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拉媽媽實驗戲劇俱樂部

鎖定
2018年第72屆美國戲劇協會託尼獎(Antoinette Perry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heatre)“地區劇院託尼獎”(Regional Theatre Tony Award)得主。 [1] 
創辦於1961年,其創始人艾倫·史都華(Ellen Stewart 1919-2011)女士是“外外百老匯戲劇運動”的主要發起人之一。 [2] 
中文名
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
外文名
La MaMa Exprimental Theatre Club
創立時間
1961年
劇院地址
66 East 4th Street(btw Bowery & 2nd Ave)New York, NY 10003 [1] 
簡    稱
La MaMa劇院

拉媽媽實驗戲劇俱樂部劇院簡介

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致力於服務藝術家和戲劇的方方面面。它是實驗性先鋒表演的活力中心,為全世界的藝術家和觀眾提供一個創造力之家。La MaMa劇院作為紐約市文化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其不拘泥於形式,包羅萬象的戲劇、舞蹈、音樂和表演藝術而聞名於世。
La MaMa劇院由戲劇界傳奇艾倫·史都華於1961年創立,是當今唯一一個仍在運營的最初的“外外百老匯戲劇運動”演出場所。艾倫把La MaMa劇院打造成一個尚未得到充分認可的藝術家們在沒有商業成功的壓力之下試驗新作品的天堂港灣,保持不受審查的自由創作環境。在這裏,所有背景和身份的藝術家都可以創作那些可以開拓舞台可能性邊界的作品。
到2020年,La MaMa劇院已經支持了5000多個作品,包括來自70個國家的15萬名藝術家。2018年,美國戲劇協會向La MaMa頒發了“地區劇院託尼獎”(Regional Theatre Tony Award),以表彰它是“一個誕生了‘外外百老匯戲劇運動’的有影響力的公司”。La MaMa還獲得了30多個奧比獎(Obie Awards),以及數十個戲劇桌獎(Drama Desk Awards)、貝西獎(Bessie Awards)和村民獎(Villager Awards)。 [3] 
La MaMa演出 La MaMa演出

拉媽媽實驗戲劇俱樂部歷史背景

20世紀60年代後,美國紐約原與百老匯商業戲劇相對抗的外百老匯戲劇也漸趨商業化,演出費用不斷上漲,於是一些新劇作家便另闢蹊徑,在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館、酒吧、頂樓、地下室或教堂以更低的成本演出各種更為新穎的實驗劇,由此產生了“外外百老匯戲劇運動”。
這項運動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是艾倫·史都華(Ellen Stewart 1919-2011)女士。她是一位黑人婦女,原本是服裝設計師,1962年同劇作家保羅·福斯特合作,在曼哈頓東區第九街租了一處地下室,內設25個座位,上演新劇作家的戲劇。次年,艾倫在第二大道開設了一家La MaMa咖啡館,內設74個座位。1965年上演的莫瑞·希斯格爾的《打字員》,1966年上演的L.威爾遜的《愛爾德里奇的白霜》獲得公眾的好評。同年,劇作家湯姆·奧霍根率領La MaMa咖啡館演員赴歐洲巡迴演出,取得很大的成功,被譽為“新美國戲劇”,由此獲得國際聲譽。
La MaMa早期演出 La MaMa早期演出
1970年,La MaMa咖啡館改名為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移至東區第四街一座新整修的大樓,內設兩座劇場,由此成為一個世界性組織。美國《紳士》雜誌把艾倫·史都華列為世界最重要的百名婦女之一,她也被稱為“外外百老匯之母”。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也成為美國一些希望在創作、導表演、舞美設計方面試行創新的戲劇藝術家嚮往的聖地。

拉媽媽實驗戲劇俱樂部創始人

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La Mama Experimental Theater Club)創辦人艾倫·史都華(Ellen Stewart 1919-2011)女士於1961年創辦了紐約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當時,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的她,不僅沒有任何戲劇方面的相關經驗,甚至,按照她自己的説法是“我當時對戲劇並不是很感興趣”。但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憑藉着堅持不懈、百折不饒的個性,她便成為了美國乃至世界戲劇史上的先驅人物,而她率領的拉媽媽已經制作演出了1800餘部不同風格的原創舞台劇,併成就了數百名劇作家、演員、導演等在戲劇界有影響的人物,其中包括艾爾·帕西諾(Al Pacino)、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等。如今,La MaMa劇院已經成為美國實驗戲劇的聖地和世界戲劇文化交流的一箇中心。
艾倫·史都華(1919-2011) 艾倫·史都華(1919-2011)
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歷史和文獻導演奧奇·羅德里格斯(Ozzie Rodriguez)表示:“史都華畢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創造了一個國際性的大舞台。她生前經常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的朋友從中國來,而她不理解你的戲劇,你們之間就沒有辦法建立很好的聯繫,你所要做得事情就是找尋一種方法讓她理解你的戲劇,不管是通過木偶表演、舞蹈詮釋或是投影展示,總而言之,你要找到一種最合適的方式讓她理解你作品背後的意義。’”
艾倫·史都華所選擇的舞台作品通常都是能夠展現那個時代的國際背景,如美國民權運動女權運動、同性戀運動以及越南戰爭等。在當時,並沒有一個真正商業性的場所可以供藝術家和劇作家們表達他們對於這些事件的看法和理解,而對於這些天賦過人但尋求不到任何支持的藝術家們來説,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便是他們的天堂。作為“外外百老匯戲劇運動”的主要發起人之一,艾倫·史都華的名字於1993年被列入紐約百老匯戲劇名人大廳。 [2] 

拉媽媽實驗戲劇俱樂部藝術地位

“先鋒戲劇和表演藝術的多元文化蜂巢,La MaMa劇院是一批讓人印象深刻的、有前途的劇作家、導演和演員的起跳板。”–《紐約時報
“La MaMa劇院一直是抗爭者和外來者的家。它是一個瞭解差異性和多元化有多重要的地方,也是所有未被聽到的聲音可以表達的平台。“-Ping Chong(張家平) [4]  導演、國家藝術獎章獲得者
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培養的藝術家包括:Blue Man Group(藍人樂隊)、Ping Chong(張家平)、Tisa Chang、AndréDe Shields、Olympia Dukakis、Tom Eyen、Harvey Fierstein、Richard Foreman、Philip Glass、Diane Lane、Taylor Mac、Bette Midler、Meredith Monk、Tom O'Horgan、Estelle Parsons、David and Amy Sedaris、Sam Shepard、Elizabeth Swados、Julie Taymor、Robert Wilson等人。
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是許多藝術家在美國首演的劇場,例如:Min Soo Ahn、Peter Brook(彼得·布魯克)、Tan Dun(譚盾)、Cecile Guidot Alvarez、Tadeusz Kantor、Branko Milicevic、Kazuo Ohno、Andrei Serban、Shuji Terayama、Tokyo Kids Brother、Duk Hyung Yoo和Belarus Free Theatre。 [3] 
La MaMa實驗戲劇俱樂部也曾上演過多部中國舞台作品,包括:孟京輝導演的《兩隻狗的生活意見 [5] 李凝導演的《靈魂辭典》 [6] 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關愛中心出品的《小藝的故事 [7]  等。
中國先鋒戲劇周 中國先鋒戲劇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