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斬(拼音:zhǎ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簡帛文字 [2]  ,產生時間可能更早 [3]  。古字形從斤、從車,本義一般認為是殺,也有人認為是砍斷,特指砍殺。後引申為斷絕。
中文名
拼    音
zhǎn
部    首
車、斤
五    筆
LRH [4] 
倉    頡
KQHML [4] 
鄭    碼
HEPD [4] 
筆    順
橫、撇折、豎、提、撇、撇、橫、豎
字    級
一級(編號:1060) [1] 
平水韻
上聲二十九豏 [5] 
注音字母
ㄓㄢˇ
筆畫數
4+4
四角號碼
4252₁
統一碼
65A9 [4] 
GBK編碼
D5B6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會意字。“斬”始見於戰國時期,字形由“”和“”構成。“斬”為什麼由這兩部分構成,有人認為,“斬”字的本義為伐木的意思。“斤”字本是斧子一類的木工工具,周緯《中國兵器史稿》:“斧之用於正劈,斤之用為橫斷。”由此而引申出“砍”“殺”之義來。“斬木為車”,就是砍木頭製作車子。所以“斬”字的本義為砍木頭。但也有人認為“斬”就是“殺”的意思。
在古代,“車”不僅僅是裝物品和乘人的交通工具,還用於一種殺人的刑罰,叫“車裂”,就是將人四肢分開,再加上頭部,然後用五輛馬車把人分拉撕裂致死,也叫“五馬分屍”。而“斤”表示刀斧,也表示殺人。所以在取消過於殘酷的“車裂”殺人方法之後,改用刀砍頭或攔腰砍斷,這也叫“斬”。這樣一分析,“斬”字的本義應該是殺的意思。 [6-7]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ǎn
動詞
古代刑罰之一。本謂車裂,後謂斬首或腰斬。
behead;
decapitate
《釋名·釋喪制》:“斫頭曰斬,斬腰曰腰斬。”
韓愈《順宗實錄四》:“叔文聞之怒,欲下詔斬之。”

砍斷;砍。
chop;
cut down
《墨子·非攻下》:“芟刈其禾稼,斬其樹木。”
阿英《偶想》:“文化的路是‘斬’不斷的啊!”
〈文言〉斷絕。
break off;
dissociate
《詩經·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孟子·離婁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文言〉討伐,攻打。

《國語·齊語》:“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

〈文言〉砍伐;開闢。

袁宏《後漢紀·光武帝紀六》:“來歙自陽城將二千人,斬山開道,徑至略陽。”
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三》:“高祖在關東,令蕭何成未央宮,何斬龍首山而營之。”

〈文言〉剪裁。特指喪服不縫衣旁和下邊。
tailor;cut out
《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卒,晏嬰粗縗斬。”
《舊唐書·孝友傳·崔沔》:“內有齊斬,外服皆緦。”
〈方言〉比喻敲竹槓;訛詐。



〈文言〉用同“眨”。眼睛一睜一閉。
wink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一雙乖眼,果是殺人不斬。”
《西遊記》第四九回:“提起籃兒,但見那籃裏亮灼灼一尾金魚,還斬眼動鱗。”

〈文言〉用同“塹”。挖掘。

《墨子·備蛾傅》:“斬城為基,掘下為室。”

zhàn
動詞
〈文言〉通“蘸”。接觸一下,沾上一些東西。

湯顯祖《牡丹亭·冥判》:“燕兒呵,斬香泥弄影鈎簾內。”

chán
形容詞
〈文言〉通“儳”。不齊的樣子。

《荀子·榮辱》:“斬而齊,枉而順,不同而一。”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9]  《現代漢語詞典》 [8]  《漢語大字典》 [10]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十四】【車部】側減切(zhǎn)
𢧵也。從車從斤。斬法車裂也。
【註釋】𢧵:截,斷。 [11] 

説文解字注

“𢧵也”注:𢧵者,斷也。首部𩠹,𢧵也。《周禮》掌戮注曰:斬以鈇鉞。若今腰斬也。殺以刀刃,若今棄市也。本謂斬人,引申為凡絕之偁。
“從車斤”注:會意。側減切。八部。
“斬法車裂也”注:此説從車之意。蓋古用車裂,後人乃法車裂之意而用鈇鉞。故字亦從車。斤者,鈇鉞之類也。 [12] 

廣韻

側減切,上豏莊 ‖斬聲談2部(zhǎn)
斬,《周禮》雲:“秋官掌戮、掌斬。”側減切。一。 [13]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斤部】 斬;部外筆畫:7
《唐韻》《正韻》側減切。《集韻》《韻會》阻減切,並音蔪。《説文》:截也。從車從斤。斬法車列也。《博雅》:裁也。《釋文》:斬,暫也。暫加兵,即斷也。《爾雅·釋詁》:斬,殺也。《詩·小雅》:斬伐四國。《周禮·秋官·掌戮》:掌斬殺賊諜而搏之。
又杜甫詩:斬新花蕊未應飛。注:禪家有斬新日月之語。
又《集韻》莊陷切,音蘸。芟也。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65A9;下:U+65AC) 字形對比(上:U+65A9;下:U+65AC)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車”的第三筆橫改提,筆順改為先豎後提。
【寫法】❶“車”“斤”寬窄相當;頂部和底部左右旁都齊平。❷“車”,㇜(撇折)的豎段向左下斜行,橫段寫在橫中線。❸“斤”,第二筆豎撇撇尖伸向“車”下側;橫筆在橫中線上側。 [15]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
am
王力系統
eam
董同龢系統
ts
ɐm
周法高系統
ts
riam
李方桂系統
ts
ria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am
擬音/王力系統

ɐm
擬音/董同龢系統

ɐm
擬音/周法高系統

æm
擬音/李方桂系統

tṣ
ăm

參考資料: [16]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五十三豏

開口呼
全清
側減切
tʃɐm
集韻
上聲
五十三䁠

開口呼
全清
阻減切
tʃɐm
𪉜
去聲
五十八陷

開口呼
全清
莊陷切
tʃɐm
禮部韻略


上聲





側減切

增韻


上聲





側減切

中原音韻

上聲
監鹹

開口呼

全清

tʂam
中州音韻


上聲
監鹹





之鹹切

洪武正韻

上聲
二十一感


全清
側減切
tʃiam
分韻撮要

陰上
第二十四緘減鑑甲







參考資料: [16]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ʂan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ʂæ̃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sæ̃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an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an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ʂæ̃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sæ̃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tsæ̃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tsᴇ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tsa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tsan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tsan
41
上聲

贛語
南昌
tsan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tsam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tʃam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tʃam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sam
51
上聲
文讀
tsã
51
上聲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sam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saŋ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saŋ
3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7]  、漢典 [16]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1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254
  • 3.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1998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03]
  • 5.    平水韻 二十九豏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18]
  • 6.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513,514
  • 7.    顏煦之 編著.一字一世界YZ[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01:48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635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6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058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4[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170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083
  • 12.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2-18]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336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428
  • 1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43
  • 16.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18]
  • 17.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3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