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New Drugs)是指化學結構、藥品組分和藥理作用不同於現有藥品的藥物。根據2016年發佈的《化學藥品註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新藥是指未在中國境內上市銷售的藥品
[3]
,指含有新的結構明確的、具有藥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臨牀價值的藥品。境內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藥。指在已知活性成份的基礎上,對其結構、劑型、處方工藝、給藥途徑、適應症等進行優化,且具有明顯臨牀優勢的藥品。
[1-2]
- 中文名
- 新藥
- 外文名
- New Drugs
- 來 源
- 中藥、天然產物、合成化學物質
- 途 徑
- 利用DNA基因重組技術進行篩選
新藥新藥註冊
編輯註冊按照新藥申請的程序申報,但改變劑型但不改變給藥途徑,以及增加新適應症的註冊申請獲得批准後不發給新藥證書(靶向製劑、緩釋、控釋製劑等特殊劑型除外)。新藥經申請、檢驗、審評、生產現場檢查合格後,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審核發給新藥證書,申請人已持有《藥品生產許可證》並具備生產條件的,同時發給藥品批准文號。
新藥新藥來源
編輯新藥新藥開發途徑
編輯3.對現有藥物進行化學結構改造(半合成)或改變劑型,以獲得高效低毒應用方便的藥物。
4.對於機體內在抗病物質(蛋白成分)利用DNA基因重組技術(即將DNA的特異基因區段分離並植入能迅速生長的細菌或酵母細胞,以獲得大量所需蛋白藥物)進行篩選。
新藥新藥研究
編輯新藥臨牀前研究
該階段的主要內容為處方組成、工藝、藥學、藥劑學、藥理、毒理學的研究。對於具有選擇性藥理效應的藥物,在進行臨牀試驗前還需測定藥物在動物體內的吸收,分佈及消除過程。臨牀前的藥理研究是要弄清新藥的作用範圍及可能發生的毒性反應,在經藥物管理部門的初步審批後才能進行臨牀試驗,目的在於保證用藥安全。
新藥臨牀研究
新藥臨牀研究是確定一個藥物在人身上是否安全有效的關鍵一環。一般按其目的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應進行①安全性預測。可在少量自願者(包括患者或正常人)進行,一般在10~ 30例正常成年志願者觀察新藥耐受性、找出安全劑量。②有效性試驗(100例)再選擇有特異指徵病人按隨機分組,設立已知有效藥物及空白安慰劑雙重對照(對急重病人不得采用有損病人健康的空白對照)並儘量採用雙盲法(病人及醫護人員均不能分辨治療藥品或對照藥品)觀察,同時還需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計算藥動學數據。③較大範圍的臨牀研究:受試驗例數一般不少於300例。先在一個醫院以後可擴大至三個以上醫療單位進行多中心合作研究。最後一個階段為④廣泛的安全性,有效性考察:對那些需要長期用藥的新藥,應有50~100例病人累積用藥半年至一年的觀察記錄,由此制定適應證、禁忌證、劑量療程及説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後,再經藥政部門的審批才能生產上市。
新藥售後調研
- 參考資料
-
- 1. 《關於調整進口藥品註冊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政策解讀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引用日期2021-11-01]
- 2. 總局關於發佈化學藥品註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2016年第51號)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引用日期2021-11-01]
- 3. 總局關於發佈化學藥品註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2016年第51號)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引用日期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