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察秋毫

(漢語成語)

鎖定
明察秋毫(拼音:míng chá qiūháo)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 [2] 
“明察秋毫”本義為視力好到能查辨秋天鳥獸的細毛(明:視覺敏鋭。察:看。秋毫:鳥獸秋天新長出的細毛);後多形容人精明,目光敏鋭,能洞察一切;在句中一般充當謂語、定語;多含褒義。 [2] 
中文名
明察秋毫
外文名
be perceptive to the minutest detail [3] 
penetrate deeply into all things [3] 
拼    音
míng chá qiūháo
近義詞
洞若觀火獨具慧眼洞燭其奸
反義詞
鼠目寸光浮光掠影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
注音字母
ㄇㄧㄥˊ ㄔㄚˊ ㄑㄧㄡㄏㄠˊ
語法結構
動賓式
成文用法
作謂語、定語

明察秋毫成語出處

(孟子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齊宣王)曰:“否。”(《孟子·梁惠王上》) [2] 
後人將“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概括為成語“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成語故事

“明察秋毫”故事配圖
“明察秋毫”故事配圖(2張)
孟子來到齊國,齊宣王向他詢問春秋時齊桓公和晉文公怎樣稱霸的事。孟子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大談如何用道德的力量統一天下的問題,齊宣王不解地問道:“怎樣的道德才能統一天下?”孟子説:“只要大王做任何事都以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為前提,那要統一天下,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了。”
齊宣王忙問:“那像我這樣的人,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嗎?”
孟子説:“當然能。我聽説過一件事,説大王有一天坐在大殿上,看見有人牽着一頭牛從殿下走過,要去殺了祭鍾。大王便説:‘還是放了它吧!看它那可憐兮兮的樣子,真讓人不忍。去找一隻羊來代替它吧!’這件事是真的嗎?”
齊宣王回答:“是真的。”
孟子説:“大王有這樣的仁心,便可以統一天下了。雖然老百姓都認為大王吝嗇,但我知道大王是出於不忍才這樣做的。”
齊宣王嘆了口氣説:“是呀!我們齊國雖然不夠強大,但我又怎麼會吝嗇到捨不得一頭牛呢!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它渾身嚇得發抖的樣子,所以才用羊來代替它的啊!”
孟子説:“大王也別怪老百姓覺得你吝嗇。大王説自己可憐牛,卻用羊來代替,羊和牛又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大王之所以覺得牛可憐,只不過是因為親眼看到了牛,卻沒有看見羊而已。”
齊宣王聽了高興地説:“古人説有的人別人有什麼心思都能猜出來,説的就是先生你吧!我原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先生一説倒是豁然開朗了!不過,這件事和我能用仁德來統一天下,又有什麼關係呢?”
孟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舉了個例子:“假如有人對大王説,他的力量能舉得起千斤的東西,卻拿不起一根羽毛;他的視力能明察秋毫,卻看不見眼前的一車柴草,大王會相信嗎?”
齊宣王搖搖頭:“我當然不信。”
孟子繼續説:“可大王如今能對動物大發慈悲,卻偏偏不能對老百姓仁慈,這是為什麼呢?説穿了是大王不願意而已。所以説,大王沒能統一天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意做啊!” [4] 

明察秋毫成語寓意

在該則成語故事中,孟子告訴宣王要用仁義道德的力量統一天下,同時要對國情明察秋毫,體察民情,現在不是能幹不能幹的事情,而是願意幹不願意的事情。這個故事,不僅體現了孟子極力向宣王推行仁政思想的使命精神,也再次領略了孟子高妙的論辯技巧。在該次論辯中,孟子為正面闡述和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常用譬喻之術,發揮了其獨特作用。在這個故事中,孟子主要運用取譬喻理的方法,以理説明宣王不行仁政是他自己主觀上不作為,而不是不能做。孟子的這種取譬喻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能擊中要害,説服力極強。而且詞彩華贍,痛快流利,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孟子留下的論辯藝術遺產,值得每個人尤其是青年學子很好地學習、借鑑。
另外,明察秋毫成語本身的寓意也值得認真品味和借鑑。明察秋毫多形容人目光敏鋭,能洞察一切,其實質就是昭示每個人要把工作做細、做紮實,實施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是指管理要抓大不放小,要從“小”做起,不放過每一個環節和細節,儘可能將管理中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數量化。其最高境界是把小事做精,把細節作靚。
要做到精細化管理,一要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把每一項細小的工作落到實處,不斷提高工作質量。二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對,而且持續做對,每一項細小的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大處着眼,小處着手,養成注重細節的習慣。養成細緻觀察的習慣,培養敏鋭觀察的能力。所有成功者,無不是從小事做起,無不是關注自己身邊的每一個細節。古人云:“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唯有重視每一個細節,並不斷修正、改善之,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和理想的境界。 [5] 

明察秋毫成語用法

  • 成文用法
“明察秋毫”形容人很精明,對很小的事情也能察看得清清楚楚 [2]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1] 
  • 運用示例
三國魏·曹植 《與吳季重書》:“想足下助我張目寬縱小人,自以為明察秋毫,而實則反助小人張目。” [6]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四十二回:便道:“實系八盆景,內暗藏着萬兩黃金。惟恐路上被人識破,故此埋在花盆之內。不想相爺神目如電,早已明察秋毫,小人再不敢隱瞞。不信,老爺看書信便知。”包公便道:“這裏面書信二封,是給何人的?” [2] 
清·沈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6]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九:“你明察秋毫,比我們知道的事體多,瞭解的清楚……” [2] 

明察秋毫成語辨析

明察秋毫—洞若觀火
二者都比喻看得清楚明白。區別在於:“明察秋毫”強調觀察事物的精細,“洞若觀火”則強調觀察事物的透徹、明白。“洞若觀火”可比喻事物本身非常明白清楚,如“這是洞若觀火的事實”;明察秋毫沒有這個意義和用法。 [7] 
參考資料
  • 1.    明察秋毫  .漢典[引用日期2018-01-29]
  • 2.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01:481
  • 3.    喻家樓編著. 漢語成語英譯詞典[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1998.11:306
  • 4.    遲紅葉編寫;戴友生等繪畫.故事裏的中國 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啓迪篇 全新彩繪版[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8.02:40-42
  • 5.    郭麗著.齊國成語典故今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01:120-121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5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615
  • 7.    周宏溟編著.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0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