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技進乎道

鎖定
技進乎道,出自魏源“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
意思是,當某項技藝,達到巔峯後,再進一步前進便接觸到了“道”,即天地規律。 [1] 
中文名
技進乎道
出    自
魏源“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
意    思
當某項技藝達到巔峯後接觸到了道
類    型
詞語

技進乎道人物簡介

魏源(1794—1857年),原名遠達,字默深,湖南邵陽縣(今在隆回縣)金潭人。其祖父魏至順,因變賣家產救邵陽縣全縣災荒而使家道中落。魏源在幼年時代家境已經貧寒,這就使他與中下層社會有較多的接觸,瞭解更多的民間疾苦。魏源九歲時應童子試,考官指着畫有“太極圖”的茶杯,出“杯中含太極”囑對。魏源摸着懷中的麥餅對説:“腹內孕乾坤。”令考官大為驚異。嘉慶十五年十六歲時中秀才,道光二年二十八歲時中舉人,至道光二十四年五十歲時方考中進士,歷官江蘇揚州東台興化知縣高郵知州等。

技進乎道主要經歷

魏源反對脱離實際的“心性迂談”和“玄虛之理”,提倡“親歷諸身”和“驗諸實事”,認為人的知識是通過學習與行動取得的,即使有聰明的天資,如果沒有後天的努力,也不能獲得智慧。後天人為的努力,完全可以改變天資的自然差別。他説:“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中人可易為上智,凡夫亦可祁天永年;造化自我立焉。”魏源完全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又強調直接經驗的重要性,他認為,現代人的經驗比之古代人的經驗重要,“身教”也比“言教”重要。他把人的認識比喻成“水”,把客觀事物比喻成“盂”,認為“水”須隨“盂”的方圓而方圓,人的認識也必須隨“古今”、“南北”的不同,而“設身處地”去加以考察,才能使認識符合“古今”、“南北”的不同情況。他反對憑空虛構理論,認為:坐在屋裏談的空道理,拿出去實際檢驗,“其效者十不三四”。在認識的問題上,他認為:“獨得之見”不如“眾議參同”,“合四十九人之智,智於堯、禹。”人們的認識必須相互補充,相互切磋,相互綜合。以上是魏源在《默觚》一書中反映出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認識論思想。《默觚》還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如他説:“一生變,變生化,化生無窮。”、“氣化無一息不變者也。”突出地講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變易進化的觀點,他説:“天下物無獨必有對”,“有對之中必一主一輔”。還表露出一些“相反相成”,“物極必反”的思想,魏源認為:矛盾的相剋和互相轉化,必引起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這是他主張改革的主要理論依據。在主觀和客觀的關係上,他強調主觀必須符合客觀,指出:做事是否恰當,要靠思想是否正確;但“善言心者,必有驗於事”,即思想的正確與否,必須受所做的事的檢驗;他把這兩者的關係,生動地比喻成秤與物的關係,指出“無星之秤不可以稱物,故輕重生權衡,非權衡生輕重。”在講到“法”與“人”的關係時,他説:“法必本於人”,即客觀的法則要靠人去運用,但“善言人者,必有資於法”,即人也必須遵照客觀的法則,而不能任意造作。魏源在《皇朝經世文編》一書中反映出的反對主觀主義,提倡尊重客觀實際的思想,為十九世紀下半期的學術界開創了一種新風氣。魏源晚年與龔自珍一樣,接受了佛教的影響,他認同“虛空”的力量,“虛空之力,能持天載地”,“愈虛則力愈大”。認為“心”如果“無可欲則自虛,無可恃則自虛,虛則自靈矣”,“誠能心不受垢如目之不受塵者,於道幾矣。”認為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包容和支配宇宙萬物,萬物皆備於我。因此在認識上“徹悟心源,萬物備我,則為大知大覺”。
--出自《魏源集》,由中華書局編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