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鎖定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立於1991年,前身為成立於1924年的中山大學生物學系。
中文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成立於
1991年
前身為
中山大學生物學系
在校學生
1787人
校    長
羅俊
校    訓
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歷史沿革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的發展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24年創立生物學系至解放初期院系調整
生物學系創立初期,只設立生物學一個專業,招生人數很少,但在中山大學已具重要地位。一批知名學者,如費鴻年陳煥鏞羅宗洛辛樹幟、朱冼、張作人董爽秋任國榮吳印禪戴辛皆、於志忱教授等曾在此執教。抗日戰爭時期輾轉於廣西、雲南、廣東羅定、連縣等地辦學。
第二階段:院系調整至“文革”結束
1952年經院系調整,生物學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設立了動物學和植物學專業,並相應設立動物學、植物學教研室。1954年又成立了植物生理、動物生理、達爾文主義和遺傳學、昆蟲學、生化、微生物等教研室;中國科學院院士蒲蟄龍教授領導昆蟲生態學研究室。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教學和科研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第三階段: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至生命科學學院成立
在此期間,生命科學獲得了新生,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得到了全面恢復並不斷髮展。生物學系設立生物化學、昆蟲學、植物學、動物學四個專業招收本科生,同年招收了第一批碩士研究生。昆蟲生態室擴充為昆蟲研究所,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昆蟲學也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第四階段:1991年成立生命科學學院至今
學院在早期分類學、系統學、生態學等學科的基礎上,研究領域從宏觀向微觀延伸,基礎與應用互補,教學與科研並重,逐漸發展了生理學、微生物學、細胞學、遺傳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水生生物學等新興學科。學院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實驗室規模、實驗儀器設備等方面均處於國內同類學院前列,已成為一個學科門類齊全、基礎條件優越、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生命科學教學、科研和技術開發基地。
2014年5月,在生命科學學院基礎上,組建生命科學大學院,下設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生態與進化學院。
2015年11月,恢復生命科學學院建制,搭建教學和科研平台,學院進入發展新階段。 [2]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硬件支撐

學院有曾憲梓堂南院、曾憲梓堂北院、馬文輝堂賀丹青堂及東校區生命科學大樓等科研教學大樓,總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建有黑石頂等18個校外教學科研基地。現有儀器設備5700多件(套),總價值上億元。生物博物館是國內高校最具規模的生物博物館之一,館藏採集於1817年至今的動植物標本85萬餘號。生命科學學科圖書分館藏書16萬餘冊,現刊近400種,配備先進的電子閲覽室,在校內率先實現圖書信息共享。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科建設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國家首批建立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首批獲得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擁有覆蓋生物學、海洋科學、農業科學、藥學和畜牧學等4個一級學科的17個博士點(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生物物理學、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食品安全生物學、信息生物學海洋生物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和20個碩士點(含17個博士點以外的藥物分析學、藥理學、草業科學),其中生態學為“珠江學者”設崗學科,生物學一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1]  。二期“985工程”中,設立了廣州生物資源科技創新平台一級平台。博士點數居國內高校前列。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學教務

學院依託國家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培養基地,着力創建“開放式、研究性”教學模式,以精品創特色,“名師、名課、名專業、名教材”建設成績顯著。細胞生物學與植物學2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生物科學專業生物技術專業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植物學、動物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等6門課程被評為教育部基地創建名牌課程。全院教師承擔教學研究項目近50項,其中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4項;主編出版教材13本、教學研究論文集2部,在教育類核心刊物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2篇;獲國家及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優秀教材獎1項;近10人次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國家及省部級榮譽稱號。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很大提高,獲有“全國挑戰杯”一、二等獎等獎項,有20多人次獲南粵優秀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獎;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步入了研究型、高層次的發展模式,現有在校學生1787人,其中本科生964人,研究生823人。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學研究

學院充分利用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的優勢,在水產養殖、農業、生物醫藥、生態環境等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理論與應用成果。近五年主持國家級各類科研項目721項,立項經費達2億多元,其中“863”和“973”項目5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0項(其中重點項目4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4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餘項,申請專利180項,授權專利58項。出版專著(包括教材)40多部,發表論文2000多篇,收錄的SCI論文逐年上升,質量明顯提高。2005年,學院發表SCI論文已達158篇,影響因子總數達382.76、平均2.42,位居全國高校同類院系前列。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術交流

學院歷來崇尚學術交流與合作傳統,近幾年先後與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南丹麥大學等著名大學簽訂了研究生聯合培養與學術交流協議。在研國際合作項目20餘項。經常邀請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校友來校講學;主持召開了多次國際和全國學術研討會或專題研討會,如第一屆和第五屆“世界華人魚蝦營養學術研討會”,“稻田生態系統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屆種子與技術國際會議”,“外來有害生物及其控制國際研討會”,“第五屆國際單殖吸蟲研討會”,“國際傳染病及其控制研討會”,“國際免疫學會議”。創辦了富有影響力和凝聚力的“逸仙生命科學論壇”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