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鮮電影

鎖定
朝鮮電影包含朝鮮、韓國分裂之前的朝鮮電影史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電影史。
中文名
朝鮮電影
類    型
無聲片、戰爭片、喜劇片等
放映時間
1919年

朝鮮電影發展歷史

1897-1925年
1897年電影傳入朝鮮,1919年第一次放映了朝鮮人自己攝製的舞台劇影片《義理的仇鬥》(金陶山導演)。1923年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尹白南導演)問世。在以後的幾年中以尹白南為代表的電影藝術家拍出一批電影,如《海的泣訴》(1924,王必烈、李慶孫導演)、《沈清傳》(1925,李慶孫導演)、《雲英傳》(1925,尹白南導演)、《開拓者》(1925,李慶孫導演)、《雙玉淚》(1925,李龜永導演)等。這些影片多改編於朝鮮古典小説,是悲歡離合的情節劇。 [1] 
無聲片黃金時期
朝鮮電影 朝鮮電影
1926~1935年,是朝鮮無聲片的黃金時期,不少影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最有影響的是羅雲奎導演的《阿里郎》(1926)、《風雲兒》(1926)、《野鼠》(1927)、《尋找愛情》(1928)、《金魚》(1927)、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及李圭煥導演的《沒有主人的渡船》(1932)等。羅雲奎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導演,他以批判現實主義手法,揭露日本軍閥統治的罪惡,反映被壓迫人民的悲慘生活,從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對當時的朝鮮進步文化事業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後5部影片,是朝鮮卡普(無產階級藝術家同盟簡稱)電影運動時期較有影響的作品。卡普電影運動開始於1927年,結束於1935年。近10年間,進步電影工作者運用電影作為武器與日本佔領者進行戰鬥。他們的影片大多取材於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生活,不僅反映他們在日本統治下的苦難,而且也反映他們強烈的反抗精神。因而,卡普電影在當時贏得廣大觀眾歡迎。1935年,由李明雨導演的第一部有聲影片《春香傳》獲得成功。1936年後,隨着日本統治的加劇,卡普電影運動遭到公開鎮壓,朝鮮電影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掌握在手中。
建國後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立。
1946年2月,朝鮮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成立電影班,當年即拍攝出《我們的建設》和《民主選舉》兩部紀錄片。1947年初,根據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的決定在平壤建起佔地 5萬平方米的北朝鮮國立電影製片廠(朝鮮藝術電影製片廠前身)。建廠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現人民建設新朝鮮和反映國際友誼等內容的新聞紀錄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國》(1949)、《人民委員會》(1947)、《友誼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鄉》(1949,姜弘植導演)和《熔礦爐》(1949,閔定植導演)。《我的故鄉》真實地再現了朝鮮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悲慘生活,表現了人民熱愛自己的故鄉、渴望祖國獨立的美好願望,深得觀眾好評。
朝鮮戰爭爆發後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朝鮮電影工作者組織了前線攝影隊。在戰爭期間,他們拍攝了100餘部紀錄片和6部故事片,重要的有紀錄片《正義的戰爭》(1951)、《為了祖國的統一》(1951)、《糧食戰線》(1951)、《世界的呼聲》(1951)、《細菌暴行》(1952)、《戰鬥着的鐵路員工們》(1952)、《向着勝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擊隊》(1951,尹龍奎導演)、《重返前線》(1952,千相仁導演)、《偵察兵》(1953,全同民導演)等。《少年游擊隊》和《重返前線》曾分別在第6、7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爭取自由鬥爭獎”。
創作繁榮時期
朝鮮電影 朝鮮電影
