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凌

鎖定
戴凌(生卒年不詳),一作戴陵,三國時期魏國將領。
魏初,任長水校尉,封關內侯,因勸諫弋獵減死罪一等。魏明帝時,任徵蜀護軍,隨司馬懿抵禦蜀漢。
全    名
戴凌
別    名
戴陵
所處時代
三國時期
民族族羣
漢族
主要成就
隨司馬懿西征
最高官職
徵蜀護軍
本    名
戴陵
隸    屬
司馬懿

戴凌人物生平

戴凌參與勸進

戴凌,(《三國志》、《漢晉春秋》作戴陵 [3]  [5]  ,《晉書》作戴凌。 [4]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官員。漢末時,為長水校尉、關內侯。
漢延康元年(220年),戴凌與曹仁劉若等眾將軍上書勸魏王曹丕即帝位。(即《魏公卿上尊號奏》中的“長水校尉關內侯臣凌”) [1-2] 

戴凌勸諫弋獵

曹丕稱帝后同年,戴凌上書勸諫不宜多次外出射獵,曹丕大怒,將其革職,但免死罪。 [3] 

戴凌與蜀作戰

魏明帝時,戴凌為徵蜀護軍。
太和五年(231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魏帝曹叡司馬懿都督雍涼諸軍事,率領戴凌及車騎將軍張郃、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等人討伐諸葛亮。 [4] 
當時諸葛亮圍攻祁山堡,司馬懿命令戴凌和費曜率精兵四千守上邽,其餘軍隊出擊,向西救援祁山堡。 [5] 

戴凌參考史料

《三國志 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第二》 [7] 
《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 裴松之注》 [8] 
《晉書 卷一 帝紀第一》 [9] 

戴凌藝術形象

戴凌演義形象

戴陵 戴陵
《三國演義》同作“戴陵”,為魏國武將。奉司馬懿之命,擔任張郃的副將襲擊諸葛亮的營地,但反被包圍,被張郃救出。 [6] 
(司馬)懿令郃為先鋒,戴陵為副將,引十萬兵到祁山,於渭水之南下寨。
(司馬)懿又喚張郃、戴陵分付曰:“今孔明得了武都陰平,必然撫百姓以安民心,不在營中矣。汝二人各引一萬精兵,今夜起身,抄在蜀兵營後,一齊奮勇殺將過來;吾卻引軍在前佈陣,只待蜀兵勢亂,吾大驅士馬,攻殺進去:兩軍併力,可奪蜀寨也。若得此地山勢,破敵何難?”二人受計引兵而去。
在左,張郃在右,各取小路進發,深入蜀兵之後。三更時分,來到大路,兩軍相遇,合兵一處,卻從蜀兵背後殺來。行不到三十里,前軍不行。張、戴二人自縱馬視之,只見數百輛草車橫截去路。郃曰:“此必有準備。可急取路而回。”才傳令退軍,只見滿山火光齊明,鼓角大震,伏兵四下皆出,把二人圍住。孔明在祁山上大叫曰:“戴陵、張郃可聽吾言:司馬懿料吾往武都、陰平撫民,不在營中,故令汝二人來劫吾寨,卻中吾之計也。汝二人乃無名下將,吾不殺害,下馬早降!”郃大怒,指孔明而罵曰:“汝乃山野村夫,侵吾大國境界,如何敢發此言!吾若捉住汝時,碎屍萬段!”言訖,縱馬挺槍,殺上山來。山上矢石如雨,郃不能上山,乃拍馬舞槍,衝出重圍,無人敢當。蜀兵困在垓心。郃殺出舊路,不見戴陵,即奮勇翻身又殺入重圍,救出而回。次日,張郃、戴陵引副將數十員、精兵三萬,奮勇先進,到半路下寨。
卻説張郃、戴陵領兵前來,驟如風雨。馬忠張嶷吳懿吳班四將接着,出馬交鋒。張郃大怒,驅兵追殺。蜀兵且戰且走,魏兵追趕約有二十餘里,時值六月天氣,十分炎熱,人馬汗如潑水。走到五十里外,魏兵盡皆氣喘。孔明在山上把紅旗一招,關興引兵殺出。馬忠等四將,一齊引兵掩殺回來。張郃、戴陵死戰不退。忽然喊聲大震,兩路軍殺出,乃王平張翼也。各奮勇追殺,截其後路。郃大叫眾將曰:“汝等到此,不決一死戰,更待何時!”魏兵奮力衝突,不得脱身。忽然背後鼓角喧天,司馬懿自領精兵殺到。懿指揮眾將,把王平、張翼圍在垓心。翼大呼曰:“丞相真神人也!計已算定,必有良謀。吾等當決一死戰!”即分兵兩路:平引一軍截住張郃、戴陵,翼引一軍力當司馬懿。兩頭死戰,叫殺連天。姜維廖化在山上探望,見魏兵勢大,蜀兵力危,漸漸抵當不住。維謂化曰:“如此危急,可開錦囊看計。”二人拆開視之,內書雲:“若司馬懿兵來圍王平、張翼至急,汝二人可分兵兩枝,竟襲司馬懿之營;懿必急退,汝可乘亂攻之。營雖不得,可獲全勝。”二人大喜,即分兵兩路,徑襲司馬懿營中而去。原來司馬懿亦恐中孔明之計,沿途不住的令人傳報。懿正催戰間,忽流星馬飛報,言蜀兵兩路竟取大寨去了,懿大驚失色,乃謂眾將曰:“吾料孔明有計,汝等不信,勉強追來,卻誤了大事!”即提兵急回。軍心惶惶亂走。張翼隨後掩殺,魏兵大敗。張郃、戴陵見勢孤,亦望山僻小路而走,蜀兵大勝。

