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海馬

鎖定
日本海馬(學名:Hippocampus mohnikei)是海龍科、海馬屬動物。體形很小,側扁,腹部突出;頭部小刺及體環上稜棘發達;體冠矮小,上有不突出的鈍棘;軀幹部七稜形,尾部四稜形而捲曲;吻管狀,很短,短於眼後頭長;眼中等大,側位而高;眼間隔窄小,微凹;鼻孔很小,每側2個;口小,端位,口張開時略呈半圓形;無齒;鰓蓋突出,光滑不具放射狀紋;體無鱗,全體包以骨環;體暗褐色,頭上吻部及體側具斑紋。
日本海馬屬暖温性魚類,喜棲於底質為砂礫的近海海區,常見於沿海及內灣的中潮線至低潮線帶的海藻叢中,以尾部纏在藻體上時而作緩慢直立遊動。生長速度較慢。主食橈足類、端足類、枝角類、蝦類等活餌。分佈於從印度曼納爾灣到朝鮮和日本本州北部的水域。
(概述圖參考資料: [1] 
中文學名
日本海馬
拉丁學名
Hippocampus mohnikei
別    稱
莫氏海馬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海龍目
海龍科
海馬屬
日本海馬
亞    種
0 [2] 
命名者及年代
Bleeker, 1853
同義學名
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 1856
英文名
Japanese Seahorse
英文名
Lemur-tail Seahorse
保護級別
IUCN標準:VU(易危) [1] 

日本海馬形態特徵

背鰭16~17;臀鰭4;胸鰭12~13;體環11+37~38。 [3] 
日本海馬
日本海馬(5張)
體長為頭長4.5~7.8倍,頭長為吻長2.4~3.3倍,為眼徑4.0~6.2倍,為眼間隔5.8~6.1倍。 [3] 
體形很小,側扁,腹部突出。頭部小刺及體環上稜棘發達。體冠矮小,上有不突出的鈍棘。軀幹部七稜形,尾部四稜形而捲曲。軀幹部第1、4、7、11,尾部第5、9、10、12體環上稜特別發達。吻管狀,很短,短於眼後頭長。眼中等大,側位而高。眼間隔窄小,微凹。鼻孔很小,每側2個,相距很近,緊位於眼前。口小,端位,口張開時略呈半圓形。無齒。鰓蓋突出,光滑不具放射狀紋。鰓孔小,位於鰓蓋後上方。頸部頭側及眶上各棘均發達。肛門位於本環11節腹面。 [3] 
體無鱗,全體包以骨環,以背側稜棘最為發達,其次則為腹側稜棘,其他稜棘短鈍或不顯明。 [3] 
背鰭較發達,位於軀幹最後三環及尾部第一環的背方。臀鰭短小,緊位於肛門後方。胸鰭寬短,呈扇形。無腹鰭及尾鰭。各鰭無棘,鰭條不分支,雄魚尾部腹面具孵卵囊。 [3] 
體暗褐色,頭上吻部及體側具斑紋。 [3] 

日本海馬生活習性

日本海馬屬暖温性魚類,喜棲於底質為砂礫的近海海區,常見於沿海及內灣的中潮線至低潮線帶的海藻叢中,以尾部纏在藻體上時而作緩慢直立遊動。常靠背鰭扇動,作垂直游泳,尾部緩緩擺動,觸及海藻等附着物時即纏繞其上,身體停立水中不遊動;或是2尾海馬尾部互相纏繞,浮游於水中。生長速度較慢。適温範圍5~36℃,最適為25~29℃。適鹽範圍4~38‰,最適為10~30‰。主食橈足類、端足類、枝角類、蝦類等活餌。 [3]  [4]  [5] 

日本海馬分佈範圍

日本海馬分佈於從印度曼納爾灣到朝鮮和日本本州北部的水域。包括孟加拉柬埔寨、中國(廣西、廣東、福建、浙江、天津、山東、遼寧、江蘇、河北、海南、香港、台灣)、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利福尼亞、加利福尼亞、安得拉邦、安達曼羣島)、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緬甸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1] 
日本海馬分佈圖 日本海馬分佈圖

日本海馬繁殖方式

日本海馬在4~10個月性成熟。卵胎生。飼養條件下3~8個月即達性成熟,每胎產仔10~400尾左右。體長90毫米以下的日本海馬絕對作卵量92~475粒,一尾全長110毫米的日本海馬絕對作卵量達775粒。一年能繁殖多次。在中國南海的生殖期為4~11月,以6~9月為盛期,黃海和渤海為5~7月,期間水温20~28℃。壽命較短,2~3年。 [4]  [5]  [6] 

日本海馬保護現狀

日本海馬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1]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 [3] 

日本海馬種羣現狀

迄今為止,還沒有專門針對日本海馬的水下調查或種羣估計(2016)。日本海馬在2000年進行的貿易調查表明,在其分佈範圍內的種羣數量大幅下降了30~68%(Giles等人 2006,Perry等人 2010)。在柬埔寨,漁民報告捕獲量從2010年的每月30只下降到2014年的每月5~10只,如果推算到10年,則下降88%(Aylesworth等人2016)。根據報告的數據能證明日本海馬的種羣數量仍然顯示下降,而且人類對其棲息地的破壞沒有停止,可能正在加速。 [1] 

日本海馬主要價值

  • 藥用價值
日本海馬乾燥全體入藥,名海馬。夏、秋在捕捉魚、蝦時,將海馬揀出洗淨,去內臟,同時除去外部黑褐色皮膜,將尾部捲曲盤好曬乾,按大小成對結紮。藥用時多用酒制,將海馬用黃酒浸潤,微火烤制酥鬆並呈黃色即可。味甘、鹹、温。歸肝、腎經。具有温腎壯陽散結消腫之功效。主治陽痿、遺尿、腎虛作喘、跌打損傷。外治癰腫疔瘡。 [5] 
  • 營養價值
日本海馬蛋白質含量為67.9~73.56%。其水解氨基酸含量較高,總量達59.85~65.82%。所含的17種氨基酸中,7種為人體必需氨基酸,佔總氨基酸量的30%左右。脂肪中的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共佔14.1%。 [5] 
  • 經濟價值
日本海馬為名貴藥用魚類,在中國有南方人蔘之稱,是海洋捕撈對象,但無專門的捕撈工具,為拖蝦作業產品。自1957年在中國廣東試養成功後,日本海馬已成為養殖對象,中國從南到北均有養殖。 [6] 
參考資料
  • 1.    Japanese Seahorse  .IUCN[引用日期2020-04-08]
  • 2.    Hippocampus mohnikei Bleeker, 1853  .ITIS[引用日期2020-04-08]
  • 3.    趙盛龍,徐漢祥,鍾俊生,陳健主編.浙江海洋魚類志 上: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453
  • 4.    林龍山著.東山灣及其鄰近海域常見游泳動物:海洋出版社,2013.12:59
  • 5.    李軍德,黃璐琦,李春義主編.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典 下: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2:648
  • 6.    王鵬,陳積明,劉維編著.海南主要水生生物:海洋出版社,201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