戰後的1954~1960年,是朝鮮電影創作繁榮的時期。各類題材的影片大量湧現出來,如有戰爭片《游擊隊姑娘》(1954,尹龍奎導演)、《漁郎川》(1957,尹龍奎導演)、《戰友》(1958,閔定植導演);現實題材影片《新婚夫婦》(1954,尹龍奎導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導演);喜劇片《我的女婿,我的兒媳》(1958,崔男先導演);偵探片《9時正》(1959,崔男先導演);歷史片《春香傳》(1959,尹龍奎導演);兒童片《小船廠》(1958,李基成導演)、《母親的懷抱》(1958,全同民導演)等。 60年代,隨着朝鮮千里馬運動的蓬勃開展,影壇上出現了一批反映時代風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紅色宣傳員》(1962,樸學導演)、《細紗工》(1964,吳炳初導演)、《人民教師》(1964,韓尚雲導演)、《海鷗號船員》(1961,韓尚雲導演)、《百日紅》(1963,千相仁導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鮮電影創作的主要內容大致如下:
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有崔億奎導演的《血海》(1969)、《賣花姑娘》(1972),後者曾在第18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特別獎;嚴吉善導演的《安重根擊斃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親屬的革命活動為內容。有樸學、嚴吉善合作導演的《大地烈火》(1977);嚴吉善導演的《第一支武裝隊伍的故事》(1978)、《白頭山》(1980)、《朝鮮的啓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現實生活為題材。有金英浩導演的《鮮花盛開的村莊》(1970)、《農民英雄》(1975);劉浩順導演的《勞動家庭》(1971)、《軋鋼工人》(1972)、《摘蘋果的時候》(1971)、《青春的心臟》(1982)等。
描寫朝鮮地下工作者敵後鬥爭。有鄭基模導演的《木蘭花》(1~3集,1971)、劉浩孫導演的《無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針砭社會生活中某些落後面和不良風氣。有《在某一工廠》、《試製品事件》、《車間主任和兩個姑娘》、《不能等閒視之》、《兩個作業班長》、《婚禮日》等。這類干預生活、比較輕鬆活潑的喜劇短片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
以南北統一為主題。有嚴吉善導演的《金姬銀姬的命運》(1974)、閔正植導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南朝鮮電影
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國軍隊進駐南朝鮮,美國影片隨之而來。電影市場基本上被美國電影所壟斷。
1954年始,南朝鮮當局對電影採取免税等措施,電影創作漸趨活躍。到1959年電影製片公司達到了71家。影片年產量達到108部。題材也較為廣泛,如有社會片歷史片戰爭片、喜劇片、通俗片、武打片等等。
這時期,電影創作的特點之一是拍出了一些反映社會現實的影片。如描寫戰後初期社會動亂的《失去的青春》(1957,俞賢穆導演)、揭露賭博現象的《錢》(1958,金蘇東導演)反映少年犯罪問題的少年的反抗(1959,金綺泳導演)等。這些影片直接取材於50年代南朝鮮的社會生活,較真實地反映了社會上的一些重大矛盾。
這時期較有影響的影片還有歷史片春香傳(1955,李奎煥導演)、《出嫁的這一天》(1958,金昌根導演);通俗片《自由夫人》(1955,韓瀅模導演);武打片《魔人》(1957,韓瀅模導演)等。
60年代是南朝鮮社會政治動盪的年代,當局加緊了對文化的控制和檢查,因而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主要傾向是逃避現實,出現“青春電影”熱。這類影片主要描寫一些青年人對動盪的生活感到失望、苦悶,進而以性和鬥毆來麻醉自己。如《年輕人的表情》(1960,李星究導演)、《青春似火》(1964,樸商吳導演)、《黑麥》(1965,李晚熙導演)、《初戀》(1966,鄭鎮宇導演)等。
進入70年代,隨着南朝鮮社會經濟的增長,電視、錄像日益普及,西方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在南朝鮮的大量放映和大眾的娛樂方式向多樣化發展,電影觀眾鋭減,一些製片公司倒閉。1975年,金應天拍攝了一部以中學生為對象的故事片《女高中畢業班》,大受歡迎,各家公司乃競步後塵,於是在70年代末形成一股“中學生電影”熱這類影片主要直接觸及到中學生的校園生活早戀和因父母離異後帶來的各種心理影響等問題。作品有《高校優秀少年》(1977,金應天導演)、《同學們!高校決戰現在開始》(1977,鄭仁燁導演)、《真的,真的,不要忘記》(1976,文如松導演)等。
70年代電影創作的另一個傾向是出現了一批被稱作“國策電影”的反共影片。此類影片一般都具有明顯的為南朝鮮當局的政治路線和政策服務的特點。如《證言》(1973,林權澤導演)、《山菊花開了》(1974,李晚熙導演)、《太白山脈》(1975,權寧純導演)等。
這時期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影片有根據現代同名小説改編的影片《走在去三浦的路上》(1975,李晚熙導演)和《冷情女》(1977,金鎬善導演)。流行於南朝鮮影壇的純消遣娛樂片,以表現色情和暴力的居多,進入80年代以來,有增無減。

