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培甫

鎖定
李培甫(1885—1975),名植,字培甫,四川省墊江人。老同盟會員,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曾任成都高師、成都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教授、四川大學中文系主任。1962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與華陽林山腴(思進)、巴縣文伯魯、綦江龐石帚、中江李炳英,以及趙少鹹汪闢疆、祝屺懷、何魯龔道耕蒙文通諸人,皆為四川大學一時之傑。 [1-2] 
培甫
出生地
四川省墊江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75年
本    名
李培甫
性    別

李培甫人物經歷

李培甫,名植,字培甫,原籍四川省墊江縣,1885年出生。幼年隨父仲言先生在貴州遍讀經史百家,對其時傳入內地的新學書報,興趣尤濃。後不肯應科舉,學校興辦後,由貴州至成都,進入高等學堂肄業。
時值清朝末年,在先進的知識分子中間,革命思潮蓬勃發展, 李培甫與同學張培爵(列五)、鄒傑(漢卿)等結成學社,奉顧亭林、黃梨洲、王船山、顏習齋為依歸,互相砥礪學行。同盟會四川支部成立後,他與張、鄒等同學首先入盟。他對中山先生及章太炎先生無限嚮往,適貴州親戚高某願資助費用,因此得以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並面謁中山先生,參加反清鬥爭。
辛亥武昌起義,在日本的同盟會員紛紛回國,他也趕回四川。時同盟會員多人已聚集重慶,正積極謀劃起義,李培甫即西上成都,會同董修武等擘畫一切。重慶、成都兩軍政府成立後,他與董修武均認為四川已不可再亂,故出面參與政事。董任總政處總理,李培甫則與張瀾、王銘新、趙椿煦、蔡文銓等分任參贊,為成渝兩軍政府的合併作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民國建立,李培甫即退出政壇,以後40多年中,以全部精力投入治學和教學事業。他先後任華陽中學、四川法政專門學校、四川外國語專門學校,成屬聯合中學、建本小學等校教員,成都高等師範、成都大學、四川大學、華西協合大學、成華大學等校教授,講授聲韻、文字等專門課程,旁及古典文學及史傳作品並曾有較長時間擔任高師國文部主任、川大及成華大學中文系主任,直至1952年在川大退休。
1975年8月17日,李培甫因患感冒轉肺炎去世,終年90歲。 [3] 

