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昉

鎖定
方昉(旅美畫家,設計家)現定居上海。曾擔任上海現代美術設計家協會秘書長,上海漆畫協會副會長等,現為美國中美油畫學會理事。1976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藝術系。1976年--1990年任上海文藝出版社美術編輯。主要作品:1981年《海嘯》裝幀設計獲全國書籍裝幀展優秀設計獎;1988年《同構·意象》論文獲華東地區技術美學優秀論文獎;1988年《牛神》壁掛設計獲上海壁掛設計展二等獎;1989年《十大民間故事》裝幀設計獲華東地區書籍裝幀展一等獎。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展覽和畫廊展覽。
中文名
方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職    業
藝術家
性    別

方昉人物簡介

方昉 方昉
方昉在上海畫壇成名較早,早年曾在農村與馬相伴,自詡聽得懂馬的語言。他留學美國多年,作品至今還掛在美國紐約希爾頓飯店的大堂裏,被視作鎮店之寶。在他的筆觸中,流淌着原始的人類渴望,與馬的力量與慾望是相通的。我們還似乎感悟到自然與人類,文明與山巒之間不可預測的交合。在最近他的《馬語者》的系列中,樹花的濕潤伴隨着山林的枯燥無味,帶有抽象形式的生存的飢渴,他講述了人類偏見的悵惘和藝術家對自然的真誠。
他繪畫作品中的河流樹木山坡,不是冷冰冰的無情物,而是充滿靈性、浸透了畫家熾熱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特別具有藝術感染力。

方昉人物經歷

方昉油畫作品
方昉油畫作品(15張)
1996年至今創辦上海蘭格環境設計工程設計有限公司,1991-1995年美國紐約設計傢俱樂部設計師,1990年美國芝加哥東西方畫廊訪問學者,1982年創辦全國最早的設計刊物《設計新潮》雜誌,擔任主編,1967年-199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美術編輯,參與創辦“藝術世界”雜誌。1976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藝術系。 [1] 

方昉人物成就

油畫《 德本坊》
作品曾多次被海內外著名人士及美術館收藏。其中“馬語者NO5”由美國紐約希爾頓飯店收藏。1999年入選“世界藝術家名人錄”。1996年至今創辦上海蘭格環境設計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2005年2月洛杉磯JKD畫廊(美國)2004年9月上海劉海慄美術館“拾·20實驗畫展”(中國)2004年2月紐約藝術家畫廊(美國),2004年1月洛杉磯BERGAMOT STATION 藝術中心(美國)2003年11月上海LAVIAD畫廊(中國)2002年10月上海劉海慄美術館(中國)。
1990年2月芝加哥東西方畫廊(美國),1989年北京,中國第七屆全國美術展覽,1988年入選香港藝術展(香港)1987年芝加哥Sagnet畫廊(美國)1985年北京,中國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1983年參與上海最早的現代藝術展《實驗畫展》(拾人畫展)。

方昉藝術特點

2003年作 馬語者 No.9 布上 油彩
方昉用新表現主義手法展現主題。形象的解構,強烈的色彩,在衝擊中展開繁複的實驗,記錄了某種迴盪在尋覓生存的繁複之中。繪畫中爆炸性的動力。同時也泄露出自己內在的特質,記憶被喚醒,那死氣沉沉的回憶今天被畫筆所喚醒。
這些繪畫作品表明了他更明顯的象徵性的風格,早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塊的色彩和鋪張的筆法外形的描繪,無論縮影表現的馬頭,或是更大的、俯卧的動物,都暗示了藝術家在繪畫中藝術構成的分歧。對原野與馬的情感,虛擬的敍述,使畫布喚起讀者的內心的感應。沉默的背景融合在表面的粗放,一種難言的感觸從畫中溢出,馬的動態中所表現的奮爭、親吻、躺卧、站立,在嚴冬的肅穆中,糾纏、擁抱、野性的熱情。當每一匹都站立起來時,這首合唱曲便包含了記憶的停頓,那裏面有辛酸和艱難,怒吼與歡樂,這一切,都從時間的通道中賦予藝術以創造力和魅力。
方昉摸索出一種不同於現代繪畫的技法。不透明的地平線由層層筆墨堆積和渲染,他用熟練的技法、濃厚的色調和大膽明亮的構造,精確闡述了其與眾不同的畫筆語言。重點藏在每一筆的色彩之中,凸現圖形的完美融合,體現了調色板的靈巧運用。表現了藝術家對色彩規律的堅持。馬的內在特質和高貴,融合了往昔的情感,它們無盡辛酸的命運,似乎對比着快樂,殘忍和狂熱。熱情保留下來了,記憶的回聲也記錄下來了,那探求一種遙遠語言的問題已然解開,答案是從朦朧到清晰的一種純粹表達。
作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家,方昉反省了現代生活中精神上的貧窮、肉慾和性慾的飢餓。他從來不為某種意圖而畫,或者扭曲、攫取,而是用出自於內心,自由的手揮舞,因而作品富有強度和衝動,茂盛和豐富成為了顯著的特徵,還有一些被遺忘許久的情感。方昉認為,裸露的眼睛是主觀的,但也應該有一個足夠充裕的空間讓讀者去觀察,去洞悉和辨別他們自己的體會和解釋。那不用很有智慧的,或者思考的,那結果看起來是情緒的。

