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化旅遊

鎖定
文化旅遊簡稱為文旅,定義是指通過旅遊實現感知、瞭解、體察人類文化具體內容之目的的行為過程。泛指以鑑賞異國異地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蹤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目的的旅遊。尋求文化享受已成為當前旅遊者的一種風尚。 [1] 
中文名
文化旅遊
外文名
cultural tourism
定    義
通過旅遊實現感知人類文化的行為過程

文化旅遊四個層面

中國文化旅遊可分為以下四個層面,即以文物、史記、遺址、古建築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層;以現代文化、藝術、技術成果為代表的現代文化層;以居民日常生活習俗、節日慶典、祭祀、婚喪、體育活動和衣着服飾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層;以人際交流為表象的道德倫理文化層。在我國,發展旅遊業,開展文化旅遊是相當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增強產品吸引力,提高經濟效益,還可大力弘揚中國文化,讓世界瞭解中國,同時也可改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懂中國文化這一狀況。

文化旅遊相關區別

文化旅遊與旅遊文化是兩個既有一定聯繫又有嚴格區別的概念。文化旅遊是屬於運動的範疇,是旅遊的一種類型,與旅遊在內涵上存在着有機的聯繫。而旅遊文化屬於文化的範疇,是文化的一個門類,與諸如建築文化生態文化,藝術文化,等相併列,是文化的一種類型。一方面,文化的發展豐富了旅遊文化的內容,進而促進旅遊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旅遊文化的發展又能為文化旅遊提供內涵豐富的旅遊內容,以滿足旅遊者的各種文化需求。在外延上,文化旅遊可以説是旅遊文化的一個研究內容,而旅遊文化的內容要比文化旅遊豐富得多。 [2] 

文化旅遊定義方面

文化旅遊定義1:是以旅遊文化的地域差異性為誘因,以文化的碰撞與互動為過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為結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藝術性、神秘性、多樣性、互動性等特徵。文化旅遊的過程就是旅遊者對旅遊資源文化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這也是文化旅遊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給人一種超然的文化感受,這種文化感受以飽含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為載體,體現了審美情趣激發功能、教育啓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託功能。
文化旅遊定義2:泛指以鑑賞異國異地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蹟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目的的旅遊。尋求文化享受成為當前旅遊業出現的新時尚。文化旅遊產業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性產業,因其關聯性高、涉及面廣、輻射性強、帶動性強而成為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興產業。文化旅遊包括歷史遺蹟、建築、民族藝術、宗教等內容。其涵蓋性強,幾乎可以囊括所有相關的產業。
文化旅遊,是才出現並流行的一個名詞,它的出現與遊客需求的轉變密切相關。因此,較為流行的定義是“那些以人文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活動,包括歷史遺蹟、建築、民族藝術和民俗、宗教等方面”。還有説法認為文化旅遊屬於專項旅遊的一種,是集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於一體的大旅遊活動。
綜上所述,文化旅遊就是以旅遊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閒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使旅遊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旅遊體驗的旅遊活動的集合。

文化旅遊核心價值

文化旅遊的概念明晰之後,“創意”是文化旅遊的核心便順理成章了。創意的本質在於尋求特色和差異,與旅遊的本質一致。
一般旅遊主要是從資源的角度出發尋找差異和特色,不管其挖掘過程是否考慮了市場需求和競爭關係,着眼點仍不能脱離資源。文化旅遊則在一定程度上擺脱了資源的束縛,它能夠綜合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環境、市場、社會背景等諸多方面進行創造,亦即創意。離開了創意,文化旅遊亦將會失去生命力。
實際上,隨着社會的發展,創意產業在世界各地已經興起。其中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較為典型,由政府親自出面來推動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印刷、建築設計等眾多方面。與文化旅遊較為密切的創意產業如演藝娛樂、民間工藝品生產銷售、會議展覽、文化節慶等。這樣,文化旅遊其實也在創意產業範疇之內。
創意產業也叫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籠統地談論二者的區別和聯繫。但文化旅遊業可以劃入文化產業範疇,原因一在於它們同以創意為核心;二在於它們的概念同是從經營者的角度出發界定的。文化產業源自創意,並以創意、創新為動力,文化旅遊業亦是如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