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漢民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高分子化學與材料專家,教育家,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曾漢民,1933年10月出生於廣東省揭西縣五經富鎮 [2]  [5]  ,中共黨員,高分子化學與材料專家,教育家,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1]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5]  [12] 
曾漢民於1955年7月畢業於中山大學化學系,後留校任教;1956年—1957年就讀於蘇聯莫斯科門捷列耶夫化工學院;1960年獲得莫斯科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化學科學副博士學位;1961年被分配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任科研組長;1963年調任至中山大學任教 [2]  ;1978年—1984年任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1983年晉升為教授;1985年—2001年任中山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1986年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5]  ;1991年4月—1995年7月任中大學校長 [1]  ;1997年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1] 
曾漢民長期從事高分子材料的增韌、增強功能化及其多相複合體繫結構和性能的系統研究與開發應用。 [1] 
中文名
曾漢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省揭西縣五經富鎮
出生日期
1933年10月
畢業院校
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纖維圖象》
主要成就
1997年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副博士

曾漢民人物經歷

曾漢民授課中 曾漢民授課中
1933年10月,曾漢民出生於廣東省揭西縣五經富鎮。
1951年,高中畢業於廣東梅縣東山中學,考入中山大學化學系。
195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7月,畢業於中山大學化學系,後留校任教。
1956年—1957年,就讀於蘇聯莫斯科門捷列耶夫化工學院。
1958年—1960年,就讀於莫斯科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畢業後獲得化學科學副博士學位。
1961年,被分配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任科研組長。
1963年,調任至中山大學任教。 [2] 
1978年—1984年,任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
1983年,晉升為教授。
1985年—2001年,任中山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
1986年,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5] 
1991年4月—1995年7月,任中大學校長。 [1] 
1997年,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1] 