李培甫詩文選錄

懷人詩(辛亥)
黃復生(理筠)
玉貌留侯絕世無,椎秦遺恨搏囚拘。①
南荒仍昔憐投止,半死猶傳尺幅書。
但懋辛(怒剛)
忍死羊城世論譁,尚餘血戰故人誇。
一官亂後如兒戲,屈宋何妨與看衙。
張培爵(列五)
紛紛黨獄痛捐縻,驅虜從君建義旗。
九死艱難唯一笑,②世間無此好男兒。
石藴光(青陽)
一代宗風想翼王,③天聲大漢共堂堂。
嗟餘老倦思江海,遺策無多賴發皇。④
(選自《天隱閣集》,重慶出版社,1991年)
註釋:
①留侯:張良。椎秦:即椎擊秦始皇。《史記·留侯世家》載:秦滅韓,韓人張良為韓報秦仇,悉以家財求客刺秦始皇,“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後以“椎秦”泛指擊殺仇敵。
②九死:指歷經艱難。語出屈原《離騷》:“雖九死其猶未悔。”
③翼王:指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
④發皇:發揚,闡明。
朱叔痴先生壽詩序①
辛亥冬,蜀軍政府踵武昌而起。於是巴蜀犍為倜儻扶義之士,鱗萃乎渝中,雷動風發,不崇朝而集事。②其間決疑定計,奔走部署,則朱君叔痴、楊君滄白、謝君慧生、張君列五,實為之綱紀。軍府既建,舉魁柄授列五。③楊君則杜門卻掃,④隱於浮圖關下。朱君則不受名位,居於調護斡旋之地。餘與列五雅故,⑤而未始識朱君,聞儕輩頌言行誼,既已竦然敬其人矣。未幾,君以成渝合併故,朅來成都。⑥接其風采言論,私謂今世巨人長德,如吾朱君者,殆不數覯也。⑦其後行旅過渝,必詣君家。因謁尊兄琴樵先生,及介弟必謙,皆如舊相識。癸丑討袁軍興,君躬與其事。兵敗家毀,亡走海外。餘亦鏟跡銷聲,不相聞者數寒暑。袁氏顛殞,君乃歸省廬墓。戊巳之歲,復來成都。先是吾兄亞衡,與君覿面滬瀆,⑧以意氣相推重。同學少年,皆兄事吾兄,君亦弟畜吾輩。⑨久別相見,恆置酒高會,用慰勞苦。興酣耳熟,高睨大談,⑩極一時友朋之樂。時蜀亂甫寧,熊君錦帆,與楊君分職政柄。請相助為理,輒辭弗就。第以難進易退勉楊君,且勸錦帆恢宏遠略,輯睦民黨,居恆私憂過計,一若大亂之將至。餘有以知君之未嘗獨樂也。庚申變起,君已扁舟出峽,浪跡吳楚,復往來燕粵者數年。倦遊而歸,卜宅於海棠溪南。灌園藝蔬,歸心淨土,澹焉若忘世者。餘於平生親故,亦不復以書札相聞。而其人之聲音笑貌,故時時往來胸臆間。每聞人道君及慧生、復生消息,輒引以自壯,意謂今者風俗衰敝,非有剛健篤實之操,無以自樹於橫流駭浪之中。數公健存,天下事猶可為也。當清末造,蜀中民氣彉張。橫舍少年約為學會,奉顧、黃、王、顏為依歸。及黃君復生來主同盟會,吾輩亦先後加盟。餘旋去蜀,未得與楊、謝諸君奉手。蜀軍既起,成都亦開府相峙,誇者或主用兵,適滇軍壓境,藏番蠢蠢騷動。餘力持調和之説,與君遙相呼應,卒並軍府於成都。其後張、謝諸君,失職引退,蜀軍亦相繼挫衂。同盟諸友,蕩析離居,甚則齎志灑血以去。獨居深念,未嘗不咎始謀之不臧,無以下對良友。謗君者或斥為亡國大夫,君則笑,弗與辯。嘗論蜀軍舊事,乃以發縱指使推楊君,而自居馬前卒。錦帆阸於虎門,君雖親故不能援手,別妻子,冒風雪,走數千裏救之。詣粵府詰問罪狀,主者惡其伉直,錮數日乃免。其持大體,解紛難,篤於故舊如此。君豐頤隆準,鬚髯颯然,稠人廣坐中,指畫議論。聽者為之神往,或病其強,諡之曰。君曰:“我之好,猶人之好色,天性然也!”餘嘗謂民黨崛起草澤,以合聏歡,蓋有布衣昆弟之誼。功成而後,不免以勢位相格,智力相輕。始則僄異於安樂,終則齕於患難。推蕩搏激,浸成怨毒。馴至夷狄交侵,國亡無日,猶不肯泯其鬩訟。長此弗圖,吾屬且終為左衽,此豈首事諸賢所曾計及者耶?毋以世俗之見深、朋友之恩薄,遂忘其肇造之艱難耶!安得如朱君者數十百輩,登高疾呼,執塗人而一一之也。今年夏,君挈室溯江西上,規遊青城、峨眉諸山水。成都故人,相與遮留,執酒為壽。蓋君之不履此土,既十有二年矣。行年逾六十,意氣不減於疇昔,引滿十數觥,未嘗輒醉,蓋亦自忘其老也!吾兄賦七言二章,諸故人多有詩歌投贈。復生諉餘為文以張之。竊念君之行事,當在史官,為耆耋期頤,鹹所自取,是皆無假於稱頌。惟是天時人事,變動不居。曏之少年,浸假由壯而老。狂謀謬算,百不一就,幸不見棄於君。君見其終始弗渝,為之歡欣鼓舞。吾輩亦樂君之樂而已。爰書佚事與廿年離合之跡,以資笑噱。復生南行,因以告慧生諸友,俾知吾舌尚存也。
(選自《時事週報》1932年第2卷第19期)
註釋:
①朱叔痴(朱之洪):重慶工商界著名人士,老同盟會員。1905年左右,卞小吾、楊滄白、朱叔痴等人集資在白象街上創辦了東華火柴公司。
②不崇朝:猶言不到一早晨的時間。從天亮到早飯時。崇,通“終”。崇朝:即終朝。在此喻時間短暫。
③魁柄:喻軍政大權。
④卻掃:不再掃徑迎客。謂閉門謝客。
⑤雅故:故舊,舊友。
⑥朅(qiè):句首助詞,無實義。“朅來”猶言來、來到。
⑦覯(gòu):遇見,看見。
⑧覿:見,相見。瀆:江河大川。
⑨畜(xù):對待,看待。
⑩高睨:猶雄視、傲視。謂目光遠大,見解脱俗。
一若:彷彿,很像。
彉(guō):張滿弓弩。
奉手:捧握長者之手。此引申為陪伴、追隨。
齎(jī)志:謂懷抱着志願。
臧(zāng):善,好。
發縱:猶言指揮調度。
阸(è):阻塞,阻隔。
病:指責。
(chāo):吵鬧不休、多話之人。
聏(ér):猶調和。
僄(piào):此指輕狂。
齕:毀傷。
推蕩:振盪。
鬩訟:爭訟,爭論。
為左衽:此指被外族控制,淪為外族之。左衽:衣襟向左。為少數民族服裝習俗。
塗人:普通人。
諉:委託。
曏(xiàng):不久以前,以往。
浸假:逐漸的意思。
就: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