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昭西陵

鎖定
昭西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清東陵陵區南面,風水牆外的大紅門東側 [2]  。昭西陵完工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是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 [2-3]  [7]  [14]  [17] 
昭西陵與瀋陽的清昭陵屬於同一體系,與清東陵不是同一體系,故孝莊文皇后不能葬入清東陵陵園之內而選擇在清東陵大紅門東側單獨建陵。與其他皇后陵相比,昭西陵頗有特色,例如昭西陵的隆恩殿為重檐廡殿頂,而其他後陵均為歇山頂。昭西陵有內外二道圍牆,其他後陵只有一道等。同時因為昭西陵遠離清昭陵,故增建了神道碑亭,首開皇后陵建神道碑亭的先例。 [2] 
1961年3月4日,包含昭西陵在內的清東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昭西陵
所屬年代
清代 [2]  [4] 
類    別
古墓葬 [4]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2]  [4]  [12] 
開放時間
暫不對外開放 [15] 
地理位置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清東陵陵區南面,風水牆外的大紅門東側 [2-4] 

昭西陵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文皇后崩逝。 [2-3]  [6]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由於孝莊文皇后遺囑在東陵安厝的緣故,康熙皇帝於是將孝莊文皇后生前喜愛的寢宮拆運到河北遵化,建了一座臨時殯宮,稱“暫安奉殿”,並將孝莊皇后梓宮停放在內。終康熙一朝,都未能解決孝莊文皇后陵寢的修建問題。 [2]  [6] 
清世宗胤禛繼統後,曾同朝臣們稽考經典,認為孝莊文皇后久厝暫安殿,典制未備,“允宜定為陵寢”。故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恭定孝莊文皇后暫安奉殿為陵寢”,同年十一月,正式定名昭西陵。又以“昭西陵距昭陵甚遠,特建碑亭”。 [5]  [17] 
清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初三日,昭西陵正式開工改建 [18]  ,拆除暫安殿,起建地宮、寶頂和方城明樓等,年底竣工。同年十二月十日,將孝莊文皇后葬入地宮。但因地勢原因,未建馬溝槽和橋樑涵洞。至此,昭西陵正式完成。 [2]  [5]  [6-7]  [17] 

昭西陵建築格局

昭西陵佈局

昭西陵陵區院落面積19600平方米,內側陵牆內部院落面積12800平方米,神廚庫院落面積1800平方米。 [17]  昭西陵從北往南依次為寶頂、周環寶城、方城明樓、石五供、隆恩殿(左右有陵寢門)、東西廡、東西燎爐、琉璃花門、隆恩門、東西班房、東西朝房、東南方神廚庫(院內有南北神庫、神廚、省牲亭)、井亭、正南方神道碑亭、東西下馬牌。 [5] 
昭西陵全景圖 昭西陵全景圖

