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教父

(美國1972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電影)

鎖定
《教父》(The Godfather)是派拉蒙影業出品的一部經典犯罪電影 [20]  ,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里奧·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擔任編輯,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 [21] 
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説 [5]  ,講述了教父唐·科里昂的小兒子邁克爾如何成為新教父的故事,把小説中虛構的紐約黑手黨塑造成一個實現美國夢的家族奮鬥史。血雨腥風和温情脈脈,在這部里程碑式的黑幫史詩巨片裏真實上演 [27] 
該片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 [20]  ,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 [32]  ,全球票房2.5億美元 [30] 
中文名
教父
外文名
The Godfather
Mario Puzo's The Godfather [20] 
類    型
劇情、驚悚、犯罪 [20] 
出品公司
派拉蒙影業 [20] 
製片地區
美國 [20] 
拍攝日期
1971年3月29日 至 1971年8月6日 [1] 
拍攝地點
美國紐約、意大利西西里島 [14] 
發行公司
派拉蒙影業 [20] 
導    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21] 
編    劇
馬里奧·普佐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21] 
製片人
加里·弗雷德裏克森
艾伯特·S·拉迪
羅伯特·埃文斯 [21] 
主    演
馬龍·白蘭度
阿爾·帕西諾 [21] 
片    長
175 分鐘 [22] 
上映時間
1972年3月24日 [22] 
票    房
2.45 億美元(截至1997年) [5] 
對白語言
英語、意大利語、拉丁語 [20] 
色    彩
彩色 [20] 
電影分級
R [23] 
imdb編碼
tt0068646 [23] 
主要獎項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改編劇本 [32] 
在線播放平台
嗶哩嗶哩 [9] 
優酷 [24] 
愛奇藝 [25] 
騰訊 [26] 
央視網 [18-19] 
原    著
馬里奧·普佐 [5] 
續    作
教父2教父3 [10] 

教父劇情簡介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柯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託·柯里昂(馬龍·白蘭度飾)為小女兒康妮(塔莉婭·夏爾飾)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維託·柯里昂有三個兒子,好色的長子桑尼(詹姆斯·卡恩飾),懦弱的次子弗雷德(約翰·凱澤爾飾)和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阿爾·帕西諾飾)。其中桑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 [27] 
維託·柯里昂是黑手黨首領,常幹違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他還有一個準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索拉索(艾爾·勒提埃裏飾)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索拉索劫持了教父的教子湯姆(羅伯特·杜瓦爾飾),並派人暗殺教父。教父中槍入院。索拉索要湯姆設法使桑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桑尼有勇無謀,他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 [27] 
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他發現保鏢已被收買,而警方亦和索拉索串通一氣。各家族間的火拼一觸即發。邁克制定了一個計策誘使索拉索和警長前來談判。在一家小餐館內,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內的手槍擊斃了索拉索和警長。 [27] 
邁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裏他娶了美麗的阿波蘿妮亞(Simonetta Stefanelli 飾)為妻,過着田園詩般的生活。而此時,紐約各個黑手黨家族間的仇殺卻越來越激烈。桑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吉亞尼·盧索飾)出賣,被人打得千瘡百孔。教父傷愈復出,安排各家族間的和解。聽到噩耗的邁克也受到了襲擊。被收買的保鏢法布里奇奧(Angelo Infanti 飾)在邁克的車上裝了炸彈。邁克雖倖免於難,卻痛失愛妻。 [27] 
邁克於1951年回到了紐約,並和前女友凱(黛安·基頓飾)結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將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醖釀已久的復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並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桑尼報了仇。 [27] 
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衝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進了瘋人院。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唐·科萊昂。 [27] 

教父演職員表

教父演員表

參考資料來源 [21] 

