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大西島

(弗朗西斯·培根著小説)

鎖定
《新大西島》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未完成的一部小説,於1627年出版。 [1] 
《新大西島》中,描繪了這樣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科學主宰着一切。島上最重要的機構“所羅門之宮”,實際上就是集中了各種科學家和知識分子的“科學院”。在它的領導下,利用自然科學知識,建立了一個技術高度發達、生產大力發展、經濟力量增長、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都十分豐富的社會。這是培根以文藝的開式對他畢生所倡導的科學的“偉大復興”的思想信念的集中表達。在三個世紀的時間裏,它為用知識和發明與貧窮戰鬥的勇士們確立了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 [1] 
作品名稱
新大西島
外文名
New Atlantis
作品別名
新大西洲
作    者
弗朗西斯·培根
創作年代
歐洲中世紀
文學體裁
小説
字    數
約3萬字
首版時間
1627年

新大西島內容簡介

故事敍述者和同伴們從秘魯去東方的國家旅行,他們見到一個島,並向它最大城市之一的港口駛去。他們似乎在南海中迷失了方向,一籌莫展。島上的居民拿着棍子站在岸邊,好像警告他們別登陸。一條小船帶着一個政府官員向他們駛來,那官員遞給他們用希伯來語、拉丁語、希臘語和西班牙語寫的文件,保證向他們提供可能需要的幫助,但是禁止他們上岸。他們非常驚訝,但又高興地注意到那個文件上有個十字符號。旅行者們要求允許他們把病號帶上岸,並用一些商品回報島上居民的幫助。 [2] 
幾小時以後,另一個市民,顯然是位身份高的人士説,假如他們保證是基督教教徒,不是海盜,而且過去的三個月裏沒有殺過任何人的話,就邀請所有人上岸。他們被安排在城裏陌生人公寓裏。那裏就是為得病的船員提供特殊住宿和醫療的地方。 [2] 
陌生人公寓的管理人對旅行者們彬彬有禮的舉止印象很深,邀請他們在城裏停留了六個星期,並願意回答他們提出的有關問題。當詢問起管理人的國家何時皈依基督教時,他很高興。他告訴他們大約在耶穌昇天20年後的一天夜裏,海上出現了一個亮閃閃的大十字架,倫弗沙城的人都乘船出來朝它劃去,一直劃到離它60英尺,便再也不能靠近它。一個聰明的人為此作了祈檮之後,於是能繼續向前航行。十字架消失了,可他發現了一個裝有《舊約全書》《新約全書》的盒子和甚至那時還沒寫出的書籍,以及一封聖·巴塞洛繆解釋他奉命化為幻影把盒子送到海上來的信。《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是神奇的,不管説什麼語言的人都可以理解它們,並使整個王國的信仰得到改變。 [2] 
接連幾天裏,那個管理人員講了該國人民是如何知道歐洲語言和文學的,然而對歐洲居民的情況知之甚少。他説大約3000年前,海上航行開始盛行,他的國家與腓尼基、中國和後來叫作美國的強大的大西島王國進行貿易活動。但是沒到100年,大西島被洪水沖毀,只有住在山裏那些未開化的人生存了下來。大部分的新太西島的貿易都停止了。聰明的國王薩洛蒙發覺他的國家能自給自足,就禁止和外國人交往。他制定了嚴格控制陌生人人境的規章,只允許極少數挑選出來的人去訪問其他國家。 [2] 
為了改善他的國家的福利,他建立了薩洛蒙教堂,這個教堂也是一個以希伯萊國王命名的科學家學會,研究所有的“有關上帝的作品和創造物”。他命令6個教堂的成員每隔12年就去收集其他國家的情況,帶回“書籍、文件和各種形式的資料”。這位公寓管理人員補充説,他不能講出那些人在他們的旅行中是如何隱瞞他們的身份的。 [2] 
故事敍述者應邀參加了一個為祝賀有30個活着的子孫舉行的盛大家宴。父親莊嚴堂皇地坐在用銀線和絲綢裝飾的常青藤天篷下。他的家人圍着他站着時,一個使者遞交了一卷國王的賀詞和一串金葡萄,每個子孫一顆,最後一顆給最好的兒子,這個兒子也因此叫作“葡萄之子”。 [2] 
故事敍述者講的第二個不尋常的場合,是薩洛蒙教堂一位神父的來訪。神父描繪了他的學會,是為探索事物的根源和萬物運動的奧秘,儘可能擴大人的帝國對所有事物影響的範圍而建立的。 [2] 
該學會過去經常傳播的知識和精心的試驗,包括冷藏過程、土壤研究、植物嫁接以及牲畜雜交。薩洛蒙教堂的神父們在高大觀察塔裏研究氣候,在各種各樣的火爐裏研究熱量,在“透鏡房”裏研究光和顏色。在那些房屋裏,他們發明了高倍數的望遠鏡和精密的顯微鏡。他們通過於線和管道來長距離地傳遞聲音,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可在空中飛行”,還有“在水下航行的船隻”。在薩洛蒙教堂中,每個成員都有某種職責:旅行;從書中收集實驗材料;作實驗;收集成果;推廣這些成果到實際中去;制定法律和從記錄的實驗數據總結出規律。 [2] 
薩洛蒙教堂的神父完成了他的演説後,願上帝保佑這些新來的客人,並允許他們寫下有關教會的啓示。 [2] 

