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生門事件

鎖定
春生門事件朝鮮語:춘생문사건)是指1895年11月28日(開國五百四年十月十二日)朝鮮王朝發生的一次宮廷政變。這次政變是李範晉李完用李允用、李學均等朝鮮親俄派、親美派為從金弘集俞吉濬為首的親日派手中奪取政權而發動的。李範晉等人依靠朝鮮已被解散的侍衞隊士兵,同時聯絡俄國、美國駐朝公使館及部分美國傳教士,以為閔妃復仇為名義,準備從春生門攻入王宮景福宮,奪取高宗李熙,殺死內閣總理大臣金弘集等人。但事先計劃敗露,剛入春生門就遭到朝鮮親日軍隊的伏擊,迅速以失敗告終。
中文名
春生門事件
外文名
춘생문사건
事件時間
1895年11月28日
類    型
朝鮮王朝發生的一次宮廷政變

目錄

春生門事件事件背景

1895年10月8日,朝鮮王朝發生“乙未事變”,朝鮮王后閔氏(明成皇后)在景福宮中被日本人暗殺,而閔妃所代表的親俄、親美勢力(即所謂“貞洞派”)隨之被排擠出政府,閔妃的親軍——侍衞隊也被解散。金弘集為首的親日內閣重新建立,朝鮮高宗李熙親日派日本人控制在宮中。
然而,失勢的“貞洞派”並不善罷甘休。乙未事變發生後,學部大臣李完用、警務使李允用等人躲入美國駐朝公使館,農商工部大臣李範晉、侍衞隊參領李學均等躲入俄國駐朝公使館,並開始策劃發動政變、推翻親日政權。參與者包括李載純、安駉壽李允用李完用尹雄烈尹致昊、李夏榮、李學均、玄興澤、閔商鎬、李道徹、林最洙、李敏宏、金鴻陸、李採淵、南萬里、李龍漢、李完膺、崔榮夏共20餘人。
閔妃之死不僅震驚了朝鮮人,還讓在漢城(今首爾)的西方人感到吃驚。閔妃對西方文化抱有好感,支持美國傳教士在朝鮮興辦教育和醫療事業,她被殺害自然令西方人難以釋懷。據經營培材學堂(現培材大學)的美國傳教士亞扁薛羅(H.G.Appenzeller)所説,美國傳教士們對這一悲劇表示“悲痛、震驚和憤慨”。此時,高宗和美國傳教士日益接近。
高宗非常擔心日本人下一個目標就是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他希望身邊能夠有西洋人陪伴,這樣日本人就會有所顧忌,所以他召來了美國傳教士,每次都有一或兩名美國傳教士攜帶手槍入宮,與美國軍事顧問茶伊(W.M.Dye,又作戴伊)一起住在修政殿附近。這些輪流守護朝鮮國王的傳教士包括魚飛信(O.R.Avison)、亞扁薛羅、奇一(J.S.Gale)、訖法(H.B.Hulbert)、趙元時(G.H.Jones)和元杜尤(H.G.Underwood)。
在日本人及親日派的嚴密監控之下,高宗只吃傳教士送來的罐頭,通過耳語、手勢及小紙條來表達他的旨意。元杜尤在高宗和美國公使館之間充當着譯員和信使的角色。 [1]  李範晉等策劃政變時,元杜尤、訖法、魚飛信等傳教士和美國軍事顧問茶伊、美國公使館書記官安連(H.N.Allen,霍勒斯·艾倫)以及俄國駐朝公使韋貝(К.И.Вебер)都捲入其中。