教父職員表

製作人 加里·弗雷德裏克森、艾伯特·S·拉迪、羅伯特·埃文斯
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副導演(助理) Tony Brandt、Fred T. Gallo、Steven P. Skloot、Stephen F. Kesten、Paul Baxley、Michael Rauch
編劇 馬里奧·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攝影 戈登·威利斯、Peter Zinner
配樂 尼諾·羅塔
剪輯 William Reynolds
選角導演 Louis DiGiaimo、Andrea Eastman、弗雷德·魯斯
藝術指導 迪安·塔沃拉里斯
美術設計 Warren Clymer
造型設計 Philip Leto、Phil Rhodes、迪克·史密斯
服裝設計 Anna Hill Johnstone
錄音 Charles Grenzbach、Christopher Newman、Richard Portman、Howard Beals、Steve Cook、Pierre Jalbert、Les Lazarowitz、Kitty Malone
佈景師 Philip Smith
展開
參考資料來源 [21] 

教父角色介紹

  • 第一任教父,具有紳士風度和懾人的威嚴。少年時,他生活在西西里,後逃到美國建立黑手黨帝國。作為黑手黨的首領,他常常幹違法的構當。然而,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的愛戴。他有一個準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梟索拉索的要求,並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

  • 演員 艾爾·帕西諾

    維託的小兒子,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繼承了父親沉着、冷靜、精明、堅強的性格。刺殺索拉索及麥考斯基後,到西西里避風頭,結識當地美麗女孩而結婚。當妻子遭謀殺後,返回美國接掌家族事業,成為第二代教父,並一次性清掃家族內奸及敵人。

  • 桑提諾·桑尼·柯里昂

    維託的大兒子,弗雷多與邁克爾的哥哥,性格火爆。他的私生活一塌糊塗,除了妻子之外,還有多位情婦,但他對家人及家族聲譽相當維護。作為里昂家族的長子,他本是家族事業的繼承人,但因性格魯莽,被對手設計殺死。

  • 教父收養的孤兒,與邁克情同手足,擔任柯里昂家族的顧問角色,為人冷靜理智,是柯里昂家族深為仰賴的軍師。他尊敬教父,愛護桑尼與邁克等,同時也愛自己的家庭。他代表老闆面對諸多難題,並在困難面前作出艱難的抉擇。

  • 凱·亞當斯

    邁克的大學同學和女友,後來成為他的妻子。她與邁克有過一段甜蜜的戀情。成為邁克的妻子以後,她逐漸識清邁克的真實面目,從而有了打掉孩子的想法。

參考資料來源 [2-3]  [27] 

教父音樂原聲

專輯名稱
發行時間
序號
曲目
序號
曲目
《教父》
1972年
01
《Main Title》(The Godfather Waltz)
02
《I Have But One Heart》
03
《The Pickup》
04
《Connie's Wedding》
05
《The Halls of Fear》
06
《Sicilian Pastorale》
07
《The Godfather》
08
《The Godfather Waltz》
09
《Appollonia》
10
《The New Godfather》
11
《The Baptism》
12
《The Godfather》(Finale)
參考資料來源 [28] 

教父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名稱
類型
提名/獲獎方
1973年 [32-34]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
獲獎
《教父》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馬龍·白蘭度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
馬里奧·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
提名
詹姆斯·卡安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
羅伯特·杜瓦爾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
Anna Hill Johnstone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剪輯
William Reynolds、Peter Zinner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音效
Charles Grenzbach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音效
Richard Portman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音效
Christopher Newman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配樂
尼諾·羅塔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
獲獎
《教父》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馬龍·白蘭度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編劇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馬里奧·普佐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
尼諾·羅塔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阿爾·帕西諾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配角
詹姆斯·卡安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
獲獎
尼諾·羅塔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馬龍·白蘭度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羅伯特·杜瓦爾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服裝
Anna Hill Johnstone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新人
阿爾·帕西諾
意大利大衞獎大衞特別獎
獲獎
阿爾·帕西諾
2022年 [17] 
《視與聽》影史最偉大100部影片2022年影評人版第12位
獲獎
《教父》
《視與聽》影史最偉大100部影片2022年導演版第3位
獲獎
《教父》

