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有知

鎖定
詞語概念
詞目:有知
拼音:yǒu zhī
引證解釋
指有知覺;有知識。
《禮記·三年問》:“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 南朝 梁 範縝神滅論》:“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韓愈 《復志賦》:“昔餘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明 趙振元《為袁氏祭袁石寓憲副》:“哀哀素翣,翻翻雲旗,石寓(袁可立子袁樞)有知不益傷耶。”
中文名
有知
拼    音
yǒu zhī
解    釋
指有知覺;有知識
引    證
《禮記·三年問》

目錄

有知典源

《禮記·三年問》:“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南朝 梁範縝神滅論》:“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

有知基本含義

《簡易道德經》裏所述:“無知始之,有知終之。無知者多旺,有知者多衰。無知而帥,有知而才。知之為無知之表,則僕,無知為知之之贅,則主。無知桑田知粒土,知而盡在無知中。”意思是説:開始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的,到了知識豐富知道的多了就去逝而沒有了。那些不學知識的人,往往是身體強壯,求知識的人經常則廢寢忘食的使身體不好。無知識的人不知無知而羞,反而比有知識的人帥,有知識的最多顯得有才華而已。有知識的人常被無知識的人推到前面作為代表,反而成了僕人一樣,無知者是有知者的負擔,經常象有知者的主人去使喚。人世間的無知就象種莊稼的田地一樣,有知就象這田地中一粒土,有知都是從無知中現來的。
無知和有知,就象人們常説的,“聰明者是愚蠢者的奴隸”一樣。有知者是無知者的奴僕。他不會的你會,請你,你不能不幫。這是我們國人的禮儀。《簡易道德經》裏又有:“知無不知,知不盡知,能知則知,然則索知,知無互之,非羞實美之矣。”説知道什麼,沒有不想知道的。即使學些知道些什麼也不會什麼都知道。應該盡力地去學能知多少就知多少,真正不知道的就應該向知道的求索,有的你知他不知,有的他知你不知,應該互相補充。不知道的向知道的學並不為羞,實際上是向美好的地方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