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於國

鎖定
邘國,又稱於國,是中國歷史上商朝至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在今河南省沁陽市西北十五公里的西萬鎮邘邰村。始封之君是武丁之子於侯。
中文名
於國
別    名
於國
行政區類別
中國歷史上商朝至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
所屬地區
河南省沁陽市
地理位置
河南省沁陽市西北十五公里的西萬鎮邘邰村
首任君主
於武公
大冢宰
鄧百來
後    裔
淄博鳳凰鎮中金村于姓

於國歷史背景

商朝時,盂器皿是當時生活中必需品,河南睢縣一帶生活着一支擅長製作盂器皿的部落,稱為盂部落,也稱為邘方,即在甲骨文的卜辭中所屢見的盂方。到了商朝中後期,盂方為商所滅,商王武丁的一個兒子被封為邘侯,建立子姓邘國,後遷移到今河南沁縣西北。到商朝晚期的時候,邘國已經發展成為人口眾多的方國。同時期的黎國也是較為強大的方國,邘國和黎國當時成為周文王進攻商朝的最大障礙。《皇王大紀》記載,商末“西伯勘黎,邘侯來援,南宮适虜邘和黎二君,遷邘侯於翟,免黎侯歸國自省”。周初國滅,子孫以國為氏,於侯子孫分別北遷於河南濮陽東南和山西盂縣。這史書上最早記錄的于姓人羣,於氏至少也有3300多年的歷史了。
周王朝建立後,為加強統治,大舉分封諸侯。由於邘城北扼上黨之門,南控虎牢之險。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武王將邘城作為周王朝半壁江山的依託,特封其次子邘叔(姬誕)於邘,建立邘國。
邘叔為繼承祖先以人為本,由人而上通天文,下及地理,旁通物理的人文文化體系。他遠追姜原和棄,改“邘城”為“邘邰城”,近在邘邰城西北角上設立祭壇,以祭拜社稷之神,名為‘社稷壇’。本來,‘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穀之長,故祭而祭之也’。可在當時,邘叔不僅把‘社稷’視為周王室的代稱,更有以社為母,祭其周的始祖姜原、后稷之意。這一祭習在邘城延續數千年,直到今天,邘邰村名已歷經了3000餘年而未改。

於國遺址

現邘邰村東仍有邘國古城遺址,邘國古城遺址為長方形,東西約820米,南北580米,總面積480平方米,城周圍有城壕。城由內城、外城組成。內城在東,外城在內城西北,現為邘邰村。
現存邘國故城(內城)城牆有東西兩面,東長150多米,北長450多米,高2-7米,寬12-17米。專家們從城牆夯窩考證,古城牆分三層,分別是商、周、漢三個朝代修建。《水經注》記載:邘水出太行之阜山。其水南流至邘城西,又東南經孔子廟東,又東南經邘亭西,又東南注於沁。

於國成就

古於國故城東還有殷商時期邘國人修築的防洪堤壩,後人稱作為“故嶺”,現存東西寬12米,南北長2000多米,可能是為保護當時邘國的國都(古邘城)所修築的。該堤壩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抗洪防汛工程之一,而且它的修建年代要比都江堰鄭國渠早一千二百餘年。 [1] 

於國相關簡介

邘國

國君姓氏
子姓、姬姓
爵位
公爵
國都
位於今河南省沁陽市西萬鎮邘邰村
始封此國者
周於武公
始祖
於叔
興亡年代
西周早期 至 不明
滅亡原因
亡於秦國
史書記載
左傳
周武王第二子叔的封國
於國,都邑在今河南沁陽市西北15公里的 邰村東,現存殘垣遺蹟。 原來是商朝的同盟國。《尚書·大傳》曰:"文王受命……二年伐於。"《泰誓》:"我武惟揚,侵於之疆,則取於殘,殺伐用張,於湯有光。"於即 。武王滅紂之前,其父文王已伐滅於國。待周人滅商之後,於國就封給了於叔,時間應在成康之世。春秋初年,於國可能已被秦國所滅,成為秦國的領地。《左傳》載,前712年周桓公從秦國手中奪取於、劉等國的土地,而將自己無法佔有的温、原等十二邑給秦國,至使周、秦失和。
晉成王弟唐叔的封國
武王死後,唐地有亂,周公滅唐後封叔虞。《史記·晉世家》曰:"唐在河汾之東。"唐地所在,頗有爭議,有翼城、鄂地、永安、河東平陽、太原晉陽等説。總之,初封唐國當在商末唐國的故地。叔虞的兒子燮都於晉水之陽,改稱晉,又稱故絳(今山西省曲沃與翼城交匯處的天馬-曲村遺址)。約前725年晉昭侯曾遷都於翼(山西翼城),前678年晉武公代晉,又都故絳。晉景公時,遷都於新絳(山西侯馬)。
參考資料
  • 1.    《邘國故城》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