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把酒對月歌

鎖定
《把酒對月歌》是明代書畫家、文學家唐寅的詩作。此詩四句一韻,兩句一意。開頭四句寫把酒問月,懷念李白,盛讚李白,將自己的把酒對月與李白相聯繫,定下了全篇熱情奔放的基調;接着四句是寫把酒對月,學習李白,以頗為感慨的議論隱約透露出不為人理解的淡淡傷感和風流自賞的心情;再接四句將自己與李白作對比,凸顯出自比李白的強烈自我意識,肯定了自我價值;最後四句直抒胸臆,表達不事權貴、隱居自適的心願。全詩始終着眼於李白與月的關係,處處將自己和李白聯繫比較,用“月”“詩”“酒”為詩思的契機,並貫穿全篇,顯得倜儻不羣,超塵脱俗,頗見李白遺風。
作品名稱
把酒對月歌
作    者
唐寅
創作年代
明代
出    處
六如居士全集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別    名
把酒對月詩

把酒對月歌作品原文

把酒對月歌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説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1] 

把酒對月歌註釋譯文

把酒對月歌詞句註釋

⑴把酒:端着酒杯。
⑵説:指描寫月亮。
⑶仙去:對人死的委婉説法。
⑷李白詩:指李白的《把酒問月》一詩。
⑸安:怎麼。
⑹料應:即應該料想到。
⑺“我也”二句:借用杜甫飲中八仙歌》中詠李白的詩句:“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據載寧王朱宸濠聞唐寅才名,以厚金聘之,唐寅不就。
⑻姑蘇:蘇州的別稱。因蘇州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唐寅故鄉在此。茅屋:唐寅在蘇州城外桃花塢築有一室,以茅草覆頂,周邊植桃花。 [2-3]  [4] 

把酒對月歌白話譯文

李白之前本來就有明月,只有李白詩歌才能題寫。
如今李白已經離開人世,明月在天上幾回圓來幾回缺?
今天的人仍在吟頌李白的詩,明月也還像李白生前那樣。
我學着李白對着明月飲酒,月亮和李白又怎麼能得知?
李太白既能作詩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詩千首。
我雖羞愧沒有李白的才華,卻料想明月不會嫌我陋醜。
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過長安酒家睡眠。
住在蘇州城外一間茅屋裏,無數桃花盛開月光灑滿天。 [4] 

把酒對月歌創作背景

唐寅科場失意,落拓半生,於明武宗正德元年(1507)在蘇州城外桃花塢築桃花庵,日與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飲樂其中,蔑視世俗,狂放不羈,作《把酒對月歌》言志。此詩與《桃花庵歌》作於同時。 [5] 

把酒對月歌作品鑑賞

把酒對月歌整體賞析

這首詩通過歌詠李白並引以自況。“把酒對月”這個題目本是李白所作的一首詩。李白一生愛月,所詠明月諸詩膾炙人口。這首詩一開始就以兀傲的口氣,推倒一切詠月詩,獨尊李白:“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説。”有這樣的氣概,方許歌詠李白。這裏推崇的“李白詩”,主要是指《把酒問月》這首詩。而唐寅這首詩,主要就受李白詩篇句調的影響,但他在詩中把李白加進去與明月反覆對舉,又是李白本人不能寫的光景。“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後句是李白式的,但配合前句,則是作者新意。月固有陰晴圓缺,但卒莫消長,而詩仙卻不能復生。
作者接着説其實這並不遺憾,因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這兩句從側面説明李白和明月一樣永存。這調門是李白的,新意是作者的。這首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李白與明月之間,加入了“我”。如果失去了這個“我”,也就失去了李白精神。“我學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李白固不能知,但月能知。
於是作者引李白自況:“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百杯復千首”就是“能詩復能酒”,也就是杜甫所説的“斗酒詩百篇”。敢於自比李白,這也是李白風度,有膽量有信心,並非等同於狂妄,以下一轉一合最為妥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前句妙在自知之明,後句妙在不卑不亢。如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詞“我愛青山多嫵媚,料青山愛我應如是。情與貌,兩相似”這種有分寸的自負之語,讀者反而不會感到反感而會容易接受。謝靈運説:“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唐寅在這裏是説,對李白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而對他人則不遑多讓。語意皆妙。
最後作者講出了他和李白同而不同的一點:“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詩句化用杜甫《飲中八仙歌》,意思是説,雖然沒有李白得到皇帝徵詔的經歷,但也有他那種豪放不羈的稟性,“不上長安”倒也樂得。“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這個茅屋就是作者在蘇州建的桃花庵,作者晚年經常在桃花庵飲酒自樂。
這首詩倜儻不羣、超塵脱俗地追求自由反抗權勢的精神,和豪放飄逸的句調風格都酷似李白。以其人之風格還詠其人,妙在古今同調。 [5] 

把酒對月歌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原教授張秉戍《元明清詩》:“詩中刻畫了明月、李白和詩人自身的形象,詩人以洗練自然、不藻不飾的語言,明白如話的抒寫,可謂心到口到,其中重言復唱,又令全詩富有流暢的、迴環往復的音樂美。因此,這首詩語言的個性化、口語化是其突出的特點。” [3] 

把酒對月歌作者簡介

唐伯虎畫像 唐伯虎畫像
唐寅(1470—1523),明代畫家、文學家。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中鄉試第一。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後遊名山大川,致力繪事,賣畫為生。擅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劉松年,兼採元人法,一變斧闢皴為細長清勁線條的皴法。並工人物、花鳥,筆墨秀潤峭利,景物清雋生動,工筆、寫意俱佳。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四家”。兼善書法,工詩文。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文以六朝為宗,詩初多穠麗,中尚平易,晚則縱放不拘成格。有《六如居士全集》。 [6] 
參考資料
  • 1.    陳慶元.大學語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53-54
  • 2.    張仲良.壺中天地[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188
  • 3.    張秉戍 選評.元明清詩[M].北京:文津出版社,2019:149-151
  • 4.    李獨醉.飲酒古詩文選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161-162
  • 5.    周嘯天.古典詩詞鑑賞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91-192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