新大西島創作背景

培根的“新大西島”靈感來自柏拉圖在《蒂邁歐》和《克里蒂亞》兩篇對話中描述的大西島的神話傳説。大西島位於大西洋之中,是一塊麪積很大的島嶼。據説,海神波塞冬和一位民女生下十子,便由這十子及其後代統治此島,而以其長子亞特拉斯(Atlas)為最高統治者,此島被稱為大西島(Atlantis)。大西洋(Atlantic)的名字便來自於此。他們創造了極為輝煌的文明,技術發達,國家富強。後來大西島上的人們生活日漸腐化,道德淪落,激起了天神宙斯和眾神的憤怒,便降臨地震與洪水,使得該島一夜之間沉沒於汪洋大海之中。這一神奇的陸地傳説長久以來吸引着人們的想象力,也激發了培根的靈感,從而創作出《新大西島》這部作品。 [3] 

新大西島人物介紹

敍述人:一個英國旅行者,和同伴們從秘魯去東方的國家旅行,因在南海中迷失了方向,來到了新大西島。 [2] 
陌生人公寓的管理人:管理着陌生人公寓(為得病的船員提供特殊住宿和醫療的地方),對旅行者們彬彬有禮,邀請他們在城裏停留了六個星期,並願意回答他們提出的有關問題。 [2] 
薩洛蒙團體的神父:在教堂內給眾人發表了演講,描繪了他的學會的作用。 [2] 

新大西島作品思想

複雜性和矛盾性
培根的《新大西島》中並不存在對他所處時代的任何抨擊,而所羅門宮所進行的一些科學實驗在當時可能被認為是異想天開,但很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在現代已經得到了證實並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活中,對《新大西島》內容和結構的分析解構了小説的“烏托邦性”。所羅門宮是一個最崇高的組織,是本色列國家的指路明燈,而本色列人民對所羅門宮的崇拜使其成為指導本國人民信念的主導力量。然而,本色列人民又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們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且認為所羅門宮的建立正是上帝的意志。《聖經》中博愛思想主要有神之愛,愛上帝和鄰人之愛。本色列人對基督教的虔誠可以從以上三方面去解讀:本色列人認為世界萬物的存在正是因為神之愛;所羅門宮的建立典型地表達了人類對上帝的愛;而本色列人對包括敍述者在內的歐洲航海者的援救顯示出了鄰人之愛。除此以外,一些典型的宗教象徵,例如“十字架”、“天使”以及小説中一些具有宗教意藴的名字無不顯露出本色列人對宗教的虔誠,而他們對宗教的虔誠同時也解構了小説的“科學性”。 [4] 
認知科學
在《新大西島》中,培根藉助一個神話來傳達了一個思想,這個思想並不是原創的,而是對來自遙遠的柏拉圖的繼承,這個思想就是哲人掌握着權力,哲學家即是統治者。在《新大西島》中培根就把科學家放置在國家權力的頂端。“本撒冷是個君主國,本撒冷的真正統治者是所羅門宮的科學家們,共三十六人,或者是那三個自然解釋者,他們似乎位於國內等級的最頂端。”“院士們不僅掌握着國家,也掌握着宗教,培根通過外鄉人總管表明了這一點,後者既是基督教神父,也是政府官員。”在培根的科學體系以及宗教信仰中,科學總是站在宗教之上的,“按照培根的論證,新知識將總是不得不去對付以良心為本的信仰對律法的顛覆”。 [5] 
在《新大西島》中培根通過一個所羅門宮的院士即科學家向羣眾描述了那個奇怪的故事,“恰巧在這些船裏有人們的一個賢人,他屬於所羅門之宮大學,這個賢人在專心一意地、虔誠地觀察這個光柱和十字並沉思默想之後,開始這樣禱告”。最後並宣讀了那封神秘的信,這一切説明,在本色列這個國度,科學家的地位至關重要,就連人的宗教都需要經過科學家的啓示。培根的論證力量現在已經清楚了,所有的神聖的跡象必須依據關於自然和技藝的各種意見來解釋。這是對當時英國社會以及整個歐洲社會的一個極大顛覆,對宗教神學的一次挑戰。培根深知,為科學而戰必須與宗教在同等層面上展開,但絕不能高於宗教問題。這一方面反映了培根處理問題的智慧,另方面也反映了培根對科學的自信。 [6] 