昭西陵特點

其一、昭西陵擁有兩道陵牆。中國古代陵寢一般做內外兩道牆垣—內垣與外垣。清代皇家陵寢中,除昭西陵外,清東陵與清西陵的所有陵寢均以風水牆作為形式上的外垣,故只設一道陵牆。但昭西陵位置極為特殊,出於與盛京昭陵遙相隸從的意向,選址於清東陵風水牆外,自成一區,必須另建外垣。因此昭西陵設外圍牆一道,形成了兩道陵牆的獨特形制。 [5] 
其二、昭西陵隆恩門與琉璃花門相連而設。關內清陵以琉璃花門及卡子牆將陵區分為以享殿為主體的祭祀區和以寶城地宮為主體的寢宮區,琉璃花門即陵寢門,作為寢宮區的人口位於享殿後。昭西陵的隆恩門與琉璃花門分別是兩道牆垣的開門,二者相連而設,故琉璃花門緊接於隆恩門之後,位於享殿之前。陵寢門位於享殿兩側的卡子牆上,祭祀區與寢宮區的分區並不明顯,與關外福陵、昭陵不設陵寢門的格局相似。 [5] 
其三、昭西陵佈局侷促。康熙朝初設暫安奉殿時已北抵孝陵風水牆,使用地侷促成為雍正朝改建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在增建地宮、寶頂、寶城、方城明樓和石五供時,不便向北拓展,以致佈局格外侷促,與關外福陵、昭陵享殿後二柱門、石五供和方城緊連而設的格局相似。 [5] 
其四、建神道碑亭。清代後陵近依帝陵而建的做法易判別其隸屬關係,也易知墓主人身份,故一般不建神道碑亭。但昭西陵與昭陵遠隔千里,難以判明兩者關係,也不易知墓主人身份,故建神道碑亭一座,以彌補上述不足。
其五、不設溝河、橋樑。清代陵寢大都依山而建。為了防止山水沖刷陵寢,在陵寢的兩側及前面開挖又寬又深的馬槽溝。一些皇帝陵內還開挖了玉帶河,以排除院內雨水。由於暫安奉殿建於平原地形,故改建後的昭西陵內外既無任何溝河,也無橋樑之設。 [5]  [7] 
其六、昭西陵隆恩殿採用皇陵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昭西陵隆恩殿採用重檐廡殿黃琉璃頂,為清代官式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屋頂形制,在清代陵寢中僅此一例,彰顯了陵墓主人無比尊崇的地位。 [5] 
其七、昭西陵的隆恩門採用前後廊式柱網,而非清代陵寢中常見的中柱式柱網。 [5] 

昭西陵主要建築

昭西陵綜述

昭西陵地上建築保存較為完好的為方城明樓、寶城和部分圍牆。地上建築僅存遺址的包括神道碑亭遺址、神廚庫遺址、東西朝房遺址、隆恩門遺址、琉璃花門遺址、東西燎爐遺址、東西配殿遺址及隆恩殿遺址。另有石制構築物包括東西下馬牌、石五供等。 [17] 

昭西陵陵宮外建築

  • 神道碑亭
昭西陵在外宮門之南建有神道碑和券門四開的碑亭,其制不同於孝東陵。“以昭西陵距昭陵甚遠,與孝東陵密邇孝陵不同,特建碑亭”。該碑亭現已無存,因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遭火焚,所有木構件付之一炬,現僅存牆體下肩。碑亭為重檐歇山式,黃瓦紅牆,上檐每面各顯一間,下檐每面各顯三間,四面檐牆各闢一券門,無券臉石,有腰線石、角柱石。檐牆上身的城磚灰砌灌漿,外皮抹飾紅泥,提刷紅漿,內皮抹飾黃泥,提刷黃漿。下肩內外俱為砍細澄漿磚幹擺。亭內地面方形金磚鋪墁。台基為正方形須彌座,各門前均有一座五級垂帶踏跺。青白石象眼,門洞內有直欞槅扇門一槽,每槽四扇,槅扇門上方為月牙窗。下檐為一層額枋,戧脊上為五跑獸,樑架結構、彩畫、天花、斗拱等情況不詳。從現存遺址看,每角上有柱3根,共12根柱。碑亭檐牆面闊9.40米,門洞券面闊2.90米,牆體厚1.125米,台明每邊長10.71米,台明高0.78米,建築面積114.70平方米。碑亭內有龍趺碑一通,陽面用滿、蒙、漢三體文字鐫刻“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翊天啓聖文皇后之陵”字樣,滿文居中,蒙文在左(東),漢字在右(西)。碑陰無字。陽面無寶文,龍趺下為石質水盤,四角分別雕有魚(東南)、鱉(西南)、蝦(西北)、蟹(西南)。水盤表面雕刻海水、江崖圖案。被火後碑身及龍趺酥裂、剝落,破損嚴重,但碑身尚在,碑身面闊1.89米。 [8]  [18] 
神道碑亭(小碑樓)

