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邰城

鎖定
斄(邰)城又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古邰國, 后稷所封也。有后稷祠姜嫄”。該遺址西起姜嫄村,東至杜家坡村,沿渭河東西分佈,全長7公里,另有漆水河東岸原邊上以鄭家坡為中心,北起橋東村,南止廟底村,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600米的大型城垣遺址。邰城是周人的發源地,有四個核心區,一個是邰封裏周圍的古邰城,一個是鄭尚坡為中心的先周邰城,另一個是姜嫄村、白龍灣圍成的周邰城,再一個是法禧村、杜家坡圍成的秦漢斄城。
中文名
邰城
別    名
武功
地理位置
雍州武功縣西南
相關人物
后稷姜嫄
著名景點
后稷祠姜嫄
分    佈
沿渭河東西分佈,全長7公里

邰城綜述

邰城
邰城(3張)
在大邰城範圍內,已經肯定了鄭尚坡遺址、姜嫄遺址、姜嫄東北遺址(即太室姜遺址)、尚德遺址、法禧遺址和疙瘩廟遺址等,初步發現了內涵極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西周戰國、秦漢等不同文化時期的大型居址、周人宗廟和大量地下文物。目前已有古邰國遺址鄭家坡遺址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邰城遺址並未全面發掘,地下還有什麼文物不好斷定,按照《山海經》記載,周王陵就在邰城。作為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在全國選取的的三個考古點中的其中之一的鄭尚坡遺址1981年寶雞市考古隊正式發掘,揭露面積2000平方米,時代約相當於二里頭文化晚期至二里崗下層,中期約在太王遷岐前後;晚期約在文王作豐時。秦斄城有較多的搶救性發掘,夏邰城則未有任何發現,但地面特徵足以揭開歷史之謎,這是文化底藴最為豐富的特殊環境。
在楊淩示範區李台鄉圪瘩廟村、柔谷鄉法喜村(柔谷鄉原隸屬寶雞市管轄,2008年下半年劃歸楊陵區)以南,渭河北岸的二級台地上,有一處內涵極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西周—戰國—秦漢等不同文化時期的大型居住遺址。
由於夏邰城存在春宮、閟宮、厈宮、成宮、康宮、師宮和鄭宮以及功能完整的周廟羣,所以可以斷定夏邰城為宗周。相應地,秦斄城可以斷定為西周豐都,而秦豐村(秦汧都)可以斷定為西周南鄭。

邰城先周邰城遺址

邰城簡介

邰城
邰城(2張)
咸陽西60公里,有一處4500年以上的大型城垣遺址,這就是上個世紀被考古界稱之為“九十年代考古界重大發現”的武功鄭家坡先周遺址。鄭家坡遺址位於武功漆水河東岸原邊上,北起橋東村,南止廟底村,南北長3000米,東西寬600米。在這座先周時代的城垣遺址上,考古學家根據當地民間傳説和見到的銅鼎、銅甗、銅觚等文物,對此進行了大面積保護性發掘。從出土發現的17座房基、15個灰坑、3個窯穴、2個陶窯和門類較多的上百件陶器、石器、骨器、銅器及整個城垣壕溝、地貌特徵推測,應為后稷部落族封國有邰之城邑,出土文物佐證了《詩經》、《史記》等史料記載的真實性。 [1] 
位於武功縣武功鎮東約500米漆水東岸塬上,塬下漆水自北向南流10公里匯入渭河,村北1公里處漠浴河自東北而來匯入漆水,村西南2公里處湋河由扶風西來,在滸西莊村東與漆水合流。此遺址北至尚家坡村,南到廟底村,南北約3000米,東西約500米。尚家坡村亦有古文化遺址,鄭家坡遺址與其相連,故稱“鄭尚坡遺址”。

邰城出土文物

鄭尚坡遺址1980年發現,1981年寶雞市考古隊正式發掘。揭露面積2000平方米。發掘區分南北兩個小區,中間有一條呈東西走向的壕溝,早期遺存主要分佈在北區,時代約相當於二里頭文化晚期至二里崗下層,中期約在太王遷岐前後;晚期約在文王作豐時。中、晚期遺存在兩小區內均有分佈。
邰城
邰城(4張)
鄭尚坡遺址內發現先周時期的房基17座,灰坑15個,窖穴3個,陶窯2個。根據地層關係,可分為早、中、晚三期,其遺物主要有陶、石、骨器等多種。陶器有鬲、盆、罐、甕、尊、簋、盂、豆、甗、缽、杯、盤以及甑箅、陶紡輪、陶輪、陶拍等;石器有鏟、斧、矛、鑿、刀、鏃、鑽墊、石紡輪等;骨器有鏃、鏟、錐、匕、針、笄等。還發現銅鏃、卜骨、陶人頭像等遺物,根據地層關係和器物的形制,也分為早、中、晚三期。
早期房基為半地穴式,門向北,門道斜坡狀,下端有台階。門通道將房屋分作兩室。陶窯為豎穴式,由窯室、窯箅、火膛組成。陶器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以紅褐陶為主,灰陶較少。磨光黑皮陶較少。陶器以手製為主,兼用模製,盛行粘接法。表面除素面和磨光以外,紋飾以粗疏散亂的繩紋為主,還有印紋、弦紋、附加堆紋和刻劃符號。器形有鬲、盆、罐、甕、尊、甑、箅等。另外還有骨笄、石鏟、卜骨等遺物。
中期房基有長圓形、圓形半地穴式。房屋分兩室,中有通道。前室大,後室小。窖穴有袋狀,坑底經過加工。陶器仍以紅褐陶為主,灰陶較早期增加。紋飾以繩紋為主,印紋種類增多,常見的還有方格紋、乳釘紋、重菱紋、葉脈紋、“S”形紋等。附加堆紋繼續使用,亦發現有刻劃符號。器形有鬲、缽、深腹盆、簋、盂、盤等。還有石刀、錛、鑿、紡輪、陶拍、骨鏃、笄、銅鏃和卜骨、陶人頭像等遺物。
晚期房屋為淺地穴圓形。其中一處灶坑位於室的西北正中,有火膛、火眼、進火口和出煙口。室內有柱洞。室內活動面狹小,似為炊事專用的廚房。生產工具有陶紡輪、骨鏃、石錛等。