新大西島作品影響

在《新大西島》中,培根用假想的世外桃源式的理想社會描述了自己對未來人類社會的設想,與莫爾的《烏托邦》以及康帕內拉的《太陽城》相比,這是一本着眼於未來的幻想,實現這一幻想的途徑既不是迴歸某個古老的原始理想,也不是藉助於宗教,其手段是建立在觀察、歸納以及試驗之上的現代意義上的科學與技術。 [1] 
培根的這一理想較大地推動了近現代以來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的進步與福利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培根提出的諸多設想至少在世界的不少社會與地區中早已變成了現實。但正是由於這一發展與影響,在培根對科學與技術的設想中的許多假設與觀點明顯地已經過時了,已經難以適應當代的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所帶有的特點,更難以解決現代技術社會所面臨的具體問題。 [1] 

新大西島作品評價

基於好奇心,科學文化的自主性得以規範化,進而制度化,作為揭示推動社會進步與文明的客觀事實的一種特權方式而存在。對於基礎研究的重視,一直是科學傳統的內在核心,這一傳統肇端於近代早期培根的《新大西島》。(《中國社會科學報》評) [7] 
西方和日韓雖然有數量可觀的工業化人口,但因為缺少唯物史觀,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出現之前,他們的理想主義更多的是和宗教結合,比如《烏托邦》和《新大西島》。(觀察者網評) [8] 

新大西島出版信息

1624年,培根開始創作《新大西島》,但作品未創作完畢即離世。1627年,培根的友人威廉·羅利將其作為遺著出版。 [1]  中譯本《新大西島》於1938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附在《崇學論》一書之後),1959年由何新根據原書另行翻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9] 

新大西島作者簡介

培根 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第一代聖阿爾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實驗科學的創始人,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又是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論科學的增進》以及《學術的偉大復興》等。 [6] 
參考資料
  • 1.    於秀傑. 論培根的《新大西島》[D]. 大連理工大學. 2005:5-6,10,14,28.
  • 2.    王志遠主編. 世界名著鑑賞大辭典 詩歌散文卷[M].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1990.10:1503-1505.
  • 3.    戴建平. 培根[M].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2017.03:72-73.
  • 4.    張茜茜. 《新大西島》的解構主義解讀[D]. 江西財經大學. 2015:1.
  • 5.    劉德林.培根與現代性——《新大西島》的現代性批判[J].東方論壇,2016,(第5期).
  • 6.    盛國榮.弗蘭西斯·培根的技術哲學思想探微[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2)
  • 7.    培養創新文化 推動原始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2-16]
  • 8.    鐳射:“工業黨”——21世紀中國的原生社會政治文化現象  .觀察者網[引用日期2021-02-16]
  • 9.    (英)培根,(Bacon,F.)著;何新譯. 新大西島[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59.08: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