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然,漢語詞語,拼音是kǎi rán,意思是形容感慨;形容慷慨。
[1]
- 中文名
- 慨然
- 拼 音
- kǎi rán
- 外文名
- with deep feeling;generously
- 注 音
- ㄎㄞˇ ㄖㄢˊ
- 出 處
- 《荀子·宥坐》
慨然解釋
編輯慨然出處
編輯《荀子·宥坐》:“孔子慨然嘆曰:‘嗚呼!上失之,下殺之,其可乎!’”
唐·元季川《山中晚興》詩:“靈鳥望不見,慨然悲高梧。”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瑜大驚,慨然嘆日:‘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清·顧炎武《有嘆》詩:“慨然青雲志,一旦從羈旅。”
漢·李陵《答蘇武書》:“慰誨懃懃,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
《宋史.王安石傳》:“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
魯迅《墳·摩羅詩力説》:“﹝台陀開納﹞慨然投筆,辭維也納劇場詩人之職。”
明·施耐庵《水滸》第三十四回《鎮三山大鬧青州道霹靂火夜走瓦礫場》宋江大喜道:”若得總管如此慨然相許,卻是多幸多幸!“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六回:“特來尊處求賜一方醫治,萬望慨然。”
《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今天在此遇見你這水心先生,竟慨然助了我五兩銀子。”
曹亞伯《黃花崗之役·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偶憶某西醫生新購一地於沙河,以此事請,或可慨讓。遂造醫生之廬而告之,醫生慨然許諾。”
- 參考資料
-
- 1. 慨然 .漢典[引用日期2014-11-12]