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只見線

鎖定
只見線隸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是一條連接了福島縣會津若松市站前町的會津若松站新潟縣魚沼市四日町的小出站的鐵道線。
中文名
只見線
外文名
Tadami Line
只見線
開通日期
1926年10月15日
線路長度
135.2 km
起止站點
會津若松站、小出站

只見線線路信息

路線圖 路線圖
所屬公司:東日本旅客鐵道
運營公司:東日本旅客鐵道
里程:135.2km
車站數:36
軌距:1067mm
最高速度:65km/h
線路狀況:全線單線非電化
所屬支社:
  • 東日本旅客鐵道仙台支社:只見站~會津若松站
  • 東日本旅客鐵道新潟支社:小出站~大白川站
  • 二社分界:會津若松站起點95.7km處

只見線線路概述

第一隻見川橋樑 第一隻見川橋樑
路線位處暴雪地帶,並與國道252號並行。由於國道位於福島縣新潟縣交界的六十里越因冬季積雪量過多而禁止通行,令本線成為了福島縣只見地區及新潟縣魚沼地區間僅有的交通工具。因此,縱使本線業務閒散,並多次被編入廢線的對象,但因為這種特殊的情況,因而獲得了免除廢止的對待。冬季期間會派出除雪車清理車站及路軌上的積雪,而積雪一般都達3米或以上的高度。
由會津若松站起至會津坂下站於會津盆地南方作U字型大迂迴,進入山間部,沿彎曲的只見川穀間往上流行駛。田子倉湖附近經六十里越隧道穿過縣境,沿破間川下行,此破間川和魚野川合流至小出站,沿線多為只見川沿岸山村。
2008年10月11日線路被日本經濟新聞、NIKKEI PLUS1選為“紅葉之美鐵道路線十大”的第一位。
2016年5月號的《旅之鐵道》將只見線列為“最受歡迎的JR地區線(東日本篇)”第一位。

只見線歷史沿革

概述
1928年前若松站(今:會津若松站)~會津柳津站間的會津線已經根據《輕便軌道法》開業,會津柳津站~小出站間是《改正鐵道敷設法》附表第29號規定的“起於福島縣柳津,途徑只見抵達新潟縣小出”的鐵路。1941年會津線延伸至會津宮下站,1942年小出站~大白川站區間作為只見線開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修建田子倉大壩會津宮下站~會津川口站於1956年開業,而從會津川口站至只見站的鐵路作為電源開發修建大壩的貨運專用線延伸到了大壩建設現場,1957~1961年間作為貨物線使用。田子倉大壩完工後線路進行了改造,1963年作為日本國鐵線路開業。大白川地區的線路在1942~1968年間作為硅石開採的貨物線。
1971年只見站~大白川站開業,西若松站~會津瀧之原站成為新的會津線,只見線全部貫通。
年表
1926年10月15日,會津線會津若松站~會津坂下站開業。
1928年11月20日,會津線會津坂下站~會津柳津站開業。
1941年10月28日,會津線會津柳津站~會津宮下站開業。
1942年11月1日,只見線小出站~大白川站開業。
1956年9月20日,會津線會津宮下站~會津川口站開業。
1963年8月20日,會津線會津川口站~只見站開業。
1971年8月29日,會津線大白川站~只見站開業。
1980年12月1日,會津宮下站~早户站間落石,砸中上行列車,造成第一節車廂從鐵橋墜落,兩節車廂脱軌,駕駛員受傷。
1987年4月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東日本旅客鐵道接手。
2004年10月23日,10·23新潟中越地震造成小出站~只見站中斷。11月20日再開。
2005年3月12日,早户站~會津水沼站間因積雪融化引發山體崩壞作用,泥沙造成一列下行列車第一節車廂脱軌,駕駛員受傷。會津坂下站~只見站中斷。4月8日再開。6月9日,會津川口站~會津中川站間橫跨只見線的町道高架橋在拆除時,部分橋桁墜落,砸中下方運行中的下行列車,造成車輛被毀,無人受傷。7月1日再開。
2011年7月30日,新潟 · 福島大雨造成會津川口站~會津大鹽站間的只見川第五、第六、第七橋樑路基流失;會津坂本站~會津柳津站路基流失,造成會津坂下站~小出站中斷。12月3日,會津川口站~會津宮下站復舊。
2012年10月1日,小出站~大白川站復舊。
2015年9月10日,颱風艾濤造成西若松站~會津本鄉站間的大川橋樑軌道位移。9月29日,西若松站~會津坂下站復舊。
2020年3月14日,會津若松站~會津川口站キハE120型開始運行。
2021年6月30日,JR東日本向國土交通大臣申請廢止第一種鐵道事業並申請第二種鐵道事業,福島縣政府向國土交通大臣申請第三種鐵道事業。 [1]  11月30日,福島縣政府第三種鐵道事業和JR東日本第二種鐵道事業均得到許可。 [2] 
2022年7月10日,會津川口站~只見站試運行。 [3]  10月1日,會津川口站~只見站再開,全線再開。 [5]  [9] 