曾漢民主要成就

曾漢民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校友尋訪小組成員與校友合照(中間)曾漢民 校友尋訪小組成員與校友合照(中間)曾漢民
1963年,曾漢民研製成功中國第一代高抗衝擊強度塑料NASC、NMC等,並投人生產,滿足軍工和機械工業應用的需要。首次提出了接枝共聚反應中的凝膠效應、含接枝大分子增韌劑共混體系的界面增容效應和增韌機理。建立中國第一個橡膠接枝共聚-共混增韌塑料中間試驗基地,並與企業合作研製中國ABS塑料和開拓工業化工藝技術。 [5] 
1976年,曾漢民從事碳纖維及其碳/碳複合材料結構和性能的研究。 [5] 
20世紀70年代末,曾漢民在中國國內開展研究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及其共混體系、熱固性乙炔端基碸(ATS)/熱塑性聚合物半互穿網絡(semi—IPN)共混體系,以及它們的碳纖維(CF)或混雜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微觀結構、界面效應、混雜效應及界面層優化設計與性能及其應用特性之間的關係: [5] 
1.曾漢民提出各種纖維對聚苯硫醚(PPS)誘導形成橫晶的界面效應。同時提出非界面破壞模型和樹脂本身的抗張強度是樹脂基單向長纖維複合材料層間剪切強度的極限理論。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具有高強、耐高温、耐腐蝕、減磨、抗磨的CF/PPS複合材料。 [5] 
2.曾漢民研究高性能熱固性低聚物(ATS)與結晶性熱塑性聚合物及無定形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提出形成semi-IPN過程中呈現反應性增塑作用,並就這類新型共混體系的相容性、微相分離及其界面層優化設計和形成semi-IPN的界面層穩定化機制等提出新的理論見解。這類semi-IPN網絡結構有助於提高熱塑性樹脂的使用温度、抗溶劑性和加工性能及其與纖維的界面粘結力和提高熱固性樹脂的韌性。 [5] 
3.曾漢民在結晶高聚物基體複合材料方面,系統地研究了碳纖維/聚醚醚酮(PEEK)複合材料,發現並闡明瞭PEEK放射狀和帶狀球晶的可逆轉變過程,建立了界面剛度與晶片尺寸參量關係的理論模型並予以驗證,對複合材料界面層的形成控制和機理,界面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能,複合工藝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工作。在碳基複合材料針對燒蝕層微觀結構分析上,發展了TEM制樣技術和研究方法。提出界面層內等同於大分子單鏈尺寸厚度範圍的分子鏈沿纖維表面取向等新見解。 [5] 
1990年,曾漢民與朱光亞(左)交流 1990年,曾漢民與朱光亞(左)交流
4.曾漢民系統研究了熱塑性聚合物基新型導電覆合材料,建立導電覆合材料新的導電通路模型。為獲得具有更好加工和使用性能及有廣闊應用前景的導電覆合材料提供科學依據。 [5] 
5.曾漢民結合中國資源特點,開拓天然植物纖維生態環境材料和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究和開發應用並取得成果。 [5]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曾漢民在中國開展高效吸附分離功能纖維材料:活性碳纖維、離子交換纖維、螯合纖維的研究。研究成果揭示了各種有機纖維大分子反應和接枝共聚及其功能化機理和結構與性能關係提出新的理論見解。採用分子軌道理論對活性碳纖維吸附機理進行理論分析。發現多種對貴金屬離子具有氧化一還原作用和具有抗菌消臭功能的新型功能纖維,並提出其相應的氧化-還原吸附和抗菌消臭機理。開發多種功能纖維應用於環境保護和資源回收,並取得效果。 [5]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11月何梁何利基金網站數據,曾漢民已在中國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主編或參與編著專著8本。 [5]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1996年
無潤滑條件下聚醚醚酮的磨損機制及摩屑形態的研究
1996年
聚苯硫醚共混物非等温結晶動力學研究
1997年
二氯甲烷在聚醚醚酮中的遷移行為與溶劑誘導結晶行為
1997年
纖維複合材料界面層的結構、性質及其作用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1997年
用Raman光譜研究纖維複合材料
《複合材料學報》
1998年
金屬纖維/高分子導電覆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材料工程》
1998年
屏蔽EMI用導電性高分子複合材料
1998年
用Raman光譜研究碳纖維/聚醚醚酮複合材料的界面結構
1998年
炭黑/聚烯烴導電覆合材料PTC效應的穩定化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1998年
聚合物多相複合體系的結構和內耗行為特徵
1998年
PTC型炭黑/聚烯烴導電覆合材料加工工藝的研究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1999年
金屬纖維填充聚合物複合材料的導電性能和電磁屏蔽性能研究
《材料工程》
1999年
碳纖維/聚醚醚酮複合材料界面的強相互作用
《材料研究學報》
1999年
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研究進展(II)-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的結構和性能
1999年
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研究進展(I)-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表徵和應用前景
《宇航材料工藝》
2000年
納米銀粒子/有機溶劑的界面作用、分散性及光學性能
《材料研究學報》
2000年
熱處理對炭黑填充熱塑性共混體系電性能的影響
參考資料 [4] 
  • 發明專利
據2023年11月何梁何利基金網站數據,曾漢民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2項。 [5] 
專利名稱
發明人
專利號
碳纖維單絲橫截面積及軸向楊氏模量共振測定儀 [4] 
簡念保、章明秋、曾漢民
CN 85102277
用改性的導電填料製造正温度係數型導電高分子複合材 [4] 
餘剛、章明秋、曾漢民
ZL 98113106
用含偕胺肟基材料還原提取黃金 [6] 
曾漢民、 陸耘、符若文、林偉平、徐志達
91103814.0
內膽密封式兩段法制備活性碳纖維的工藝 [6] 
符若文、陸耘、曾漢民、呂海峯、朱世平
92.105859.4
空調系統循環冷卻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6] 
陸耘、朱世平、符若文、盧泓澤、曾漢民
93108366.4
活性碳纖維的製備方法 [6] 
符若文、陸耘、曾漢民
93106033.8
空調系統循環冷卻水處理裝置 [6] 
陸耘、朱世平、符若文、盧泓澤、曾漢民
L 93218891.5
空調系統循環冷卻水處理裝置(分案) [6] 
陸耘、朱世平、符若文、盧泓澤、曾漢民
ZL 94202193.2
硼酸活化法制備活性碳纖維的工藝 [6] 
符若文、張永成、曾漢民
99116239.0
處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混合氣體的方法 [6] 
符若文、杜秀英、曾漢民
00117322.7
  • 科研獎勵
據2023年11月何梁何利基金網站數據,曾漢民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省部級一、二等獎等獎勵12項。 [5]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82年
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微觀結構和性能
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2]  [5] 
1993年
《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纖維圖像》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甲類)一等獎 [5]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83年
國際碳纖維應用會議 [5] 
巴西
1986年
第一屆國際複合材料界面學術會議 [5] 
美國

