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會津線

鎖定
會津線隸屬於會津鐵道株式會社,是一條連接了福島縣會津若松市材木町的會津若松站與福島縣南會津郡南會津町瀧原字羽根子的會津高原尾瀨口站的鐵路線。
線路原屬於日本國有鐵道特定地方交通線會津線,在1987年國鐵分割民營化後轉移至東日本旅客鐵道名下,同年轉移至會津鐵道名下成為第三部門鐵道。
中文名
會津線
外文名
Aizu Line
會津線
開通日期
1927年11月1日
線路長度
57.4 km
設計速度
85 km/h
起止站點
會津若松站、會津高原尾瀨口站

會津線線路信息

線路圖 線路圖
所屬公司:會津鐵道株式會社
運營公司:會津鐵道株式會社
里程:57.4km
軌距:1067mm
車站數:21
電氣化區間:會津田島站~會津高原尾瀨口站:直流1500V架空電車線法
線路狀態:全線單線
最高速度:
  • 85km/h:大川水壩公園站~湯野上温泉站
  • 65km/h:會津若松站~大川水壩公園、湯野上温泉站~會津高原尾瀨口站

會津線歷史沿革

概述
西若松站~會津田島站間是與JR東日本只見線會津若松站~會津柳津站間一起根據《輕便鐵路法》而計劃建設的區間。在1971年只見線全線通車之前,只見線會津若松站~只見站間也被稱為會津線,也就是説會津線是隻見線的支線。
會津田島站~會津高原尾瀨口站間,是《改正鐵路敷設法》附表第33號規定的“櫪木縣今市經高德至福島縣田島的鐵道”的一部分,區間開業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此外,以南作為野巖鐵道的會津鬼怒川線於1986年開業。
會津線根據1980年12月27日公佈的《國鐵重建法》被指定為第二次特定地方交通線,在國鐵分割民營化後的1987年7月被轉換為第三部門鐵道。轉換後,線路通過已經開業的野巖鐵道加強與東武鐵道的聯繫,1990年10月會津高原尾瀨口站~會津田島站間電氣化後,形成了連接東京地區和會津地區的路線,淺草站~會津田島站間的直通列車開始運行。
年表
1927年11月1日,西若松站~上三寄站(今:蘆之牧温泉站)開業。
1932年12月22日,上三寄站~湯野上站(今:湯野上温泉站)開業。
1934年12月27日,湯野上站~會津田島站開業。
1947年12月12日,會津田島站~荒海站(今:會津荒海站)開業。
1953年11月8日,荒海站~會津瀧之原站(今:會津高原尾瀨口站)開業。
1980年12月1日,上三寄站~湯野上站間因修建大川大壩而更改線路。
1987年4月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線路劃歸東日本旅客鐵道經營。7月16日,線路劃歸會津鐵道株式會社經營。
1990年10月12日,會津高原站(今:會津高原尾瀨口站)~會津田島站電氣化,開始與東武鐵道直通運行。
2002年3月23日,會津尾瀨特快號(日語:AIZUマウントエクスプレス)開始運行。
2011年3月11日,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暫停了與只見線的直通運行。3月14日,受東北太平洋海嘯造成的福島核事故影響,東京電力開始實施限電政策,會津鐵道與野巖鐵道、東武鐵道的直通運營中斷。由於燃油不足問題線路內班次也被減少,部分班次於2012年恢復,部分班次被直接廢止。3月20日,與野巖鐵道、東武鐵道的直通運營重開。3月23日,與JR東日本只見線的直通運行重開。
2017年4月21日,特急“リバティ會津”開始運行。

會津線線路站點

標記 ●:停車
標記|:通過
標記 ◆:部分列車停車
標記 ▲:上行部分列車停車
標記 ↓:會津田島站方向列車通過
車站列表
路線名稱
中文站名
英文站名
西若松站起計營業距離/km
快速
換乘
所在地
AME
Relay
會津若松
Aizu-Wakamatsu
-3.1
七日町
Nanukamachi
-1.8
*
西若松
Nishi-Wakamatsu
0.0
東日本旅客鐵道:只見線(小出站方向)
會津鐵道會津線
南若松
Minami-Wakamatsu
3.0
*
門田
Monden
4.9
雨屋
Amaya
7.7
蘆之牧温泉
Ashinomaki-Onsen
10.5
大川水壩公園
Ōkawa-Damu-Kōen
16.2
蘆之牧温泉南
Ashinomaki-Onsen-Minami
17.7
湯野上温泉
Yunokami-Onsen
22.7
南會津郡下鄉町
塔之岪
Tō-no-Hetsuri
26.5
彌五島
Yagoshima
28.0
會津下鄉
Aizu-Shimogō
31.1
故鄉公園
Furusato-Kōgen
32.5
養鱒公園
Yōson-Kōgen
35.1
會津長野
Aizu-Nagano
37.3
南會津郡南會津町
田島高校前
Tajima-Kōkō-mae
39.5
會津田島
Aizu-Tajima
42.0
中荒井
Naka-Arai
45.8
*
會津荒海
Aizu-Arakai
49.2
會津山村道場
Aizu-Sanson-Dōjō
50.1
七嶽登山口
Nanatsugatake-Tozanguchi
53.1
會津高原尾瀨口
Aizu-Kōgen-Ozeguchi
57.4
野巖鐵道:會津鬼怒川線(直通)