只見線線路站點

只見線車站一覽表
站名
英文
營業距離/km
換乘
所在地
會津若松
Aizu-Wakamatsu
0.0
七日町
Nanukamachi
1.3
*
西若松
Nishi-Wakamatsu
3.1
會津鐵道:會津線
會津本鄉
Aizu-Hongō
6.5
*
會津高田
Aizu-Takada
11.3
大沼郡
根岸
Negishi
14.8
新鶴
Niitsuru
16.8
若宮
Wakamiya
18.9
會津坂下
Aizu-Bange
21.6
塔寺
Tōdera
26.0
會津坂本
Aizu-Sakamoto
29.7
會津柳津
Aizu-Yanaizu
33.3
柳津町
鄉户
Gōdo
36.9
瀧谷
Takiya
39.6
會津檜原
Aizu-Hinohara
41.5
大沼郡
會津西方
Aizu-Nishikata
43.7
會津宮下
Aizu-Miyashita
45.4
早户
Hayato
51.2
會津水沼
Aizu-Mizunuma
55.1
會津中川
Aizu-Nakagawa
58.3
會津川口
Aizu-Kawaguchi
60.8
本名
Honna
63.6
會津越川
Aizu-Kosugawa
70.0
會津橫田
Aizu-Yokota
73.2
會津大鹽
Aizu-Ōshio
75.4
會津鹽澤
Aizu-Shiozawa
80.9
南會津郡
只見町
會津蒲生
Aizu-Gamō
83.9
只見
Tadami
88.4
大白川
Ōshirakawa
109.2
入廣瀨
Irihirose
115.6
上條
Kamijō
118.7
越後須原
Echigo-Suhara
123.1
魚沼田中
Uonuma-Tanaka
127.0
越後廣瀨
Echigo-Hirose
129.5
藪神
Yabukami
131.6
小出
Koide
135.2
東日本旅客鐵道:上越線

只見線車輛配屬

キハE120型 キハE120型
キハE120型
キハ110型 キハ110型
キハ110型

只見線運營情況

全部都是普通列車。
從會津若松站到小出站的方向是下行列車,相反方向是上行列車。基本上所有的列車都會在線路內折回,不會與其他線路直接運行,但是每年會有幾趟從磐越西線上越線方向來的臨時列車。
會津若松站~小出站1天3班往復,會津若松站~會津川口站1天3班往復,會津若松站~會津坂下站1天1班往復,大白川站~小出站1天2班往復。
因為會津若松站~西若松站間有會津鐵道的直通列車,所以列車班次會多於會津川口站 · 小出站方面。

