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服務器內存

鎖定
服務器內存也是內存(RAM),具有一些特有的技術從而有着極高的穩定性和糾錯性能。最直觀的分辨服務器內存與普通內存的方法就是看條子上的字有沒有帶ECC模塊。
中文名
服務器內存
主要技術
Parity
類    型
ECC 內存
區    別
SDRAM和DDR SDRAM

服務器內存作用

服務器內存也是內存,它與普通PC機內存在外觀和結構上沒有什麼明顯實質性的區別,主要是在內存上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有的技術,如ECC、ChipKill熱插拔技術等,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糾錯性能。 [1] 

服務器內存主要技術

Parity
在普通的內存上,常常使用一種技術,同位檢查碼被廣泛地使用在偵錯碼上,它們增加一個檢查位給每個資料的字元(或字節),並且能夠偵測到一個字符中所有奇(偶)同位的錯誤,但Parity有一個缺點,當計算機查到某個Byte有錯誤時,並不能確定錯誤在哪一個位,也就無法修正錯誤。基於上述情況,產生了一種新的內存糾錯技術,那就是ECC,ECC本身並不是一種內存型號,也不是一種內存專用技術,它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的計算機指令中,是一種指令糾錯技術,從這個名稱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發現並糾正錯誤”,它比奇偶校正技術更先進的方面主要在於它不僅能發現錯誤,而且能糾正這些錯誤,這些錯誤糾正之後計算機才能正確執行下面的任務,確保服務器的正常運行。之所以説它並不是一種內存型號,那是因為並不是一種影響內存結構和存儲速度的技術,它可以應用到不同的內存類型之中,就象前講到的“奇偶校正”內存,它也不是一種內存,最開始應用這種技術的是EDO內存,SD也有應用,而ECC內存主要是從SD內存開始得到廣泛應用,而新的DDR系列、RDRAM也有相應的應用,主流的ECC內存其實是一種SD內存。
ECC技術
ECC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的計算機指令中糾錯技術。它比奇偶校正技術更先進的方面主要在於它不僅能發現錯誤,而且能糾正這些錯誤,這些錯誤糾正之後計算機才能正確執行下面的任務,確保服務器的正常運行。 [1] 
Parity 和 ECC 的比較,同位檢查碼(Parity check codes)被廣泛地使用在偵錯碼(error detectioncodes)上,他們增加一個檢查位給每個資料的字元(或字節),並且能夠偵測到一個字符中所有奇(偶)同位的錯誤,但Parity有一個缺點,當計算機查到某個Byte有錯誤時,並不能確定錯誤在哪一個位,也就無法修正錯誤。在內存中錯誤修正碼(ECC)能夠容許錯誤,一個有ECC的系統不僅能容許錯誤,並可以將錯誤更正,使系統得以持續正常操作,不致因錯誤而中斷,且ECC一具有自動更正的能力,可以將Parity無法之錯誤位查出並將錯誤修正。 [2] 
熱插拔技術
熱插拔內存允許用户在不關閉系統,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取出和更換損壞的內存,從而提高了系統對災難的及時恢復能力、擴展性和靈活性等。 [1] 
Chipkill技術
Chipkill技術是IBM公司為了解決服務器內存中ECC技術的不足而開發的,是一種新的ECC內存保護標準。我們知道ECC內存只能同時檢測和糾正單一比特錯誤,但如果同時檢測出兩個以上比特的數據有錯誤,則無能為力。ECC技術之所以在服務器內存中廣泛採用,一則是因為在這以前其它新的內存技術還不成熟,再則在服務器中系統速度還是很高,在這種頻率上一般來説同時出現多比特錯誤的現象很少發生,因為這樣才使得ECC技術得到了充分地認可和應用,使得ECC內存技術成為幾乎所有服務器上的內存標準。
但隨着基於Intel處理器架構的服務器的CPU性能在以幾何級的倍數提高,而硬盤驅動器的性能只提高少數的倍數,為了獲得足夠的性能,服務器需要大量的內存來臨時保存CPU上需要讀取的數據,這樣大的數據訪問量就導致單一內存芯片上每次訪問時通常要提供4(32位)或8(64位)比特的數據,一次讀取這麼多數據,出現多位數據錯誤的可能性會大大地提高,而ECC又不能糾正雙比特以上的錯誤,這樣很可能造成全部比特數據的丟失,系統就很快崩潰了。IBM的Chipkill技術是利用內存的子系統來解決這一難題。內存子系統的設計原理是這樣的,單一芯片,無論數據寬度是多少,只對於一個給定的ECC識別碼,它的影響最多為一比特。舉例來説,如果使用4比特寬的DRAM,4比特中的每一位的奇偶性將分別組成不同的ECC識別碼,這個ECC識別碼是用單獨一個數據位來保存的,也就是説保存在不同的內存空間地址。因此,即使整個內存芯片出了故障,每個ECC識別碼也將最多出現一比特壞數據,而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ECC邏輯修復,從而保證內存子系統的容錯性,保證服務器在出現故障時,有強大的自我恢復能力。採用這種技術的內存可以同時檢查並修復4個錯誤數據位,服務器的可靠性和穩定得到了更充分的保障。
Register
Register即寄存器或目錄寄存器,在內存上的作用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書的目錄,有了它,當內存接到讀寫指令時,會先檢索此目錄,然後再進行讀寫操作,若所須數據在目錄中則直接取用不再進行讀寫操作,這將大大提高服務器內存工作效率 [3] 
FB-DIMM
FB-DIMM(Fully Buffered-DIMM,全緩衝內存模組)是Intel在DDR2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新型內存模組與互聯架構,既可以搭配DDR2內存芯片,也可以搭配未來的DDR3內存芯片。FB-DIMM可以極大地提升系統內存帶寬並且極大地增加內存最大容量。
FB-DIMM技術是Intel為了解決內存性能對系統整體性能的制約而發展出來的,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實現了跨越式的性能提升,同時成本也相對低廉。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內存可謂是決定整機性能的關鍵因素,光有快的CPU,沒有好的內存系統與之配合,CPU性能再優秀也無從發揮。因為CPU運算時所需的數據都是從內存中獲取,如果內存系統無法及時給CPU供應數據,CPU不得不處在一種等待狀態,形成資源閒置,性能自然無從發揮。對於普通的個人電腦來説,由於是單處理器系統內存帶寬已經能滿足其性能需求;而對於多路的服務器來説,由於是多處理器系統,其對內存帶寬和內存容量是極度渴求的,傳統的內存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了。這是因為普通DIMM採用的是一種“短線連接”(Stub-bus)的拓撲結構,這種結構中,每個芯片與內存控制器數據總線都有一個短小的線路相連,這樣會造成電阻抗的不繼續性,從而影響信號的穩定與完整,頻率越高或芯片數據越多,影響也就越大。雖然Rambus公司所推出的的XDR內存等新型內存技術具有極高的性能,但是卻存在着成本太高的問題,從而使其得不到普及。而FB-DIMM技術的出現就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既能提供更大的內存容量和較理想的內存帶寬,也能保持相對低廉的成本。FB-DIMM與XDR相比較,雖然性能不及全新架構的XDR,但成本卻比XDR要低廉得多。
與現有的普通DDR2內存相比,FB-DIMM技術具有極大的優勢:在內存頻率相同的情況下能提供四倍於普通內存的帶寬,並且能支持的最大內存容量也達到了普通內存的24倍,系統最大能支持192GB內存。FB-DIMM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已有的DDR2內存芯片(以後還將採用DDR3內存芯片),但它藉助內存PCB上的一個緩衝芯片AMB(Advanced Memory Buffer,高級內存緩衝)將並行數據轉換為串行數據流,並經由類似PCI Express的點對點高速串行總線數據傳輸給處理器。
與普通的DIMM模塊技術相比,FB-DIMM與內存控制器之間的數據與命令傳輸不再是傳統設計的並行線路,而採用了類似於PCI-Express的串行接口多路並聯的設計,以串行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在這種新型架構中,每個DIMM上的緩衝區是互相串聯的,之間是點對點的連接方式,數據會在經過第一個緩衝區後傳向下一個緩衝區,這樣,第一個緩衝區和內存控制器之間的連接阻抗就能始終保持穩定,從而有助於容量與頻率的提升。 [4] 