朝鮮電影朝韓狀況

朝鮮電影朝鮮

80年代朝鮮有電影製片廠4個:朝鮮藝術電影製片廠、二·八電影藝術製片廠、朝鮮紀錄片廠、朝鮮科教片廠。每年生產故事片、紀錄片近百部。
建國初期在平壤建立了培養電影人才的平壤電影大學。大學設電影導演、攝影、美術、表演、電影理論等專科。活躍在朝鮮影壇上的電影工作者大部分出自於這所大學。
在60年代初建立起了獎勵制度。為作品設“人民獎”,為電影工作者設“人民藝術家”、“人民演員”、“功勳藝術家”、“功勳演員”等榮譽稱號。

朝鮮電影韓國

南朝鮮有大、小電影製片公司20餘個,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合同電影製片公司、東亞興行製片公司、大瑛電影製片公司、宇星製片公司、聯邦電影製片公司、貸泉電影製片公司等。80年代以來電影年產量在 100部左右。南朝鮮有培養電影人材的專科學校一所:安養電影藝術高等學校。此外,還有7所大學設有電影專科。
1962年南朝鮮電影界設立了電影“大鐘獎”。該獎到1985年已舉辦了24屆。

朝鮮電影代表電影

一、《鋼盔》(Steel Helmet,1951年,台譯《南韓血戰記》)
二、《決不撤退!》(Retreat, Hell!,1952年)
三、《戰地天使》(Battle Circus,1953年)
四、《戰艦英雄》(Men of the Fighting Lady,1954年)
五、 《獨孤裏橋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1955年,港譯《蜀孤裏橋之役》)
六、《安娜波里斯傳奇》(An Annapolis Story, 1956年)
七、《沙場壯士赤子心》 (Battle Hymn,1956;港譯《軍人本色》)
八、《戰爭中的人們》(Men in War,1957年)
九、《戰地情焰》(Battle Flame,1959。本蟀譯名)
十、《豬排山》(Pork Chop Hill,1959年)
十一、《滿洲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1962年,港譯《恐怖分子》)
十二、《陸軍醫院》(M*A*S**, 1970年,港譯《風流醫生俏護士》)
十三、《麥克阿瑟傳》(MacArthur,1977年)

朝鮮電影影片花絮

第一,作為中國人,本蟀是很關心美國好萊塢朝鮮戰爭片中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如何描寫的。總的來説,這些影片從意識形態上説,基本上是中立的,沒有通過戰爭來攻擊共產主義。相反,許多影片因為描寫美軍的反戰厭戰情緒而遭到美國右派的反對。本蟀以為,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好萊塢是自由主義的大本營,雖然經過50年代初期麥卡錫主義的整肅,但是好萊塢的導演們基本上還是能夠按照其自由思想拍攝影片的。 第二,在對中朝軍隊戰士的描寫來説,基本是正面表現的中朝軍隊英勇頑強的作戰風格,沒有象中國影片(如《英雄兒女》)那樣把對方描寫的貪生怕死的膽小鬼。當然,從美國觀眾的角度,對中朝軍隊的正面描寫也反襯了美軍的更加頑強。涉及到具體戰鬥人員來説,基本上是以中長鏡頭來拍攝,除了《豬排山》面對面的肉搏戰之外,很少有近鏡頭。但是,如果看過美國好萊塢有關二戰中美國太平洋戰爭中對日作戰的影片,可以看出當時美國的朝鮮戰場影片基本沒有跑出對日本描寫的套子:即亞洲人作戰英勇但是殘酷、士兵沒有個人能動性。 第三,為了一場持續三年多的戰爭,從1951年到1977年這不到26年的時間內,美國好萊塢出了十三部故事片。雖然這比不上上百部二戰戰爭片、50多部越戰戰爭片,但是可以説,恐怕都不算少吧。中國在同一時期拍攝的有關影片是12部(《上甘嶺》(1956)、《長空比翼》(1958)、《烽火列車》(1960)、《三八線上》(1960)、《奇襲》(1962)、《英雄坦克手》(1962)、《英雄兒女》(1964)、《打擊侵略者》(1965)、《奇襲白虎團》(1972)、《激戰無名川》(1975)、《碧海紅波》(1975)、《長空雄鷹》(1976)(反間諜片《鐵道衞士》(1959)不算描寫朝鮮戰爭))。
朝鮮電影史
·第一部朝鮮電影是My Home Village(1949),該片在朝鮮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上映,影片表示金日成領導的軍隊結束了日本殖民統治。
·在金正日指導下拍攝的兩部作品被認為是朝鮮電影的“不朽之作”,一部是《血海》(1968),另一部是《賣花姑娘》(1972),兩部作品都是基於金日成的口述,後來整理成位文字的劇本,集中表現了朝鮮人民反抗壓迫勢力的英勇場面,
·韓國導演申相玉首次將吻戲搬上朝鮮電影銀幕,該鏡頭出現在他執導的電影Love, Love, my Love (1984)中。
·朝鮮電影產量在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峯期,在90年代由於本國饑荒嚴重而產量下滑。
·朝鮮愛情電影代表作之一是《在綠地毯上》(2001),影片講述了兩位體操訓練員為紀念朝鮮勞動黨創建55週年而舉行的大型集團體操和藝術表演做節目準備的故事。
·最近的一部朝鮮電影是《女生日記》(2006),影片描述了一個平凡的青春期女生和忙於工作的科學家父親之間的故事,是一部家庭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