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紫貴

鎖定
李紫貴,男(1915~1999),上海市人。原名順來。京劇老生、導演、教育家。8歲登台演出,14歲起在各地搭班演出,16歲擔任主演,17歲第一次導演《絕龍嶺》。曾參與了京劇改革。他是中國戲曲的第一代導演。先後導演了許多著名戲曲,為中國的戲曲事來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文名
李紫貴
出生年月
1915年
逝世年
1999年
祖    籍
上海
性    別
生    平
為中國的戲曲事來作出了重大貢獻

目錄

李紫貴人物簡介

李紫貴,男,京劇老生、導演、教育家。上海市人。原名順來。出生:1915年,農曆乙卯年
逝世:1999年10月24日,農曆己卯年九月十六日
李紫貴在講授導演藝術 李紫貴在講授導演藝術
出生梨園世家,自幼學習京劇文武老生,兼學武生。8歲登台演出,14歲起在各地搭班演出,16歲擔任主演,17歲第一次導演《絕龍嶺》,從此既做賞又做導演至1946年。以後任專職聲學。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從事京劇改革。其戲曲表演更多承襲了蓋叫天周信芳的特點,麒派戲如《六國封相》、《徽欽二帝》,蓋派戲如《一箭仇》等均有很高造詣。抗戰時期參加田漢、歐陽予倩等發起組織的“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使他在藝術思想上出現了一個飛躍,從此立志追求“新平(京)劇”,參與京劇改革。後繼續參與戲劇界抗敵演出活動。抗日戰爭期間,他在桂林、重慶等地加入“新平劇”運動的行列,自改自編自導自演了在當時頗有影響的《葛嫩娘》,並首度排演了後被國民黨當局禁演的《白蛇傳》。他還是中國戲曲的第一代導演,執導的劇目有京劇《琵琶行》《金缽記》《武則天》《白蛇傳》和崑劇《長生殿》等。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就聘到北平擔任四維戲劇學院三分校導演。1949年參加接管四維劇校並在此基礎上創辦全國第一所新型的戲曲學校,培養了許多優秀導演人才。
建國後,歷任中國戲曲學院導演、中國戲曲研究院導演組組長、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第二至四屆理事。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戲曲導演學會會長。1952年獲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導演獎。1954年在中央戲劇學院學習和研究斯擔尼斯拉夫斯基演劇體系。1956年擔任中國劇協工作委員會和藝術委員會委員。1978年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兼導演系主任。
出版有《李紫貴戲曲表導演藝術論集》《憶江南》。其先後導演的著名戲曲有《江漢漁歌》《金缽記》(田漢改編)、《武則天》(田漢改編)、《琵琶行》(參加演出)、《紅娘子》《新白兔記》《白蛇傳》《皇帝與妓女》《木蘭從軍》《牛郎織女》《春天的喜悦》(古典歌舞劇)、《崑崙草》《紅旗譜》等。為中國的戲曲事來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