戴凌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扮演者不詳
參考資料
  • 1.    《隸釋》卷十九《魏公卿上尊號奏》:……屯騎校尉都亭侯臣祖、長水校尉關內侯臣凌、步兵校尉關內侯臣福、射聲校尉關內侯臣質、振威將軍涅鄉亭侯臣題、徵虜將軍都亭侯臣觸、振武將軍尉猛亭侯臣當、忠義將軍樂鄉亭侯臣生、建節將軍平樂亭侯臣圃、安眾將軍元就亭侯臣神、翼衞將軍都亭侯臣衢、討夷將軍成遷亭侯臣慎、懷遠將軍關內侯臣異、綏邊將軍常樂亭侯臣俊、安夷將軍高梁亭侯臣昺、奮武將軍長安亭侯臣豐、武衞將軍安昌亭侯臣褚等稽首言:臣等前上言,漢帝奉天命以固禪,羣臣因天命以固請,而陛下違天命以固辭,臣等頑愚,猶知其不可,況神祗之心乎?宜蒙納許,以福海內欣戴之望。
  • 2.    《三國志集解》:王昶金石萃編雲:碑前段所列諸臣銜名,微有剝落,然證之隸釋,尚可全讀……臣凌即戴陵,見文帝紀。【“陵”當依碑作“凌”】
  • 3.    《三國志 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第二》:是歲,長水校尉戴陵諫不宜數行弋獵,帝大怒;陵減死罪一等。
  • 4.    《晉書 卷一 帝紀第一》:乃使帝西屯長安,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統車騎將軍張郃、後將軍費曜、徵蜀護軍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討亮。
  • 5.    《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圍祁山,招鮮卑軻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應亮。於是魏大司馬曹真有疾,司馬宣王自荊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長安,督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眾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駐雍、郿,宣王曰:"料前軍能獨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宣王遇於上邽之東,斂兵依險,軍不得交,亮引而還。
  • 6.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99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7-09]
  • 7.    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第二-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9]
  • 8.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9]
  • 9.    卷一 帝紀第一-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