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有感五首

鎖定
《有感五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組政論詩。這五首詩提出息戰、行儉德、封建的文治主張,呼籲君主下“哀痛詔”罪己,與民更始,抒發了作者在當時複雜時勢下特有的情志,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和政治情況的深刻了解和認識。全詩富於政論色彩,又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
作品名稱
有感五首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題    材
政論詩

有感五首作品原文

有感五首
其一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
至今勞聖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雲台舊拓邊
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其二
幽薊餘蛇豕,乾坤尚虎狼。
諸侯春不貢,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無勞問越裳
大君先息戰,歸馬華山陽。
其三
洛下舟車入,天中貢賦均。
日聞紅粟腐,寒待翠華春
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
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其四
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來強幹地,未有不臣朝。
受鉞親賢往,卑宮制詔遙
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其五
盜滅人還亂,兵殘將自疑。
登壇名絕假,報主爾何遲。
領郡輒無色,之官皆有詞。
願聞哀痛詔,端拱問瘡痍。 [1] 

有感五首註釋譯文

有感五首詞句註釋

⑴雲台:指唐開國以來至安史亂前拓邊有功諸將。
⑵“乘槎”二句:指廣德元年(763)四月御史大夫李之芳等出使吐蕃被扣留之事。
⑶青海:指吐蕃。
⑷越裳:古國名,在交阯之南。此借指南詔。
⑸洛下:即洛陽。古人以洛陽為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等,故曰“天中貢賦均”。
⑹“日聞”二句:意謂應散儲粟以贍濟窮民,諷刺統治階級只知聚斂貢賦,不管人民凍餒。日聞,不斷地聽説。紅粟腐,紅粟腐爛,見儲粟之多。《漢書·食貨志》:“太倉之粟,陳陳用因,腐敗而不可食。”寒,指人民。翠華,天子之旗,這裏指代皇帝。春,作動詞用,猶温暖。
⑺“莫取”二句:一警戒,一開導。莫取,猶莫恃、莫憑,即“不要只着眼於”的意思。金湯,即所謂金城湯池,這裏影射洛陽。險固不足恃,故告以莫取。意在反對遷都洛陽。宇宙新,即人民安居樂業。其具體辦法,即下所云行儉德。
⑻本王臣:原來都是你皇帝陛下的好百姓。
⑼親賢:指同姓。
⑽卑宮:卑陋的宮室。
⑾韶:虞舜樂名。
⑿登壇:謂登壇拜將。名絕假:言真拜之,非特假節而已。 [2-3] 

有感五首白話譯文

其一
將帥們深蒙恩澤,而兵戈連年不斷。
至今仍勞主上操心,不知他們何以報國。
可嘆這次吐蕃入寇那白骨累累的新戰場,原來就是舊日功臣們所開拓的邊境。
乘槎一去,消息斷絕,教人往何處去尋覓當代的張騫。
其二
河北諸鎮安史餘孽,都是些長蛇封豕、虎豹豺狼,還會在人間作亂。
他們春時不修職貢,朝廷反倒絡繹不絕地遣使去諸鎮將旌節授給他們。
千萬別去侵吞吐蕃,也無勞向南詔問罪。
大唐君主已帶頭停息戰爭,放馬於華山之陽了。
其三
洛陽居於全國中心,水陸交通便利,四方入貢賦税,到這裏的路程也大致相等。
我近日常聽説,洛陽的國家糧倉裏堆滿了已經腐敗的糧食,貧寒的老百姓正翹首等待皇上給他們帶來春天般的温暖呢。
鞏固政權不要只着眼於城池的堅固,根本還在於不斷革新政治,讓百姓安居樂業。
只不過是皇帝躬行儉德,減少靡費,減輕人民的負擔罷了;要知道,所謂“盜賊”,本來都是皇帝的臣民啊。
其四
宗藩削弱,王室不安,這猶如青梧凋落,丹桂隨即受風霜威脅一樣。
自古以來,作為王朝骨幹的宗藩強大了,就不至有朝一日會出現不臣服的藩鎮。
只要當今那位力行儉德的君王,終能依照古代封建的辦法,授鉞親王,派遣他們分赴各個遙遠的領地,天下就會太平。
難道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只有虞舜才能做到?
其五
盜賊已經殲滅人心還是混亂,軍隊無事將領反而自我驚恐起來了。
登壇拜將是真拜將而不是假節,你們報答君主為什麼還有遲疑?
藩鎮權重,郡守不得自主,領郡沒有氣色,赴任也有怨詞。
希望能聽到哀痛之詔,莊嚴的皇上能撫卹窮苦百姓。 [3] 