會津線車輛使用

內燃列車
AT-350型 AT-350型
AT-350型
AT-400型展望型 AT-400型展望型
AT-400型
AT-500型 AT-500型
AT-500 · 550型
AT-550型 AT-550型
AT-600 · 650型 AT-600 · 650型
AT-600 · 650型
AT-750型 AT-750型
AT-700 · 750型
電力列車
6050系200型 6050系200型
6050系200型
東武500系 東武500系
東武500系

會津線運行狀況

大致描述
全線全時間運行間隔為1小時1班。時刻表主要由連接JR只見線會津若松站~會津田島站間的普通列車和連接東武鐵道鬼怒川温泉站~會津田島站間的普通列車構成,除此之外還設定了全區間通車的普通列車、快速列車以及區間運行的普通列車。
在東武鐵道東武日光站 · 鬼怒川温泉站~會津若松站間,途徑東武鐵道日光線、東武鐵道鬼怒川線和野巖鐵道會津鬼怒川線以及本線的快速“會津尾瀨特快號”每天3班往返,其中2班在東武日光站往返,1班在鬼怒川温泉站折返。週六休息日有1班會通過JR東日本只見線延長至JR東日本磐越西線喜多方站。
會津田島站~會津若松站間的非電氣化區間(包括會津高原尾瀨口站、鬼怒川温泉站、東武日光站到發的列車)和電氣化區間內只在會津高原尾瀨口站~會津田島站間運行的列車會使用會津鐵路的內燃列車,在會津高原尾瀨口站-會津田島站間與東武鐵道日光線、鬼怒川線和野巖鐵會津鬼怒川線的直達運行列車,除了從會津田島站直達會津若松站的列車之外,可能會乘坐東武鐵道、野巖鐵道和會津鐵道中任意一方的列車。
如上所述,本線在南端的會津高原尾瀨口站~會津田島站間和中北部區間的會津田島站~西若松站間的運行系統大體上分離,這是因為本線的會津田島站是從東京都淺草站經過東武鐵道的伊勢崎線、日光線、鬼怒川線和野巖鐵道會津鬼怒川線的電氣化區間的最北端,所以南部區間與東武鐵道 · 野巖鐵道一體運行,所以直通列車會在會津田島站與從會津若松站來的列車進行接駁。
列車編號
由於西若松站~會津田島站繼承自日本國有鐵道的會津線,所以列車編號繼續沿用日本國鐵時期的安排,會津若松站南行的列車為下行,用奇數編號;會津田島站北行的列車為上行,用偶數編號。但是在會津田島站~會津高原尾瀨口站間運行的東武鐵道 · 野巖鐵道的列車北行時使用奇數編號,南行時使用偶數編號,內燃列車會附加字母D,電力列車會附加字母M。
列車車箱數
由於會津線電氣化區間的變電站問題,電氣化區間只能同時運行2個2節編組的電力列車。
特急列車
會津田島站停車中的東武500系 會津田島站停車中的東武500系
2017年4月12日,從東武伊勢崎線淺草站出發的特急“リバティ會津”開始運行,擔當車輛為東武500系。在會津高原尾瀨口站~會津田島站間只有上下行各1班為各站停車,如果乘坐指定坐席則需要額外支付特急券,乘坐自由席則不需要購買特急券。
快速列車
運行會津尾瀨特快號的AT-750型 運行會津尾瀨特快號的AT-750型
運行有從JR東日本只見線會津若松站(週六休息日的1班往返是從JR東日本磐越西線喜多方站出發)出發至會津高原尾瀨口站,途徑野巖鐵道會津鬼怒川線和東武鐵道鬼怒川線鬼怒川温泉站的“會津尾瀨特快號”列車,其中2班往返是經東武日光線下今市站至東武日光線東武日光站的班次。列車在東武鬼怒川線鬼怒川温泉站與東武的特快列車接駁,擔任着連接東京方面和會津地區聯絡列車的角色。
運行會津尾瀨特快號的AT-650型 運行會津尾瀨特快號的AT-650型
2012年3月17日最後1班運行於會津若松站~會津高原尾瀨口站的快速列車從時刻表中被移除,但為了與2017年開始運行的“リバティ會津”進行接駁,快速列車“リレー號”又於2017年4月21日恢復,恢復的4班往復中只有1班為快速。
在2020年6月6日的時刻表修改中,為了加強與“リバティ會津”的接駁,“リレー號”的4班往復中有3班成為快速列車,“會津尾瀨特快號”在會津若松站~會津田島站間各站停車。
普通列車
會津若松站出發的普通列車會在會津田島站折回,會津田島站~會津高原尾瀨口站間運行的區間普通列車較少。
2017年4月21日時刻表修改後,從東武鐵道 · 野巖鐵道經由會津高原尾瀨口站直達本線的普通列車,將從東武鬼怒川線下今市站或野巖鐵道會津鬼怒川線新藤原站出發,與東武日光線新櫪木站開行的普通直達列車只有一班開往會津田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