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戚同文

鎖定
戚同文(903年—976年,一説912年—985年 [1]  ),字同文。宋州楚丘人 [2]  。生於唐朝末年,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睢陽學舍(應天書院前身)創辦人楊愨的學生,戚同文繼承師業,繼續在睢陽學舍辦學,人稱戚同文為“睢陽先生”。
戚同文的長子戚維任隨州書記,迎同文就養。戚同文卒於漢東,年七十三。戚同文死後,睢陽學舍一度關閉。戚同文擅長作詩,著有《孟諸集》20卷,今已失傳。 [3] 
本    名
戚同文
別    名
睢陽先生
同文,一字文約
所處時代
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宋州楚丘縣 [2] 
出生日期
903年;一説912年 [1] 
逝世日期
976年;一説985年 [1] 
主要作品
《孟諸集》20卷
主要成就
繼續在睢陽學舍辦學 [3] 

戚同文人物生平

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戚同文出身於宋州楚丘縣 [2]  一個儒學世家,但自幼父母俱喪,隨祖母就養於外曾祖父家,過着一種寄人籬下的孤苦生活。戚同文侍奉祖母以孝聞名。祖母去世,他晝夜哀泣,數日不食,鄉里鄰人深受感動。 [3] 
戚同文聽説當地名儒楊愨設館教授學生,便去懇求入館學習,楊愨見其意誠,就教其讀《禮記》。戚同文極為羨慕,但孤單貧苦,無力拜師。一日路過學舍,被楊愨留學,教授其《禮記》,戚同文遂即成誦,一天就背會了一卷。楊愨大為驚異,從此就收下了這個孤兒。同文聰慧過人,又異常勤奮,不到一年,就能背誦“五經”。後來楊愨將自己的胞妹許配同文為妻,同文攻讀更加勤奮。 [3] 
時值後晉末年,天下大亂, [4]  同文立志不去做官,但他卻希望國家早日統一,因此便以同文為名。楊愨常鼓勵他去做官,他卻説:“先生不去做官,同文也不去做官。”楊愨依附於將軍趙直家,趙曾患重病,不能起牀,便將家事託付同文。 [3] 
楊愨去世後,戚同文為報答楊愨的教育之恩,竭力為楊愨經計家事,代楊愨撫子養老,為葬三世數喪,並繼承楊愨的事業,開始了他教書授徒的生涯。 [3] 
趙器重同文的為人,戚同文受到趙直的特殊禮遇,在宋州宋城內為他築室數楹,為他興建學校,廣收門徒。慕名而來求學的不遠千里。他的學生中進士的就有五六十人。宗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範、王礪、滕涉等都官至丞相。 [3] 
戚同文為人純厚朴實,崇尚信義,遇人有喪事便盡力幫助,宗族、鄰里貧困無法生活的他便去賙濟。冬天常將自己的棉衣送給身寒無衣的人們。他不蓄積財產,不營建居室,主張“人生以行義為貴,何必去積財呢?”因此深得鄉里推崇。遇有不孝父母,不友愛兄弟的人,他便教以做人為善的道理。他善於識人,與他交往的都是當時的名士,且樂意聽人的善事,從不説人的短處。長子戚維任隨州書記時,將戚同文接至任所奉養,後卒於漢東,年73歲。同文著有《孟諸集》20卷,今已失傳。 [3] 

戚同文家庭成員

妻子:楊愨胞妹 [3] 
長子:戚維 [3] 
次子:戚綸 [3] 
內兄(大舅子):楊愨 [3] 

戚同文人物軼事

戚同文生逢五代戰亂,絕意仕祿。入宋,思見天下統一,遂以“同文”為名。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富商曹誠,造學舍百餘區,首建書院。聚書15 000餘卷,弟子不遠千里而至,延生徒講習誦經,成一時之盛。事聞京師,上詔賜名為“應天府書院”。生平喜讀書、藏書。南宋學者王明清論其藏書富,可與歷陽沈立、廬山李常、九江陳景元等並稱。與王曙、宋綬、劉羲仲、晁説之等人皆稱藏書家。與藏書家楊徽之極為友善,多有相互酬唱、彼此借抄稀見孤本之舉。歿後,其藏書均散佚。門人追諡為“堅素先生”。好為詩,著有《孟諸集》20卷。 [5] 
參考資料
  • 1.    《宋史·戚綸傳》:“(綸)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進士,解褐沂水主薄,……徙知太和縣,同文卒於隨州,綸徒步奔訃千里餘。”戚綸是同文第二子,若太平興國八年舉進,當年官沂水主薄,那麼徒太和縣當在雍熙二年(公元985)初。戚同文在他任知縣時去世,顯然與上述所推卒年相差十年,姑錄以待考。
  • 2.    《商丘縣誌》卷之一 山川:“楚丘在商丘城北四十里。按楚丘春秋時為宋邑,秦置己氏縣,隋改楚丘縣,自隋迄金俱屬宋郡,至元始改屬曹州,明初縣省。其故境今入曹縣者半,而入商丘者半,是以唐宋人物兩縣並志。”
  • 3.    《宋史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為儒。幼孤,祖母攜育於外氏,奉養以孝聞。祖母卒,晝夜哀號,不食數日,鄉里為之感動。   始,聞邑人楊愨教授生徒,日過其學舍,因授《禮記》,隨即成誦,日諷一卷,愨異而留之。不終歲畢誦《五經》,愨即妻以女弟。自是彌益勤勵讀書,累年不解帶。時晉末喪亂,絕意祿仕,且思見混一,遂以"同文"為名字。愨嘗勉之仕,同文曰:"長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愨依將軍趙直家,遇疾不起,以家事託同文,即為葬三世數喪。直復厚加禮待,為築室聚徒,請益之人不遠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範、王礪、滕涉皆踐台閣。   同文純質尚信義,人有喪者力拯濟之,宗族閭里貧乏者周給之。冬月,多解衣裘與寒者。不積財,不營居室,或勉之,輒曰:"人生以行義為貴,焉用此為!"由是深為鄉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諭以善道。頗有知人鑑,所與遊皆一時名士。樂聞人善,未嘗言人短。與宗翼、張昉、滕知白為友。生平不至京師。長子維任隨州書記,迎同文就養,卒於漢東,年七十三。好為詩,有《孟諸集》二十卷。楊徽之嘗因使至郡,一見相善,多與酬唱。徽之嘗雲陶隱居號堅白先生,先生純粹質直,以道義自富,遂與其門人追號堅素先生。   二子維、綸。維,建隆二年,以屯田員外郎為曹王府翊善,累官職方郎中,致仕,卒,年八十一。綸自有傳。
  • 4.    浙江戚姓都不是戚繼光後代 大部分是北宋戚同文的後代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12-20]
  • 5.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