曾漢民人才培養

  • 院系建設
曾漢民(左2)和學生談話 曾漢民(左2)和學生談話
曾漢民在主持中山大學校政期間,相繼成立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現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山大學法政學院(現中山大學法學院)等。 [2] 
  • 建議學子
2010年3月11日,曾漢民為中山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研究生作了主題為“科教人生感悟—‘守株待兔’”的講座。在談及如何做科研時,曾漢民提出:要紮實學好化學基礎知識,學有餘力之時還要兼顧物理、生物等交叉學科的學習。要多去了解並學習哲學方面知識,這對於提升理性思辨能力大有幫助。除此之外,多去聽中文系的講座,研究生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都應該下意識地進行人文修養的培養提高。 [10] 
  • 學術態度
曾漢民強調學知識,做學問,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要誠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學術上絕對不能有造假行為。搞科研的,最重要的就是嚴謹認真和誠信,如果連誠信這點都做不到,那麼這個人是失敗的。大學生要加強誠信,實事求是,一切不投機取巧,特別是求知,做學問,必須嚴謹認真。 [11] 
  • 指導學生
據2023年11月何梁何利基金網站數據,曾漢民已指導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100餘人 [5]  ,如時任波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研究與技術副總裁伍東揚等都是他的學生。 [3] 

曾漢民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4年
1985年
1985年
1997年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1] 
2003年
-
20世紀成就獎
英國IBC
-
世界終身成就獎
-

曾漢民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3年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家顧問 [5] 
1987年
國家高技術(863)新材料領域第一屆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 [2] 
1991年4月—1995年7月
中山大學校長委員會主任 [1] 
1991年4月—1995年7月
中山大學學位委員會主任 [1] 
1997年
悉尼太平洋科技學院榮譽院長 [1] 
-
中山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5] 
-
-
-
-

曾漢民個人生活

  • 婚姻家庭
2005年,曾漢民與妻子陸耘在井岡山 2005年,曾漢民與妻子陸耘在井岡山
曾漢民的妻子是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陸耘,兩人於1961年5月1日舉行婚禮,婚後育有三個子女。 [2] 
  • 忘我工作
“20世紀50、60年代搞科研的人都有一個信念,為了工作不怕苦,更不怕死。”越是條件艱苦,曾漢民就工作得愈發忘我。1962年,他一度患上了急性粟粒狀結核病,結核病菌擴散到全身,體重只剩下45公斤。奄奄一息之際,他在北京人民醫院接受了6天7夜的搶救之後,才戰勝了死神。因為曾漢民工作性質特殊,需要保密,加上他深知自己的病情會給已經懷孕的妻子帶來沉重打擊,所以病危的消息一直沒有傳到陸耘耳中。不久後,身在廣州的陸耘誕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產後,陸耘發送電報給遠在北京的曾漢民,告訴他兒子出生的喜訊,可是過了幾個月都杳無音訊。 [2] 

曾漢民人物評價

“曾漢民是材料學界的泰斗,也是我學術生涯的啓蒙者和好榜樣。”(時任波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研究與技術副總裁伍東揚評) [3] 
“曾漢民是中國橡膠與塑料接枝共聚一共混增韌塑料的開拓者;在科教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何梁何利基金評) [5] 
“您(曾漢民)的聲譽無疑將增加美國傳記研究院的威望性。”(時任美國傳記研究院院長J. M. Evans評) [7] 
“曾漢民是材料科學界著名科學家,他在高分子和複合材料方面的研究成績卓著;他為中國高技術新材料的發展和中山大學高分子學科的建設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同行中享有盛譽。”中山大學化學學院評) [9] 

曾漢民人物影響

  • 設立基金
“曾漢民獎學金”由曾漢民於2004年在中山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捐贈設立,“獎學金”旨在獎勵本所在材料科學技術領域取得成績的在學研究生。 [8] 
2007年2月,美國傳記研究院正式設立以曾漢民教授命名的“曾漢民獎勵基金”,基金旨在獎勵在科學、教育、文化領域取得成就的各界人士。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