昭西陵陵宮內建築

昭西陵陵宮內主要建築
主要建築
建築介紹
建築圖片
內外宮牆
昭西陵有內外兩重宮牆,內牆高一丈一尺,周長一百零八丈一尺五寸,南邊正中闢琉璃花門。外牆高一丈二尺三寸,周長一百三十六丈一尺,南邊正中為陵宮門五間。
琉璃門
昭西陵的三座琉璃門緊接在宮門後,是原先拆遷慈寧宮的宮門,作為陵宮內圍牆之門,與其他後陵三座琉璃花門的意義不同,不是陵寢門。昭西陵原來的享殿與奉厝梓宮的寶殿相距太近,改建後無法容納許多建築,所以僅在隆恩殿東西兩側各設卡子牆以分前後,在卡子牆上各開一門,即東西陵寢門,另外在三座門內院設有燎爐(焚帛爐)兩座。
隆恩殿
昭西陵的隆恩殿是五開間重檐廡殿頂,殿內中暖閣內供奉孝莊皇后神牌。昭西陵的隆恩殿是明清宮殿屋頂規制中的最高等級,應該不是刻意為之,而是因拆遷慈寧宮殿宇復建而然。隆恩殿月台上銅爐、鶴、鹿各一對。殿內暖閣三間。殿內後部有一石基座,高約0.3米,寬約2.0米。現隆恩殿僅存遺址。
東西配殿
昭西陵有東西配殿各五間,單檐歇山式,東配殿是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地方。大殿維修時,暫將神牌臨時移放於此。西配殿為每逢孝莊文皇后忌辰大祭時,有13名喇嘛在此唸經為死者超度亡靈。東西配殿現只存柱礎。
東西配殿遺址 東西配殿遺址
方城明樓
寶頂
昭西陵的明樓和寶頂緊相銜接,沒有月牙城、轉角礓碴、琉璃照壁等,其制度與明長陵相同。營造年代早於昭西陵的孝東陵、稍晚的泰東陵以及後來的兩座定東陵明樓寶城之制皆同昭西陵,但孝東陵、泰東陵的方城券門內都是坡道向上,昭西陵不用斜坡,而是以三組各兩級石階來解決前後的高度差。方城明樓前的石五供比較低矮,方城下月台前比較陡峭,明樓曾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修繕過,內立碑一統,滿蒙漢三文曰“孝莊文皇后之陵”。昭西陵其明樓下方城後面就是寶頂,方城券洞盡頭的東西兩側各有券洞扒道一條,設石階以上至寶頂。
參考資料: [1]  [5]  [17]  [18-19] 

昭西陵歷史文化

昭西陵相關人物

  • 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畫像 孝莊文皇后畫像
孝莊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孝莊文皇后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受封為永福宮莊妃。清崇德三年(1638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順治帝即位,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清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聖皇太后。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帝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葬昭西陵。雍正帝、乾隆帝累加諡,最終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啓聖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6-7] 