教父幕後製作

教父創作背景

《教父》改編自馬里奧·普佐於1969年出版的同名小説。小説中的主人公維託·柯里昂的原型是被稱為“黑幫總理”的Frank Costello以及暴徒Vito Genovese。Frank Costello和Vito Genovese都是紐約黑手黨的成員,小説中的一些黑手黨行動也源於兩人制造的真實事件。小説中有些主要情節沒能出現在影片中,比如維託·柯里昂對於早年生活的倒敍,包括他如何移居美國、怎樣殺死唐·法努奇以及如何成為黑手黨的教父。 [5] 

教父導演選擇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並非是執導《教父》的最初人選,在他擔綱導演之前,製片方至少與兩位導演接洽過此事,其中包括意大利導演賽爾喬·萊翁,但是對黑手黨故事不感興趣的萊翁回絕了製片方的邀請。科波拉起初不願執導這部電影,因為他惟恐影片有宣揚黑手黨和暴力之嫌,從而有損於他的西西里血統。後來科波拉發現可以讓影片成為對美國資本主義的隱喻時,開始對影片充滿熱情,同意擔綱執導。 [5] 
不過在影片拍攝期間,科波拉與派拉蒙發生了激烈衝突,以致派拉蒙曾考慮將他換掉。派拉蒙之所以對科波拉持懷疑態度,是因為影片製作出師不利,而科波拉卻認為拍攝首周非常順利。派拉蒙認為科波拉總是進度滯後、頻頻出錯,而且堅持增加不必要開支。科波拉在後來接受採訪時説,派拉蒙甚至已經找好了替代人選,一旦他被解僱,另外一名導演將立即接替。 [5] 
由於深陷經濟困境,派拉蒙迫切需要一部“大熱門”來扭轉乾坤,科波拉在拍攝期間承受着巨大壓力,派拉蒙希望《教父》能儘可能的吸引觀眾,以致用聘請“暴力教練”威脅科波拉,為了討好製片商,科波拉添加了一些暴力場景。 [5] 

教父影片選角

製片方派拉蒙影業公司起初並不認同導演科波拉選定的演員。製片方極力反對白蘭度扮演維託·柯里昂,希望勞倫斯·奧利弗擔綱,但奧利弗因健康問題而無法出演。派拉蒙影業公司的一位主管又建議請丹尼·托馬斯扮演維託·柯里昂,後來經過科波拉的一再懇求,製片方終於同意與白蘭度簽約,但前提是片酬必須遠遠低於以往,而且務必參加試鏡和簽署絕不延誤拍攝進度的協議。在試鏡中,白蘭度擊敗了競爭對手歐內斯特·博格寧,並獲得了派拉蒙公司上層的認可。 [5] 
製片方本想請羅伯特·雷德福瑞安·奧尼爾扮演邁克,而科波拉則希望啓用看上去像意大利人的陌生面孔。科波拉看中了初出茅廬的阿爾·帕西諾,可製片方認為身高只有1米70的帕西諾不適合扮演邁克。雖然傑克·尼科爾森達斯汀·霍夫曼沃倫·比蒂馬丁·辛詹姆斯·凱恩都參加了試鏡,但科波拉仍堅持為帕西諾爭取這個角色,並以退出拍攝相威脅,無奈之下製片方最終只得妥協。 [5] 
除去片中的主角外,其他角色也競爭激烈。布魯斯·鄧恩保羅·紐曼史蒂夫·麥奎因都是扮演湯姆·哈根的最初人選。安東尼·博金斯米亞·法羅也分別參加了桑尼和凱伊角色的試鏡。羅伯特·德尼羅參加了邁克爾、桑尼、卡洛和鮑利四個角色的試鏡,並得到了鮑利的角色,可科波拉選擇用他完成“交易”,因為在製片方無法確定是否該讓阿爾·帕西諾扮演邁克時,帕西諾已經簽約出演《我的子彈會拐彎》,科波拉為了得到帕西諾,就必須用德尼羅交換。 [5] 

教父拍攝場景

1971年3月29日,《教父》正式開拍。片中沃爾茲住所的外景取自洛杉磯,其餘外景則多數在紐約拍攝完成。影片中西紅柿花園是在紐約長島的一處私人居住地實景拍攝。為了拍攝邁克爾和凱伊在聖誕節的購物場景,劇組特地將已經關閉的Best Company旗艦店重新裝扮。 [5] 

