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攸(拼音:yōu),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此字本義為擊打,《説文》認為本義為流水,並由此引申指居處,處所。又用作句中語氣詞。還可作連詞,相當於乃,於是。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yōu
部    首
亻,攵
五    筆
whty
倉    頡
olok
鄭    碼
nimo
字    級
二級字 [1] 
注    音
ㄧㄡ
異    體
㳊、𠈹、泅 [4] 
平水韻部
平聲十一尤 [5] 
總筆畫
7
四角號碼
28240
統一碼
基本區 U+6538
結    構
左右結構
造字法
會意字
筆順讀寫
撇、豎、豎、撇、橫、撇、捺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會意字。商代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作手持直棒、帶杈棒或帶柄錘擊人狀(字形1、2),為擊打意。到西周時,發生三種變化:一種是人與攴之間衍出一豎筆(字形4),代表着主流方向;一種是人與攴之間衍生出三點、兩點或一點水(字形5);一種是人的豎筆上衍生三橫(字形7)。戰國時,第一種變化消失,人與攴之間的豎筆不見。第二種變化仍然保持,但與前代不同。人與攴之間有一點的消失,有兩點的保存,有三點的變成水字,作從攴從水,人旁不見(字形11)。《説文》在整理小篆時,恢復了人與攴間衍一豎筆者,以為正體(字形15);保存了從攴從水者。隸變後楷書分別作𣲏與攸,今通用攸,少用𣲏。《説文》本義為“行水”,即流水,引申指居處,處所。《詩·大雅·韓奕》:“為韓姞相攸。”又用作句中語氣詞。《書·洪範》:“四曰攸好德。”甲骨文用作地名,亦用作方國名。還通“修”,指休養,強德;通“脩”,意為肉乾。 [2]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住所。
Residence
《詩·大雅·韓奕》:“為韓姞相攸,莫如韓樂。”

古國名。

孟子·滕文公下》:“《書》曰:……‘有攸不惟臣,東征,綏厥士女。’”

(Yōu)姓。



動詞
通“悠”,憂慮。
Concern
左傳·昭公十二年》:“南蒯之將叛也,其鄉人或知之,過之而嘆,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

形容詞
水流貌。
Water flow
《説文·攴部》:“攸,行水也。”
河水攸攸
笑貌。
Smile
李翱答朱載言書》:“韓退之曰:‘唯陳言之務去。’假令述笑哂之狀,曰‘管爾’則《論語》言之矣;曰‘啞啞’則《易》言之矣;曰‘粲然’則穀梁子言之矣;曰‘攸爾’則班固言之矣;曰‘囅然’則左思言之矣。吾復言之,與前文何以異也!”

安閒從容,自得其樂。
Leisurely
高啓《臨頓裏》詩之十:“誰識先生樂,攸然卧枕肱。”
冰心《寄小讀者》十一:“有時夜半醒來,萬籟俱寂,皓月中天,攸然四顧,覺得心中一片空靈。”
攸然,攸遊,攸樂
迅疾。
Swift
《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
攸然而逝
久,長遠。
Long
《隸釋·漢冀州從事張表碑》:“令德攸兮宣重光,仕郡州兮迪民康。”
攸隔,攸遠
通“悠”,弛放,輕忽。
Relax
墨子·尚賢下》:“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
攸心
連詞
乃,於是。
Hence
《書·禹貢》:“彭蠡既豬,陽鳥攸居。”
《詩·魯頌·泮水》:“明明魯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宮,淮夷攸服。”

助詞
所。用在動詞前,構成名詞性短語。

《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
性命攸關
用於句中,無實際意義。

《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四方攸同
參考資料: [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攸行水也。從攴從人,水省。𣲏,秦刻石繹山文攸字如此。以周切
【注】徐鍇曰:“攴,入水所杖也。” [7] 

説文解字注

行水也。
戴侗曰:唐本作水行攸攸也。其中從水。按當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順其性,則安流攸攸而入於海。衞風傳浟浟,流皃是也。作浟者,俗變也。《左傳》説火曰:鬱攸從之,蒙葺公屋。火之行如水之行,故曰鬱攸。《大雅》曰:為韓姞相攸。《釋言》:攸,所也。水之安行為攸,故凡可安為攸。又借為蔟字。𨔟,氣行皃。水行之攸,氣行之𨔟皆主和緩,故或用攸,或用蔟。
從攴。從人。
攴取引導之意。人謂引導者。
水省。
以周切。三部。
𣲏,秦刻石嶧山。石文攸字如此。
人省水不省。嶧山石文,《史記》不載。其文曰:登於繹山,羣臣從者,鹹思𣲏長。今作攸者,傳刻失眞也。又《史記》載會稽石文曰:皇帝休烈,平一海內,德惠脩長。小司馬雲:王劭按張徽所錄會稽南山秦始皇碑文,脩作攸。葢其字亦作𣲏也。用此知小雅、大雅毛傳皆雲脩,長也。經文脩字皆攸之假借。本作攸,後改耳。《釋詁》:永悠迥遠遐也。悠當作攸。 [8] 

康熙字典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正韻》夷周切,𠀤音由。《説文》:作攸,行水也。注:攴,入水所仗也。秦刻石嶧山文,攸字作𣲏。《孟子》:攸然而逝。趙注: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又《爾雅·釋言》:攸,所也。《易·坤卦》:君子攸行。《詩·大雅》:為韓姞相攸。注:擇可嫁之所也。
又《左傳·哀三年》:鬱攸從之。注:鬱攸,火氣也。
又《前漢·敍傳》:攸攸外㝢。注:攸攸,遠貌。
又語助詞。《書·洪範》:彝倫攸敍。《詩·大雅》:四方攸同。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左傳·昭十二年》:湫乎攸乎。注:攸,懸危貌。
又姓。《急就篇》:北燕有攸邁。攸字從攴作。 [9]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書寫演示

書寫 書寫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10] 

音韻集匯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以周切
0ju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夷周切
0iəu

上聲

開口呼
次濁
以九切
0iəu
韻略


平聲





夷周切

增韻


平聲





夷周切



上聲





以九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尤侯



全清

iəu
中州音韻


平聲
尤侯





移鳩切



平聲
尤侯





衣鳩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九尤


全清
於尤切
ʔiou

上聲
十九有


次濁
雲九切
oiou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五修叟秀






(音韻資料來源: [11]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梅縣腔] ju2 [寶安腔] ju2 (jiu2) [客英字典] ju2 [陸豐腔] jiu3 [客語拼音字彙] yiu2 [海陸豐腔] riu2 [台灣四縣腔] ju2
粵語:jau4
潮州話:hiun1 [12]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9]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57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30]
  • 4.    𠈹  .字典[引用日期2020-04-25]
  • 5.    平水韻 十一尤  .搜韻[引用日期2020-04-09]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238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43
  • 8.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496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416
  • 10.    攸-書法欣賞  .漢典書法[引用日期2020-04-11]
  • 11.    攸-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1]
  • 12.      .字典[引用日期2020-04-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