有感五首創作背景

《有感五首》一般認為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秋,當時杜甫在梓州一帶。而楊倫持不同觀點:“此詩或編在廣德元年之春,事蹟既多不合。或編在是年冬,方當蕃寇狓猖,乘輿播越,豈宜有‘慎勿吞青海’語,且此時而欲議封建,則亦迂矣。詳其語意,當是收京後廣德二年(764)春作。蓋吐蕃雖退,而諸鎮多跋扈不臣,公復憂其致亂,作此懲前毖後之詞。未幾,僕固懷恩遂引吐蕃、回紇入寇,亦已有先見。所謂編次得,則詩意自明也。”這五首詩和當時國家的政治軍事有密切關係。 [4]  [3] 

有感五首作品鑑賞

有感五首整體賞析

《有感五首》是足與《傷春五首》媲美的政論詩,抒發杜甫在當時複雜事勢下特有的情志,提出息戰,行儉德,封建的文治主張,呼籲君主下“哀痛詔”罪己,與民更始。其中透露儒生的“書生氣”,卻是時代的正氣。
第一首詩,詩人質問那些節度使不感君恩,不思報國。廣德元年(763)春,安史之亂終於平定。征討叛軍的唐朝將領僕固懷恩,為培植黨羽,奏請朝廷以史朝義部將薛嵩、田承嗣、李懷仙等為河北諸鎮節度使。代宗只求苟安一時,竟然答應了。這些降將,各據一方,不修職貢,反使朝廷接連派遣使者,前去慰諭。
第二首詩表明詩人對當時的形勢深為憂慮。”詩人認為,唐王朝對國內的藩鎮尚且不能節制,就不用説抵禦吐蕃等外族的侵擾了。正是代宗的懦弱姑息,養癰成患,致使國威不振,朝野不寧。以後河北各鎮,儼然成為國中之國,山東、江淮,也都仿效,藩鎮割據的局面,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形勢的發展,完全證實了杜甫當時的憂慮。此詩指明瞭時局癥結之所在:河北雖平,道路已通,之所以諸侯不貢,是因為“高官皆武臣”,文治偏廢,故倡“嶽牧用詞人”。從詩中可以看到當時事勢的矛盾性與複雜性。事勢的複雜性就在於內外各種矛盾並作,理其頭緒,就在誅求之甚,唯有先息戰養民才是攘外安內的根本。“先”者,先事息戰,再圖後事也。故後面三首是詩人治亂絲之策。也就是説,要闡明“息戰”真意,必須以大觀小,求得詩心。
第三首詩表明詩人反對遷都洛陽之議,希望朝廷能力行儉約,減輕人民疾苦。安史亂後,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殘破,每年要從江淮轉運大量糧食到長安;加上吐蕃進擾,長安處在直接威脅之下,因此朝中有遷都之議。這首詩即為此有感而發。首聯先從洛陽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寫起。地理位置優越就是主張遷都洛陽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詩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轉述,是因為單就地理位置而論,洛陽確有建都的優越條件。這裏先讓一步,正是為了使下面轉出的議論更加有力。這是一種欲擒故縱的手法。頷聯緊承“舟車”“貢賦”,翻出新意。話説得很委婉。實際上杜甫是反對遷都洛陽的,但他一則旁敲側擊,説“天中”只不過提供了苛斂之便;一則反話正説,明言百姓所待以見百姓所怨。當時持遷都之議的人們中,必有以百姓盼望皇帝東幸洛陽為辭的,所以詩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譏道:百姓所望的是“翠華春”,可不是盼來一場更大的災難!主張遷都洛陽的人還將洛陽的地險作為遷都的理由,於是詩人又針對這種議論而發表見解道:“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杜甫並不是否認“金湯固”的作用,而是認為,對於鞏固封建國家政權來説,根本的憑藉是不斷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樂業。兩句一反一正,一諄諄告誡,一熱情希望,顯得特別語重心長。詩寫到這裏,已經從具體的遷都問題引申開去,提高、昇華到根本的施政原則,因此下一聯就進一步説到怎樣才能“長令宇宙新”。答案原極簡單而平常:“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這裏指出了所謂“盜賊”的根源即在於統治階級尤其是皇帝本身的奢侈剝削,“官逼民反”,原是一個極平凡的道理,但卻無人肯説、敢説。道理本很簡單,故曰“不過”。頸聯“莫取”“長令”,反覆叮嚀,極其鄭重,末聯卻輕描淡寫地拈出“不過”二字。這高舉輕放的戲劇性轉折,使得輕描淡寫的“不過”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藴。為了進一步強調“行儉德”的重要,詩人又語重心長地補上一句“盜賊本王臣”,一針見血地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事實。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語言的明快尖鋭,在這裏被和諧地統一起來了。
第四首詩主旨在於建議朝廷分封宗藩以抑制不臣的藩鎮。這與杜甫《為閬州王使君進論巴蜀安危表》一文意見完全一致。處在王綱解紐的當時,想用血緣紐帶加以維繫,亦無濟於事,但詩人已預感到正在醖釀的藩鎮之禍,還是很有意義的。
第五首詩“登壇名絕假,報主爾何遲。鄰郡輒無色,之官皆有詞”,是武重文輕的具體表現。與第二首一正一反,托出杜甫的文治思想。第五首乃言表奏中之所不敢言,將第一首“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至今勞聖主,何以報皇天”的問責,追進至人主:不信任武臣致使“兵殘將自疑”,而偏重、姑息武人又致使文治不振,唯有人主自律,“願聞哀痛詔”,才有中興的希望。
杜甫有鑑於兩川軍閥內鬥,無人統合,百姓騷動,這才提出“速以親賢出鎮,哀罷人以安反仄”,後者才是杜甫倡“封建”的指歸。其“強幹弱枝”是與《為閬州王使君進論巴蜀安危表》中“根固流長”相聯繫的,無論枝幹,都需要百姓的供養這條“根”。五首息戰、行儉德、封建任親賢、下哀痛詔如是等等主張,都是為了“根固”,即儒家“民惟幫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的集中表現,且其中飽含着杜甫對掙扎求活的百姓無限的同情。
這組詩富於政論色彩,又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是帶有杜甫獨特個性的。如果説將議論引入五律這種通常用來抒情寫景的形式,是杜甫的一種有意義的嘗試,那麼議論而挾情韻以行,便是杜甫成功的藝術經驗。從這五首詩以及當時的有關詩作中可以看出,杜甫對當時社會現實和政治情況的瞭解和認識,是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深刻了。有人認為杜甫“志大才疏”。其實他始終以天下為己任,“志大”當之無愧。評論時政有膽有識,往往一針見血,也並非“才疏”。 [4]  [3] 