方昉美國歸來

方昉油畫
他去了美國好多年,重新回來便有被邊緣化之感。那時的方昉,充滿激情,充滿浪漫的憧憬,他不拘形式地宣泄着自己的藝術衝動。從創作油畫、美術設計、磨漆畫、陶藝到編雜誌,廣泛涉獵,影響一時。
在美國經歷了事業、生活和愛情的滄桑變幻,現在他又重新出現在江東父老面前。他不願被人稱自己是“海龜”。他願意人們還是把他當過去的小兄弟。他從不像某些“海龜”那麼虛構自己在海外的輝煌,而總是坦然笑談自己在海外曾經有過的種種不堪。
回到上海,他便買了房子作了畫室。開始的時候他有些茫然。在美國時,他經常用畫筆追索自己在黑龍江農場的青春歲月。他駕過馬車,馬便成了他複雜感情世界的載體。他的一幅《馬語者》油畫,如今還裝點着紐約希爾頓酒店的大堂。但現在他卻不知道畫什麼才能喚起他以往的激情和記憶來。
當有一天,方昉又一次讓朋友們來看他最近一批老城廂題材作品時,大家都覺得眼睛一亮,感到他終於找到了屬於他自己的“家園”。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那麼畫得輕鬆自然——畢竟在自己家裏要比別人家裏自由嘛。沒有必要更多地評説方昉的畫,因為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家,他愛如何行坐起卧都是他的自由了。這對所有畫畫的人來説,都是同樣重要的。

方昉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1981年《海嘯》裝幀設計獲全國書籍裝幀展優秀設計獎;1988年《同構·意象》論文獲華東地區技術美學優秀論文獎;1988年《牛神》壁掛設計獲上海壁掛設計展二等獎;1989年《十大民間故事》裝幀設計獲華東地區書籍裝幀展一等獎。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展覽和畫廊展覽。

方昉作品評價

方昉 2005年 城隍天下
“他用熟練的技法,濃厚的色調和大膽明亮的構造,精確闡述了其與眾不同的筆畫語言”;“他從來不為某種意圖而畫……而是用出自於內心,自由的手揮舞,因而作品富有強度和衝動,茂盛和豐富成為顯著的特徵”。“一種風格從傳統繪畫中脱穎而生,那源自於藝術家方昉先生的熱情,勇氣和感性。他的作品藴含着一股強大的感染力……他那傳統和現實結合的手法,富有思想和感情的畫技,成為畫壇的一枝獨秀。”

方昉人物評價

方昉是個西畫家,20年前,上海的一批西畫家非常倔強地表達自己西畫意向的時候,方昉是其中很精準的一個代表。方昉是一個很純粹的畫家,所以當他西畫了的時候,他很真誠地接受了西畫人體的這個最本真的理念。同時也因為西畫人體的經典時候已經過去,方昉就具像片段方昉中國式那樣人體了。因為經典已不會再來,所有人的所有的描繪都已不再經典,方昉也就給他的人體畫署上了片段這個名字。
參考資料
  • 1.    方昉  .雅昌藝術網[引用日期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