 二沃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4-07]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4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777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210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242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840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950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458.
  • 12.    束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1-04-07]
  • 13.    束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4-07]
  • 14.    束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4-07]
  • 15.    吳東平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185
  • 16.    殷傑編著.生活風貌[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3:161-163
  • 17.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462
  • 18.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670
  • 19.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