服務器內存類型

服務器常用的內存主要有三種
1.ECC 內存,“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簡寫,中文名稱是“錯誤檢查和糾正”。
一般INTEL3XXX系列主板使用此內存條
2.Reg-DIMM寄存器Register芯片和unbuffered ECC不帶緩存。
帶有Register的內存一定帶Buffer(緩衝),並且能見到的Register內存也都具有ECC功能,其主要應用在中高端服務器及圖形工作站上。
3.FB-DIMM(Fully Buffered DIMM),全緩衝內存模組內存。
FB-DIMM另一特點是增加了一塊稱為“Advanced Memory Buffer,簡稱AMB”的緩衝芯片。這款AMB芯片是集數據傳輸控制、並—串數據互換和芯片而FB-DIMM實行串行通訊呈多路並行主要靠AMB芯片來實現。
如INTEL5XXX系列主板使用此內存條。

服務器內存內存頻率

服務器內存和PC機內存一樣,內存的頻率可以用工作頻率和等效頻率兩種方式表示,工作頻率是內存顆粒實際的工作頻率,但是由於DDR內存可以在脈衝的上升和下降沿都傳輸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兩倍;而DDR2內存每個時鐘能夠以四倍於工作頻率的速度讀/寫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四倍。例如DDR 200/266/333/4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200/266/333/400MHz;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400/533/667/800MHz。第三代服務器內存頻率有:DDR3 1333/1600MHz等。

服務器內存主要區別

由於服務器內存在各種技術上相對兼容機來説要嚴格得多,它強調的不僅是內存的速度,而是它的內在糾錯技術能力和穩定性。所以在外頻上來説只能是緊跟兼容機或普通台式內存之後。台式機的外頻一般來説已到了150MHz以上的時代,但133外頻仍是主流。而服務器由於受到整個配件外頻和高穩定性的要求制約,主流外頻還是100MHz,但133MHz外頻已逐步在各檔次服務器中推行,在選購服務器時當然最好選擇133MHz外頻的了!內存、其它配件也一樣,要儘量同步進行,否則就會影響整個服務器的性能。主要的服務器內存品牌主要有Kingmax、kinghorse、現代、三星、kingston、IBM、VIKING、NEC等,但主要以前面幾種在市面上較為常見,而且質量也能得到較好的保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