教父幕後花絮

  • 片中馬龍·白蘭度的大多台詞是照着提示卡念出來的。此外,他還有意模仿了維託·柯里昂的人物原型Frank Costello的聲音。 [4] 
  • 馬龍·白蘭度希望讓維託·柯里昂看起來像“鬥牛犬”。試鏡時,他在嘴裏塞了棉花,讓兩頰鼓起來。實際拍攝時,他佩戴了一副牙醫特製的牙套。 [4] 
  • 扮演盧卡的Lenny Montana因與馬龍·白蘭度配戲非常緊張,甚至説錯了台詞,不過科波拉認為他的緊張表現恰到好處,在最終版本中予以保留。 [4] 
  • 片中維託給了強尼一個掌摑。然而這是劇本中沒有的,扮演強尼的阿爾·馬蒂諾流露出的困惑也是他真實的演繹。 [4] 
  • 開篇場景中白蘭度懷抱的那隻貓是他在派拉蒙的片場偶然發現的一隻流浪貓。這隻貓的呼嚕聲甚至蓋過了白蘭度的台詞。 [4] 
  • 在卧室場景中,牀上的馬頭場景堪稱這部電影裏最驚人的一幕,劇組使用了真實的馬頭拍攝。動物權利組織因此提出抗議,科波拉稱這隻馬頭是從一家狗糧加工廠購得,他們不會出於拍攝需要而殘害動物。 [4] 
  • 桑尼毆打康妮丈夫的場景用了4天才拍攝完成,使用的臨時演員多達700人。 [4] 
  • 扮演卡羅的吉亞尼·盧索有着黑道背景。由於從未演過戲,他的出演遭到了白蘭度的反對。為此吉亞尼·盧索試圖威脅白蘭度。然而這讓白蘭度誤以他是在表演,並因此肯定了他的演技。 [4] 
  • 拍攝桑尼在街上毆打姐夫的鏡頭時,扮演桑尼的詹姆斯·凱恩打斷了那位演員的兩根肋骨。另外,當時畫面的背景中出現了卡車和木箱,用於遮擋不適合的背景。 [4] 
  • 在拍攝沃爾茲住所的外景時,由於羅伯特·杜瓦爾約翰·馬利無法到場,劇組只好物色臨時演員作兩人的替身。 [4] 
  • 在拍攝莫·格林被殺的鏡頭時,為打造出子彈射穿眼球的效果,劇組在演員的鏡架上隱藏了兩隻管子,分別裝有血液和BB彈及壓縮空氣,當槍響後,BB彈在壓縮氣體的作用下從內部擊碎鏡片,血液也隨之湧出。麥克勞斯基額頭中彈的效果也同樣出自一系列機關,劇組為演員製作了一個假前額,並在額頭中央留出缺口,向缺口注滿假血,然後再用一塊“肌肉”堵住缺口。 [5] 