昭西陵學術研究

  • 昭西陵在風水牆之外的緣故
孝莊文皇后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病逝,遺命將其葬在清孝陵附近。按清朝早期葬制,皇后無論死於皇帝前後都要與皇帝合葬,同陵同穴。可是孝莊文皇后在其生前曾囑咐康熙帝道:“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傷財,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厝,則我心無憾矣”。康熙皇帝向來對祖母非常孝順,故在孝莊文皇后歸天后,沒有將其葬入昭陵,而是在清東陵修建暫安奉殿,將孝莊文皇后的棺槨安放於暫安奉殿的寶座之上,未建地宮,以土掩埋後永閉殿門,直到雍正帝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 [6] 
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幾點:
首先,順治帝的清孝陵建在昌瑞山主峯之下,位於整座陵寢中軸線上的位置,作為順治帝生母的孝莊文皇后,是整個清東陵入葬人物中輩分最高的,按照“居中為尊,長幼有序”的喪葬制度,無論將她葬在陵寢內任何一處,地位都低於順治皇帝,這與其輩分不相稱。所以雍正繼位後在暫安奉殿的基礎上建造了昭西陵,後代兒孫來清東陵謁陵祭祖都要最先拜見這位輩分最高的一國之母,體現出孝莊文皇后在清朝尊貴的地位。 [6] 
其次,由於孝莊文皇后生前對康熙皇帝有所囑託,孝莊文皇后又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后,雖把她葬在遵化昌瑞山一帶,但與瀋陽皇太極的清昭陵仍是一個體系,故孝莊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從這充分説明昭西陵與清東陵是兩個不同體系,所以把其葬在清東陵的風水牆之外,一牆之隔,以示區分。 [6] 
再次,從清東陵地勢來説,大紅門西側低窪多石,又瀕臨西大河,常有水患,而大紅門東側地勢較高,土質好,又位於陵寢左側,位置尊貴,加之謁陵方便,所以昭西陵建在大紅門東側也是理所應當。 [6] 
昭西陵在風水牆外的位置 昭西陵在風水牆外的位置
  • 昭西陵建神道碑亭的緣故
根據清東陵管理處李寅的分析,昭西陵建神道碑亭主要源於孝莊文皇后輔佐順治帝、康熙帝的歷史功績以及後世帝王對於她的崇敬之情。後世帝王為了昭示孝莊文皇后顯赫的威名,有別於其他平凡后妃,故而建設神道碑亭。另外加之昭西陵遠離清昭陵,修建神道碑亭也成為必要之舉。由於孝莊後生前留有遺言,死後一定要葬在清東陵,這就遠離了其夫皇太極在瀋陽的昭陵而單建陵寢,因其在昭陵以西,名為昭西陵。既然此陵與昭陵同為一個體系,相距又如此遙遠,無法在建築上加以標記,就只有另建碑樓以示區別了。 [8] 
  • 昭西陵隆恩殿採用皇陵最高等級的緣故
究其原因,清朝至順治朝在實質上統一中國全國後,才逐步建立了森嚴的清朝皇家等級制度。順治帝的清孝陵的隆恩殿即為重檐歇山頂,後世的帝、後身為晚輩,在建陵時不能僭越。於順治帝身後建陵、輩分又高於順治帝者,僅孝莊文皇后一人。母制高於子制,尚合乎禮法。故孝心可感的康熙帝在營建祖母孝莊文皇后的“暫安奉殿”享殿時,採用了殿頂形制規格最高的重檐黃琉璃廡殿頂。 [5] 
  • 昭西陵被盜事件
昭西陵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3月被盜,當年溥儀派去的善後人員和東陵守護人員進入地宮探視,發現地宮內第一道石門半開,第二道石門雖然沒開,但左扇石門上被鑿了個長約0.7米,寬約0.27米的大洞,孝莊文皇后的梓宮傾倒在寶牀一側。善後人員本準備第二天修理石門,可是當第二天善後人員再進入地宮查看時,卻驚奇地發現僅僅過了一夜孝莊文皇后的梓宮底、蓋已經分置兩處。所幸孝莊文皇后的遺骨還在棺內尚未散亂,溥儀派去的善後人員載濤,溥忻以及溥安、奕元、聯壟、福隆阿與當時的東陵守護大臣毓崧等人將孝莊文皇后的遺骨揀出,放在黃緞褥上,重新命工匠修補棺槨。待修好後,擺放在棺牀正位上,將遺骨放入後蓋好棺蓋,再關閉兩道石門。又用水泥把左扇石門上被鑿的洞重新填補好,此次盜掘昭西陵的除主犯外逃外,其餘盜犯均被抓獲。至於昭西陵裏面有些什麼珍貴的文物,史書沒有記載,無從查起。1949年,清東陵又發生了第三次大規模的盜陵案件。盜墓者對已經盜過的幾處陵墓再次“掃倉”,昭西陵因盜口堵砌得太牢固,未能打開。 [9] 

昭西陵文物價值

昭西陵是清代後陵的開創篇章,具有獨特的組羣格局與建築形制。清朝早期葬制,帝后合葬,同陵同穴。而昭西陵的建造打破舊有葬制,開創了清代皇后不與皇帝合葬的先河,是清代後陵規制創建與完備的基石。又因其營建過程極為特殊,而具備了許多獨特的組羣格局與建築形制。昭西陵的一些創舉被後世清代的皇后陵、妃園寢等所仿效,一是將陵寢門分建在大殿兩旁,此後營建的裕陵妃園寢、昌陵妃園寢、慕陵妃園寢以及一些公主園寢均仿照此制。二是增建神道碑亭,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政府營建慈安太后慈禧太后的定東陵時,即仿照昭西陵建立神道碑亭。昭西陵作為清朝人關後最早興建的後陵,在清代後陵建築中有重要地位,是清代後陵建制的範本之一。獨特的建築組羣格局、等級最高的重檐黃琉璃廡殿頂的隆恩殿、造型獨特的中柱式隆恩門,又使其具有區別於其他清代後陵的顯著特點。因此昭西陵是研究清代皇家陵寢建築技術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其復原研究與設計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展示有重要現實意義。 [5] 