春生門事件經過

當時,乙未事變的真相被西方人披露,日本人及朝鮮親日政權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在此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於1895年11月26日收回乙未事變當天頒佈的廢后詔敕,並罷免與事件有關的警務使權瀅鎮、軍部大臣趙羲淵二人。李範晉等認為機不可失,決定乘此間隙奪權。他們的計劃是這樣的:先募集原閔妃侍衞隊士兵800多人及“壯士”(刺客)40多人,由前平壤鎮衞隊大隊長李道徹任指揮官,原侍衞隊軍官李敏宏、南萬里為副官,在他們的指揮下分兩路攻入景福宮,刺殺金弘集俞吉濬等政府大臣,搶走高宗,奪回政權。他們準備從景福宮東北面的春生門入宮,因為春生門的守將親衞隊第二大隊長李軫鎬已經被李範晉收買,起事時李軫鎬做內應,打開春生門。控制宮廷後,則以高宗名義傳旨俄、美公使入宮保護,由尹致昊引俄、美公使入宮,如此便大功告成。
但是,李軫鎬佯裝被收買,實際上卻將情報抖摟給日本人和親日政權。因此,日本駐朝公使小村壽太郎金弘集等親日內閣成員在11月27日下午就得知了李範晉等的舉事計劃,並緊急商議對策,金弘集等請求日本出兵支援,被小村公使所拒絕。因為他們從李軫鎬處得知李範晉的舉事時間在29日,因此暫時沒有討論出結果,小村也返回公使館。直到27日晚上時,李範晉突然寄給李軫鎬密信,稱本夜舉事,親日政權才開始匆忙佈置防備。 [2]  當夜政變隊伍行進過程中,參與者之一安駉壽亦伺機溜出,向外部大臣金允植告密。 [3] 
1895年11月28日凌晨,兩路亂軍一路自東大門、一路自迎秋門進攻景福宮,會合於春生門前。前200名先鋒隊到凌晨1時以3發炮聲為號令開始行動。他們來到景福宮東北的春生門後,春生門卻不開。於是他們翻牆闖入春生門,當時守門的士兵才5人,其中4人見勢不妙而逃走,1人被抓,並被逼問王宮內守備佈置情況。恰在此時有6名巡邏兵經過,開槍示警,已翻牆的亂兵倉皇撤走,親衞隊第一大隊長李範來聞訊趕來,要求亂兵立即繳械。亂兵確認沒有內應以後,又派一小隊翻牆打開春生門,剩下的亂兵衝進去,此時大量親衞隊士兵將其包圍,亂兵又爭先恐後地逃竄。混亂中,參與者之一的李奎泓抓住指揮官李道徹,扭送至親衞隊處,另一名參與者南萬里也投降,還有4名“壯士”、5名士兵被俘。親衞隊收復春生門以後,欲進一步殲滅門外的亂兵並開炮轟擊,被署理軍部大臣魚允中以勿驚動聖上為由制止。 [2]  [3] 
亂兵通知尹致昊帶美國公使施逸(John M.B.Sill)和俄國公使韋貝等外國使節入宮,等他們到春生門外時,才得悉政變受挫。外國使節對還滯留在春生門外的亂兵們説:“我們是因為聽説國王處於危險中並需要幫助才來的,不能也不應贊同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以任何目的攻擊王宮。你們快解散吧!”説完他們就退回公使館了。 [4]  此前,戴伊、元杜尤等人持槍欲闖入高宗寢殿,守在高宗身邊的總理大臣金弘集和宮內府大臣李載冕命令士兵阻止他們,後來他們發現事情不對,便灰溜溜地離開了。安連率美國使館的一隊水兵來支援,但很快撤走。 [2]  亂兵對外援寄予的希望也就破滅了。到拂曉時,魚允中曉諭亂兵解散,於是他們各自回營。這次政變以破產告終。

春生門事件事後

政變失敗後,李範晉李完用李允用尹雄烈等人紛紛流亡各國公使館,有的還逃出了朝鮮。被抓獲的參與者中,李道徹、林最洙被處死,李敏宏等4人判處無期徒刑,李載純(後被赦免,改為放逐鄉里三年)、安駉壽、南萬里判處3年有期徒刑 [3] 
春生門事件被日本人充分利用,大做文章。此前不久,日本迫於國際壓力將在“乙未事變”中殺害閔妃的包括前日本駐朝公使三浦梧樓在內的48名日本人逮捕,送往廣島審判。但春生門事件發生以後,日本報紙就大肆宣揚歐美外交人士參與其中,同時日本政府指示朝鮮親日政權在審判李道徹等人的同一天將李週會等3名朝鮮人作為乙未事變主謀判處死刑,藉此向外界表明無論“乙未事變”或“春生門事件”都是朝鮮人藉助外國力量的內鬥,兩者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1896年1月20日,三浦梧樓等人以“證據不足”為由被釋放,日本利用“春生門事件”鞏固了在朝鮮的地位。
另一方面,該事件違背了美國政府對朝不干涉政策,因而美國政府要求施逸加強對美國傳教士的管束,不許他們參與朝鮮政治 [5]  ,故此後能援助朝鮮對抗日本的列強就只有俄國了。朝鮮高宗則因此事件中傳教士積極營救他而對美國人好感倍增,助長了他的親美態度。

春生門事件評價

春生門事件反映了朝鮮乙未事變後親俄親美派與親日派之間的殊死鬥爭,同時也是列強爭奪朝鮮的體現。雖然親日派在這次較量中獲得勝利,但也足以説明親日內閣的統治並不穩固,而且親俄派實力猶存,時刻窺伺親日政權。接着,朝鮮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乙未義兵運動,親俄派抓住機會,策劃“俄館播遷”事件,一舉推翻了親日政權,改變了朝鮮國內政局和列強勢力對比。因此,春生門事件可以説是俄館播遷的前奏。
參考資料
  • 1.    Lillias Horton Underwood.Fifteen years among the top-knots:American tract society,1908:p.155
  • 2.    《日本外交文書》卷28,第1冊,第603—612頁。
  • 3.    《高宗實錄》卷33,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條。
  • 4.    《尹致昊日記》第4卷,1895年11月28日。
  • 5.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s, General Records of Department of State, Diplomatic Despatches, Korea, Vol.5, Richard Olney to Sill, Jan. 11, 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