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擊鼓傳花

(中國民間遊戲)

鎖定
擊鼓傳花,也稱傳綵球。中國民間遊戲,流行於中國各地。數人、十數人或數十人圍成一個圓圈席地而坐,另外一個人背對着人圈以槌擊鼓。鼓響時,開始傳花,花由一個人的手裏傳。
中文名
擊鼓傳花
原版名稱
Pass the parcel
別    名
傳綵球
遊戲類型
民間遊戲
流行地區
中國各地
起    源
唐朝
人    數
多人(5~10)

擊鼓傳花簡介

擊鼓傳花玩法

數人或幾十人圍成圓圈坐下,其中一人拿花(或一小物件);另有一人揹着大家或矇眼擊鼓(桌子、黑板或其他能發出聲音的物體),鼓響時眾人開始依次傳花,至鼓停止為止。此時花在誰手中(或其座位前),誰就上台表演節目(多是唱歌、跳舞、説笑話;或回答問題、猜謎、按紙條規定行事等);如果偶然花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
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遊戲。胡錦濤總書記2012兒童節前夕考察少年宮時就曾與小朋友玩擊鼓傳花 [1] 

擊鼓傳花起源與歷史

據文獻記載,擊鼓傳花是中國古代傳統民間酒宴上的助興遊戲,屬於酒令的一種,又稱“擊鼓催花”,在唐代時就已出現。唐代《羯鼓錄》一書中提到李隆基善擊鼓,一次他擊鼓一曲後,起初未發芽的柳枝吐出了綠色來。此典故初為“擊鼓催花”,後用作酒令,改作“擊鼓傳花”。
擊鼓傳花 擊鼓傳花
杜牧羊欄浦夜陪宴會》詩句中有“球來香袖依稀暖,酒凸觥心泛豔光”,可以得知唐代酒宴上擊鼓傳花助興的情景。宋代范成大《上元記吳中節物》詩有“酒壚先迭鼓,燈市早投瓊。”《紅樓夢》第54回裏也有對擊鼓傳花的描寫。眾人為了聽賈母鳳姐説笑話,故意叫擊鼓的女先兒(盲女藝人)停鼓。
另有一種類似擊鼓傳花的助興遊戲,叫做流觴。人們在岸邊依次席地而坐,在水上游放置一隻酒杯,任其飄流曲轉而下,酒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飲酒作詩。

擊鼓傳花國外遊戲

擊鼓傳花 擊鼓傳花
國外也有類似的小遊戲,叫做Pass the parcel(傳包裹,傳禮物),但遊戲的目的不同。這是一個獲得禮物的小遊戲。
將禮物用紙層層疊疊地包起來,大概包上十層。參加遊戲的人圍坐在一起,一人控制音樂的響起和停止,其他人依次傳遞紙包,音樂每停一次,得到紙包的人便打開一層紙。當紙包只剩最後一層紙時,拿到它的人便可以擁有這份禮物。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和參加者的積極性,還可以在各層之間附加一些其他的小禮物。

擊鼓傳花其它相關

擊鼓傳花博客遊戲

擊鼓傳花 擊鼓傳花
如今網絡上也有一種“擊鼓傳花”的遊戲,在寫博客的人中流行。被點名的人要在博客中回答若干問題,然後繼續點其他人,將問題傳下去。點到誰,誰就得回答問題,否則就得挨罰。
所謂博客擊鼓傳花遊戲,又被人戲稱博客傳銷,一般模式是這樣的:
一、由一個發起人自己想出博客問卷的題目若干,題目內容不限,大多是關於人生價值的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也會答案不一。
二、接到問卷的人一般被要求回答問卷是誰點的名,然後回答完問題,自己再添加一個題目,繼續把問卷傳給另外5個人或10個人,然後收到的人回答問卷,添加題目,再傳下去。
為什麼擊鼓傳花會風行博客世界?做問卷其實體現了一種對自己個他人的認知,因為從對於問題的回答中,不管你是鄭重其事,或者是胡搞對之,其實都反應了你對這個世界的一種姿態。大抵其功用在以下幾處:一是記錄自己的價值思考方式、評判標準,從中認識自己,也讓別人認識自己;二是可以通過問卷更多瞭解朋友;三是它的確是一個挺好玩的玩意啊。
關注ALS冰桶挑戰賽(ALS Ice Bucket Challenge)的冰桶挑戰賽,也是擊鼓傳花模式。從一個人開始,被點名者24小時內必須選擇澆桶冰水或捐100美元

擊鼓傳花市場規則

“擊鼓傳花”講的是一種遊戲規則,人們在擊鼓聲中傳遞花,鼓聲停止時,花傳到誰手上,誰就要受“懲罰”。其本意描述的是人們傳遞花的喜悦,鼓聲越密,這種傳遞的喜悦感越強,而最終的“處罰”也越迷人。現實中“擊鼓傳花”被人們賦予了許多善意的內涵,所謂鼓不打不響,花不傳不香,許多事物都是靠“擊鼓傳花”加以發揚之,光大之。事實上,“擊鼓傳花”傳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團結一致、激揚向上的精神,一種相互激勵、相互競爭的風氣,一種敢為人先、雖敗猶榮的意志,一種虛懷大度、君子坦蕩蕩的品質。花落誰家,誰的微笑最動人,而不是花落誰家,誰淚漣漣,心怯怯。
從遊戲規則説,沒有人想違規爭搶“下家”的,否則失去了“擊鼓傳花”遊戲的意義,有一種現象就是爭搶下家,再把“花”拋出去,“擊鼓傳花”變成“擊鼓搶花”,“擊鼓拋花”,落花者,不再是爽朗大度,而是心如絞痛,泣涕漣漣。
這種現象在樓市和資本市場裏表現得淋漓盡致。資本市場就有一種暗地裏流行的“擊鼓傳花”遊戲——一家上市公司在許多人的手中反覆重組,每一個重組方進入上市公司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謀取高額盈利。而樓市泡沫則把“擊鼓傳花”遊戲表現得淋漓盡致:高昂的房價前,人人爭相購買物業,又爭相轉手拋出,唯恐買不到,唯恐拋不出,沒有一個想當下家。而花落誰家,誰投機不成,暴利不成,損失慘重,自然絕望傷悲。這裏,“擊鼓傳花”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 “花”不是激揚、競爭的象徵,而是賭博的籌碼,物慾的驅動器。
事物一旦變質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擊鼓傳花”也不例外。本來正義、純樸、激勵的遊戲,一旦規則出軌,甚至本末倒置,花非花,鼓非鼓,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神奇化為腐朽,和諧化為紊亂,真誠化為虛偽, “擊鼓傳花”也自然失去了存在之本,被人們拋棄。規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按規則辦事,不講原則的人到頭來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那些顛覆規則的慫恿者更是會受到公眾的譴責,時代的拋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