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搗衣

(北朝温子升詩作)

鎖定
《搗衣》是北朝文學家、詩人温子升創作的一首樂府詩。該詩用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一位搗衣女子對出征邊塞的丈夫深切思念之情,盼望戰爭早日結束、丈夫早日歸來團聚的急迫心情。 [1] 
全詩五七言雜用,筆法含蓄細膩,意境優美,辭藻華麗。 [2] 
作品名稱
搗衣
作    者
温子升
創作年代
南北朝
出    處
《温侍讀集》
作品體裁
樂府
作品別名
搗衣詩

搗衣作品原文

搗衣
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
香杵紋砧知遠近,傳聲遞響何淒涼
七夕長河爛,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邊逢候雁,鴛鴦樓上望天狼 [3] 

搗衣註釋譯文

搗衣詞句註釋

①搗(dǎo)衣:古人制作衣裳,先將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木杵敲打使之柔軟以便縫製。
②佳人:年輕美貌的女子,此泛指婦女。錦石:精美的搗衣石。流黃:黃色的絲織品,這裏指衣料。
③香杵(chǔ):用香木製成的搗衣木棒。紋砧(zhēn):有花紋的搗衣石,即上句所説的“錦石”。近遠:距離。
④傳聲遞響:砧聲一聲聲地傳來。
⑤七夕:農曆七月初七,傳説牛郎、織女在這天夜晚渡河相會。長河:天空中的銀河。爛:燦爛。
⑥中秋:農曆八月十五,俗稱“中秋節”,中秋節的時候明月滿弦,月光明亮。中國古代習俗常常以中秋為佳人團圓的日子,古詩中也常用中秋明月寄託相思之情。光:這裏作形容詞用。
⑦蠮(yē)螉(wēng)塞:居庸關的別名,又名軍都關,古時九塞之一,在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因關上築土室以觀望,狀似蠮螉用土築起的蜂房,故稱。蠮螉,是細腰蜂。候雁:本指隨節令變化而遷徙的大雁,此處代指音信。
⑧鴛鴦樓:本指漢朝未央宮中的鴛鴦樓,這裏代指搗衣女子所居住的地方。天狼:星宿名,中國古代的人們以為此星出則有戰事發生。 [4-5]  [3]  [6] 

搗衣白話譯文

在漫長的秋夜裏,長安城中的婦女在精美的搗衣石上搗捶着衣料。
從香杵、錦石上發出的搗衣聲,能知道距離的遠近,傳遞過來的聲音十分淒涼。
七月初七,銀河分外燦爛;八月十五,月光分外明亮。
丈夫在邊關,音信已經斷絕,思婦夜裏難寐,在鴛鴦樓上寂寞地望着天上的天狼星。 [7] 

搗衣創作背景

温子升所生活的時代,在南朝正是齊梁時期,他所作詩文頗善模仿南朝,這首詩(《搗衣》)就是模仿南朝宋謝惠連的《搗衣詩》而作。 [8] 

