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戍(拼音:shù)是漢語二級通用規範漢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像人執戈,本義是防守邊疆。引申指戍守部隊,甲骨文多用此義。用作名詞也指駐守的士兵。
中文名
拼    音
shù
部    首
五    筆
DYNT(86):AWI(98) [3] 
倉    頡
IHI [3] 
鄭    碼
HMS [3] 
筆    順
橫、撇、點、斜鈎、撇、點
字    級
二級(編號:3588) [1] 
平水韻
去聲七遇 [3] 
筆畫數
4+2(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半包圍-左上右包圍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620D
四角碼
5320₀
注音字母
ㄕㄨˋ
國標碼
CAF9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會意字,甲骨文(圖1、2)的“戍”字由“人”和“”組成。戈是一種用於砍殺的兵器,普遍用於商周時期的戰場上。“人”在“戈”旁,像是人在持戈守衞的樣子。值得注意的是,“”字也由“人”和“戈”組成,但是甲骨文“伐”字戈刃與“人”頭部交叉,以強調砍殺。
圖3-7是金文,戈柄開始變彎,腳叉成了斜線,頂鈎變為“Y”形了。到了小篆階段,這個會意字訛變更大。“人”背向戈柄,戈腳變為長弧線。圖10是漢隸的“戍”,是繼承小篆的形體發展過來的,但己把小篆圓勻連轉的線條變成點、橫、折、捺等筆畫,而且有了波勢。至於小篆裏的“人”,已變為一撇一點。以後,又相沿漢隸的形體,發展成為楷書 。 [2]  [4] 

詳細解釋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守邊,防守。
guard the frontier
《詩經·王風·揚之水》:“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戍守;戍邊;戍守;戍卒
遏止。

爾雅·釋言》:“戍,遏也。”

舍。

《廣韻·遇嶺》:“戍,舍也。”

名詞
守邊之事。
garrison
《詩經·小雅·采薇》:“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守邊的士兵。
garrison soldiers
左傳·定公元年》:“城三旬而畢,乃歸諸侯之戍。”

邊防駐軍的城堡、營壘。

晉書·庾翼傳》:“其謝尚、王愆期等,悉令還據本戍。”

唐代軍事區劃名。

王溥《唐會要·州縣分望道》:“凡天下軍有四十,府有六百三十四,鎮有四百五十,戍五百九十,守捉有三十五。”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5]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十二下】【戈部】傷遇切(shù)
守邊也。從人持戈。 [3] 

説文解字注

【卷十二下】【戈部】
“守邊也”注:《春秋》曰:公子買戍衞。
“從人,持戈”注:會意。傷遇切。按古音讀如獸,在三部四部。衞公叔戍,世本作朱,古音朱讀如州。 [8] 

説文通訓定聲

【卷十二下】【戈部】
守邊也。從人持戈。會意。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通“荷”)戈也,與從戊從一之戌迥別。《詩·揚之水》:不與我戍申。《韓傳》:戍,否也。《管子·地數》武王立重泉之戍。注:戍,名也。《爾雅·釋言》:戍,過也。注:戍守,所以止寇賊。 [9] 

廣韻

傷遇切,去遇書 ‖戍聲侯部(shù)
戍,遏也。舍也。從人荷戈也。傷遇切。八。 [10]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部】 戍
《廣韻》傷遇切。《集韻》《韻會》春遇切,並輸去聲。《説文》:守邊也。《爾雅·釋言》:遏也。注:戍守,所以止寇賊。《廣韻》舍也。《詩·小雅》我戍未定。
又《正韻》殊遇切,音樹。義同。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演示

戍字書寫筆順 戍字書寫筆順
【筆順】①一(橫)②ノ(撇)③丶(點)④㇂(斜鈎)⑤ノ(撇)⑥丶(點)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2]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王力系統
ɕ
ǐwɔ
董同龢系統
ɕ
juɡ
周法高系統
stʰ
jew
李方桂系統
sth
jugh
南北朝

虞模

ju
隋唐
高本漢系統

ɕ
i̯u
王力系統

ɕ
ǐu
董同龢系統

ɕ
juo
周法高系統

ɕ
iuo
李方桂系統

ś
ju
(參考資料:漢典 [13-14]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十遇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傷遇切
ɕjuo
集韻
去聲
十遇

合口呼
三等
次清
舂遇切
ɕio
中原音韻

去聲
魚模

撮口呼

全清

ʂiu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魚模





葉須上聲



去聲
魚模





葉書去聲

洪武正韻

去聲
四御


全濁
殊遇切
ʒy
分韻撮要

陰去
第四諸主著






(參考資料:漢典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6-10]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107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10-21]
  • 4.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241-242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3[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501
  • 6.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5卷 [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89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210
  • 8.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519
  • 9.    丁福保編纂.説文解字詁林[M].北京:中華書局,1988.04:12339
  • 10.    蔡夢麒 校釋.廣韻校釋[M].長沙:嶽麓書社,2007.06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357
  • 12.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14]
  • 13.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14]
  • 14.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14]
  • 15.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1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