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載熙

鎖定
李載熙,字採卿,廣東嘉應州東街堡攀桂坊(今梅州市梅江區金山街道龍豐村盤龍橋)人,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 廣東鄉試已亥科第一名中解元,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殿試金榜二甲第13名進士,選庶常館庶吉士,散館後歷任翰林院編修,御史,國史館協修,實錄館纂,總司纂辦,聖訓殿試掌卷官,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左春坊左贊善兼廣西學政,翰林院侍講,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廣西學政等職,賜太僕寺卿,併入錄《國史館忠義傳》。 [1]  [6] 
全    名
李載熙
採卿
所處時代
清朝
主要成就
道光十九年(1839) 廣東鄉試已亥科第一名中解元
祖    籍
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人

李載熙人物生平

李載熙,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科鄉試高中第一名解元,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會試、殿試聯捷中進士,選庶常館庶吉士,散館考試名列一籌,授翰林院編修。咸豐二年(1852)大考二等,賞文綺,次年以御史用。歷充國史館協修、實錄館纂修、總司纂辦、殿試掌卷官司等要職。
李載熙懷濟世之志,深諳韜略。清咸豐時將領勝保,統師江北,奏請李載熙襄辦,倚如左右手,參預機宜,文牘奉奏多出其手。載熙憂國憂民,曾目擊時艱,向咸豐皇帝疏陳時事條,並縷陳“五難八憂”,所言皆中肯。咸豐七年(1857)升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後又轉為左春坊左贊善,併為提督廣西學政。 咸豐八年(1858)升翰林院侍講。次年補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仍兼任廣西學政。咸豐九年(1859)11月,因積勞成疾病故於任上。賜太僕寺卿,併入錄《國史館忠義傳》。著有《集論坐位長短聯》。 [1] 

李載熙軼事典故

攀桂坊人傑地靈,歷史上出有李仲昭李黼平、李載熙三位翰林;李汝謙、李載熙、李象斌三位解元;有侯安國、蕭系尹等17名進士及黃遵憲等92名舉人,可謂名人薈萃、羣星璀璨。攀桂坊毗鄰梅江,周溪和梅江河的水圍繞其中,水鄉的靈秀和便利交通吸引着許多客家先民來這裏安家。據瞭解,來此定居的居民姓氏有黃、張、楊、李、謝、蕭、鍾、侯、卜、饒、梁、陳、彭、薛、翁、丘、黎、宋、林、伍、熊、劉、葉、王、唐等,其中楊姓又分老楊(關西堂)和新楊(紹德堂),實際約30個姓氏在這裏聚族而居。 [7] 
攀桂坊內有黃伯韜祖居巷內黃屋、楊雪如故居雙魁第、楊問渠故居資政第、李黼平太史第、張棣昌故居敦本堂、張資平故居、李國豪故居、楊仲興故居按察第、楊紹穆故居中將第、鐘上育故居經魁、張簡蓀故居篤慶堂、黃基故居愛日堂、楊奎猷故居都督第、黃藥眠故居椿蔭堂、黃佑盛故居花萼居、謝發故居寶樹堂、梁浣春故居千頃樓等。據資料,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古民居超過60座。 [7] 

李載熙家族成員

叔叔:李象斌 [2] 
弟弟:李重熙 [2] 
兒子:李學恂李學恆李蓉舫 [2] 
孫子:李景暘,李學恂之子,清朝舉人,選用中書科中書。 [5] 
兒媳:葉璧華(李蓉舫之妻) [2] 
盤龍橋李屋共出了一位翰林(李載熙)、二位解元(李象斌、李載熙)、八位舉人,八位舉人分別是:武舉人李象華李象蘭,文舉人李重熙李學恂李學恆李天驥李景暘李倬漢。加上人數更多的貢生、秀才,門庭之盛,可想而知。除此之外,盤龍橋李家還出了十位秀才和賢士,如葉璧華的夫君李蓉舫、黃遵憲的啓蒙老師李欽穎、與古直、鍾動、曾伯諤等組織“冷圃”詩學社的李季子等等。 [2]  [4]  [6] 
李載熙的兒子李蓉舫之妻葉璧華為清末嶺東三大女詩人之首,晚年推行新學,創辦嘉應州第一所女子學校——懿德女校,首開粵東地區興辦女校之先河。 [2] 

李載熙個人著作

著有《詩草》、《爭坐位集字聯》。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