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發村

(雲南省會澤縣待補鎮新發村)

鎖定
轄安家村一村、彭家村、安家村二村、新發村、王家灣、尹家沙壩6組 、尹家沙壩7組、尹家沙壩8組、尹家腦包、譚家沙壩、李麻子溝、胡家村、徐家村、大海子、晏家小橋等1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 962户,有鄉村人口4013人,其中農業人口4013人,勞動力271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63人。
全村國土面積14.82平方公里海拔2350米,年平均氣温10℃,年降水量1074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611.1畝,人均耕地 0.42 畝,林地556.45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畜牧業 [1] 
中文名
新發村
外文名
Xinfa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村莊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地理位置
雲南省會澤縣待補鎮
面    積
14.82 km²
氣候條件
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013人
車牌代碼
雲D
方    言
曲靖方言

新發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11.1畝,其中:旱地1611.1畝,人均耕地0.42畝,主要種植馬鈴薯、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56.45 畝;荒山荒地20062.45畝。

新發村基礎設施

通電工程 通電工程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90户通自來水,有256 户飲用井水,有256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27.06%)。有946户通電,有251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501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26.53%和52.9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306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303户,分別佔總數的32.35%和32.03%。
該村到待補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10輛,摩托車90輛。
到2006年底,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5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65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69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新發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2.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9萬元,佔總收入的38.34%;畜牧業收入 139.35萬元,佔總收入的60.0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416頭,肉牛197頭,肉羊280頭;;林業收入3.8萬元,佔總收入的1.64%;工資性收入109.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0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9.2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60 人,佔勞動力的37.6%,在省內務工960人。

新發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該村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劃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輸出力度發展勞務產業。

新發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946户,共鄉村人口3795人,其中男性2065人,女性1730人。其中農業人口3795人,勞動力 2553人。該村以彝族和漢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33人。
到2010年底 [2]  ,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08人,參合率81.9%。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衞生院4公里。

新發村村務公開

2010年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 9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611.1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新發村文化教育

學校全景 學校全景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中學生286人,距離待補鎮中學7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26人,其中小學生340人,中學生286人。

新發村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6個,共有黨員70人,少數民族黨員5人,其中男黨員8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78人。

新發村新農村建設

通過“整鄉推進”扶貧開發試點,使全村15個村民小組1010户4416名羣眾得到全面扶持,系統性整體脱貧,實現收入大幅度增加,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發展後勁明顯增強;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綜合素質有新提高;基層民主政治更加健全,社會和諧基礎更加穩固,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全縣率先實現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具體目標
通過實施“整鄉推進”扶貧開發,使新發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比實施前增長15%以上,其中: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500元以上的達到95%以上,3500元以上的達到60%以上,4000元以上的達到30%以上;人均有糧350公斤以上;基礎產業得到夯實,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基本素質明顯提高,基本保障初步建立,基本隊伍堅強有力,實現户“八有”、自然村“六有”、行政村“六有”。
(1)户“八有”:有一幢瓦頂白牆、具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潔實用的安居房,有一眼節能灶,有一個衞生廁和衞生廄,有一個生產性小水窖或小水池,人均有一畝年產400公斤以上糧食的基本農田(地),人均分別有一畝特色高效經濟林果和經濟作物,年人均有一頭(只)商品畜出售,有一個勞動力掌握一門脱貧致富技術。
(2)自然村“六有”:有進村入組的簡易公路,村內有整潔暢通的硬化道路,有安全衞生的飲用水,有進村入户的通電條件,有廣播電視、電話信號覆蓋,有一批勞動力受到培訓和轉移輸出。
(3)行政村“六有”:有進村公路和行道樹,有合格的村委會辦公用房、支部活動室、衞生室、文化室、獸醫室,有羣眾信任、團結幹事、能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好班子,有切合本村實際的未來五年發展好規劃,有可持續增收的好路子,有維護羣眾利益的好制度。

新發村發展重點

着力使基礎產業得到夯實,有1—2個特色產業,初步形成主導產業突出、規模發展迅速、帶動增收明顯、覆蓋貧困農户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基礎設施顯著改善,中低產田改造基本完成,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得到解決,建制村公路、電、通訊設施、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户户有符合要求的抗震安居房。基本素質明顯提高,有一批勞動力受到農業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並實現轉移就業,有良好的村規民約,户均有1人以上達到新型農民要求。基本保障初步建立,有合格的村衞生所、衞生室和村醫,逐步實現農民有法律保障,羣眾有醫療保障,困難農户有生活保障,軍烈屬有救助保障,老年人有養老保障。基本隊伍堅強有力,村委會有辦公用房和科技文化活動綜合場所,兩委班子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健全,社會秩序良好。

新發村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入選雲南省2021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公示名單(州市美麗村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