搗衣作品鑑賞

搗衣文學賞析

全詩可以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 主要是運用客觀描述的方法,來反映婦女們給丈夫縫製衣裳時輕搗布帛的淒涼憂傷情景。
詩一開始,通過交代搗衣的地點、時間、人物,把讀者引入一種特有的淒涼境界。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長安城中,時間是秋天的夜晚,人物是美麗的女子,她們正在精美的搗衣石上用木棒輕搗黃色的布帛,使之柔軟,準備為離家遠戍邊塞的丈夫縫製禦寒的衣裳。首句的“秋夜長”,一個“長”字寫出了女子的無限惆悵,她們的日子是多麼難熬,有着度日如年的感受。第二句用了許多修飾詞,“佳人”寫出了女子的年輕美貌, “錦石”寫搗衣石的精美, “流黃”是借代詞,指黃色的布帛鮮豔漂亮。男耕女織本是中國勞動家庭的合理分工,秋夜里美貌的女子在精美的搗衣石上輕搗絲帛,這本來是一幅意、境俱美的織婦畫, 富有強烈的審美意義,然而長夜難熬,卻使這美好的生活帶上了悽苦悲涼、孤獨寂寞的氣氛和色彩。作者運用這種筆法來突出婦女為遠戍邊塞的丈夫搗衣時所引起的思念之情,音調悽婉,頗有情韻。
接下去的兩句 “香杵紋砧知近遠,傳聲遞響何淒涼”寫搗衣聲:婦女們搗衣的聲響有遠有近, 次第傳來,十分淒涼。如果説前兩句是敍寫一位美貌女子搗衣時的悽苦和寂寥,用詞還比較含蓄的話,那麼這兩句則推而廣之,寫眾多的婦女都在為丈夫趕製禦寒的戍衣,秋季的到來,預兆着天氣馬上就要變冷了,婦女們一邊搗布,一邊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親人。從這遠近傳來、次第錯落的搗衣聲中,不僅可以聽到她們的哀怨, 而且可以聽到她們的泣訴!也許她們正是用響亮的搗衣聲來掩蓋自己的悲苦泣訴!這彼起此伏的搗衣聲互相響應着,表現出她們對戰爭的憤怒抗議。
後四句為第二層,主要是抒情,表現婦女們對遠戍邊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七夕長河爛, 中秋明月光”,這一聯是五言詩句。 銀河星系是人們肉眼看見的星座最多、光彩燦爛的星系,所以這裏説“長河爛”;中秋節的時候明月滿弦, 月光明亮, 古代習俗常常以中秋為家人團圓的日子, 古詩中亦常用中秋明月寄託相思之情。所以這兩句詩即是以牛郎織女相會的故事和中秋家人團圓的習俗,來反襯出搗衣婦女的獨居淒涼及相思之苦。
最後兩句“蠮螉塞邊絕候雁,鴛鴦樓上望天狼”,寓意更加明確。前面一句藴含着兩層意思: 一層指天氣漸漸冷了, 一年又將過去, 寓意着丈夫的戍役遙無期限; 一層是説守戍邊地的親人絕斷了音信,死活不得而知,婦女們想念得更加焦慮悽苦。後面一句的意思是説,婦女們在居處的樓上觀察天狼星的動向, 盼望着邊塞的戰爭已經停息,侵略者已被擊退,丈夫能夠早日回家來團圓。
這兩層意思之間,密切聯繫,渾然一體,天衣無縫。 [7] 

搗衣名家點評

清代沈德潛古詩源》:“該詩(搗衣)格調直是唐人。” [9] 
清代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稍見風華,尚不漓質。” [10] 
清代張玉轂《古詩賞析》:“辭練意含,結得妙甚。” [11] 

搗衣作者簡介

温子升(495——547),字鵬舉,濟陰冤句(今山東菏澤)人,晉大將軍温嶠之後,北魏文學家、詩人。北魏時歷任御史、中書舍人、中軍大將軍、侍讀。入東魏,齊文襄王高澄引之為大將軍府諮議參軍,及元瑾、荀濟等作亂,高澄疑温子升知其謀,下晉陽獄餓死。其詩文在北朝頗有聲譽,與邢邵齊名,時稱“温邢”;又與邢邵、魏收合稱“北地三才”。今存文章26篇,其中為帝王宗室代筆16篇,銘文3篇,碑文6篇,以及祝文1篇;詩歌據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則僅10首,有《温侍讀集》傳世。 [5]  [12-13] 
參考資料
  • 1.    林巖 李益然主編.《長城辭典》:文匯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362頁
  • 2.    鄭春山主編.《千古絕唱 中國古典文學賞析 卷二》:中國言實出版社,1999.09:第1402頁
  • 3.    陳君慧主編.《古詩三百首》: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01:第328頁
  • 4.    (清)王夫之選編;鄒福清,楊萬軍注評.《古詩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07:第59頁
  • 5.    高澤雄編.《古代情詩名篇五百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04:第83頁
  • 6.    仇仲謙 沈國華等.《愛情詩選》: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第112頁
  • 7.    邢汝惠主編.《名篇導讀古詩詞曲》: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年04月第2版:第62-65頁
  • 8.    呂晴飛等編著.《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780頁
  • 9.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91頁
  • 10.    (清)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036頁
  • 11.    曹餘章主編.《歷代文學名篇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06月第1版:第126頁
  • 12.    張福貴主編.《華夏文化論壇 第11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6:第41-42頁
  • 13.    崔增亮主編.《古典文學 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第192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