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手足多汗症

鎖定
手足多汗症主要表現為手掌,足底多汗,輕度患者僅表現為手掌濕潤,重度患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見汗珠。出汗時多伴有手掌冰冷,僅少數患者出汗時手指能保持温暖。因手部皮膚常處於潮濕,浸泡狀態,手掌蜕皮明顯,常伴有皮炎。冬季時因肢端濕冷可導致凍瘡,皮膚潰爛等症狀。患者往往自兒童或少年時起出現手掌等部位的多汗,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手部多汗容易影響手操作的靈活性,干擾手工操作,患者因避免與別人握手而影響人際交往,併產生躲避,焦慮的心態。 [2] 
中醫病名
手足多汗症
常見發病部位
手掌,足底多汗
常見病因
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種異常的生理性反應,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的症狀之一

目錄

手足多汗症病因

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種異常的生理性反應,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的症狀之一。局部多汗可由於交感神經損傷或異常的反應,乙酸膽鹼分泌增多,導致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液。

手足多汗症臨牀表現

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兩種。全身性多汗者皮膚表面常是濕潤的,而且有陣發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見於手掌、足蹠、腋下、其次為鼻尖、前額、陰部等,多在青少年時發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環功能障礙,如手足皮膚濕冷、青紫或蒼白、易生凍瘡等。足部多汗由於汗液蒸發不暢,致足底表皮浸漬發白,常伴足臭。腋窩部及陰部多汗時,由於該部皮膚薄嫩,經常潮濕摩擦,易發生擦爛紅斑,伴發毛囊炎、癤等。
手汗症:手汗症為相當常見的一種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因為人種上的特異性,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的年輕人,特別容易有此毛病。 汗腺的分泌是經由交感神經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經過度緊張,例如緊張、興奮、壓力或夏天高温造成手掌排汗異常增加所致。在台灣,調查10到30歲的青年,約有0.3%的發生率,即大約三百名青年中,就有一人患有相當明顯的手掌多汗,不分男女都有可能 ,而其家族史則高達13% (有家族遺傳性)。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更嚴重。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汗之外,都健康正常,大多數還並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少數病人尚並有狐臭症。
腳汗症: 在冬季,“汗腳”失去熱量的速度比“旱腳”快25倍,容易遭受凍傷。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人體會自動關閉淺層皮膚的循環系統,造成對足部的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則意味着足部周圍的皮膚組織發生壞死,從而造成足部開裂。為此,人們應對足部做以下保護:
1.腳出汗了,應把腳擦乾,換上幹襪子和幹鞋具。
2.有“汗腳”的人,每天至少換一次襪子,同時不要穿着襪子睡覺。
3.“汗腳”應穿丙烯酸類的化纖襪子,而不穿純棉的,這樣可以吸走汗水。
4.所穿的鞋襪不要太緊,以免妨礙足部的血液流通。
5.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在足部抹上一些防汗油。

手足多汗症概述

調查表明50%的患者感覺自信心不足,38%的患者有挫折感,而有壓抑感的患者也達到20%左右。 [1-2] 
參考資料
  • 1.    黃延芹,張娟.張娟從陽虛津泄論治手足汗症經驗[J].湖南中醫雜誌,2018,34(12):26-27.
  • 2.    樸日.歸脾湯加減治療手足心多汗症的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