有感五首名家點評

總評
明代王嗣奭杜臆》:詩人尚“風”,其弊也,煙雲花草,撮湊成篇,而核其歸存,恍無定處。杜詩宗“雅”、“頌”,比興少而賦多。如此五首,皆賦也,即用比興,意有所主,總歸於賦。故情景不一而變化無究,一時感觸而千載長新。讀此五首。皆救時之碩畫,報主之赤心,自許稷、契,真非窾語。……而皮相者謂公志大才疏,良可悲矣!
清代黃生《杜詩説》:公平日諄諄論社稷、憂時事者,大指盡此五首。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中原未得平安報,醉裏眉攢萬國愁。”以韻語攄讜議,其源固自二《雅》來也。“至今勞聖主,何以報皇天。”直使泄泄之臣,置身無地。“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其識解閎遠如此。
其二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師老氣竭,亦復難用。不如息戰務農,養威伺釁也(末二句下)。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明點河北,隱諷朝廷也。一、二,言降將擁兵,國患方大,三、四中之。……下乃重為太息曰:今勿侈言遠略也,即此兩河近地,大君方以休息為期耳。直探其心事,而不下斷詞。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此首嘆鎮將擁兵,天子懦弱不能致討,是正旨。二句乃所以“有感”,作詩之主(“諸侯”二句下)。杜筆(“慎勿”句下)。隱謂朝廷不復能用兵也,而措詞甚婉(“大君”二句下)。
其三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上四述時議,下四諷時事。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口聞”,言近日有聞。此兩字直貫兩句,謂傳聞駕將東幸也。“金湯”,指洛下。“宇宙新”,起下“行儉”以安反側。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仁人之言(“盜賊”句下)。
清代李鍈《詩法易簡錄》:通首一氣轉折,氣足神完,議論尤為醇正。
其五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此篇直繳應發端四句。“願聞哀痛詔”,則終上以“行儉德”為本也。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一、二倒裝,推言驕恣之由……三,四,直斥負固之罪。五、六,形容郡守積輕之情狀,最為剴切。……歸結到“問瘡痍”三字,所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其效不獨在鎮權之革時已。洵碩畫哉! [5] 

有感五首作者簡介

杜甫像 杜甫像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6]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8
  • 2.    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90-191
  • 3.    陳貽焮.杜甫評傳(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688-692
  • 4.    林繼中.杜甫《有感五首》求是——兼論其"書生氣".杜甫研究學刊,2012(3):1-7
  • 5.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180-1181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