邰城發現意義

鄭家坡遺址的早、中、晚三期是同一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文獻記載周人早期活動在漆水下游一帶,鄭家坡遺址就處在這個範圍之中,鄭尚坡遺址科學發掘獲得的器物羣,為探索先周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對研究先周文化淵源和周族的起源等重大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尤其是房屋、陶窖、窖穴等遺蹟和生活用具、生產工具的發現,為研究先周時期的居住狀況、生活方式、經濟狀態等提供了新的資料。從而充分證明,鄭尚坡遺址的文化遺存是西周以前周族的早期文化,應屬於先周文化。鄭尚坡遺址於1981年2月文物普查時發現,同年10月至1983年8月,由寶雞市考古隊正式發掘。

邰城影響及意義

1984年《文物》雜誌第7期該遺址《發掘簡報》發表後,國內引起高度重視,著名學者紛至沓來實地考察,尹盛平先生以此次發掘所撰寫的《先周文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把先周史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階段。1990年該遺址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邰城秦漢邰城遺址

邰城考古發掘

邰城遺址該遺址東西分佈地勢較為平坦,由北向南呈緩坡狀。在遺址西南的土壕岸上及東南耕地表面,發現了大量的灰坑灰層遺蹟,新石器時代的灰坑更是多處分佈。灰坑深2-5米、寬1.25-6米、形狀多以袋狀和錐狀為主,其次為不規則狀,並發現有紅燒土和光滑的土壁。從地層看,地表20釐米至50釐米以下是1.8米至3米厚的文化層。
位於楊凌(原扶風縣)揉谷鄉法禧村周圍。遺址內發現有大量灰坑,秦漢粗繩紋磚瓦,雲紋瓦當、五角水管、鑄鐵作坊遺址等。1978年平整土地時,發現有寬約10米左右的秦漢時期城牆基址。尤為重要的是這裏出土了刻有“邰”字銘文的秦代銅鼎和銅温壺等。與史書記載相印證,這裏就是“邰”城遺址,亦即西魏之武功城所在。在其周圍的殿背灣、尚德、陵角、陵灣、陵東、石家、太子藏、楊陵火車站南各村,都發現有大量的從戰國到秦漢的墓葬區。僅石家六隊一條長不到百米的土崖上,就暴露有秦漢墓葬30多座,出土了大量銅、鐵、石、陶器等遺物。 [3] 

邰城文化類型

在遺址的東部,李台鄉圪塔廟村東南約500米處的斷面上發現有白灰層,灰層厚0.4-0.6釐米,內涵豐富。遺物多為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類型和龍山時期文化類型。
其中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的殘片多以泥質夾砂和紅陶為主,主要裝飾紋飾有線紋,繩紋和黑彩圓點弧線紋。從殘片可辨認的器形有圓底缽,重唇口尖底瓶,寬沿盆、罐、鬲足等。
龍山文化的陶片多為夾砂灰陶,主要裝飾紋飾為籃紋或附加堆墳,主要器形有寬沿盆、罐和三足器。石器有:石錛、石刀、石錘、石矛、石斧等;同時,遺址內有部分西周遺存,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器物有繩紋飾的罐、鬲等。

邰城發現過程

1978年平整土地時,在遺址的西邊柔谷鄉法禧村以東200米處發現有寬約10米秦漢時期夯牆遺蹟和長達12米的居住遺址、高約4米、寬約2米的窯穴遺蹟和鑄鐵作坊遺址等。
歷年來還出土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如:秦漢粗繩紋磚瓦,五角水管、繩紋、筒瓦、板瓦、雲紋瓦當等。另外,在殿背灣、尚德、陵角、圪塔廟村、以及東北處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校區周圍還分佈了大量的戰國到秦漢墓葬。
僅在1986年學校行政樓建設時,就發現秦漢墓葬80多座,咸陽市文管會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報告見考古與文物、1992年3期),出土了大量不同質地的文物,如:石斧、陶碗、陶倉、陶釜、陶罐、陶紡綸、骨鋤、小銅鏡、銅戈等器物。

邰城意義

邰亭陶器 邰亭陶器
尤其重要的是在這一帶出土了帶有“邰市”、“邰亭”印文的陶罐,刻有“邰”字銘文的秦代銅壺和銅温壺等器物。
該遺址原名疙瘩廟遺址,1986年咸陽市地名辦公室根據地名普查資料會同省文物專家對遺址進行實地考察。據《史記周本記》、《史記秦本記》、《水經注》、《扶風縣誌》、《武功縣誌》等文獻記載:“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始置邰縣,秦漢時置邰城”,出土器物銘文證明其地望與史籍記載相印證,故更名為---古邰國遺址(邰城為邰國都城)。
古邰國都城邰城遺址內涵豐富,地層疊壓清楚有序,跨時代區域性較長,對研究不同時期的文化遺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57年5月31被公佈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