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雷馬克原理

鎖定
普雷馬克(Premack)原理就是用來幫助教師選擇最有效強化物的一種方法,是指用高頻行為(喜歡的行為)作為低頻行為(不喜歡的行為)的有效強化物。但要注意,對一個學生有效的強化物可能對另一個學生不適合;如果過度使用強化物,強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 可以幫助年輕父母來應對這個常見的育兒問題。
中文名
普雷馬克原理
外文名
Premack
提出者
普雷馬克
提出時間
1965年
領    域
教育

普雷馬克原理原理簡介

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D·Premack,1965)最早提出,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而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種方法,所以又被稱為祖母原則,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後你就可以吃甜點。”説得更明確一點,就是先讓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1] 

普雷馬克原理詳細內容

電腦前坐久了,功課做累了 電腦前坐久了,功課做累了
普雷馬克原理,簡單的説,用孩子喜歡乾的事情作為一種強化手段,刺激孩子做出他們本身不喜歡但卻是父母希望他們做出的行為。例如,普雷馬克原理認為:“你做完家務後,才可以出去玩”。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着孩子去做,他們會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歡做的工作。 [2] 
1959年普雷馬克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孩子們從兩種活動中選一種:玩彈球遊戲機或吃糖。有的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孩子選擇了後者。有趣的是,對於喜歡吃糖的孩子,如果把糖作為強化物,便可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頻率;相對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把玩彈球遊戲機作為強化物,則可提高他們吃糖的數量。這種要想B,除非A的普雷馬克原理是家長幫助孩子克服某些缺點的一個不錯的妙方。

普雷馬克原理使用注意

一是必須是先有行為,後有強化,
這種前後關係不容顛倒。比如,小明從小就喜歡看電視,上學後依然如此。但家長有一項規定,必須做完功課,才可以看電視,若功課沒有做完或做得不夠認真,則禁止開電視。有幾次小明沒有做完功課就想打開電視看六點鐘的動畫片,都被媽媽嚴格禁止了。結果,直到小學畢業,小明均能遵守這項規定,總是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作業,然後再去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有的家長常常誤用,總是允許孩子先看電視,然後做作業,完全是本末倒置,這樣就不會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二是必須使孩子在主觀上認識到強化與他的學習行為之間的依隨關係。
如果在學生心目中沒有把強化與良好的學習行為聯繫起來,強化對他的學習並不起作用。比如,有的學生為了看電視,草草地做完作業,就要看電視,如果家長允許看,則是對他做作業草率、不認真這一不良行為的強化。因此,家長必須使兒童意識到,允許他看電視是對他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一種獎勵,而不是隨便怎樣他想看就可以看的。
三是必須用學生喜歡的活動去強化相對不喜歡的活動(強弱關係)。
看電視 看電視
比如,家長可能覺得彈鋼琴要比練毛筆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訴孩子説:“你放學後先寫一百個毛筆字,然後我允許你彈一小時鋼琴。”家長心想這回孩子該好好練字了,可孩子根本不買賬,因為他寧願多寫毛筆字,也不願彈鋼琴。可見,教師和家長在選擇強化物時,必須瞭解與所要強化的學習行為相比,兒童更喜歡什麼,並把後者做為強化物,方能有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原理對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有一定幫助作用的,但從孩子長遠來看不一定非常有利。因為經常這樣做,會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完成學習任務是為了……”慣性思維,從而缺乏真正持久的學習動力。

普雷馬克原理應用實例

普雷馬克原理案例一

視唱練耳課上,孩子們想彈一首流行歌曲,對枯燥、單調的音節練習缺乏熱情。當老師領着大家練過幾遍之後,有的學生不耐煩了,抗議説:“行了,別再練了!”這時,教師説:“大家如果能一遍準確地彈好這一小節,我們就彈一首流行歌曲。”同學們齊呼:“好,我們練!”這位聰明的老師就是在運用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原理案例二

用行為主義養兒子
和大多數男孩子一樣,都很好動,吃飯時也不能好好地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法很強烈。
我們想糾正他的吃飯不怎麼認真這這個習慣,各個方法用完後,我沒有辦法了。比如哄他,比如嚇他,比如怒目而視等。他依然是該怎麼吃還是怎麼吃。問題的本原還是我們自己,很小的時候沒有能夠及時地調整。當然,可能他什麼事情也沒有,是我們大人的眼光出了問題,我們用大人的眼光來衡量的時候,就感覺不好。
上次去教師教育院裏學習了心理學後,瞭解了一些心理學的療法,發現行為主義的療法對小孩子挺管用,特別的代幣制。
上個星期,我問都都,你最喜歡什麼?
他想了想,説自己最喜歡和弟弟一樣的那輛車子。
我知道那個車子,都是孩子們喜歡的。
於是我對他説,都都吃飯表現好一次,得一個星星,10個星星換一個月亮,10個月亮換一個太陽,有一個太陽的時候爸爸去給你買車子。
都都聽完,大聲喊,耶!
今天,妻子打來電話,説都都的表現很好,幼兒園裏的葉老師説上個星期表現很好,今天上午起來的時候吃早餐也很好。現在已經有1個月亮,5個星星了。