昭西陵文物保護

與昭西陵相關的重要保護措施
年份
相關重要保護措施
相關圖片
1952年
中國政府成立清東陵文物保護所,對昭西陵在內的整個清東陵陵寢進行管理保護。
1961年
3月4日,昭西陵所在的清東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西陵文保碑 昭西陵文保碑
2000年
11月30日,昭西陵所在的清東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19年
6月5日,清東陵保護區管委會和天津大學建築學院聯合舉辦了“昭西陵研究性保護與展示策略學術研討會”,共同商討昭西陵研究性保護與展示新策略。 [10-11] 
更多保護措施詳見:“清東陵”詞條文物保護
參考資料: [4]  [10-13] 

昭西陵機構設置

昭西陵所在的清東陵景區設有中國國家財政撥款的行政事業單位“唐山清東陵保護區管理委員會”,負責相關歷史文化遺蹟、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管理;負責相關旅遊業的統一規劃、開發、建設和管理。 [20] 

昭西陵旅遊信息

昭西陵地理位置

昭西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清東陵陵區南面,風水牆外的大紅門東側。 [2-3]  [14] 
昭西陵在整個清東陵區域的位置 昭西陵在整個清東陵區域的位置

昭西陵開放時間

昭西陵內暫不對外開放。 [15] 

昭西陵景區交通

  • 自駕出行
清東陵景區地理位置示意圖 清東陵景區地理位置示意圖
自駕出行具體路線
出發方向
自駕線路
北京
1、北京東六環—京秦高速(G0121)—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2、北京—京平高速—京秦高速(G0121)—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3、北京—京哈高速(G1)—長深高速(G1)—京秦高速(G0121)—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4、北京—京哈高速(G1)—京秦高速(G0121)—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5、北京—京平高速—薊州—薊州外環—國道102線—遵化石門—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6、北京—燕郊—三河—薊州外環—國道102線—遵化石門—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天津
1、天津—津薊高速—京秦高速(G0121)—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2、天津—津薊高速—京哈高速(G25)—長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薊州)—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3、天津—津薊高速—薊州外環—國道102線—遵化石門—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4、天津—唐津高速(G2501)—長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薊州)—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承德
1、承德—長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薊州)—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2、承德—興隆—遵化—石門—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秦皇島
秦皇島—京哈高速(G1)—長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薊州)—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唐山
1、唐山—長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薊州)—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2、唐山—唐山—豐潤區—遵化—石門—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東北方向
東北方向—京哈高速(G1)—長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薊州)—清東陵支線(S9961)—清東陵遊客服務中心
參考資料: [16] 
  • 巴士出行
巴士出行具體路線
出發方向
具體出行方式
北京—清東陵
北京四惠長途車站,有北京發往遵化的客車,60元左右票價。途中在遵化石門收費站下車,再坐出租車前往清東陵較方便。
購買套票:車費+清東陵成人套票198元。
購買套票:車費+清東陵學生套票168元。
北京宣武門地鐵站東北口出站即可看到。有很多輛旅遊巴士聚集在一起,每輛巴士前貼有不同的線路,客滿發車。
秦皇島—清東陵
秦皇島到遵化:有一高客(早8:30發車,下午2:30發車)一天兩趟,大約兩個半車程(60元左右)。
承德—清東陵
可直接坐承德到遵化的班車,再坐遵化到東陵的班車,或坐承德至玉田的班車,到清東陵下車。
遵化—清東陵
從遵化車站出來就在本站買到清東陵的票即可(票價8元)。
參考資料: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