只見線線路重建

線路受災情況
2011年7月的新潟 · 福島大雨造成會津坂下站~小出站113.6km中斷,2020年9月仍有會津川口站~只見站間27.6km路線未恢復。因為線路多處嚴重的橋樑地基流失都發生在該區間,恢復比較困難,所以沿線居民對廢線有很強的危機感。
線路恢復發展
2013年1月福島縣知事與沿線各政府首長向JR東日本提交建議希望保留並恢復只見線不通區間,同時福島縣政府還向日本政府請求財政支援JR東日本。當時的JR東日本雖受東日本大地震與海嘯的影響多處路線受損,但2013財年企業營收仍然是盈利狀態,而依據日本《鐵道軌道整備法》,盈利狀態的鐵路會社不可以適用本法律中的災害復舊政策。
對此福島縣政府開始研討政府資金支持的方案,JR東日本表示不通區間復舊需要85億日元和4年的建設工期。但是JR東日本單獨出資比較困難,雖然多次調整福島縣政府與沿線各政府的資金支援比例,但方案一直難以決定。在2014年8月5日金山町的説明會上,JR東日本提議讓福島縣和其他政府負擔資金的四分之一,而區間是否可以復舊需要到2014年10月後再進行討論。
災害發生原因
在與只見線平行的只見川上,由東京電力和電源開發(J-POWER)修建了共計10座水庫,但是電源開發的其中一座水庫的泥沙堆積量已經達到庫容的38%,使得本應承接更多河水的水庫無法容納降水,造成大量河水傾瀉形成洪水。
外部監查報告
2020年3月福島縣的《平成31年度外部監查報告書(復興事務執行)》發佈。
報告書認為,只見線只有全線貫通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但是全線貫通只是幻想,JR東日本提出的巴士轉換對地區振興更有效果,只見線的恢復資金還需要從其他項目中節約,上下分離後只見線之後的損傷與修復就需要縣政府提供資金。
報告書認為“只見線是服務生活的線路,而會津川口站~只見站間的恢復工程縣政府和沿線17市町村政府要共同負擔54億日元是沒有必要的,同區間的代行巴士也可以發揮生活通勤的作用。54億日元可以投資在其他方面,如果按照JR東日本巴士轉換的計劃,54億日元就可以用在對舊民居的旅館改造和辦公設施改造上。把相關的費用用於招聘醫生和護士(只見町朝日診所、福島縣立宮下醫院等國家保障醫療機構),拉近鄉村和城市的醫療條件,提升學生學習環境,在醫療、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上發揮作用會更好。雖然對不通區間的恢復持懷疑態度,但是不能否認不通區間之外只見線對觀光復興的促進作用,但是隻見線沿線的風景仍需要進一步宣傳。但是既使通過耗資81億日元(沿線各政府負擔54億日元)使會津川口站~只見站恢復運行,每年還要支出2.8億日元(線各政府負擔2.1億日元)用於運營,隨着線路老化費用預計仍會提高,今後如果發生災害還要全額支出。”
報告書認為“只見線耗資巨大進行復舊不如巴士轉換。會津川口站~只見站間恢復後不會為沿線帶來特殊經濟效益,也不是針對人口過少而進行的復興計劃,而如果想要實現地區振興之前就可以進行。”
報告書還對作為攝影地點的第一隻見川橋樑的巴士線路進行調查,對正在進行的“來上車,二次交通強化支援項目”持消極態度,“每家企業的實際業務補助額應當設定標準,為了有效進行與實證事業相關的補助,應該預先設定每單位的補助金上限額和預計入賬數,對於無法預計的業務就算有相關動作也不應當進行補助”。
線路恢復情況
被毀的第六隻見川橋樑 被毀的第六隻見川橋樑
2013年福島縣政府開始為恢復只見線進行宣傳,總部位於福島市的東邦銀行響應政策向“福島縣只見線復舊基金”進行捐贈,只見町城市觀光協會除了發佈宣傳與募捐信息,還在新潟縣政府網站上進行宣傳。
2016年3月福島民報報道稱原本定論的85億日元復舊資金因人員與材料的預算不足而大漲到100億日元以上。
2016年12月26日在召開的只見線復興推進討論會上,與會者提出了由福島縣和沿線政府保留土地、JR東日本負責車輛運行的“上下分離式”復舊,JR東日本每年的負擔為7100萬日元,而沿線政府每年需要支出2.1億日元。而如果《鐵道軌道整備法》相關修改得到議會通過,國家政府就可以負擔相關支出的三分之一,可以大幅減少沿線政府的支出。
2017年3月27日的復興會議最終確定了上下分離的運營方式,每年2.1億日元的支出由福島縣負責七成,沿線政府負責三成。
2017年6月19日確定了復舊資金JR東日本承擔三分之一27億日元,福島縣政府承擔三分之二54億日元,由於“福島縣只見線復舊基金”已經積攢了22億日元,剩餘的31億日元已經大大緩解了沿線的財政支出困境。
由於國道252號冬季禁止通行,福島縣對於復舊一直持積極推進態度,鑑於只見線復舊後的赤字問題,福島縣政府承諾會與JR東日本共同促進只見線的發展。
2018年5月不通區間開始除草,6月開始準備工作,6月15日復舊工程在第七隻見川橋樑處開始。
福島縣以2021年全線開通為目標,時任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也表示“將在平成33年貫通”,但是具體規劃仍未標明具體恢復時間,具體日期還需根據工程進度預測。
2019年11月28日第五隻見川橋樑、第六隻見川橋樑和第七隻見川橋樑的橋柱建設和橋桁搭建計劃得到公開。
2020年8月26日第六隻見川橋樑沿岸的地質條件比想象中的要差,只能再行研究橋樑建設方法,預計全線恢復需要延期到2022年。
2021年11月30日,福島縣對外發布“以2022年秋天左右為目標”的開通預期, [4]  2022年5月18日福島縣政府與JR東日本仙台支社舉行記者會,宣佈線路再開日期暫定為10月1日。 [5]  8月1日,福島縣政府為促進線路利用和保證穩定運行,在會津若松站設置了“只見線管理事務所”。 [6] 
2022年10月1日會津川口站~只見站27.6km重新營業,但由於開業首日會津若松站開往小出站的下行423D列車在塔寺站~會津坂本站間故障,線路停運。 [7-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