普雷馬克原理案例三

在家庭教育中,這一原則多用於幫助孩子去做他們不樂意做的事情。在家庭中,該原則的使用如下:
首先完成:家庭作業,然後可以:玩遊戲;
首先完成:打掃自己的房間,然後可以:出去踢球;
首先完成:洗自己的襪子,然後可以:看動畫片;
首先完成:吃蔬菜, 然後可以:吃點心;
首先完成:彈20分鐘的琴,然後可以:出去玩;
首先完成:早睡早起,然後可以:週末可以去遊樂場
首先完成: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然後可以:買電腦;
首先完成: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然後可以:可以上網。

普雷馬克原理其它應用

其實,普雷馬克原理除了應用於兒童教育,對成人也具有啓發意義。成人常常不得不去做一些內心不喜歡或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時候適當運用普雷馬克原理來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態也是不錯的。例如丈夫是個孝順兒子,希望你能多陪陪他的媽媽聊聊天、逛逛街,但你可能覺得自己很忙沒那時間,而且和老人也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不太喜歡的事情)。但是做了這件事情,丈夫會覺得這是你對他的理解和支持,會對你心存感激和愛,會因此更加關心和體貼你,這應該是你喜歡的事情吧。

普雷馬克原理心理依據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納(B·F·SKinner,1938)曾在特製的實驗箱內研究了白鼠的學習。箱內裝有一個槓桿,槓桿與傳遞食物的機械裝置相聯,只要槓桿一被壓動,一顆食丸便滾進食盤。白鼠被放進箱內,自由活動,當它踏上槓杆時,有食丸放出,於是便吃食物。它一旦再按壓槓桿,食丸又滾出,反覆幾次,白鼠就學會了按壓槓桿來取得食物的條件反射
斯金納將這種條件反射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以區別於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或應答性條件反射)。由操作性條件反射所構成的行為叫操作行為。操作行為的形成過程叫操作學習。
斯金納認為強化是操作性行為形成的重要手段並進一步提出操作學習的基本規律即:如果一個操作發生後,接着呈現一個強化刺激,則這個操作的強度(反應發生的概率)就增加。
在白鼠的學習實驗裏,食物是一種強化物,它總是伴隨着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反應之後出現,並使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不斷被增強。可見,強化總是伴隨着反應之後而出現,強化與反應之間的這種依隨關係被稱之為強化的依隨性。
與強化的依隨性密切相關的一個現象由普雷馬克(D·Premack,1965)提出,叫做普雷馬克原理,即一個經常出現的或較喜愛的活動可以作為強化物去強化一個較少出現的或較不喜歡的活動。普雷馬克原理也被叫做“奶奶的規則”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後你就可以吃甜點。”

普雷馬克原理教育啓示

普雷馬克原理是指用高頻的活動去強化低頻的活動,簡單的説,用孩子喜歡乾的事情作為一種強化手段,刺激孩子做出他們本身不喜歡但卻是父母希望他們做出的行為。例如,普雷馬克原理認為:“你做完家務後,才可以出去玩”。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着孩子去做,他們會很會完成另一件不喜歡做的工作。
應用普雷馬克原理,給父母的例子:在家庭教育中,這一原則多用於幫助孩子去做他們不樂意做的事情。在家庭中,該原則的使用如下:首先完成:1.數學作業;2.洗碗;3.整理房間;4.睡午覺;5.吃蔬菜;6.彈20分鐘的鋼琴;然後可以:1.看電視;2.出去玩球;3.玩遊戲機;4.去游泳;5.吃甜點心;6.找朋友玩;
當遇到孩子不喜歡做但應該做的事情時,可以具體這樣使用這一原理:首先要完成不太喜歡做的事情,才可以去做喜歡做的事情。例如孩子必須先做完家庭作業,才能到外面玩半個小時;孩子必須先做到晚上按時睡覺,第二天才能看喜歡的動畫片。同理,必須先吃好飯(不太喜歡的事情),才能吃到零食(喜歡的事情);如果不吃飯,就沒有零食吃。並且嚴格實施這一規則,決不能“屈服”於眼淚和吵鬧。那麼為了吃到喜歡的零食,必須選擇好好吃飯。隨着不斷的行為強化,會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