教父製作發行

教父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
1972年3月15日(紐約,紐約)(首播)
美國
1972年3月22日(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首播)
美國
1972年3月24日
巴西
1972年7月15日
日本
1972年7月15日
烏拉圭
1972年8月10日
英國
1972年8月23日(倫敦)(首播)
英國
1972年8月24日
西德
1972年8月24日
愛爾蘭
1972年8月25日
意大利
1972年9月14日(羅馬)(首播)
阿根廷
1972年9月20日
意大利
1972年9月21日
瑞典
1972年9月27日
芬蘭
1972年9月29日
希臘
1972年9月29日
墨西哥
1972年10月4日
奧斯陸挪威
1972年10月16日
西班牙
1972年10月20日
葡萄牙
1972年10月24日
比利時
1972年10月27日
澳大利亞
1972年11月2日
丹麥
1972年12月26日
波蘭
1972年12月31日
荷蘭
1973年1月18日
日本
1973年3月24日
土耳其
1973年10月
香港
1973年10月11日
捷克斯洛伐克
1975年1月1日
韓國
1977年5月25日
日本
1978年10月7日
意大利
1979年8月18日
香港
1980年1月24日
台灣
1980年10月31日
匈牙利
1982年3月25日
澳大利亞
1990年11月1日(再發行)
土耳其
1990年11月30日(再發行)
冰島
1991年3月6日(再發行)
美國
1997年3月21日(再發行)
澳大利亞
1997年8月7日(再發行)
墨西哥
1998年8月14日(再發行)
德國
2004年2月(柏林國際電影節)
日本
2004年6月19日(再發行)
法國
2004年9月(多維爾電影節)
法國
2006年8月2日(再發行)
意大利
2008年6月15日(陶爾米納國際電影節)
巴西
2008年9月27日(節力拓BR)
意大利
2008年10月23日(羅馬電影節)
英國
2009年9月25日(再發行)
加拿大
2010年2月5日(數字電影節)
韓國
2010年5月27日(再發行)
意大利
2010年11月2日(再發行)
西班牙
2011年6月17日(再發行)
荷蘭
2011年11月10日(再發行)
阿根廷
2011年11月24日(再發行)
美國
2012年3月1日(再發行)(有限公司)
台灣
2012年10月19日(再發行)
秘魯
2012年11月29日(再發行)
墨西哥
2013年2月8日(再發行)
法國
2013年9月18日(再發行)
智利
2015年1月24日(再發行)
中國
2015年4月18日(北京國際電影節)
以色列
2015年7月17日(耶路撒冷電影節)
希臘
2016年6月30日(再發行)
參考資料來源 [20] 

教父影片票房

《教父》於1972年在美國上映,上映首周票房就超過了524萬美元,首輪上映的票房達到8150萬美元。影片重新上映後,北美票房總額達到1億3400萬美元。影片在全球的累計票房超過2.5億美元。 [30] 

教父碟片發行

2013年12月,中國首次引進《教父》系列電影,並由泰盛文化發行《教父三部曲BD四碟套裝珍藏版以及DVD三碟套裝珍藏版。 [6] 

教父影片重映

2022年2月25日,《教父》重映版登陸北美及全球其他地區的限定影院。 [12] 
2022年8月8日,第12屆北影節展映片單公佈,該片50週年杜比視界重製版亮相“嘉年華”單元。 [15-16] 

教父4K超高清版

2022年3月22日,《教父》三部曲首次以4K超高清發行,以慶祝第一部電影的50週年。 [13] 

教父影片評價

教父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9.3/10
1017899
2024-06-17 [11] 
時光網
8.9/10
2.24萬
2024-06-17 [22] 
IMDb
9.2/10
200萬
2024-06-17 [23] 
爛番茄
98/100(觀眾評分)97%(爛番茄新鮮度)
250,000+
2024-06-17 [29] 

教父媒體評價

《教父》以沉鬱冷靜的風格講述了一段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黑幫史詩。它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黑幫電影之一,被譽為男人的聖經。該片不但在評論、藝術和票房上都取得了成功,而且它還為後人樹立了一個典範,是一部眾口稱讚的經典電影,它在權威電影網站上的好評率高達百分之百。(《時光網》評 [6-7] 
《教父》奠定了其後所有黑幫電影的基調,“它成了黑幫故事的一個永恆的範本和楷模”,但其偉大之處在於,它不僅是一部講述暴力、權謀和叢林法則的黑幫電影。在黑幫故事之上,它還是一段男性成長故事,一部移民家族史,一則反美國夢的寓言。(《澎湃新聞》評 [31] 
《教父》的深層意義在於它為美國電影史上的犯罪片開拓了寬廣的前景。這部電影不僅拓展了犯罪片的表現領域,其思想意義和內涵也遠遠超越了暴力的範疇,並將主題昇華為人類社會中最常見的權力交替中的深層意義——權力與罪惡的關係。(《合肥晚報》評 [8] 
維託·柯里昂 維託·柯里昂
邁克·柯里昂 邁克·柯里昂
《教父》劇照 《教父》劇照
《教父》劇照 《教父》劇照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