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生鄂倫春族鄉

鎖定
新生鄂倫春族鄉,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下轄鄉,地處愛輝區北部,東與張地營子、西峯山毗鄰,南與上馬廠鄉相連,西與罕達氣鎮,北與呼瑪縣三卡鄉相連。 [1]  行政區域面積1700平方千米。 [2] 
截至2018年末,新生鄂倫春族鄉户籍人口有1056人。 [2]  截至2019年10月,新生鄂倫春族鄉下轄3個行政村。 [3] 
2011年,新生鄂倫春族鄉財政總收入344.4萬元。 [1]  2018年,新生鄂倫春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中文名
新生鄂倫春族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
地理位置
愛輝區北部
面    積
1700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新生村
電話區號
0456
郵政區碼
164351
氣候條件
寒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黑N
人    口
1056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新生鄂倫春族鄉建置沿革

新生鄂倫春族鄉
新生鄂倫春族鄉(2張)
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設布特哈八旗,專管鄂倫春、鄂温克、達斡爾等遊獵部落。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抗擊沙俄入侵,清政府在江左舊璦琿城(今俄羅斯境)設置黑龍江將軍衙門,管轄黑龍江兩岸、內外興安嶺廣大區域。此間,為了對鄂倫春族事務進行有效管理,清政府將收撫的鄂倫春族統編入布特哈衙門管轄。布特哈總管衙門講鄂倫春人按其氏族關係及活動區域,分設5路進行管理。路下設若干佐(是生產、軍事合一單位,相當於一個氏族部落),今新生鄂倫春族先輩屬於庫馬爾路。
清光緒八年(1882年),添設了興安城總管衙門。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興安城總管衙因“難期有效”而被裁撤,並於黑龍江、摩爾根、呼倫貝爾、布特哈4城各添協領1員,分別管理5路鄂倫春,其中庫瑪爾、畢拉爾路鄂倫春歸黑龍江(璦琿)副都統管轄。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屬西部特哈總管衙門(設於伊倭齊,今內蒙古莫力達瓦旗)管轄。
民國期間,各路鄂倫春協領公署均隸屬於黑龍江省民政廳蒙旗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黑河解放。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今新生鄉境域屬於璦琿縣張地營子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中共黑河地委根據鄂倫春人熟悉協領公署的特點,成立黑龍江省黑河區鄂倫春協領公署。璦琿縣鄂倫春族事務直接由黑河協領公署管理。
1953年9月10日,璦琿縣鄂倫春族在刺兒濱河畔建村定居。
1955年12月,根據《憲法》建立新生鄂倫春族鄉籌備委員會。
1958年4月15日,成立新生鄂倫春族鄉;同年9月,又改稱新生公社。
1983年4月28日,愛輝縣併入黑河市(縣級),新生公社隸屬於黑河市。
1984年5月,撤銷公社實行鄉(鎮)制新生公社改稱新生鄂倫春族鄉。
1993年4月1日,撤銷黑河市(縣級)建立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屬愛輝區管轄。 [1] 

新生鄂倫春族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新生鄂倫春族鄉下轄5個行政村:新生、新青、新發、新興、新茂。 [1] 
截至2019年10月,新生鄂倫春族鄉下轄3個行政村:新生村、新青村、新發村。 [3] 

新生鄂倫春族鄉地理環境

新生鄂倫春族鄉位置境域

新生鄂倫春族鄉地處愛輝區北部,東與張地營子、西峯山毗鄰,南與上馬廠鄉相連,西與罕達氣鎮,北與呼瑪縣三卡鄉相連。 [1]  行政區域面積1700平方千米。 [2] 
新生鄂倫春族鄉

新生鄂倫春族鄉地形地貌

新生鄂倫春族鄉地處小興安嶺山地西北段的低山丘陵區、丘陵連綿起伏,山區面積大,呈北西至南東走向,平均海拔在300—600米之間,相對高差不大。 [1] 

新生鄂倫春族鄉氣候

新生鄂倫春族鄉屬寒温帶季風氣候。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冬季漫長而且嚴寒乾燥,夏季短、温暖濕潤、光照充足,春季升温快、多大風,秋季降温急驟、無霜期短。 [1] 

新生鄂倫春族鄉水文

新生鄂倫春族鄉境內屬於黑龍江、嫩江兩大水系。大小河流16條,其中卧都河的兩支流發源本鄉,河水西流注入卧都河主流後,最後匯入嫩江。其餘12條河流,河水呈現東南方向流動,注入主流法別拉河,最後注入黑龍江。新生鄂倫春族鄉境內主要河流為刺爾濱河和索爾奇幹河。其中刺爾濱河是匯入法別拉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新生鄉境內北部的河界山,流經新生、上馬廠兩鄉,全長115千米。相繼匯入刺爾濱河支流的還有榆邊河、卡馬卡其河和索爾奇幹河,河槽寬度4—25米,流域面積816平方千米,坡降2.8%—5.1%,水深0.6—2米。 [1] 

新生鄂倫春族鄉自然災害

新生鄂倫春族鄉境內霜凍、乾旱、洪澇時有發生。冰雹平均6年一遇。1984年7月30日,受高冷空氣槽影響,新生鄉連降大到暴雨,降水量達到65毫米,10分鐘最大雨量可達17毫米。2000年,全鄉大豆因久旱遭受蝗蟲、蛀蟲災害受災面積佔全鄉耕地面積的60%。 [1] 

新生鄂倫春族鄉自然資源

新生鄂倫春族鄉境內有野生動物20餘種,主要有狐狸猞猁黃鼬水獺灰鼠麝鼠獾子、貂子、山狸狍子野豬、犴、野兔雪兔駝鹿馬鹿。藥材大約有300多種。 [1] 

新生鄂倫春族鄉人口

2011年末,新生鄂倫春族鄉轄區總人口1074人。總人口中,男性601人,佔56%;女性473人,佔4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17人,佔76%;有鄂倫春、滿、達斡爾等少數民族,共257人,佔24%。2011年,人口出生率7‰,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人。 [1] 
截至2018年末,新生鄂倫春族鄉户籍人口有1056人。 [2] 

新生鄂倫春族鄉經濟

新生鄂倫春族鄉綜述

2011年,新生鄂倫春族鄉財政總收入344.4萬元。 [1] 
2018年,新生鄂倫春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新生鄂倫春族鄉農業

2011年,新生鄂倫春族鄉農業總產值902.7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197噸。 [1] 

新生鄂倫春族鄉社會事業

新生鄂倫春族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新生鄂倫春族鄉有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37人。 [1] 

新生鄂倫春族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新生鄂倫春族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個;圖書室3個,藏書2萬餘冊。 [1] 

新生鄂倫春族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新生鄂倫春族鄉有醫院1個;病牀20張。專業衞生人員5人。 [1] 

新生鄂倫春族鄉體育事業

2011年末,新生鄂倫春族鄉有健身場地1個。3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 [1] 

新生鄂倫春族鄉社會保障

2011年,新生鄂倫春族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7户,人數190人;供養農村五保5人,支出1.8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7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754人,參合率74%。 [1] 

新生鄂倫春族鄉交通運輸

新生鄂倫春族鄉境內有共青團路與004鄉道穿過。

新生鄂倫春族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新生鄂倫春族鄉1953年按照黨的少數民族政策,將遊獵生活的鄂倫春族定居下來,使之從原始社會末期走上社會主義新生之路,故稱新生。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 總主編;蔡炳華 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黑龍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1266-1267.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156.
  • 3.    新生鄂倫春族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